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红楼之赘婿 >

第184章

红楼之赘婿-第184章

小说: 红楼之赘婿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没想到,石氏竟然会有这样的心思,对着父亲,不仅没有任何的感恩之心,反倒是各种的怨气,他如何能忍?
    百日热孝结束,林家众人回京之后,石氏就被送去了别院住着,可石家竟然完全没有追究,倒是让众人诧异不已。
    尽管林家说的是石氏有病,只能静养,所以才让她在别院养着,可到底明眼人谁都能看的出来,不过是借口罢了。
    尽管碍于林家,所以众人没敢明着去打听,可毕竟时间久了,还是有闲言碎语地传了出来。
    听到真正的原因时,大家一片哗然的同时也是忍不住地嘲讽石氏的愚蠢,这样的无知妇人,也怪不得林侯爷无法忍受了。
    这下子,恨死了石氏的反而不是林家人,而是石家人了。
    毕竟出了这么个身在福中不知福的蠢货,影响的可不止是她一个人,而是石家闺女的名声只怕都要不好了。
    所以石家的家主,林佑宁的小舅子上门了,想要将此事给压下,哪怕是石家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他都没意见。
    可佑宁压根儿就不想妥协,不是什么事情都是能妥协的。
    所以他只是客气地送走了自家小舅子,然后石氏真的病了,没多久就病死了……
    人死事消,大家也不在关注此事。
    可到底石氏对于石家的影响并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消散的,所以石家好几代的闺女也只能外嫁,远嫁,远远地离开京城,婆家不知道这其中的纠葛,她们的日子才能好过些。
    可即便如此,还是有人觉得不消气儿,石家的爵位一降再降,彻底地成为了白身。
    日后想要如何,全靠子孙上进与否了。
    可并不是谁都能趟过科考的大河,进入官场。
    尤其是这种没落的勋贵人家,成日里端着架子,吃不了苦,受不了罪,所以石家没几年就彻底地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了……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死女主,今天死男主~
    所以本文完结~
    大家想看谁的番外?
    快点儿提,然后我快点儿写~

    
    第100章 第100章
    
    林佑安番外
    林骆阁老去世,身为女儿的林佑安哪怕是一国之母呢,自然也是想要送父亲最后一程的,可她身为皇后,万事不的自专。
    所以等帝后一起出现在林家时,得到消息的林家人已经井井有条了。
    看着伯父,叔叔们,看着弟弟妹妹们,一脸的悲戚的亲人们,林佑安想想父亲的慈和,心如刀绞,忍不住地泪如雨下。
    父亲啊父亲,您怎么就舍得丢下我们呢?
    好容易在姑妈的劝说下,林佑安收住了眼泪,然后问起了父亲走之前的情形。
    林佑宁白着脸,一脸的羞惭,
    “许是老爷早就有预料了,自打中秋归家之后,老爷就絮絮叨叨地交代了不少,我便有了不详之感,虽然一切都开始预备起来了,可到底是我私心作祟,觉得老爷身子硬朗,不至于的。可昨日晚饭之后,老爷使人找了他当日成亲时穿的衣衫,放在自己身侧,然后穿戴好太太之前未做好的那套新衫,告诉我他要去找母亲了,我尽管心中后怕,可还是心存侥幸。”
    “可今日早上,下人才发现……都怨我……”
    林佑宁这话说完,所有人都泣不成声,林皇后更甚,
    “父亲他如何这般狠心?竟是只要母亲一个,就连我们也不管不要了吗?父亲他明明最疼我的……”
    这话可不一定有多少人服气,可毕竟她是皇后,众人又在伤悲之中,所以并未有谁会去想着反驳便是了。
    “娘娘节哀,父亲这几日一直都放心不下娘娘,让我转告娘娘,人生一辈子,别让规矩束缚住了,也别看外在,听着你的心是怎么想着,便怎么去做。”
    林佑安听着这话,更是泪如泉涌,皇帝闻言,想想自己和皇后这几年的情形,也是若有所思。
    “好,我谨记父亲之言。”
    林佑安对着弟弟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帝后先后在林家待了两个时辰不到,可即便如此,人们对着林家还是羡慕嫉妒的不行 ,这种明晃晃的宠爱,也唯有皇后娘娘才能得到,而且这么多年下来,陛下为了皇后娘娘,所以顶着巨大的压力没有广纳后宫,偌大的后宫只有皇后娘娘一个人。
    尽管皇后娘娘为陛下诞下了两个嫡子,两个嫡女,皇后娘娘也是极为有主见的一位女性,可到底世人好妒,见不得别人好,所以这些年不知道皇后娘娘承受了多少的诋毁,将她描绘成为了以为妒妇,压制着皇帝不让他纳新人,皇帝简直就成了不少人心疼的小白菜的人物。
    可即便如此,皇帝也不会在其他事情上妥协,所以渐渐地这些压力就都归结到林佑安的头上去了。
    清河帝尽管也知道妻子的这种委屈和压力的,可他真的没有什么太好的法子,外加上真的有很多的事情忙着等他处理,渐渐地皇帝似乎忘记了一般。
    时间是个很可怕的事情,林佑安从来都不是等着让人保护的柔弱女子,有些事情她甚至比皇帝更加地能看的透情势。
    清河帝一直都是顺风顺水的,并未受到过太大的挫折,现在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清河帝自然更加地沾沾自喜,尽管他并不是认为自己的功劳能堪比尧舜,能盖过开国太、祖,可到底,比起自己的父皇,比起自己的兄长,他还是有的一比的。
    难免的膨胀,这自然是可以理解的。
    夫妻俩都不是会示弱之人,所以难免地就会产生些不愉快来。
    皇帝觉得自己虽然爱着皇后,可皇后也应该知趣些,自己身为一国帝王,被人说成是惧内,说成是老婆奴,这是多大的牺牲,别说是帝王了,便是和大臣相比,又有几个朝廷重臣没有个小妾通房的?
    自己都做出了这么大的牺牲了,可皇后呢?
    偏生还不知足,总是要拿乔,一天两天是情趣,可是时间久了呢?
    皇帝自然是受不住了。
    帝后之间出现了矛盾,这是很多人都巴不得的,这样一来,分而花之,大家的机会不就来了?
    林家如何能这么强盛,还不是因为他们家出了个皇后,若是没有林皇后,便是静孝驸马再如何地能干,能那么快地入阁吗?
    即便他真的就是那么能干,可能获得帝王好不怀疑的信任吗?
    所以说,林家人就是得了便宜还卖乖,他们本身就是靠着裙带爬上去的,可偏生还要断了大家的青云路,这是不是太不厚道了?
    后来若不是林骆阁老太过强势,所以大家都将注意力放在了他的身上,只怕当时皇后和皇帝之间就要生出风波了。
    可到底现在一切都不同了,不是吗?
    尽管林骆阁老死后哀荣,帝后亲至,又是“文忠公”的溢美谥号,可参天大树倒下了,林家从上倒下丁忧三年,所以这三年的空白期便是大家最好的机会。
    若是能扳倒皇后,那么对于林家来说,可能算的上是个不小的打击。
    当然,这中间,行事一定要小心翼翼,万不可露出任何的破绽来,哪怕是蛛丝马迹也不行,要知道这位林皇后也不是个省油的灯,所以绝对是不能让她发现任何的端倪,不能给她回神和反应的时间和准备。
    这些人想的很好,当然,即便是事情败露了,他们也不会有任何的损失,反正这替死鬼他们也早就想好了,绝对是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人物。
    林家回京守丧,皇后林佑安自然也是要为父守丧的,外加上皇帝政务繁忙,难免地就会让人钻了空子。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一种非常玄妙的状况,我信任你之时,你说太阳是打西边儿升起来的我也信,可一旦这种信任被打破,你便是说太阳东升西落,可他仍旧是不会相信的。
    林佑安她以为,经历了苦难的夫妻俩是绝对不会走到相疑的地步的,哪怕是他们夫妻之间的恩爱不再,可至少也能将彼此当成是亲人,当成是彼此之间可以相互扶持的伙伴。
    反正她从来没想过,自己和丈夫之间会出现这种情况,也正是因为她的这份儿自以为是,所以才导致发生了日后的一系列事情。
    不过即便是如此,佑安还是觉得自己不会后悔,若是再来一次,她还是会这么选择,会这么做。
    皇后守孝的第二年,帝后之间终于爆发了他们从成亲到生子,到现在,携手十多年来第一次大规模的争吵,这很不同寻常,已经成为太子的路生想要为父母调解一二,可不仅仅是父皇没有见他,便是一向疼自己入骨的母后,竟然也没有见他。
    帝后吵架了,朝野不少人简直喜大普奔,他们奔走相告,简直比过年还要欢喜上几分,实在是让人看不下去他们的那份儿嘴脸。
    可即便如此,不得不说,帝后这次争吵的影响力确实是无与伦比的。
    这场风暴不知道因何而起,也不知道何时会平息,京城上下都紧紧地盯着皇城。
    帝后吵架之后便开始分居了,皇帝住在了大明宫,皇后么,自然继续生活在坤宁宫。
    看着太监送来的皇帝的起居注,让皇后在上面用印时,她终于彻底地失望了。
    吵架,分居不过是半个月的时间罢了,夫妇俩就彻底地闹成了这个样子,尽管不是不知道这其中另有推手,可是皇后对于丈夫才更加地失望。
    自己曾经和父亲在丈夫登基前夕有过一次长谈,聊的便是皇帝登基之后,会对着自己的生活产生什么样的变化,自己该如何地应对。
    那个时候的自己虽然和父亲严肃认真地谈了一次,也严肃地讨论了一旦发生了变故,自己该如何应对云云。
    林佑安虽然严肃认真地听着,也认可了父亲的种种安排,可她并不觉得自己有朝一日会用上,之所以答应父亲,之所以接受了这份儿安排,为的不过是父亲的一片慈心罢了。
    这才几年呢?
    父亲离世才有多久呢?
    这一切,竟然就按着父亲所预言的来了。
    即便如此,皇后也并未轻举妄动,她想要和皇帝谈谈,再最后一次地确认一下他的心思,是不是真的夫妻之间就要闹到这个地步,到了无可挽回的程度了。
    想明白了的皇后梳妆好了,然后去了大明宫求见。
    可惜的是,她的丈夫,爱恋了多年的枕边人,即便是自己能听到他在里头取乐也不愿意见自己。
    既然是这样,那么就把别怪自己了。
    可惜,她不知道的是,她只要再稍微地坚持一会儿,皇帝就会心软,就会让她进去了。
    盛怒上头的林皇后尽管觉得自己心中非常地冷静,并未有任何的伤心,可到底不一样,她自己明白的。
    可是这种决定一旦做了,就没有退路可走了。
    皇帝也没想到,当初岳父送给自己的百花楼的契纸竟然会成为了别人的垫脚石,会让自己糊里糊涂地就成为了太上皇。
    皇帝退位,太子登基,伤心失望的太后拒不见任何人。
    当然,太上皇也是一样。
    这个戏法到底是怎么变的,谁也弄不明白,反正皇帝写下了登基诏书,小鸡崽子一样地拎着儿子坐上了龙椅之后,整个人就消失不见了。
    傻眼的不仅是朝臣们,还有太子殿下,喔,不,是新鲜出炉的新帝。
    新皇的登基大典甚至比起他的父亲更急地仓促,半个月的时间,礼部众人忙成了狗,勉强地准备好了一切的仪式,在尽量的盛大中,让新帝完成了登基仪式。
    登基这日,太上皇和太后自然也是出现主持了这个仪式的,看着母后热泪盈眶,皇父神色复杂难辨,路生其实是懵逼的,他完全弄不明白,为何父皇和母后不过是吵架而已,就弄出了这么个结局来,实在是无法接受的。
    可到底就算是他不能接受,如今也已经成为了事实。
    接下来,成为了皇帝的路生才觉得自己亏大发了,看着母后留下的手札,皇帝苦笑连连,自己能撂挑子不干吗?
    他的父皇,母后,竟然出洋去了。
    当然,事实的真相是,他的父皇,被母后挟持,然后离开了天、朝,去什么欧罗巴大陆。
    林佑安写这封信的主要目的不止是告诉儿子这个真相,而是上面列着一长串的名单,首位便是自己的堂侄儿明瑞。
    这个侄子,真心蠢的不能再蠢了,难道他就不明白,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什么东西是免费的吗?
    想要得到,你总得先付出啊!
    可惜的是,明瑞也不知道是真不明白还是假不明白,所以才做出了这样可笑之事来。
    母后对于那位婉瑜姑姑有感情,念着旧情,让自己斟酌着处理,可路生没有那么多的感情付出,不过是个不相干的外人罢了,母后又何必费心呢?
    想想这几年,前废太子的那位侧妃娘娘的所作所为,她只怕比谁都要厌恶明瑞吧。
    不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