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美食江湖 >

第43章

美食江湖-第43章

小说: 美食江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是不简单,徐师傅可是给了他们很明显的提示了,就是不知道他们能不能注意得到。”老谢就是觉得王佳琪看出了这题的陷阱,才会觉得最终会是王佳琪赢的,至于贺云嘛,老谢可是从徐师傅那里知道了贺云的水平了,贺云的厨艺水平,和王佳琪相比还是有一段距离的。
    “说到底,还是得看他们自身的领悟能力,跟知识水平了。”
    张四海说完,跟老谢对视了一眼,再看向眯着眼的徐林时,两人都觉得他们的徐师傅还是那么得高深莫测。
    但事实是,徐林眯着眼只是因为犯困睡着了而已。

☆、第52章 宋嫂鱼羹

由于今天比试的缘故,王佳琪就停了半天的培训,让店内的厨师这半天就在家歇着,等上午的比试结束后,再让厨师们过来培训。
    比试是七点开始的,尽管比试地点放在了王佳琪的饭店内,但王佳琪为了避嫌,将比试所需的食材都交由了老谢来安排,而且老谢已经提前知道了题目,故能提前准备好那些必定会用到的食材,王佳琪他们就按照老谢准备的食材来做菜。
    老谢替他们准备的菜已经很全了,就算有些菜没有,作为一个合厨师,王佳琪这三人也该凭借这现场有的食材来做菜,因地制宜可是一个合格的厨师所必备的技能。
    此时,“玉食人家”的饭店厨房被王佳琪、古朗月以及贺云三人占据着。由于“玉食人家”使用的是隔间式厨房,整个大厨房被分割成了四个小区,所以三人互相之间都不能看到彼此在做什么菜,更加不知道对方的菜到底做到了什么地步,就连菜肴产生的气味,也被紧紧地封锁在了隔间内,三人只能隐约听到一些切菜声时不时地从对手的隔间中传来。
    如果有人抱着想从对手那里偷窥借鉴的想法来做菜的话,那这条路可就行不通了,不过古朗月和贺云这两人之间虽然有着矛盾,但不至于起那龌龊的心,要不然他们怎么会随意地将比试的地点、评委、食材等事情都交给王佳琪去安排呢。
    不过,古朗月、贺云两人在这些方面随意了,可不会在比试上也随意了,他们可都一门心思地想着怎样赢了王佳琪呢,而王佳琪也有着必须要赢的决心。
    ……
    想要赢了这场比试,最关键的还是要将题目的含义分析对,这一步如果出错了,最后肯定会满盘皆输。
    莼鲈之思,三人心中对这道题都有各自的理解。
    古朗月的想法是,按照徐林的意思,应该是让他们三人根据这四个字中的莼鲈二字来制作菜肴。莼,应该就是莼菜的意思,鲈,是鲈鱼的意思。
    莼菜跟鲈鱼这两种食材都是夏秋两季才会上市的食材,但却因为现代技术的发展,使得这些食材反季节都能生长,现代人想吃什么,也不再如古人那般困难了。
    这场比试可难不倒古朗月,一听到徐林出的题,他的心中立马就有了大致的思路,没在原地呆多久,他就迫不及待地准备进厨房,去实现他的想法。
    根据现有的食材,莼菜直接过水凉拌就能单独做一道菜了,剩下的那道鲈鱼,古朗月准备做道他拿手的好菜,宋嫂鱼羹。
    古朗月是余杭人,也更为擅长余杭本帮菜,对于本帮菜,他是做得得心应手。
    在余杭本帮菜中,宋嫂鱼羹作为其传统名菜,据古籍考究,这道菜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由于宋嫂鱼羹的流传广泛,其做法早已千变万化,不过所有做法都是由传统的鱼羹做法发展而来。
    为了稳妥起见,古朗月今天准备用最为传统的做法来应对这场比试。
    处理好的鲈鱼淋入料酒,撒入盐、姜、蒜葱,上炉蒸过一番后,古朗月把鲈鱼的皮骨剔除了,将剩下的鱼肉合着鸡汤旺火烹煮。
    这传统的宋嫂鱼羹中,除了主角鱼肉之外,还会有一些火腿、香菇、鲜笋切成的细丝来充当配角,当然蛋花也是这场戏中不可缺少的一位重要配角。这道菜,因为所有角色的完美配合,构成了一道精彩绝伦的视觉盛宴,这香味闻起来也是不浓不淡,恰到好处。
    色香味中的色香二字都齐了,现在就只差评委们的舌尖来评判这道菜的味道,是否能够配得上这色了。
    古朗月对自己擅长的杭帮菜上还是有自信的,没继续在厨房中逗留,他拿着做好的两道菜上了桌。
    ……
    三个评委中,张四海正喝着茶看着报纸,徐林眯着眼打起了盹儿,唯独老谢比较无聊。
    老谢听见动静,看到古朗月已经端着菜从厨房中出来了。
    “做好了?”老谢看了眼古朗月,率先问道。
    “做好了。”古朗月回答道,还以为老谢问完了,接下来就该是品尝的环节了,没想到老谢还有问题。
    “就这两道?”老谢又用奇怪的语气问了下古朗月。
    “没错,就两道,您可以品尝了。”古朗月不知道老谢这语气是什么意思,只是想着先让老谢快点进入点评的环节。
    听着古朗月这么确定,老谢也就没再问些什么古怪的问题,拿起筷子,开始进入品尝菜肴的程序。
    徐林一听到有说话声也早就醒了,见老谢将话问完了,也没有什么话要问古朗月。
    三个评委依次将凉拌莼菜和宋嫂鱼羹都品尝了遍,却没有立即发表评论。
    古朗月在一边看着,也不知道三个评委不说话是什么意思,难道是他做的菜太好吃了?这种夸张的假设,就连古朗月他自己都不信,他做的菜虽然还有点水平,但这两道菜并没有被他做得多么出众绝尘,三位评委的眼光也不可能这么低。
    古朗月皱着眉,不知道评委的意思就只能看向徐林,希望这位烹饪大师能给出他的评价,无论是好是坏,他都接着。
    对于这位老友的后辈,徐林还是很有好感的,徐林几次去余杭看望古名泉时,常常会看到一些徐林的徒子徒孙,这其中就包括了古朗月,古朗月作为古名泉的孙子,古名泉也时常向徐林谈起古朗月的一些话题。徐林问起古朗月时,他的老友对于古朗月的评价就是:对烹饪有着一颗赤子之心,但在为人处世上太过毛躁,导致了他对于需要一些厨艺理论常常静不下心来去理解,他还需要多多磨练一番才能在厨艺上走得更远。
    从这次的比试来看,古朗月真如古名泉所言,在某些问题上缺乏足够的耐心。
    古朗月就这么一直看着徐林,徐林终于说出了自己尝过这两道菜之后的感受。
    “这凉拌莼菜是比较经典的荆楚地区的凉拌菜,我曾经在大利之川的一个山村里吃过这道菜,那边是将莼菜凉拌了做菜的,而且凉拌了也不先用水汆一下。你做的凉拌莼菜味道很正啊,就跟我曾经吃过的一样,都是典型的酸辣口味,莼菜肥美滑嫩的口感也被你做出来了,说实话,我记得老古应该不擅长做荆楚的菜吧?”
    “这道菜是我从荆楚的一个厨师那里学来的,当时爷爷帮了他一个忙,他就教了我一道菜,就是这道凉拌莼菜。”古朗月向徐林解释了一句。
    “哦,难怪呢,不过这道菜虽然做得味正,但是并不怎么出彩啊,你要是想赢另外两个人的话,光凭这道菜可不行。”徐林说道。
    “用莼菜做菜,我暂时只会这一道,所以只能用我会的方法来做了,不过我本来就没想着用凉拌莼菜来赢了比试,我的着重点在后面的一道菜上,我用鲈鱼肉做了道宋嫂鱼羹。”古朗月老实承认了用莼菜做菜是他不擅长的,但他有自信在他熟悉的菜肴上获得胜利。
    “宋嫂鱼羹本来就是你们老古家的拿手好菜,你做的鱼羹味道是不错,也的确有你爷爷的七分水准了,不过……”徐林没继续说下去。
    “不过什么?”古朗月急切地追问道。
    按理来说,今天的这道宋嫂鱼羹,其水平比以往做的都要高出许多,算是古朗月的超常发挥了,就连徐林这个烹饪大师都说他做的有古名泉的七分水准了,可是徐林的欲言又止,却让古朗月的内心升起了一丝不安的情绪。
    “小子诶,就算你的这道宋嫂鱼羹做得再好,也没戏啦。”见徐林没说话,张四海直白地说出了徐林接下来要说的话。
    “怎么可能,就算在莼菜上,我输给了另外两人,但是我做的鱼可不一定会比他们差,更别说现在他们两人还在厨房内呢,手脚还没我利落。”张四海话里的意思就是说他这次必输无疑喽?古朗月下意识的就想反驳张四海给他定下的结论。
    “怎么,你不信?你觉得佳琪丫头跟另外一个小子现在还没出来是因为手脚太慢,没你厉害?”张四海笑问道。
    “我可没说他们没我厉害,只不过,他们的动作的确没我快。”古朗月觉得他自己还不至于像张四海说得那样自信心爆棚。
    “难道你就没想过,他们现在之所以还在厨房,可能是因为你比他们少想了些东西,才会比他们更早得出来吗?”张四海说完摇了摇头,他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古朗月要是依然自信地觉得,是他的动作快而不是他自己没把徐林出的题目理解到位,那他就真要怀疑古朗月是不是烹饪大师古名泉的孙子了。
    听了张四海的问话,古朗月本就不安的心变得更加不安了,其实从老谢问他话的那一段开始,他就觉得有些奇怪了。
    难道真如张四海所言,不是他动作快,而是他审题有误?可是他仔仔细细地把莼鲈之思这四个字又翻来覆去地想了好几遍,还是没有研究出自己错在哪儿了。
    想不出是什么地方出现了差错,古朗月索性就把疑惑地目光投向了徐林。
    “你先别看我,等佳琪跟贺云他们两人出来了,你再好好看看他们做的菜跟你做的有什么不同。”徐林不会直接说出答案,他想让古朗月自己明白他是错在什么地方。
    张四海看了下时间,觉得王佳琪和贺云应该把菜做的差不多了。
    果然,外面的四人没等多久,贺云就将菜端出了厨房,随后,王佳琪也完成了所有的菜,此时,距离古朗月将菜端出来已有半个小时了。
    贺云一出来,古朗月的目光就一下投向了贺云做的菜,不用怎么分析,他的心中已经有了猜测,等到王佳琪再出来时,这个猜测已经成了事实。
    他真的审错了题,从一开始,他就输在了起跑线上,怪不得这位叫谢同恩的评委会说他必输无疑呢。
    可是,古朗月就是怎么想都想不明白,为什么王佳琪跟贺云能领会到徐林出题的意思呢?莼鲈之思这四个字中明明只出现了莼菜和鲈鱼这两种食材,怎么还会有第三样食材出现?
    古朗月到现在都没研究出茭白为什么能挤在莼鲈之思所包含的食材中,这不科学啊!

☆、第53章 银鱼莼菜羹

“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
    这一句话就是莼鲈之思这个成语的典故出处了。
    在这句话中,出现了菰菜、莼菜、鲈鱼这三种食材,这些食材自古以来就被文人骚客誉为江南地区独有的三大美食,并且还跟思乡离愁的情绪联系了起来形成了诸多水墨诗词。
    徐林要求王佳琪三人围绕着莼鲈之思来做菜,其实就是让他们围绕这三种食材来做菜。
    而莼鲈之思的陷阱就在这菰菜上。
    见王佳琪和贺云两人正好从厨房出来,徐林将莼鲈之思的典故说了一遍,这其实就是说给古朗月听的。
    “徐爷爷,这不公平!我哪里知道菰菜是茭白啊,王佳琪跟贺云知道肯定是因为他们听过这个典故,而我根本就没听过。”古朗月走到徐林面前说道。
    古朗月还是不甘心自己就输在了孤陋寡闻上,比厨艺,他自信不会输给任何人,但比文化,这妥妥的就是要输的节奏啊!他从小最讨厌的课目就是语文了,在学校时,三门主课中,也是语文成绩最差。
    “你啊,王佳琪他们可不一定就是一听到莼鲈之思就知道是哪三种食材的。”徐林看了眼古朗月,对这个毛躁的小子无奈道。
    徐林只好示意让王佳琪将她是怎样猜出题中所包含的食材的原因向古朗月说明一下。
    虽然不甘心就因为少做了道菜而输给另外两人,古朗月却也不会因此就赌气地不听王佳琪是如何分析对题目的原因,他想知道王佳琪是凭什么一开始就知道莼鲈之思的陷阱是茭白的。
    “其实,我虽然知道莼鲈之思这词,但我并不知道莼鲈之思的典故中包含的是三样食材。”王佳琪开口道。
    “那你怎么知道还缺一道茭白的,总不可能说是你碰巧多做了道菜吧。”要是王佳琪真是运气的缘故胜他一筹,古朗月可真要输得死不瞑目了。
    “要是运气有用的话,我也就不用在徐大师出题之后,站在那里想徐大师话了。”
    王佳琪的运气一直很一般,买彩票就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