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红楼之赘婿 >

第82章

红楼之赘婿-第82章

小说: 红楼之赘婿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之后,冯唐又带着大军与南夷进行了几次面对面的交锋,有输有赢,不过每次,顾子言都会有斩获。
    冯唐极会做人,知道顾子言是当今的人,所以请功奏报之中将顾子言夸成了一朵花儿。
    至于史家兄弟,尽管也有所斩获,不过冯唐大部分情况下不过是一笔代过,省的再火上浇油。
    不过如今史家兄弟也算是知道了京中的动向,知道了朝堂上的动向,所以极力杀敌,为的便是将功赎罪,不管如何,果然能用了战功,赎了史家的大罪便好。
    此刻的史鼐才是后悔了自己之前投靠忠顺王爷的举动,可惜的是,后悔已晚了。
    不管如何,自己的儿子却是绝对不能出事儿的,他只有这么一个独苗苗,绝对不能出事儿!
    史鼐这样当爹的,在子女面前绝对是慈父。
    皇帝对于冯唐请功折子上关于史家兄弟的战功直接来了个视而不见,他本来已经做好了决定,只有搞定了史家兄弟,自己的脸面才能从地上捡回来,他怎么可能会宽宥,赦免了史家?
    而且史家兄弟甚至比贾家更加可恶,因为他们兄弟的谨慎和能干,皇帝为了对付他们,简直费神无数,皇帝心中如何能不恼火?
    一年多的功夫,也足够让人们忘记了放皇帝的丢人之事。
    听着西征大军不日凯旋,朝野上下,欢腾无限。
    林家,黛玉夫妇极为顾子言高兴的同时也在为骆婉慧担忧,毕竟二房已经出孝了,婉慧的亲事可还没有下落呢。
    骆辰逸也不是没有想过顾子言的,可惜的是,他知道大长公主对于顾子言的看重和期待,所以成为顾家妇,似乎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所以他最后狠狠心,将顾子言从妹婿的人选中给剔了出去。
    剩下的,他也不是没有名单的,不过却还是不确定。
    最为显赫的一位便是孔家的旁支少爷,尽管是旁支,可是学识,人品都是数一数二的。
    这位少爷的家世也简单,不过唯独的问题便是,这位孔家少爷少年失父,是寡母将他养大的。
    骆辰逸有些担心骆婉慧嫁过去之后的婆媳关系,当然,还有孔家少爷的心性问题,毕竟少年失父,万一是一位妈宝型的丈夫,那么日后吃苦受累的可就是骆婉慧了。
    当然,还有几位勋贵人家,却没有嫡长子人选,骆辰逸不想让妹妹那么辛苦,也不想让人嫌弃了妹妹,所以和大伯母书信往来,选择的都是嫡支次子,幼子这类的人选,不用承担家族责任,小两口只要负担周全自己的生活便好。
    宗妇或者是世家当家主母的生活都太累,太辛苦了些,他的妹妹纵然不是四角俱全,可性子上面却跟自己一样,最爱苛求完美之人,所以骆辰逸不想让妹妹受苦,又剔除了一些人。
    这样下来,他又面临着另一个问题,骆太太的心思,反正骆家如今都在江南,还不如将婉慧嫁在江南,这样的话,娘家也近一些,也不怕婆家欺负了婉慧。
    可是骆辰逸和黛玉只能生活在京城,他不想和妹妹距离太远,有心想让妹妹嫁入京城,这又是另一个问题了。
    骆太太虽然疼爱侄女儿,可也知道自己做不了侄女儿的主,话语说的很是委婉,骆辰逸也是有些怅然。
    少了大伯之后,骆家人似乎都是有些这样的顾虑,言辞行动之间都带着几分谨慎小心,少了底气一般。
    骆辰逸虽然也能明白骆家的如今的情势,却是感受不深,对于骆家人的改变,心中难过了不少的时日。
    无法陪伴家族一起同甘共苦,无法回敬家族,这样的尴尬和为难如今骆辰逸再一次地感受到了。
    大军回京,皇帝欢喜坏了,毕竟身为帝王,文治武功,留名青史,谁不喜欢?
    况且他又收获了一员猛将,日后能派上大用场的,皇帝阴沉沉的脸上久违地露出了笑意。
    大军回朝,冯唐冯老将军觉得自己也该是时候家去养着了,毕竟年纪大了,这样的一番波折下来,老将军当即地就有些撑不住了。
    所以对于冯唐的知情识趣,皇帝还是挺满意的,不过冯唐的去留可不是自己能决定的,所以尽管很是往冯唐今日就回家的皇帝仍旧只能挽留,挽留,再挽留,玩这套礼贤下士的把戏,也是让皇帝腻歪的不行。
    至于冯唐自己么,倒也知道缘由,所以倒还算是淡定的。
    上皇看着跪在下面的冯唐,老态龙钟,须发皆白,不知道怎么地,便想起了文定公,半晌儿地才叹息道,“你老了,我也老了,既然身子不好,那么就家去歇着吧,得了空儿来宫中找朕,陪着朕聊聊天,下下棋也好的。”
    冯唐闻言,心中泛起了一股子喜悦来,能平安离开朝堂,本朝只怕自己是第一人吧?
    “谢陛下的体恤,老臣年纪大了,也是不中用了,日后若是能抱抱孙子,抽打抽打儿子,也尽够老臣忙的了。”
    冯唐这样的老臣,与上皇感情深厚,心中也不愿意上皇和当今闹的不可开交,所以婉转地劝说道。
    上皇沉默了半晌,终究也没说出什么,他身边的大伴儿听着上皇轻轻的呼噜声,悄然走上前去,替他盖上了锦被,然后和小内侍一左一右地搀扶起了双腿已然没有知觉的冯唐,让人好生地将给送了出去。
    “主子爷年纪大了,不是故意怠慢老将军的,还请您多体谅吧!”
    冯唐也是连忙摇头,深表自己的惶恐之色。
    当天回去,冯唐就直接地躺床榻上起不了身了,毕竟年纪大了,这么一番周折下来,扛不住也是有的。
    他致仕的折子皇帝也批了下来,老将军平安离开了朝堂,晚节得以保全不同别人,左右冯家人是各种庆幸的。
    史家兄弟携带家眷回京之后,也是苦逼,阖家带府地下了大狱,如今只能寄希望于背后主子的能耐和手段了。
    当然,若是当今发了善心,赦免了史家的罪过,那也是大幸了。
    史家下了大狱,却是没有人跑前跑后地周旋了。
    贾家的了消息之后,贾母拿出了几百两的银子,交给了长子让他四处地为史家打点,至少让他们少受点儿罪也好的。
    可惜的是,如今的贾家,如今的贾赦,又哪里能有什么权势呢?
    银钱花光了,可惜的是,事情没有办成多少,贾赦尽心尽力了,也完全没有什么愧疚心里,将自己所遭遇的事情一一地告知了贾母。
    史湘云尽管一脸的惶恐之色,可惜的是,这个缺心眼的竟是没有拿出哪怕是一钱的银子为叔叔婶婶周旋一二。
    宝玉作为史家的女婿,也从未出现在史家人面前便是了。
    史鼐史鼎兄弟纵然对于史湘云没有多少的感情,可仍旧是忍不住地有些失望,不不,是很失望!
    皇帝也不愿意将史家的案子拖的太长,省的再给了上皇亦或者是忠顺插手的理由,所以快刀斩乱麻,也是因为史家兄弟有战功,所以家产籍没,史家兄弟流放,史鼐的长子流放;女眷,十六岁以下的男丁们皆是无罪释放。
    史鼐夫人,史鼎夫人和史鼎的长子,三人成为了身无分文,身无长物,无家可归之人!
    贾赦打发人将她们带回了贾家,毕竟是老太太的娘家人,又是宝玉媳妇的婶子,堂弟的,所以将她们接回来,直接地丢给宝玉,丢给二房,这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吧?
    贾赦心中不大确定地想到,不过史湘云和娘家人的关系,史湘云的凉薄也是令众人大开眼界呢。
    现如今贾母在,所以史家三口人的吃喝用度都是贾母的,史湘云一点儿也不想沾染上两位婶子,堂弟这些麻烦的态度表现的很是明显。
    史家的其他三位女儿,侄女儿的都嫁到了外地,如今谁也不知道她们的情形如何,史鼐夫人本想去投奔女儿的。
    可又怕自己给女儿添了麻烦,所以暂时地委屈了自己住在了京城。
    可惜的是,史家败落了半年之后,史湘云的堂妹,史鼐的嫡长女,被婆家休弃了,她自觉无颜活着,直接一根麻绳,上吊了事。
    史鼐夫人听着这消息,当场就晕了过去。
    等再次幽幽醒转,她却是再也坐不住了,长女已经没了,可她还有小女儿的,所以史鼐夫人求了贾母,备了盘缠,出京去找小女儿去了。
    史鼎夫人带着儿子,继续地住在贾家,而且一点儿也没有寄人篱下的自觉,反倒是对着史湘云指手画脚,言语上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做客气。
    史湘云本来就没有多少的脸面,现在更加如此。
    史鼎的儿子本就是个没有多少学识的粗人,史鼎本也没想着让儿子成为饱学之士。
    毕竟史家武将出身,总要有个能掌控自家实力人脉的后辈吧。
    史鼐一心想让儿子读书考科举,转换门庭,史鼎就下定好了决心,教导儿子舞枪弄棒,研读兵法。
    史湘云对这个小堂弟从来没有多放在眼里过,再加上男女有别,他很早地就搬去前院了,她一个闺秀人物,哪里能知道堂弟是个什么德行?
    现在,堂弟依附贾家,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依附史湘云过日子了,她才觉得苦了。
    这位堂弟可真心算不上是什么好脾气之人,动不动地对着史湘云便是污言秽语,说话特别难听,看着她的眼神带着一股子狠辣。
    史湘云纵然有胆子和叔叔婶婶和史家闹翻,毕竟史鼐史鼎夫妻是长辈,又是好面子之人,自然是做不出和她一个小丫头计较的事体来。可是面对这个堂弟时,她却是不敢有半点的异动,和只小鹌鹑没有什么区别。
    似乎是发现了史湘云这个堂姐欺软怕硬的本质,这位堂弟自此得寸进尺,直接地讲史湘云当成了摇钱树,史湘云之前做的那些恶心事儿打量谁不知道呢?
    别说这些钱物了,即便是史湘云整个人都是史家养大了,既然你如此地狠辣,那么就被怨我无情了。
    毕竟他的父亲如今还在流放途中,少了人打点,作为儿子,他如何能放心的下?
    史鼎之子从小便是父母捧在手心中,尤其是父亲,手把手地传授武艺,一字一句地教导他兵法,他与父亲的感情甚至是超过了溺爱自己的母亲。
    如今史家败落,父亲流放,身为人子,如何能不尽点心力?
    所以他早就想好了,只要手中有了足够的钱物之后,他便带着母亲一起离开这里,做点小买卖,一边去跟着父亲前往流放之地,略略打点,可以让父亲的日子好过上些。
    虽然可以找贾母这个姑祖母开口,跟大伯娘一般,可他就是不想张口,只要是不想便宜了史湘云这个堂姐。
    自从在贾家听说了史湘云的那些前事之后,这位堂弟就一直憋着一股子气儿呢,既然你觉得史家亏待了你,那么就让尝尝什么叫真正的亏待。
    史湘云的好日子总算是来了,尽管她如今是贾家妇,与史家何干。可惜的是,她的堂弟并不这样认为,自从第一次,她发现这个堂弟是真的狠辣无情之后,史湘云心中就一直是惧怕的,对于堂弟沟壑无尽的索求钱物,她不敢有任何的怠慢。
    史湘云的嫁妆之前被朝廷发放回来了的,所以她手中真的是有钱的,被堂弟弄走了近千两的财物之后,史湘云尽管觉得肉疼的要命,可是想着只要能将这人给打发了,她还是愿意破财的。
    史鼎之子拿着从史湘云这里威胁来的钱财,又得了贾母,贾赦资助的几百两,带着母亲,离开了京城,前往西北,去寻找自己的父亲去了。
    当然,这位果真不是没有城府的书呆子,一路上采买了不少京城的东西,然后一路上贩卖过去,维系着自己母子的生活。
    他手上有功夫,也不惧怕什么宵小,雇佣了几个粗壮能干之人,又雇佣了一个账房,这便上路了,当然,史鼎夫人那边,自然也是有一个婆子,一个小丫头子照顾的。
    毕竟这一路上风餐露宿的,他不能让母亲吃这种苦头,身为人子,就算是无法周全,可总还是要想法子周全的。
    史鼐史鼎俱皆流放西北,史鼐夫人去了西南,他也只能希望伯娘能略略地照拂嫁出去的姐姐一二了。
    如果不能,那也莫可奈何,等自己略略能回转过来了再南下或者是打发人南下了。
    十四岁的少年人,因为一朝家变,所以迅速地成长了,背负着家族的重担,离开了京城。
    婶子和堂弟的离开让史湘云轻松了许多,可是宝玉对于史湘云的态度却是越发地冷漠了,毕竟这样一位冷清冷肺腑之人竟然会是自己的枕边人,宝玉想想贾家出事之后,打发了管家四处奔波的黛玉,后来为贾家诸人安排了衣食田庄的黛玉,再对比如今的史湘云,他心中很不是滋味儿。
    反正是史湘云也从来没有弄明白过自己的丈夫,所以对于他的失望史湘云继续是不知道的,夫妻两人同床共枕,可到底同窗异梦,终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