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侯门医妃有点毒 >

第394章

侯门医妃有点毒-第394章

小说: 侯门医妃有点毒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场所有人看到这一幕,都叹为观止。
  见过打算盘很厉害的人,但是像顾玖这么厉害,可是头一次见到。
  看她打算盘,大家心想,难怪她做生意那么厉害。
  仿佛算账厉害的人,都很会做生意似得。
  田庄账目简单。
  王府在江南的田庄,大部分用来种植桑树,养蚕。
  随着蚕丝价格上涨,田庄的收益也跟着水涨船高,难怪今年比往年多了两成收益。
  但是商铺和海贸,不尽如人意。
  顾玖手中没有往年的账本,无法做对比。
  单从账面上看,铺子的利润很低,满打满算才一成五。
  做零售买卖,一成五的利润喝西北风吗?
  零售生意没有三成以上的利润,铺子根本开不下去。
  顾玖眉眼低垂,笑了笑。要说这里面没名堂,她是不信的。
  就是不知道名堂出在管事身上,还是出在二公子身上。
  今年的海贸生意,赚了钱。但是海贸利润,只能说差强人意。
  啪!
  算盘最后一子落下,发出清脆的响声。
  顾玖停下右手,合上账本,对王妃裴氏说道:“账目清楚,没有问题。”
  裴氏狐疑。
  顾玖笑了笑,“每一笔都清清楚楚,和总账没出入。”
  裴氏一下子就听明白了顾玖的言下之意。
  账本没问题,账目很清晰。如果有问题,问题也是出在做账的人身上。
  如果做账的人有问题,那么这些账本就是假账本,也就不存在有没有问题的说法。
  假账本自然是完美的。
  没有参考物,没有切实的交易单据,没有原始账目,查账无从谈起。
  顾玖将账本还给了裴氏。
  她对账,没花多少时间。
  大家刚回过神来的时候,她这边已经结束了。
  裴氏翻着账本,二公子这回从江南带回来十七万两银子,这个收入同往年相比,出入不大,可以接受。
  裴氏问家令大人,“你怎么看?”
  少府家令含糊道:“有了这些银子,明年就能宽松些。”
  裴氏笑了起来,在心头骂了一句老狐狸。
  家令不说二公子带回来的钱多了,还是少了,只说够用。果然会和稀泥。
  顾玖垂眸一笑。
  十七万两,这笔钱的确不少,够王府几个月地开销。
  但是以江南产业的规模,十七万两的收益,是在开玩笑吗?
  不说田庄,铺子的收入。
  单是以王府海贸的规模,如果交给顾玖来操作,别说十七万两,三十七万两她都能赚回来。
  当然,顾玖不会冒失地拆穿真相。
  毕竟下面的人也要吃饭。
  换个说法,下面的人没让王府破产,已经算是有良心的。
  心黑一点的管事,直接让你倒闭破产。天高皇帝远,王府能有什么办法?
  将管事打一顿?赶出去?
  屁用都没有。
  所有人都清楚,维持现状才是最好的处置办法。
  除非有一个强势人物上台,以霹雳手段处理所有产业和管事,并且有足够的人手顶替那些空出来岗位,而且能在短时间内平息震动,让生意走上正轨。
  这样的人有吗?
  没有!
  顾玖也不行。
  因为她没人。
  她现在不缺钱,没钱了可以找少府借贷。
  她现在缺人,缺大量能够独当一面的复合型人才。
  在古代,最宝贵的依旧是人才。
  光是今年一年,顾玖的生意扩大了好几倍。然而人才储备却赶不上生意扩张。
  不是谁都有能力去管理一个铺子,一项生意,还要保证盈利。
  任何人才,都必须经过培训,经过历练。
  没有不交学费,天生什么都会的人才。
  天才也不行,天才也需要时间积累学习。区别在于天才能大大缩短积累学习的时间。
  短短几年,二壮帮着顾玖储备的那点人才,全都派了出去。
  她已经没有多余的人手派出去料理王府的产业。
  过去,顾玖还有争夺王府管家权,接管王府产业的想法。
  然而现在,她已经没了这个心思。
  她自己的产业,她都忙不过来,哪有心思和精力打理王府的产业。
  而且她还要抽出时间来怀孕生小孩,忙得要死。
  王府的产业,还是留给王妃裴氏管吧。
  人忙起来,就不会胡思乱想,也没时间作妖。
  只有闲得没事做的人,才会天天想着作妖,到处惹是生非。比如湖阳郡主。
  裴氏对二公子说道:“你很不错。能带回来十七万两银子,没有辜负王爷和本王妃的期待。”
  二公子如释重负,提着的一颗心总算落到了实处。
  他躬身说道:“都是儿子该做的。”
  裴氏本想挑剔一番,打压二公子。
  然而她想起去年刘议的情况,去年这个时候,刘议带回来的银子才区区几万两。
  两边一对比,刘议完败。
  亲生儿子不争气,她也没底气挑剔庶子的错。
  而且三个月前,二公子还派人送了一回银子。两次加起来,足有二十多万两。
  这个收入,真的是尽力了。
  裴氏歇了挑错的心思,干脆利落将众人打发走。
  沈侧妃眉开眼笑。
  亲儿子给她争脸,她能不高兴吗?
  她告诉二公子,她置办了一桌酒席,晚上一起吃饭。
  二公子欣然答应。
  二公子同欧阳芙先回房。
  两口子大半年没见,甚是想念。
  二公子蹲下来,耳朵贴着隆起的肚子,听着孩子的动静。
  “他在动。”二公子一脸惊奇地模样。
  欧阳芙笑了起来,掩着唇说道:“他当然会动。再有一个月,他就要出生了。”
  “一定是儿子。”
  二公子掷地有声,对儿子的渴望很强烈。
  欧阳芙倍感压力,“万一是女儿呢?”
  二公子连连摇头,“不会是女儿,一定是儿子。”
  欧阳芙有点慌。
  她也盼着这一胎是个儿子,无比的渴望,期盼儿子的心情不会比二公子少半分。
  但同时,她也做好了生个女儿的心理准备。
  甚至都想好了,万一是个女儿,她要怎么说,要怎么做?甚至会承受什么样的压力,都有想过。
  可是看到二公子一副非儿子不可的态度,她心里头很慌。
  万一是个闺女,他得多失望。
  他会怎么做?
  会不会看都不看孩子一眼?会不会就应了王妃的安排,直接纳妾?
  “你怎么了?脸色不太好看。是肚子疼吗?”
  二公子紧张地问道。
  欧阳芙努力地笑出来,“没事,我没事。你别担心。”
  二公子松了一口气,他笑着说道:“你猜猜我带了什么回来?”
  欧阳芙一听,也跟着高兴起来,“是银子吗?”
  二公子点头,变戏法一样,拿出一个厚厚的信封,“你看看。”
  欧阳芙迫不及待地打开兴奋,里面装的全是银票。一百两一张,厚厚一叠,得有几万两吧。
  “一共三万两,好不容易抠下来的。这些钱你拿着,替我们儿子收好。”
  欧阳芙甜蜜一笑,“夫君辛苦了。”
  “总算没白辛苦一场。”
  接着他又感慨道,“去了江南才知道,那些管事一个个都属猴的,精得很。这些年,他们靠着王府的产业,一个二个全都富得流油。本公子同他们周旋半年,好不容易才抠出这么多钱。”
  “江南的管事那么嚣张?”欧阳芙一脸不可思议。
  二公子自嘲一笑,“天高皇帝远,能不嚣张吗?幸好四弟去年做了个榜样,这回我下江南,留了个心眼,吸取四弟教训才没着他们的道。
  要不然,父王交代的任务根本没办法完成。去年四弟下江南,被那些管事耍得团团转,非战之罪。到如今,那些人还在流传着有关四弟的笑话。”
  欧阳芙好奇一问,“你和四公子,堂堂皇孙,那些管事胆大包天,竟然敢戏耍你们?”
  二公子摇摇头,“就没他们不敢做的事情。你明知道有问题,可是就是查不出问题出在哪里,反而还会被他们联合起来耍得团团转。
  我算是看明白了,江南那帮人,私下里早就达成协议。只要京城去了人,他们就会抱成一团,一起对付我们。
  除非父王下决心,将江南的人,从上到下全部裁撤。可是这样一来,江南的生意就彻底完蛋。维持现状,至少每年还有一二十万两的收入。动了那些人,怕是一两银子都拿不到。”
  说到底,江南的管事联合起来,一起架空了王府。有点像是,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他们听调不听宣,他们自行其是,凡事自己做主。
  当然他们也不希望王府掀桌子,裁撤他们。
  所以他们也会小心翼翼地维持现状,保证每年都会上交银子给王府。
  至于交多交少,全看从京城来的人是谁。
  厉害点的人物,就多交点银子。
  来个蠢货,就少交点银子。
  不管如何,银子肯定要交。
  只要交了银子,宁王就会对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皆大欢喜!
  欧阳芙听完,暗暗咋舌。
  “照你这么说,江南那地方岂不是成了龙潭虎穴。”
  “差不多吧。没点本事,真不容易脱身。去年四弟不就栽了吗。”
  “怎么大公子从未栽过?”
  二公子皱眉,“不知道。江南那边的管事对大哥的事情三缄其口,一个字都不肯吐露。”
  他并不知道,早些年,也就是王府派人下江南置办产业的头十来年吧,江南每年交上来的银子连十万两都没有。
  那时候王府人口少,开销少,宁王目光都在朝堂,也没在意。
  后来,刘诏能独当一面,宁王将刘诏派到江南。
  刘诏是个狠人。
  他知道,论做生意做假账的本事,论糊弄人的本事,他不是那些管事的对手。
  他也懒得和那些管事纠缠。
  等到交银子的时候,直接将所有人关起来,不给吃的,只给水喝。
  谁多交一倍以上的银子,就放人。否则一直关着。
  有人扛了三天,交银子走人。
  有人扛了半个月,撑不出了,命都快没了,只能妥协交银子。
  那一年,江南交上来的银子,从几万两变成了十几万两。
  这事,宁王清清楚楚。
  因为宁王半途截胡了八万两银子当私房钱。这么多年过去还一直瞒着裴氏。
  之后两年,宁王依旧派刘诏下江南。
  刘诏一贯风格,本公子不和你们瞎逼逼。本公子自幼军武,只彰显武力,亮肌肉。
  潜台词就是:
  老实点!
  否则分分钟弄死你们!
  自那以后,江南交上来的银子,从每年几万两变成了十几万两,偶尔几次能突破二十万大关。
  刘诏已经多年不下江南,然而江南依旧流传着他的传说。


第387章 淑妃中毒
  萧琴儿在刘议跟前抱怨。
  “二房两口子一定贪墨了银钱,少说几万两。”
  刘议面无表情,没搭理她。
  她也不在乎刘议的态度,自顾自地继续说道:“去年你下江南,结果父王和母妃处处挑你的错,还逼着我把银子叫出来。今年二公子下江南,父王和母妃怎么不挑他的错。这分明就是偏心。”
  刘议语气淡漠地说道:“母妃偏心谁,也不可能偏心刘评。”
  二公子大名刘评。
  萧琴儿赌气,坐在刘议的面前,“母妃为何不挑二公子的错?为什么不让二嫂把钱交出来?”
  刘议就跟看智障一样看着萧琴儿,“刘评一共从江南带回来二十多万两白银,你让母妃怎么挑他的错?下江南一去半年,拿一点辛苦费,这是父王默许的。”
  “去年怎么就……”
  “不要再提去年。”
  刘议的脸色突然冷下来。
  去年下江南一事,对刘议来说,就是耻辱。
  他过去没心没肺,可以不在乎。
  但是现在,他不能不在乎。
  耻辱就是耻辱,总有一天会被人提起,用来攻击他。
  但是他不希望这话是从萧琴儿嘴巴里说出来的。
  萧琴儿一脸愕然,嘴唇张张合合,最后气势一弱,低声说道:“我只是不忿二房光明正大地得银子。去年,我们可是什么都没得到。”
  实际上去年刘议贪墨了不少银子。不过有一半多用来养外室。
  结果外室还没养熟,就被萧琴儿给卖了。
  这事刘议心中一直有答案,他认定是萧琴儿动的手,是萧琴儿派人掳走了外室。
  当初他曾愤怒,曾仇恨,而今一切云淡风轻。
  时过境迁,还不到一年的时间,他都快想不起外室的模样。
  如今想起来,他都无法理解当初的自己,为什么对那个外室那么着迷,不惜在她身上花费大量的金钱和时间。还为此和萧琴儿翻脸。
  想不明白,只能用年少轻狂,鬼迷心窍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