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皇后画风不对 >

第75章

皇后画风不对-第75章

小说: 皇后画风不对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卿昱道:“不为难不为难。以后要你做的事还多着呢。有些事不方便让官员去做,就全靠你了。对了,汪益身体还好吗?”
  汪晏:“……”
  陛下这是什么意思?
  汪晏:“家父身体还好,谢陛下挂念。”
  卿昱点头:“那你可以让他分担点你的工作。”
  汪晏:“……”
  汪晏是个孝顺的好孩子,于是他立刻道:“陛下,家父虽然身体还不错,但年纪老迈,现在多走几步路就喘气,恐不能为陛下所用了。”
  卿昱怀疑道:“真的?”
  汪晏硬着头皮道:“家父年轻时劳累过度,生过多场大病,身体亏损的严重。虽然他现在身体看着还成,只是不能再劳累了。”
  汪晏想着被“返聘”的于东江,就觉得,绝对不能让自己父亲被皇帝陛下抓苦力。
  这种强度的工作,他父亲真的受不住啊。
  卿昱遗憾道:“那让他好好养着,好好教导你儿子,朕等着你儿子科举。”
  汪晏:“……”
  他可怜的儿子。不不不,不能这么想,这是陛下对儿子的看重,他应该感恩戴德。
  于是汪晏心里崩溃着谢过了皇帝。
  卿昱摆摆手,道:“好了,不说这些了,快跟朕想想,怎么让官员接受这个。这是朕想出来的官员再学习方案,你先看看?”
  汪晏接过卿昱写的密密麻麻的方案,一看头皮就麻了。
  他现在有些庆幸,自己没有当官。
  就算现在陛下经常拿一些难题和他商议,也没有人前的风光,但是他相对而言也轻松不少。
  只是出主意,没有实际执行工作,不用天天加班。
  加班就算了,还得继续上课,上课就算了,还要继续考试。
  天啦……
  汪晏深呼吸了一下,道:“草民觉得……这事可行!”
  既然陛下都这么决定了,他就要替陛下将这个执行下去。他入京,就是为皇帝鹰犬,为皇帝鞍前马后。
  何况,官员多学些东西,对黎明百姓也有好处。
  汪晏将自己的良心嚼吧嚼吧吃掉了,非常淡定的助纣为虐。
  卿昱道:“那汪卿替朕想想,如何让官员接受。毕竟他们懒惰,恐不愿意太劳累。”
  汪晏道:“草民定竭尽所能!”
  只要不把他爹叫回来加班就好。汪晏心里想。


第91章 
  在汪晏的出谋划策下, 卿昱对推广全体官员学习热潮有了更强大的决心。
  他之后又挨个叫人入宫, 颇有各个击破的意思。
  那些被他单独召见的高官一个个苦笑着离开宫殿,在离开宫城的时候, 却一整脸色,看上去跟没事人似的, 也不将这件事告诉其他人。
  虽然皇帝说没关系,可以泄露给其他人,但他们很期待朝中其他大臣在此事确定, 得知此事之后,那一脸悲愤的样子。
  至于为什么是悲愤,而不是震惊,嗯,因为他们心里就很悲愤啊。
  好不容易松口气,以为可以过上逍遥自在的官老爷该有的生活,结果……他们已经可以预料着今后的鸡飞狗跳了。
  但是就算这样, 这些官员也没有一个说坚决反对的。
  这几本书也就罢了, 但将官员再学习再教育作为常态化的措施, 的确是有利无弊之事。
  这些高官之所以是高官,可不是短视之人。他们即使是在年前最忙碌的那段时间, 都会忙中偷闲, 看会儿书学会儿东西。知识浩瀚如烟海,人的寿命有限, 活到老,学到老, 是理应之事。
  皇帝不过是将这件事形成一个规章制度而已。这群对自己要求很高的大佬们,丝毫不体恤一下凡人们的痛苦,非常淡定的就接受了此事,顶多是哀怨一下,又要增加的工作量而已。
  这些可怕的图纸要转化成实物,不知道又要加更多班。
  “陛下这时候让官员多学些东西正是时候,不然谁来工作?总不能全压在咱们身上?”
  朝中大佬们非常默契的想。
  于是这官员再教育之事,就这么确定下来了。
  这个决定,也成为大承,成为整个华夏文明改变的起点。
  工业革命是多点、多线进行的。华夏文明不仅在这次工业革命中走在了时代的前端,甚至和其他地方的工业革命不是一条道的。
  而且,它的推广形式,也是完全不一样。
  其他国家的工业革命是自下而上,从民间开始,再推广到全国。推广之中,还会遭到统治者的打压,以此还引发了多场社会和政治的革命。
  可华夏不同。华国这场工业革命是自上而下,是从皇帝开始。甚至远超其他国家的知识和机器,也是从皇帝手中流出的。
  史书上记载,皇帝夜有所梦,神人教授知识,日醒之后,发觉梦中书本图纸居然赫然放在枕边。
  但后世肯定是不会信这种神话传说的。他们要更科学的看待这个问题。
  这个谜团有许多假说,有的说高宗皇帝授意圣皇后广招海内玩贤人编纂图书,可能这些书本就是圣皇后带着人研究出来的。
  但鉴于圣皇后的谜团也有很多,后世喜欢什么不明白的事,都推到圣皇后,和太祖穆皇后身上,所以这假说也就只能听听。
  还有个假说,是认为高宗皇帝本来就是有名的科学家和发明家,说不准这就是他和他的智囊团自己搞出来的东西,后来假托神意推广。
  这个假说信的人很多的,但是后世没有记载,也就止步于假说了。
  于是这成了一个千古之谜。
  因这场工业革命是自上而下,其发展和外国也不一样。
  从好的一方面来说,从上而下推行比从下而上推行遇到的阻力小很多,皇帝又是从刚肃清了朝内反对势力,就开始推行,朝野上下一条心,推行速度就更快了。
  而且,高宗皇帝将官员再教育和考核列入规章制度,不仅让这一朝官员几乎满朝贤臣能将,也影响了后世。这让承朝在大乱的时候,仍旧能人辈出,在极短的时间内力挽狂澜。
  这一切,都让华夏一直屹立于世界顶端,傲视群国。
  有利的一面,也有弊端的一面。
  从上而下推行的改革,改革肯定不彻底,遗留了许多后世称为“糟粕”的东西。
  外国学者大肆抨击,外国民众深恶痛绝的大承“霸道”作风就是其一。这霸道的作风遗留到后来新华国。
  虽然华国人自己不觉得。华国自古以和为贵,奉行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我们撸袖子打的几场架,都是别人杀了我们的人、炸了我们的船、抢了我们的东西,对方国家还不交出凶手。
  我们宣战是名正言顺的。
  至于那些海外殖民地,哦,那是历史遗留问题。那时候奉行无主之地,抢到了就是谁的,说的好像只有华国出去占地盘一样。
  而华国人一项包容,也不搞什么奴隶制,无论是黑人还是印第安人,只要干活,就是同等待遇。干活干好了,还能入籍。你们呢?把人家当奴隶,剥人家的头皮,将人当动物狩猎。
  谁是蛮夷,谁是文明,一目了然。
  我们杀人也是把人当人杀,奉行的是成王败寇。而你们呢?除了自己之外,其他的都不是人,都是猎物,都是奴隶,都是要被“肃清”的对象。
  这点咱们华国人还不能理解呢。咱们也有“肃清”的时候,那都是有原因,杀的是反抗的人,是不服统治的人,也明白自己杀的是人。他们做出了这种事,知道自己承担的是罪,史书上记载的也是有伤天和。觉得这种事会被上天惩罚。
  还从未听说过,因为人种肤色不同就大屠杀的,也没听说过,杀人倒是会让上天开心了。
  所以说我们霸道,我们是不服的。
  华国的历史学家认为的弊端自然和外国不一样。我们认为是社会制度改革的不彻底,遗留了许多封建糟粕。
  虽然承朝皇帝自己退位,华国进入共和制,但把持上层的仍旧是承朝的官僚贵族世家,因此在华国建立初期,这些资源还是牢牢掌握在这些人手中,他们不过从封建大地主变成了大资本家而已,民众的开化就慢了许多。
  虽然之后也奉行了教育,但一些思想还是遗留下来。比如女性权益问题,比如愚孝问题,比如农村严重的乡绅遗毒。这些给华国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造成了隐患,让后世的华国政府花了很多功夫很长时间,慢慢改变这个社会。
  但总体来说,华国学者还是认为这一切利大于弊。
  虽然给后世遗留了问题,但仅凭着华国国力一直处于世界第一,这些都可以押后说。
  看着那些没来得及跟上改革的步伐,被侵略被奴役被毁灭的国家和民族,华国何其幸运,承高宗和他的朝臣们何其高瞻远瞩?
  后世的人们经常想象,历史长河中的承高宗和朝臣们,是抱着怎样的心态,接受了这些被外国统治者们纷纷排斥的新鲜事物,甚至掀起了全朝官员的学习热潮,并将其归入官员的再培训和考核中,让那些从小到大学文长大的官员们,纷纷硬着头皮学习自然科学,一个个都成为自然科学通。
  他们在其中是经历了怎样的斗争和挣扎,才做出这种决定?
  史书中不过只言片语,但真实的历史,肯定惊心动魄。
  事实上……的确很惊心动魄。
  在朝会上,当阁老门启奏,卿昱让内侍宣读旨意之后,满朝文武百官皆是一副“你特么逗我”的崩溃表情。
  学习也就罢了,反正能站在朝堂上的人都不可能懒惰,他们就算不是这个国家最聪明的人,也是这个国家最好学的人。
  即便是几个咸鱼,他们也只是不想工作。但学习是工作吗?当然不是,是消遣。
  对朝中这群顶尖的读书人而言,你让他学习,那就和吃饭喝水一样简单。虽然学的是自然科学,但这里的人,谁不懂算术?谁不懂天文历法?谁不懂最基础的物理常识?他们都是博览群书的。
  但这关键不是学习啊!
  你要培训要考试,这些需要制定规章制度需要规划场地需要有人执教有人监考吧?这些都是工作。
  这么多知识图纸,这些需要推广需要召集工人制作需要向民众解释还要将其应用于实际吧?这些都是工作。
  工作,又特么的是工作。
  总觉得以后过劳死会成为承朝大臣最流行的死法了呢。大臣们欲哭无泪。
  这特么真应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真是死而后已!虽然他们嘴里说说,也立下了这种志向,但是皇帝真把他往死里劳累的时候,他们还是有一种身赴刑场的感觉。
  为此,他们只能说让皇帝三思,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事也要一步一步的做,对吧?
  卿昱沉痛脸:“朕得到了这些东西,别的国家就没有神灵了吗?海外之国是否也得到了呢?”
  大臣们:“……”
  卿昱继续沉痛脸:“若非紧急之事,穆皇后……咳咳,先祖怎么会入梦来?说不定……有国家已经开始研究了。若是我国落后于海外,结果……众卿家应该明白吧?”
  大臣们:“……”
  卿昱保持沉痛脸:“落后就要挨打,这个世界这么大,我们不能闭目塞听,夜郎自大,做一只井底之蛙。对了,萌萌……嗯,皇后已经编纂出介绍海外诸国的图书,你们看看吧。这些也列入培训内容。”
  大臣们:“……”
  陛下啊,你一个人都把话说完了,臣等还能说什么!!!!!
  卿昱深沉脸:你们可以说遵旨,可以说诺,可以说臣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啊。
  卿昱遗憾脸:话都不会说,果然需要再教育再培训!


第92章 
  这一年, 卿昱改年号为“平章”。
  “平章”出自《尚书·尧典》“九族既睦, 平章百姓”,又有《千字文》“坐朝问道, 垂拱平章”。
  年号“平章”,取后者, 即《千字文》中“天下太平,政绩彰明”之意。此后,卿昱未再更改年号。
  历史上著名的“平章盛世”由此开端。
  史书道, 平章年之前,承高宗韬光养晦,蛰伏三年,以雷霆之势,先整治老臣,取得对鞑靼大胜;再挫败厉太后诚王,巩固统治;最后和世族勋贵宣战, 于宫城中全歼反叛军千余人, 将敌对势力一举拔出。
  从此承高宗大权独握, 开始着手改革政务。
  承高宗高瞻远瞩,又有圣皇后辅佐。帝改革武科, 确立官员再教育制度, 普及自然科学,进行工业革命;后广邀海外学者编书介绍世界, 号召妇女提高织布技术效率,多次写文辩明真正女德不是顺从而是贤明。
  后世甚至将圣皇后称之为女性平权主义的先驱, 她看似没有参与政务,但实际上对承朝政治影响颇深。她编书,她鼓励妇女为边疆做贡献,她甚至最后亲上战场,和穆皇后一样立下赫赫战功。
  到了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