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侯府小姐的娱乐圈生涯 >

第171章

侯府小姐的娱乐圈生涯-第171章

小说: 侯府小姐的娱乐圈生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大为悲痛,以贵妃之礼葬之。
    金国皇室陵墓,一个黑影一闪而逝,吓得守墓人以为看到了鬼,直挺挺地晕了过去。新建的贵妃陵墓被人打开,林白妤站在棺材前,对着里面的人说道:“你还要装死到什么时候?”
    棺材盖推开,一只白皙的手腕从里面伸了出来,接着身穿女真贵妇装的潘金莲从棺材里面坐起来。比起以往的稚嫩,如今的潘金莲更见风情,眼波流转,分分钟能勾得男人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然而,除了眉宇间多了一分坚定外,还多了一丝郁气。
    “怎么?愧疚了?”林白妤伸手将潘金莲从棺材里拉起来,左手一挥,让棺材盖重新盖回棺材上。
    “没……”潘金莲叹了口气,“确实有点儿,我没想到完颜宗望会死。”
    “那你可知道若是完颜宗望不死会怎样?”
    潘金莲摇头。
    林白妤道:“完颜宗望,金太祖次子,金国名将,一次攻辽两次攻宋,俘宋徽宗、宋钦宗二帝,直接导致北宋灭亡。”
    潘金莲:“……”
    “我明白了,即使他对我再好,也是敌人。完颜阿骨打和完颜宗望是金人,我是宋人,我们在根本上就是对立的。”说着,潘金莲眉间的郁气跟着消散了。
    林白妤脸色和缓,满意地点点头:“孺子可教。”
    她原本以为潘金莲这个棋子废掉了呢,想着是否要去汴梁找李师师从头教起,还好潘金莲自己能够想明白,自己不用放弃她。
    “走吧,我们该回大宋了。这次,我们直接去京都汴梁。”
    潘金莲闻言脸色变了,眼神中忐忑带着兴奋:真正的硬仗要开始了!她潘金莲即将登上历史舞台,成为挽救大宋国运的幕后英雄!
    八月的夜晚,已经入秋,夜风吹来阵阵凉意,宋徽宗赵佶却是心头火热,他微服私访正要去会佳人。前两日,他化名殿试秀才赵乙见到了名动京城的歌妓李师师,果然跟别人说的一样美貌有才华,难怪晏几道会填词夸赞: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妆罢立春风,一笑千金少。归去凤城时,说与青楼道:遍看颖川花,不似师师好。这样的美人,寻常的才子怎么能够相配,只有他这样才华出众又地位高贵的人才配得上如斯佳人。想到这里,宋徽宗的脚步又加快不少,累得跟在他身后的小太监也不断加速小跑。
    眼看李师师所在的御香楼抬眼见望,忽然,一阵悠扬动听的琴声传了过来。那乐曲非常唯美,但宋徽宗竟然没有听过,立刻的,他就被乐曲吸引住了,忘记了美人还在等他,顺着琴声找了过去——美人跑不了,可弹琴的大家离开了,就不好找了——琴音从汴河上传过来,河上飘着一座画舫,因为隔着有点儿,看不清楚弹琴人的面容。
    跟着赵佶出来的小太监非常机敏,急忙高价租赁了一条小船,扶着赵佶登上小舟,朝着画舫划过去。然而,想要接近画舫的人不少,大船小船围在画舫周围,赵佶的小舟根本划不进去,让其跳脚不已。
    一阵晚风吹过,吹开画舫窗户的纱帘,让人看到了弹琴之人,虽然看不清楚那人面容,看从其装扮能够看出是一位美丽的姑娘。
    画舫加快了速度逐渐远去,琴声渺然,所有人怅然若失,久久不能回神,全部都在回味那动听的音乐。赵佶也是其中之一,他的脑海中一直回荡着那新奇悠美的琴音,只想赶紧回宫将乐谱记录下来,再自己弹奏,完全忘记了要去会美人的事情,让等了一个晚上的李师师又疑惑又失望。
    是的,李师师早就猜出了赵乙其实就是宋徽宗,想到自己若是有一个皇帝情人,地位肯定提高不少,李师师抹足了干劲准备征服宋徽宗,结果,宋徽宗没有来……李师师郁闷得吐血。
    第二天,赵佶早早就来到了汴河上,与他有同样想法的人不少,结果,那艘画舫没有出现,弹琴的人更没有出现。众人失望不已。
    第三天,画舫和弹琴的人依然没有出现。许多人以为画舫是路过汴梁城,弹琴的人早已经离开,失望之下也不再来汴河等待。唯有赵佶,对音乐和艺术的痴迷不是其他人能够比得上的,而且他这个皇帝的时间真的很多,很空闲——国事都教给别人打理了,因此才培养出权倾天下的六大奸臣。
    第四天,赵佶乘坐一艘画舫继续等待着,直到月上中天,弹琴的人和画舫还是没有出现。赵佶失望地叹口气,正要吩咐人回宫,忽然听到小太监兴奋地叫:“官家,你看那里,是不是就是上次弹琴人所乘坐的画舫?”
    赵佶抬头一看,可不是吗?大喜道:“小安子,你的眼神不错,若不是有你,朕就错过跟知音的会面了。回宫后,朕要大大地赏赐予你。”
    小安子高兴不已:“谢官家。”
    赵佶道:“小安子,把朕的琴拿来,朕要弹奏上次的曲子,让知音人知道朕对此曲的喜欢和理解。”
    小安子急忙将琴搬到甲板上,赵佶深吸一口气,用心弹奏起来。
    琴声飘荡到那艘画舫上,画舫停了下来,片刻后,赵佶看到一个美妙的身影走到甲板上,和着他的琴音舞动起来。那舞姿轻盈飘逸柔美,宛如凌波仙子凌晨。赵佶一下子看呆了,差点儿忘记了拨动琴弦。看到身影骤然一顿后,赵佶回过神,急忙更用心地弹奏古琴。
    琴声与舞蹈相得益彰,弹琴的人和跳舞的人仿佛用舞蹈与琴音沟通一般,即使还没有正式见面,两人已经将对方引为了知己。
    琴顿舞收,赵佶站起身,大声道:“南国有佳人,轻盈绿腰舞。华筵九秋暮,飞袂拂云雨。翩如兰苕翠,婉如游龙举。越艳罢前溪,吴姬停白纻。慢态不能穷,繁姿曲向终。低回莲破浪,凌乱雪萦风。坠珥时流盻,修裾欲溯空。唯愁捉不住,飞去逐惊鸿。姑娘跳得是惊鸿舞吧?”
    “正是惊鸿舞。”女子的声音传过来,跟她的琴声一样悠美动听。
    赵佶感叹道:“惊鸿舞乃唐玄宗的梅妃所跳的舞蹈,早已经失传,没想到姑娘竟然能够跳出来。”
    女子道:“小女子曾有奇遇,跟仙人学到了这惊鸿之舞。”
    “仙人?”赵佶闻言惊喜无比,更想与女子认识了。
    两船靠近了,赵佶终于看到女子的真面目:鬓鸦凝翠,鬟凤涵青,秋水为神玉为骨,芙蓉如面柳如眉,好一个美貌佳人。最特别的是她的气质,温婉中夹着英气,端庄中带着风流,非常矛盾非常吸引人。那真是:芳姿丽质更妖娆,秋水精神瑞雪标,凤目半弯藏琥珀,朱唇一伙点樱桃;露来玉笋纤纤细,行步金莲步步娇,白玉生香花解语,千金良夜实难消。赵佶只觉得眼睛亮了,心跳快了,自己见过的美人没有一个比得上眼前的女人。什么李师师,根本不及该女的十分之一。

  第二百八十二章 北宋末年七

?    看到赵佶的表情,潘金莲暗里撇了撇嘴。这就是大宋的皇帝?跟普通男人没什么区别嘛!还不如完颜阿骨打和完颜宗望,整一个弱鸡,难怪大宋积弱。不过这人是自己的任务目标,一定要打足精神,一举擒获此人,让其彻底拜倒在自己的石榴裙下。
    “这位公子才华非凡,只听奴家探过一遍琴曲就能够弹出来,一定是位大家,还请上船一叙。”
    赵佶闻言那个开心啊,美人邀请如何能够拒绝,立刻整理衣冠,开心地在小太监的搀扶下跳到潘金莲所在的画舫。
    “公子,里边请。”潘金莲不管做出哪种动作都是那样优雅,让赵佶看得心中连连点赞。这位姑娘一看就出身不凡,不是李师师那样的女子能够相比的。李师师再漂亮再如何有才华,气质和教养上就差了一筹。
    进入船舱,赵佶就被挂在舱壁上的一副字吸引住了:“一生恰如三月花,倾我一生一世念,来如飞花散似烟,醉里不知年华限,当时花前风连翩,几轮春光如玉颜。清风不解语,怎知风光恋,一样花开一千年,独看沧海化桑田,一笑望穿一千年,笑对繁华尘世间,轻叹柳老不吹绵,知君到身边。”
    “好词,好词。”赵佶连连称赞不已,“这词可是姑娘所做?”
    潘金莲微笑着道:“这首词是一位叫做纳兰容若的才子所写。”
    赵佶对这位纳兰容若起了兴趣:“他人在哪里?可否介绍我认识?”
    潘金莲叹了口气:“天妒英才,此人年纪轻轻却已经不在人世。”
    赵佶闻言惋惜不已:“可惜啊,可惜。这样的好词却是再也见不到了。”
    潘金莲道:“我记得纳兰先生的所有诗词,可写出来与公子欣赏。”
    赵佶大喜:“劳烦姑娘了。”
    潘金莲微笑着连道不麻烦,走到桌边,提笔写下另一手纳兰性德非常有名的诗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赵佶更加称赞不已,将这位已经“离世”的纳兰才子引为知己。
    赵佶还是用赵乙的名字跟身份介绍自己,潘金莲装做不知道他的身份,不动声色地展露自己的各种优势与才华,让赵佶逐渐而稳固地被她迷倒。
    赵佶开心地回到皇宫,让人拿出纸笔,要将今天看到的好诗好词写下里保存。
    “一生恰如三月花,倾我一生一世念……”
    写着写着,赵佶的笔停住不动了,看着纸上一个个漂亮的毛笔字,他发现自己忽略了什么:潘金莲的字,虽然跟他的笔迹有一些不同,但可以肯定潘金莲写的字的字体跟他写的字体一模一样!可这种字体是他自己发明的,都没有流传出去,潘金莲怎么会写呢?
    赵佶毕竟是个皇帝,疑心重,虽然他被潘金莲的才貌所迷,但还是对潘金莲升起了戒心。第二次见面的时候,潘金莲敏锐地感觉赵佶态度有些变化,暗暗一撇嘴,随即露出灿烂的笑容:“公子,我准备了酒席,请公子品鉴一二。”
    摆在桌子上的菜起来又好看又美味,然而赵佶对潘金莲起了戒心,并不动筷子,潘金莲微微一笑,提起自己的筷子,每样菜都吃了一口,再笑看赵佶。赵佶略微有些窘迫,急忙提起筷子,吃了起来。只吃了一口,赵佶的眼睛就亮了,再也停不了口:这些菜实在太好了。
    要知道这些菜都是经过了改良的现代菜式,调味料丰富,吃起来自然美味无比,一下子就征服了赵佶的胃口。赵佶觉得御膳房的大厨也做不出这么好吃的菜。
    潘金莲提起酒壶,给自己和赵佶分别倒了一杯酒:“公子,尝尝这酒。这是葡萄酒,是我师父酿制的,跟西夏那边的葡萄酒味道完全不同。”
    赵佶看到晶莹剔透红得如同玛瑙一般的酒液,也不管有毒没毒了,端起酒杯一饮而尽:醇绵的酒液划过喉咙,美味得让人想陶醉不已。
    赵佶睁开眼睛,直接上手抢过潘金莲手中的酒壶,又给自己倒了一杯酒,连饮三杯后,方满足地放慢速度,慢慢品味这美味的葡萄酒。
    潘金莲抿嘴轻笑:“公子若是喜欢这酒,我可以送公子两坛,不过再多久没有了。”
    “那就多谢姑娘了。”赵佶对潘金莲越来越好奇,看来这姑娘对自己没有不好的意图,似乎也不认识自己,可她怎么会自己研究出来的瘦金体呢?
    赵佶转眼看着潘金莲美好的侧面,心中一荡,心里的话不由冲口而出:“潘姑娘,你如何会写瘦金体的书法?”
    “瘦金体?”潘金莲眨巴着美丽的大眼睛,茫然地问道,“我写的字体是瘦金体吗?公子怎么会知道?”
    赵佶惊讶,同样不答反问:“你不知道自己写的是瘦金体?那你怎么会写?”
    潘金莲道:“我是在梦中跟着仙人所学的。”
    “仙人?”听到这两个字,赵佶竟然不觉得潘金莲不是在胡说骗他,而是觉得潘金莲不愧是他看上的女子,果然也仙缘深重,就如同他是天上的仙君降世一样,“快跟我说说,你是怎样在梦中跟仙人学习书法的?”
    潘金莲一脸梦幻与怀念地开口:“其实,奴家以前跟现在相比,就如同地底的烂泥一样,没有如今的财富与身份。曾经,奴家只是清河县王大户家中的丫鬟,因为王大户觊觎奴家的美色,想要强纳了奴家,奴家不肯,像主人婆求助,主人婆却妒恨奴家,要将奴家嫁给县城中最丑最穷的男人……”
    潘金莲并没有隐瞒自己不堪的过去,林白妤跟她说过,若是有心人真要调查一定会查到她的过去,不如一开始就将自己的来历交代清楚,说不定还能够得到赵佶的怜惜。果然,潘金莲在赵佶脸上看到了怜惜之色,她对林白妤更加佩服了。
    “后来呢?”赵佶担心地问道。
    “后来,奴家就遇到了奴家的师傅。”潘金莲笑道,“奴家的师父是一位行走在人间的得道金仙,她遇到在河边哭泣的奴家,道奴家与她又一段师徒之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