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红楼之赘婿 >

第157章

红楼之赘婿-第157章

小说: 红楼之赘婿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府中的这些孩子算是真正地做到了因材施教,寓教于乐的。
    往日里并不觉得自己苛刻的老夫子在发现两个小屁孩儿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耍这种把戏时,他自然是怒了。
    当然,也有一肚子的话要和这位驸马爷说,看吧,孩子顽劣,所以才要严苛,并不能如同驸马所言,这小儿天性,最容不得束缚。
    老夫子将此事摆在骆辰逸面前,倒是想知道这位会怎么处理此事了。
    不得不说,纵然之前并没有觉得此事有什么大不了的的骆辰逸在听到老夫子的言下之意时,倒是有些羞恼的。
    “您放心,此事我定然会给先生您个满意的答复!”
    骆辰逸心中憋着口气儿,想要知道自家的这两位能给自己一个怎样的答复了。
    好在两个孩子能看出父亲是真的生气了,所以并未再有什么遮掩之词,爽利地认了错。
    “既然知道错了,那么就去给夫子道歉,夫子会如何惩罚你们我不管,佑安罚写大字百篇,佑宁每天多站一刻钟的马步,你们可服气?”
    “服气,再不敢了的,要不然哥哥的惩罚就免了,我双倍,成吗?”
    知道自家哥哥体弱的佑安轻声地问道。佑宁自小身子弱,也最不爱运动,不过是因为府中有了教头,所以逼着孩子们不得不去参加锻炼。
    可即便如此,佑宁也不爱动,能坐着绝不站着,能躺着绝对不坐着的主儿。
    骆辰逸夫妇俩为了让儿子能多运动一二,也是操碎了心,府中不仅有很多孩子们玩的设施,甚至很多时候,黛玉都要亲自地陪着孩子们下场试试,为的便是鼓励他们能多玩会儿。
    佑安对于这种户外运动最是欢喜,平常也一直都是坐不住的性子,她在武学上的天赋甚至比顾云这个武将世家出身的都要好,都要强。
    可终究是个女孩子,又不能考武举,又不能上战场的,学上一身的功夫骆辰逸倒也不担心,毕竟自家闺女武力值彪悍,日后哪怕是嫁出去了也不怕人欺负了。
    可是性格呢?
    一般习武的之人,性子都颇为地坚毅,可男人的劣根性却是不爱这样的女孩子,再不然两个性格强势之人,日后的相处啊,生活地都不会太幸福,毕竟夫妻生活就是一个彼此之间包容和妥协的过程。
    若是在后世,骆辰逸也许会觉得自家闺女这样挺好的,多有性格的小闺女,肯定也能找到欣赏她的男人。
    可是在这个时代,在这样盲婚哑嫁的年代里,骆辰逸真心是不敢去赌这种微小的可能。
    否则的话,坑的可就是闺女一辈子了。
    即便是自己和儿子都不在乎,可以养活闺女一辈子,让她不用依靠男人或者,可是佑安自己心里能畅快吗?
    别人的闲言碎语,各色人等的目光,她能一点儿都不顾虑?
    所以不管是为了什么,总归骆辰逸在小心翼翼地保住自家闺女的特色的同时又在遵循着这个社会,这个时代的习俗,让人磨平她的性子。
    外圆内方,这是很多人在追求的境界,也是骆辰逸对于自家闺女的期望。
    所以此刻,听着闺女这话,骆辰逸眼皮都没抬一下,
    “再啰嗦,佑宁的惩罚加倍,每日的马步两刻钟。”
    佑安闻言,忙闭上了嘴巴,心中也是略略地有些委屈,长这么大,骆辰逸永远都是支持他们的那一个,不管是自己有多少的匪夷所思,有多少过分的要求,父亲明明都会无条件赞同,并且想法设法地替自己完成心愿的。
    可谁知,他竟然对着自己冷脸。
    哪怕是自己和哥哥做错事在先,可是佑安还是觉得委屈的很。耷拉着小脑袋,眼圈儿都红了。
    骆辰逸差点儿心疼坏了,怕自己破功,忍不住地出声安慰她,所以冷声道,“还不快去找夫子道歉?”
    两个孩子对着父亲回礼之后,转身出去了。
    “别哭,别伤心,父亲肯定不是恼了你的,都是我的错,咱们好生地找了夫子认错,领了罚,父亲大人肯定会原谅咱们的,是不是?”
    听着佑宁像模像样地在安慰着妹妹,骆辰逸很是欣慰,佑宁毕竟是长子,是林家未来的继承人,所以自己夫妇对于他寄予厚望,也一直都是教导这让孩子能担负起责任来。
    现在看来,效果似乎不错,反正同样年龄,佑宁显然比佑安更加地懂事,更加地成熟些,也爱思考,这些都是孩子的优点。
    至于缺点么,自然也不少,可骆辰逸也没想着要将自家孩子教育成为圣人,所以只要不是太过明显的缺点,那就随他去了。
    也不知佑安说了什么,反正兄妹俩渐渐地没了声音。
    骆辰逸也是在反思,自己是不是矫枉过正了?是不是太具有超前意识了?孩子们未来会不会因为自己的这份儿独特而感到痛快和迷茫?会不会不幸福?
    可说到底,经历了那样的时代的自己,总还是带着些许的不甘心的,所以在对待儿女的教育上,他不自觉地就在用那个时代的标准在雕琢着自家和亲戚家的孩子们。
    意识到了问题的骆辰逸自己也只能苦笑,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男女平等啊,妇女解放的,听着挺像是那么回事儿的,可到底是需要时间的。
    现在这样的时间里,他反正不觉得自己能做到很多人幻想的那种程度,成为女性解放运动的代言人之类的,也许自己做不到的。
    不过,慢慢地尝试一二,总还是可以的……
    这事儿不急,骆辰逸放下了心事,去了内院去找妻子去了,这事儿他得先得和黛玉说说,省的她一会儿要恼死了。
    可纵然如此,两个孩子的惩罚还是加倍了。
    一向柔善的黛玉冷着脸的时候,两个孩子直接地傻眼了,本来已经委屈的不得了的佑安直接“汪”地一下哭了,可纵然如此,父亲与母亲都是冷着心肠,让他们去反思去了。
    体罚这事儿不管是骆辰逸还是黛玉,都不赞同的,可有比体罚更好的法子,做检讨啊!
    写上一千字的检讨,骆辰逸很是机智地提出了这个阴险的法子,替孩子们免了跪祠堂的惩罚。
    黛玉也觉得这个法子新鲜又好用,所以纵然是知道丈夫心疼孩子们的心思,可也没有戳穿。
    毕竟两个都是自己的心头肉,祠堂里毕竟阴冷,不管是谁伤了,心疼的肯定都是自己。
    从先生那儿回来,也不知道老先生说了些什么,总归两人都是红着眼圈儿,可没想到的是,他们面临的不是父母的宽慰,反倒是母亲的雷霆之怒。
    黛玉在面对孩子时一向都是严肃形象,可即便再如何地眼里,可也没有如此这般的疾风骤雨过。
    两个孩子已经彻底地懵逼了,骆辰逸在心疼的同时也觉得恼的不行,自家的孩子,还是娇惯太过了,所以一点儿的抗压和灵机应变的应对都没有。
    不得不说,这一刻他是有些失望的。
    黛玉自然是看出了丈夫的脸上的神色,控制住了自己的脾气,两个孩子第一次领受到了父母的惩罚,夫子的惩罚,天要塌了。
    从这日起,不管是黛玉还是骆辰逸,都开始在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了。
    果然,养儿方知父母恩,现在的骆辰逸想想自己小时候犯浑的日子,倒是有些能理解骆文远这个当爹的为何和自己不亲近了。
    毕竟是自己最先表现的疏离不亲近的,那种抗拒一次两次地还好,可是时间久了呢?
    骆文远也并非是铁石心肠之人,所以和自己不亲,对着各种孺慕的小儿子,他自然是疼宠有加了。
    至于后来的自己,虽然掩饰的很好,虽不至于是仇视,可怨恨肯定是有的,所以骆文远更加不待见自己,这样的事情自然也而是会发生的。
    可到底不管如何,现如今骆文远这个做父亲的已经因为意外离开了这个世界,自己的这份儿反思和感悟就显得虚伪了许多。
    骆辰逸因为家庭,因为自己的孩子,开始了新的成长。
    以前听着这些口号,他实在是觉得虚伪又令人反感的,可是现在才真正地体会到了这其中的真谛。
    不管别的其他,至少骆辰逸有了这份儿感悟,也开始在成长了,倒也不算晚。
    至少自己的两个孩子能因为自己的成长而受益,他就满足了。
    自打这日开始,夫妻二人都开始了属于微小的调整和改变,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这并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夫妻二人在践行的。
    林佑宁和林佑安两人在第三日的傍晚将自己兄妹二人写好的认错书交给了父亲,看着两个红着脸,各种羞窘的孩子们,骆辰逸的心情总算是好了许多。
    老夫子那里对于这个弟子的诚心认错自然也是原谅了的,本来他年岁大了,可又是无儿无女的,日后的养老送终都是骆家小子的事情,这两位学生,对于他来说,也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学生,彼此之间相处的更像是祖孙,既然两人都认错了,骆家小子和公主也都做出了惩治的举措来,他自然是消气儿了的。
    既然老夫子都原谅了他们二人,黛玉夫妇也不会揪着不放,只要孩子们认识到了这个错误,那么此事就翻篇。
    这场风波,总算是烟消云消了,不管是黛玉的育儿心得还是骆辰逸的画作中,都将此事认真严肃地书写了下来。
    雨过天晴之后,佑安似乎也不那么抗拒写大字了,佑宁的蹲马步时间一直都没有减少,也在坚持着,虽然辛苦,可也知道,这是为了锤炼自己,所以他一直都坚持了下来。
    吃一堑,长一智。
    对于孩子们的表现,黛玉夫妇很是满意。
    日后,写检查的法子从亲近的几家子开始推广,大家甚至还举一反三地弄出了什么“保证书”之类的东西,甚至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念检查这种耻感爆棚,令人羞愤欲死的事情也发生了。
    骆辰逸这个始作俑者也只能在心中暗暗叹服古人的聪慧劲儿,果然不是盖的。
    到了后来,皇帝竟然将此事在朝堂上开始当成了杀手锏来用,写检讨啊悔过书这些的虽然羞耻,可毕竟阅者只有自己的顶头上司皇帝,可是读检讨这种东西,实在算是奇耻大辱,甚至比脱光了在午门打板子还要让人觉得耻辱。
    第一个读检讨的礼部官员是个往日里威严厚重的老儒,平常动辄讲规矩,说道理的,老头子固执的要死,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的忠君爱国之心,所以动不动地就要来个死谏,来个跪谏。
    以往皇帝也拿人家没办法,毕竟这样的老儒都算是人精子,轻易不会露出自己的把柄给皇帝,所以憋屈的也只能是皇帝自己。
    可好歹地让皇帝给抓住了一次把柄,往日里也许不过是训上几句就算了,可偏生,皇帝觉得自己心气儿不顺,受了那么多的委屈,总要出口气儿的,所以令老大人写了检讨书,可这还不算完,竟然当着朝臣的面儿,在大朝会上亲口念出来。
    这和御史弹劾,和同僚攻讦都不同,在他看来,这是自己硬生生地往自己胸口捅刀。
    所以这位老大人在念完这份儿四不像的检讨之后,一口老血喷出来,然后昏死了过去。
    抬回去的老大人并未跟以前那般再接再厉,反倒是上了折子,他要告老。
    按着以前的习惯,皇帝总应该做足了“礼贤下士”的把戏,再三地挽留老大人,告诉他,你对朕,对着这个国家很重要,不仅是朕离不开你,便是这朝廷也离不开你,离了你,百姓就要饿死之类。
    可也不知道皇帝是怎么想的,老大人的高老折子很快地就批了。
    这下子,简直是雪上加霜,老大人呕的半死,直接地一命呜呼了。
    朝野一片哗然的同时,大家都将责任推到了皇帝新弄出来的这个大杀器上面了。总好过说是皇帝小心眼,再不然是老大人小心眼吧?
    因为这位老大人自己本身德高望重也就算了,大家总得敬老尊贤吧?
    老大人以前也并不是没有风骨之人,往日里尽管固执又讨嫌,可毕竟他一心为公,并无私心,是不是?
    再者说了,这位老大人还有个了不起的亲戚。
    忠顺王。
    可是现在呢?
    就是因着皇帝看不上忠顺王爷,就想着和自家弟弟斗气,所以就将老大人给羞辱死了,大家虽然嘴上不说,可心中对于老大人还是同情居多的。
    又有这几年,忠顺王爷也不大在外面走动,朝堂上也是爱来不来,不大会给皇帝添堵了,可当今如此地小心眼,真是令人侧目。
    大家的这些腹诽皇帝自然是知道的,可他也不觉得自己是在小心眼,是在报复谁,反正老头儿自己心胸狭窄,与自己何干?
    更何况,这老小子又是什么好东西了?
    一副道貌岸然之态,私下又给自己的那个好弟弟忠顺拉拢了多少的清流,为他造势,否则的话,忠顺哪里能那般地嚣张,让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