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红楼之赘婿 >

第36章

红楼之赘婿-第36章

小说: 红楼之赘婿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出所料也是出乎意料,这次,贾府出面的竟然不是女眷们,反倒是贾政这个老爷。
    二舅舅上门,林黛玉夫妇饶是郡主郡马的身份似乎也不能失礼太过,所以开了侧门,迎了贾政入府。
    对于贾政的目的,两人心知肚明,就是不知道一向方正的二舅舅会如何开口了。
    贾政仍旧是那副样子,即便是上门做客,也是端着,看的其他人都觉得累。
    说教了骆辰逸一番之后,看着唯唯地黛玉夫妇,贾政心中算是有了底气了。
    “黛玉丫头啊,辰逸啊,府上和甄家是不是有什么误会?何以闹到了这个地步?几辈子人的老亲了,虽然往来的少,可我也知道甄家谦谦君子之家,断不可能做出杀人的勾当的,所以关于你父亲的事情,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这样一番话说出来,黛玉当即变了脸色,
    “二舅,按理来说,您不该是站在我这一边的吗?我可是您的亲外甥女,我父亲被甄家害了,二舅舅竟然上门为凶徒说清,这是哪门子的道理?论亲远,我这个与您血脉相连的外甥女儿不更亲吗?再者说了,我已然失了母亲的庇护,因着甄家,又没了父亲的庇护,这个时候,二舅舅您身为玉儿的亲人,难道不该为玉儿报仇雪恨吗?”
    都说了贾政是端方君子的,这趟林家之行不过是碍于老太太的命令,毕竟甄家都求到了老太太哪儿,甄应嘉也是亲自上门拜访了自己,他本不想掺和其中的,可老太太说的对,妹夫毕竟已经没了,这做人啊,该往前看,是不是?
    外甥女夫妇年小力弱,和甄家硬碰硬殊为不智,甄家既然已经有了和解之心,那么外甥女儿顺势下了台阶,甄家家底丰厚,补偿定然不菲,这样你好我好大家好,难道不好吗?
    好在黛玉并不知道贾政的真正心思,否则肯定会呵呵他一脸!
    
    第31章 第31章 城
    
    话说对于贾政上门做说客这事儿,可不只是骆辰逸和黛玉夫妇俩觉得惊讶。
    即便是众位暗中关注此事的人都是惊讶不已,毕竟这位政老爷可真心不是那么机变之人,对上了林家的那位口齿伶俐的赘婿,他能有什么作为?
    不过贾政此人倒是有个特别厉害的技能,却是别人所不具备的,那就是自成逻辑,自说自话的厉害。
    他认定是对的,不管别人怎么说,都不会对他的头脑产生任何的影响。
    听着黛玉之言,为林家做主,帮忙报仇雪恨之类的,贾政完全是不赞同的。
    不说冤冤相报何时了,单单说如今的甄家,正是势大之际,和他们硬碰硬,殊为不智不说,况且和甄家硬碰硬与贾家,呃,与林家又有什么额外的好处了?
    想想甄家提出的那些条件,甄家拿出的那些东西,即便他再如何地端方君子,可也知道什么对自己最好,什么对贾家最好吧?
    甄家的条件不得不说是特别优越了,况且玉儿他女婿一旦受到了甄家的赏识,由着自家举荐入仕,再有甄家的照拂,官路亨通自是不必说的。
    贾政是男人,自然知道男儿家一腔抱负,像骆辰逸这样的人,年轻气盛有野心,如何一直甘心为赘?
    再说了,权势这东西是会上瘾的,一旦沾染上,永远都放不下,这一点,贾政深有体会。
    所以贾政对于林黛玉的质问也并不懊恼,也并未因为晚辈的顶撞就拂袖而去。
    到底让人刮目相看呢,这位二老爷,果然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的呢。
    “玉儿啊,你还年轻,年轻气盛,我其实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你父亲发生了那样的事情,你要相信二舅舅也是伤心的,不过人死不能复生,即便如何你和甄家撕破了脸又如何?左不过甄家的那位二老爷抄家流放罢了,主要甄家没倒,又有忠顺王爷庇护,甄家底蕴深厚,再过上一二年,天下大赦,那二老爷又重新地回来了,略微地吃点苦头罢了。”
    看着黛玉没有任何的动容,贾政又转向了骆辰逸,劝说道。
    “是不是这个理儿,外甥女婿?辰逸啊,你是个明白人,玉儿执拗回神不过来,女眷也不懂得朝廷大事儿,你却不一样,是不是?你说我说的是不是有道理?”
    “确实,二舅舅这话倒也不算大谬,到底也是有几分为黛玉,为林家考虑之心,辰逸在此谢过二舅舅的一片好心了。”
    骆辰逸嘴角的嘲讽一闪而逝,紧接着用他人生中最为真诚的语气和表情对着贾政道。
    “哎,不谢,不谢,我是玉儿的亲舅舅,难道还会害了你们不成,是不是这个道理,你们好好儿想想,好好儿想想,其他的事情咱们再说,再说。”
    贾政对于别人的认可,哪怕是一个晚辈的认可也很高兴,很满意,连连地拍着骆辰逸的肩膀,一脸的欣慰之色。
    “二舅,甄家想要和解,那么他们提出了什么条件?”
    骆辰逸忽略了黛玉一脸的愤怒之色,搓搓双手,有些急切,似乎又带着几许尴尬地问道。
    “啊,都怨我,怨我没有将此事说清楚,还是辰逸你清明,提醒了二舅舅。只要林家不继续追究,且将那两本折子里的内容稍稍地透露一二,那么就由着二舅保举辰逸你入仕做官,日后官场上自然有王爷和甄家的照拂,外加上辰逸你天纵之才,为国为民,自是不在话下的。”
    升官发财那样的言语不会是贾政这样的人能说出口的,“为国为民,上报君王,下安黎民”这才是贾政这等读书人的抱负。
    “二舅,你这可是有未尽之言呐。”
    骆辰逸露出了个“你知我知”的表情来,对着贾政道。
    “啊哈哈,辰逸小子,多少人都说你个精明的,我再是不信的,今日一见,果然如此呢,好小子,却是二舅小瞧了你。”
    贾政表情诚挚地夸赞道。
    “二舅过奖,您暂且别说,让我来猜上一猜,可好?”
    骆辰逸露出了几分少年人特有的得意表情来,卖弄道。
    “如此也好,也好,让二舅听听辰逸你的真知灼见!”
    贾政一脸地满意,笑着道。
    黛玉之前还恼火的话,此刻她已经冷静下来了,夫君他不是二舅这样的无耻之辈,所以他这么做肯定有自己的道理。此刻黛玉已经看出了丈夫的用意,对于驽钝的二舅舅贾政,黛玉很是无语。
    “甄家的头一个条件么,肯定不是保荐照拂我为官,而是他们提出了照顾宫中的贤德妃娘娘,甚至是允诺了让贤德妃娘娘怀上龙子,是不是?第二么,甄家定然大出血,给了一大笔的钱财,对不对?第三才是保举我入官,二舅,我说的可有不对?二舅尽管纠正。”
    黛玉看着二舅脸上闪过的讶异,还哪里有不明白的呢?
    虽说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可是贾政,或者说贾家的这如意算盘打的是不是也太好了些呢?
    “二舅舅与外祖母就不怕甄家事后反悔,竹篮打水一场空吗?”
    黛玉带着几分莫名的口气,问道。
    “这自然是不能,毕竟咱们两家几辈子的老亲了,都是知根知底的,再者说了,贵太妃为了表示诚意,这生子秘方已经送到了老太太手上,且等过上几日,便让你二舅母送进宫去。”
    贾政一脸的笃定,骆辰逸和黛玉两人几乎想扶额了,生子秘方这种东西,能动手脚的地方简直不要太多,为何贾家人这般笃定就一定是有用的呢?
    “那么二舅,既然大头的好处都让就贾家拿了,我林家凭什么要让步?”
    骆辰逸翻脸甚至比翻书还快,刚刚哈笑意吟吟的,此刻已经满布寒霜,一脸冷凝地质问道。
    “毕竟死的是我林家的老爷,可不是贾府的什么人,甄家既然想要和解,想要表达诚意,难道这大头不该是我林家的吗?凭什么贾府不过是说客,是中间人,就能拿大头?难道说,甄家的本意并不是这样,反而是贾府狮子大张口,先和甄家谈判了?又觉得我与娘子年弱好糊弄,随便丢点骨头,就哈巴狗儿一般地扑上去了,是不是?”
    贾政闻言,顿时傻眼,他和母亲分析过好多骆辰逸的反应,可万万没想到,竟是这样的。
    看来母亲说的对,这个骆辰逸,果然不是个简单的,自己却是小瞧他了。
    “辰逸啊,你先别激动,先听说我说!二舅不是那个意思!”贾政一脸地尴尬,想要张口解释,不过可惜的是,骆辰逸对于他的忍耐已经到达顶点了,实在是受不了了。
    “贾府,确实好样儿的,两头不得罪,呵呵,娘子有这样的娘舅家,还不如没有呢!至亲之人的算计,实在令人心寒,贾府这样的做法,令人齿冷!”
    贾政几番张嘴,想要说点什么,可看着一对小夫妻脸上的愤慨,脸上隐隐地也有些发烫,嘴巴开开合合,最后长叹一声,起身道,“唉,你们都还年轻,不明白这其中的厉害,唉,我先告辞!”
    贾政最后几乎算的上是狼狈而去,面子上特别地挂不住,在车轿中的贾政却是一脸的平静,早就没了之前的那点子尴尬之色,他仔细地斟酌了一番言辞,做到了心中有数之后,这才合上眼,家去了。
    贾府的两位女主子,忍不住志得意满,又带着几分焦虑,有些心焦地等着外出的贾政。
    果真元春能怀上龙子,她老太婆绝对不会亏待了林家的,贾府老太君这般地想到。
    不过她总觉得事情不会如同自己所想的那般顺利,听着外面丫头的通报,贾母和王夫人两人眼神热切地望向了门口。
    看着贾政的面容到还算是平静,不过因为没有喜色,所以贾母的心忍不住地往下沉,没想到自己不好的预感却是成真了。
    王夫人却是没有贾母的这份儿敏锐,甚至有些等不到上茶的丫头下去了,变迫不及待地道,“老爷,此行可还算是顺利?”
    贾政喟然一叹,对着王夫人摇摇头。
    “到底如何?是黛玉不同意,还是那赘婿从中作梗?”
    贾母却是一针见血地问道。她对于骆辰逸一直都没啥好感,一直都是赘婿,赘婿地称呼。
    “母亲,两者皆有,且不着急,我总觉得这事儿还有回旋的余地,母亲您听听看。”
    贾政对于妻子可以不理会,不解释,可是对于母亲,他却是孝顺有加,当下也不再让贾母和王夫人着急,将自己在林家经历的一切娓娓道来。
    其中包括他们之间的对话,黛玉和骆辰逸两人的反应等等,毫无保留地说了出来。
    贾母对于儿子的迟钝和忠厚又有了新的认知,当然,对于那赘婿的狡诈也有了更多的认识。
    果然不是个好的,自己好好的玉儿就是被她给教坏了的,如若不然,依着玉儿的心软善良,她哪里会和自家生分至此?
    即便是内宅的王夫人都能听出来自家丈夫这次和林家的交锋中,输的一塌糊涂,再看看老爷那端方的脸,王夫人忍下了口中之言。
    算了,都几十年下来了,难道自己还能有什么更多的期待了不成?
    再者说了,她们打发了贾政去,其实早就料到了这个结果,不是吗?
    重要的是贾政这一趟林家之行并不是完全没有收获的,毕竟黛玉的反应在她们的意料之中,可是骆辰逸却是让人有些捉摸不透呢,那小子总是让人觉得邪门呢,所以贾母才让小儿子去了林家,为的便是让骆辰逸放松了警惕,然后试探出他的真实心思来。
    贾政心中虽然不痛快,可是这场林家之行倒也算的上是圆满地完成了任务,贾母还是比较满意的。
    至于儿子所受的委屈么,来日方长,目前重要的是甄家与贾府的交易。
    她可是对着甄家下了保证的,当然,这桩交易失败了对于甄家来说其实也没有多少的损失,可是对于贾家的影响就太大了。
    最为重要的其实不是甄家的那份生子秘方,反而是贵太妃在后宫中的势力,她果然要将这些人脉都交到了元春手中,那么元春在后宫的地位,可真的就是一人之下了。
    只怕是皇后也不是元春的对手了,毕竟甄贵太妃在后宫经营了数十年,可不是赵皇后这种初入主宫闱之人可以相比的。
    这才是甄家和贾府交易的真正内容,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涉及的钱财也不少,不过相较而言,那些都不是最要紧的,贾母也不大将那点子钱财放在心上,贾家可不是没有底蕴的破落户,看见几个银钱就走不动道儿了。
    不过王夫人却是不同,如今的贾府真正地是个空架子,果真有甄家的这笔钱财填补一二,那么不管是自己的元春还是宝玉,未来的日子都算是有了更多的保证。
    婆媳俩的这些分歧倒也不是最为要紧的,现在的重点是如何说服林家接受和甄家达成和解,这才是最要紧的。
    贾政既然失败了,那么也许该是时候自己这把老骨头走上一趟了,哪怕是跪求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