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红楼之赘婿 >

第130章

红楼之赘婿-第130章

小说: 红楼之赘婿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从骆文远夫妻离开之后,骆辰逾便是二房明面上的话事人了,看着他一脸的感慨,骆辰迈感激地对着他道,“之前我没在家,却是劳二叔,二婶照拂母亲了。”
    “嘿,一家人,二哥说这么做甚么,况且还不定是谁照顾谁呢。”
    骆辰逾再是厚颜,可也不能睁着眼睛说瞎话,连忙地摆摆手,对着二哥道。
    这个二哥,之前看着就是个痞子,纨绔,可如今呢?
    几年未见,却是有了大大的蜕变,一身肃杀血腥之气,目光如电,令人畏惧。
    “二哥,先去换了家常衣服再说话吧,你这样自己不舒服不说,咱们瞧着也眼晕。”
    骆辰逸笑着建议道。
    骆张氏闻言,将孩子塞到奶母手中,和丈夫一起出去了。
    众人目送夫妻二人出去了,骆老太太一脸的欢喜,双手合十,连连念佛,“你二哥可算是回来了,我也终于能睡的踏实安稳了。”
    听着老太太之言,众人连连点头。
    骆辰逸兄弟俩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屏风后面的骆婉瑜和黛玉二人也深表赞同,没有什么比一家团聚更好的了。
    “嫂子,佑安和佑宁如何了?我好久没有见过他俩了。”
    “一切都好,两个皮猴子,过两日带着他们过来给你这小姑姑问好。”
    带着笑着道。
    “好,嫂嫂,我给佑安和佑宁还有姐姐的小宝宝做了衣裳鞋鞋。也不知道合不合身,手艺粗糙了些,嫂嫂可不许嫌弃呢。”
    骆婉瑜笑着道。
    “孩子衣衫多的是呢,妹妹万不可如此费神,费眼睛的。”
    黛玉虽然欢喜,可也嗔怪道。
    “不碍事,我也不是见天儿做,不过是闲着无事做两针罢了,也有个打发时间的。”
    骆婉瑜笑着道。
    不一时,骆辰迈脱了甲胄,换了家产衣衫,走了进来。
    众人又略略地坐了片刻,黛玉夫妇便告辞了,毕竟夜深了,也不知道两个孩子睡了没有。
    越是大,越是古灵精怪,没有人哄着,硬扛着不睡,惹的人哭笑不得,可也令人疼惜不已,竟是知道好坏,对着父母愈加地爱纠缠了。
    如今的黛玉甚至是处理家事的时候都会将两个孩子带在身边,好在两人如今也渐大了,看着母亲一脸严肃,两人倒也会乖巧很多,不吵不闹,学着黛玉板着脸,倒挺像是那么回事儿的。
    有些时候,说话动作,神态都和黛玉如出一辙,甚至是学舌的言辞都是一般,骆辰逸在觉得好笑的同时也隐隐地有些吃醋,毕竟之前两个孩子最黏的可是自己呢。
    可是现在呢?
    因着他忙,所以孩子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母亲身上,惹的骆辰逸不是滋味儿的同时也在反省,日后要多多地陪着孩子们呢。毕竟这种陪伴,只有一次,再是没有回头的机会的。
    想好了之后,骆辰逸就将公文在衙门里处理好了,从来不会将这些差事儿带回家里来,回到了家中之后,自己就彻底地陷入到了家庭的温馨中去了。
    享受家庭团聚的人不止是一个骆辰逸,还有他的兄长骆辰迈。
    庆功宴之后,皇帝给了他一个月的假期,先和家人团聚,在老太太跟前尽孝两日,然后再来说当差的事情。
    皇帝不急,骆辰迈更加不着急。
    骆旭对于冒出来的这个和自己抢祖母,抢母亲的男人很是警惕,骆辰迈只要靠近,小孩子便扯着嗓子开始哭,哭的众人心中挺不是滋味儿的。
    可见这男人的领地意识不论大小,是天生便具有的,骆辰迈对于自家堂弟的这个理论也是醉了,哭笑不得的同时也只能放低了身段,然后将臭小子给哄好了再说。
    因为时常地便有祖母,母亲在他耳边念叨着父亲的好,说父亲是威风凛凛的大将军,是保家卫国的大英雄。
    所以骆旭的心中对于这个父亲还是存着崇拜心里的,又有现在他如此予取予求的,甚至是带着自己去骑了大马,过足了少年将军的瘾头,所以骆旭这才对着自家父亲略略地和颜悦色了些。
    成百上千,甚至是上万的兵丁自己都不打怵,可面对这样一个小人儿时,反倒是束手束脚,骆辰迈虽然嘴上抱怨不迭,可是脸上的笑容就没有断过。
    骆辰逸也懒得理会他的口是心非,不过也为他们父子的亲近感到高兴。
    这样就好,最怕的便是父子之间不亲近,令大伯母无法展颜便不大好了。
    曾经的茜香女王,成为了现在的安乐公,无诏不得出京。
    公主为安乐郡主,儿子为安乐世子,而探春么,自然便是安乐世子妃了。
    对于探春的求恳,让自己青灯古佛,落发修行的旨意,皇帝却并未让她如愿,皇帝的心思很简单,毕竟这茜香郡主和王子之间并不大和睦,可是这个儿子略略地是有些不中用的,所以希望能用探春来搅合的他们府上不大安宁,总不能让他们拧成一股绳,然后在京中闹腾吧?
    虽然不见得会闹腾出个什么来,可是对于皇帝来说,多一重保障便是好的。
    探春尽管各种失望,可既然皇帝已经给了自己保证和承诺,那自己也只能尽力完成,当今金口玉言,肯定是不会忽悠自己的吧?
    探春有些不确定地想到。
    探春的日子并不大好过,可到底这府中上上下下伺候的人基本上都是听她的命令,所以探春竟然能以一敌三,闹的这府上就没有一天消停的时候。
    这样番邦的后院大戏,也是让京中之人看够了笑话。
    当然,大家对于这位如梦郡主的战斗力也有了新的认知,这样彪悍的女子,谁能想的到呢?
    牛家的当家太太看着低眉顺目的庶子媳妇儿,顿时觉得顺眼了许多,同样的庶女,自家这位庶子媳妇儿真心是柔顺许多,不禁地庆幸许多。
    不过这一桩不大好,庶子媳妇进门这几年,竟然是三年抱俩,如今庶子子女双全了,可是自己的嫡子呢?
    膝下只有一个闺女,各种地让牛家太太心中不自在。
    迎春儿女双全,丈夫敬重,虽然需要伺候婆母,这家中庶务也与自己无关,可迎春也并未有什么不满的,相比于不能生的三妹妹,遁入空门的四妹妹,自己简直幸福的太多。
    她心怀感激,少了苛求,整个人平和安逸,性子又是柔和可亲的,自然是招了不少人喜爱。
    又有顾家和林家时不时地下帖子邀请,迎春的生活真心是不错的,她自己知足,并未有其他的苛求,这也是生活幸福的缘由之一。
    人生八苦,求不得为其中之最,想想自己的生活,再看看林氏女和二姐姐的生活,探春的心情更加地苦闷,越发地在这府中闹的天翻地覆,让所有人都不痛快才好呢。
    茜香女王本来因为国破家亡,心情抑郁,又是这样一路上的惊吓波折,年纪大了,身子便不大好了,现在的囚禁生涯,她眉头能舒展才怪呢。
    可偏生,又有探春这样的不消停,两个孩子恨不得对方去死,茜香女王心中郁结,竟是没有挨到年底便病倒了。
    为了表达自己的仁慈,皇帝也打发了太医去诊治了几回,可惜,终究还是无法挽回茜香女王的生命。
    她缠绵病榻,安乐郡主和安乐世子俩人终于消停下来了,不再折腾,一心一意地服侍母亲左右,希望她能早日里康复起来。
    可偏生,已然晚了。
    饮食上虽然没有怠慢,皇帝打发来的太医也是好医好药地供着这位安乐公,可她有个气人的儿媳妇,所以最后一命呜呼,撒手人寰。
    安乐郡主和安乐世子两人看着探出的眼中淬着毒一般,毫无遮掩。
    探春嘻嘻一笑,浑不在意,一身大红的衣衫衬得她眉清目秀,肆意张扬。
    自己当初在茜香国的时候,不管是大姑子还是丈夫,何曾对着自己庇护过一回了?自己的孩子没了,可不仅仅是丈夫的那些女人动的手脚,这母子三人就没有一个清白的!
    探春冷笑了两声,转身离开了。
    安乐公没了,皇帝为了表达重视,也是亲自地上门祭奠,责令礼部和鸿胪寺要好生地为她举办后事,务必要盛大。
    可不管多么地盛大,也不能挽回母亲的性命,所以安乐郡主和安乐世子二人哭丧着脸,心中愤恨不已。
    探春尽管也是去红就白,一身孝衣,可脸上毫无悲伤之色,看的来往吊唁之人惊讶不已,这位如梦郡主也真心是个无情无义的。
    不过谁也没有想过探春的处境,所以对于这些隐晦的指责,探春冷笑不已,世人可鄙,与自己何干。
    她马上可是要成为安乐公夫人的人了,安乐世子不降爵,原爵承袭的旨意已经下来了,她成为了这个府邸真正的主人,这些人都活该看人眼色过日子,被人踩在脚底下才好呢。
    现在的她反倒是不着急着让这些人死了,死干净了的话,自己岂不是真的要去姑子庙了此残生了?
    那样的生活多么地无趣?
    探春的心思谁也不知道,反正这安乐公府上时常地便有乐子传出来,成为了京中一景。
    黛玉也曾经和探春见过几回,可终究姐妹之间少了谈辞,看着生了孩子,可还鲜嫩的一朵花儿一般的林黛玉,饶是探春不断地说服自己,可终究还是控制不住自己心中的猛兽,嫉妒差点儿就将自己给吞噬,令她觉得难堪尴尬,羞愤的同时,对于这位虚情假意的静孝公主,再也无法亲热起来。
    探春的疏离黛玉自然也是看在眼里的,姐妹俩人渐渐地便少了往来,某些不得已的场合见面了之后,彼此问候两句,便也没了下文。
    这位安乐公夫人和自己的娘家都不大亲近,更别说是别人了,所以这表姐妹二人之间的僵硬,大家自然也是可以理解的。
    黛玉也曾经想过,当初外祖母提起那幢事情时,自己同意了的话,如今又会是什么样的场景呢?
    三妹妹她是不是仍旧会有这样的偏执,心存戾气?
    可终究,她还是无法说服自己,哪怕是设想下,都无法让自己将丈夫给让出去。
    现在,她在想,是否应该再生个孩子,然后随了丈夫的姓氏?
    不过这样的事情,暂时也只能想想,无法宣之于口,且等日后吧。
    贾政在听闻女儿回京后,也曾亲自上门去看望过探春,也不知父女俩说了些什么,反正自此以后,贾家和探春之间再也没有什么往来便是了。
    贾兰如今是翰林院的庶吉士,自己过的逍遥自在,不过这自在的日子也没有几日了,马上就要考试选官了。
    可是贾兰却不确定自己的前程。
    李纨母子俩便想起了“心善”,“大度”的静孝公主。
    毕竟她是贾家的亲戚,是如今贾家唯一能依靠上的助力。
    对于李纨母子的登门,骆辰逸心知肚明,黛玉起先有些惊讶,不过随后便也明白过来了。
    既然客人上门,也没有不见的道理,所以夫妻俩分开,一个接待李纨,一个接待贾兰。
    李纨仍旧是老样子,毕竟有求于人,姿态放的极低,又准备了不少的好东西送到了林家。
    贾兰少年人,面皮薄,有些话不好直白地说,所以和林姑父之间东拉西扯,聊着京中的趣闻,说着翰林院中的传言。
    翰林院的这些人,不管是老夫子还是年轻人,别的不行,可勾心斗角,耍手段,玩阴谋,这些满腹经纶的人一个比一个擅长,听着这其中的纠葛和凶险,骆辰逸也是挺惊讶的。
    真心是没想到啊,明明都是些文雅的读书人,这般腥风血雨,比衙门里更甚!
    最后,还是骆辰逸主动地提及了他的前程问题。
    “嘿,我也不知道,祖父成日里酗酒,二婶又是那样的状况,家中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个人操劳,我想在京中谋个缺,早日成家,也为母亲分忧。”
    贾兰是个孝子,这是毋庸置疑的。当然,许是因为生长环境之故,所以这人也是个冷漠之人,除了母亲李纨之外,不大将别的人放在心上的。
    骆辰逸闻言,点点头,
    “你这样孝顺,却是大善,你的亲事,家中长辈可有眉目了?”
    骆辰逸又问了一句,毕竟是年轻人,说起了自己的亲事,贾兰便涨红了脸,一副期期艾艾之态。
    内室的李纨和黛玉也谈到了关于贾兰的婚事问题,李纨曾经想着要和娘家联姻的,可惜的是,之前贾家败落,娘家人压根儿就不将自己这孤儿寡母放在心上,冷眼和风言风语的,母子二人听了不少,寄人篱下的日子真心是不好过的,所以后来贾兰上京应考,李纨便再没有想过要和娘家有往来了。
    现在自己的儿子功成名就,显见地便要飞黄腾达了,她才没心思理会娘家人的谄媚巴结呢。
    李纨对于儿媳的要求不多,可更加地令人为难,高门显户。
    黛玉听着她对着适龄的姑娘们如数家珍,都是四品以上的朝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