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清穿之技术宅太子 >

第164章

清穿之技术宅太子-第164章

小说: 清穿之技术宅太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罢了,罢了。既然大家都这么有心,都不想放弃,那她就赌一赌。
  “哀家给你们一个机会。但是,你们要记得,实行破腹产是哀家的主意;保小或者保大,也是哀家的主意,不管有什么结果,不管谁有疑问不解,都来找哀家就是。”
  殿内众人都没有说话,一个个心里头明镜,第一个你们指的是医女科,第二个你们,指的就是蒙古。太皇太后这是要护着皇上和太子殿下,把所有的责任都拦在自己的身上。
  皇太后一直压着的眼泪再也控制不住,喷涌而出。她岂能不知道太皇太后的意思?自从嫁到了京城,她的心就分为了两瓣儿,一瓣儿在和乐美满的紫禁城,一瓣儿在故乡亲人的大草原。不管是哪一瓣儿出事,都是在活生生的撕扯着她的心。
  孙女医和她的同僚们自然清楚他们身上担着的重大责任,一个个都神情肃穆庄重,带着视死如归的神圣光辉轻轻的走进宣妃娘娘的产房。
  已经没有力气挣扎,筋疲力尽的宣妃娘娘,泪眼迷蒙中看到这些穿着白大褂的人,满脸慈爱,充满希望的向她走来,就好像看到皇上一直钻研的基督教中的小天使一样。
  她们,是奉上帝的差遣,特意降临人间救她和孩子们的吗?果然长生天还是眷顾她的。她不能就此放弃,她不甘心。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孩子,亦或者为了大清国和蒙古的关系,她都不能放弃。
  感受到了希望,感受到自己身上又生出来一股子力气的宣妃娘娘,做好了再接再厉拼命生产的准备,哪知道这次却是不再需要她使力气了,全身麻醉过后,她直接就失去了意识。
  已经三十多岁的孙女医,面容严肃、镇定,拿着手术刀的右手奇稳无比。即使是面对宣妃娘娘术中大出血,也是沉着应对。
  紧张却又缓慢的一个多小时过后,在众人期盼焦虑的等待中,两个洗的干干净净,哇哇大哭的小娃娃终于被医女科的人抱了出来。
  听到最后走回来的孙女医和大家汇报母子平安,不管是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还是后宫的妃嫔们,都是激动的连连念佛。太皇太后瞅着小包被里头两个红通通的小娃儿,再也维持不住自己的镇定和平静,颤抖着双手接过来其中一个小宝贝,小心翼翼的抱在怀里。
  一直提着心的太子殿下得到永和宫母婴平安,孩子虽然瘦小,但是很健康的消息,狠狠的松了一口气,当天就写了一封超过二十个字的信件,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康熙皇帝。
  第二天下午,宣妃娘娘渐渐的恢复意识的时候,就感到肚子上一丝一丝的疼,耳朵边传来说话声,可是她自己却是怎么也说不出话来,苏醒了大半天,才能勉强睁开眼睛,动动身体,微微张开嘴巴发出声音。
  一直守在她床边的奶嬷嬷看到她终于醒了过来,惊喜异常,眼泪嗒嗒的朝下掉。虽然医女科的人都说手术很成功,有些后遗症,但都不会有生命危险,后面慢慢的治疗保养就好。可是她看着自家娘娘肚子上那道长长的刀口,怎么能不担心?
  看到娘娘眼神儿急切担忧的看着她,奶嬷嬷连忙收住眼泪,俩眼发光,一脸欢喜的大声说道:“娘娘别担心,老奴是高兴坏了。两个小主子都很好,很壮实。大的是男娃儿,小的是女娃儿。”
  龙凤胎,可是大大的吉兆。就算娘娘以后因为伤疤不能再承宠,又因为这次生产大伤元气,以后不宜再有孕又如何?此番平平安安的闯过鬼门关,又有了这两个小宝贝,怎么看都是值得,大大的值得。
  这般年纪终于晋升为一个母亲的宜妃娘娘,情不自禁的露出一个及其虚弱,却又心满意足的笑容,眼里满满的幸福,苍白无力的面容上散发着母性的光辉,就连肚子上越来越清晰明显的疼痛,也没有引起她的注意。
  她现在已经反应过来,后面进来给她生孩子的人,是医女科的女大夫。虽然这半个月来,她一直很排斥医女科的人,可是现在,她却是由衷的庆幸。她活了下来,她的孩子们也都平安的出生,就算留下一个丑陋的大疤痕又如何?
  满宫的人在听到宣妃娘娘安全醒来以后,都是大松了一口气。
  她们第一次深切的认识到,破腹产是个可以救命的手术,是可以把冒死生产的她们,从鬼门关强硬的拉回来的手术。能活着,能看着自己的孩子长大成人,哪个做母亲的,会去在意肚子上的一道疤痕?
  于是,接下来的日子里,太子妃就发现,不光是慈宁宫,慈仁宫,永和宫的人对毓庆宫感恩戴德的大肆感谢,整个后宫的人遇到她都是特别的热情,不是单纯的偶然遇到,她们简直是想法设法的和她套近乎拉关系。
  宗室皇亲的老福晋们也跟着凑热闹,尤其在京蒙古王公的当家主母们,更是备着各种厚礼朝毓庆宫送。
  一个是感谢;一个是宣妃娘娘作为一个皇家妃子,采用破腹产母婴平安的生下龙凤胎的先例,让她们切实的看到了破腹产的救命手段,不再认为它只是请不起太医或者大夫的平民老百姓的救命稻草,也想要和毓庆宫打好关系。
  就连还没有圆房的大福晋都备着各色礼物来到了毓庆宫,羞羞答答,吞吞吐吐的请求她,将来大阿哥院子里有人生产,也请太子殿下派医女科的人坐镇,她们都不怕留下大疤痕。
  这些天被这些人的大动静弄得哭笑不得的太子妃,看到她这个模样,忍不住嘴角微微抽搐。
  大疤痕只是破腹产手术中最明显,最不值得一提的一个小缺点。麻醉的危险,术中出血等各种突发情况,术后恢复的巨大痛苦,受到永久创伤的子宫,才是四九城的当家主母们最需要关注的。
  不过她也明白大福晋的善良之举,不管怎么说,破腹产都是女子遭遇难产的时候,唯一的活命希望。
  转念想到大阿哥院子里的那几个侍妾,太子妃眼睛一转,就起了小心思,故意曲解大福晋的意思,笑嘻嘻的说道:“大嫂尽管放心就是,将来你若有了小宝宝,我们自当尽一切力量。”
  大福晋听了她这个话儿微微一愣,随即就反应过来,忍不住露出苦笑。不管怎么说,她都承了太子妃这份情。
  “谢太子妃。”
  不是谁都有太子妃的运气,遇到太子殿下那样的伟男子、巴图鲁,敢于嘲笑天下男子以女子装门面,敢于身体力行的做到一生一世一双人。
  虽然大阿哥的院子里有侍妾格格,但是他相对于那些醺酒,逛青楼,斗鸡遛鸟的宗室弟子,已经是好了不知道多少倍,能嫁给他,她已经很是知足了。
  太子妃对于她的心思很是理解,因为当初,自己也是抱着能够嫁给太子殿下做太子妃,就很是知足的想法。
  窗外传来一阵呼啸而过的风声,当下两个人都顾不得她们的小心事,一起站起来皱着眉头看向外头突然又晴转阴的天气。
  今年大清国北方夏天的气候非常反常,八月份连番不停的几场大雨,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也让朝野上下忧心忡忡,大臣们每天都是一边在心里祈祷老天爷保佑;一边飞快的迈着老胳膊老腿,跑到钦天监查问天气情况。
  朝廷上下所有的官员都绞尽脑汁,事必躬亲的做好各种灾前准备,胤礽更是时刻提心吊胆、坐卧难安。每天吃不好,喝不好,晚上入睡前还特别害怕自己一觉醒来的时候,就听到哪个地方报来大水灾。
  如此这般难之有难,朝野上下全都靠着一股精神气支撑着没倒下。
  好在京城的排水设施经过这两年的整改,目前来看还完全承受的住,不会造成水灾。南方的黄河隐患,经过这些年的大力整治,虽然有些地方出现了小规模的洪水灾患,却也还没有引起大的决堤事故。
  可是还没等他因为这些好消息稍稍松口气,就收到十一阿哥大病的消息,十一阿哥的病情来势汹汹,很是危险。
  胤礽想到历史上的十一阿哥年幼夭折的事儿,就有点着急上火。太皇太后他们顾着他的身体,怕他被过了病气,都拦着不让他去看十一阿哥一眼。
  焦心的等待了三天,得知十一阿哥的病情终于稳定了下来,他自己却是彻底的绷不住了,再好的身体素质也抗不住他这么长日子的辛苦不是?
  本来就对他的身体状况特别在意的太子妃,在第二天早上五点醒来的时候,发现他额头上一夜之间冒出来两个小红疙瘩,当下就被吓得面如土色。
  虽然她知道太子殿下的这个身体得过天花,不会再有出花的情况,可这出疹子的病症多的是,哪一样都不是小毛病。
  胤礽运功检查自己的身体,没有发现有什么不舒服,可是他也不明白自己脸上怎么起了小红疙瘩,只好抱着神魂不属的太子妃连声安慰。
  “太子妃别怕,孤没感觉有什么不适。太医来了看看就是了。”
  “我不怕,我不怕,你别动,别动,躺好别动。”阿茹娜呆呆愣愣的,一边强迫自己稳住,一边凭借本能反应,把摁倒在床上躺好,给他盖好被子,然后就不错眼睛的盯着他,那感觉,就好像他是一个易碎的瓷娃娃一样。
  胤礽无奈,却又不敢再刺激她,只好乖乖听话。侍卫们提溜着值班的两位太医飞速来到毓庆宫后,两位太医缓了缓了惊吓的心情,努力稳住自己的心跳给太子殿下诊脉。
  过了好一会儿,两位神色莫名奇怪的太医都没有说话,又把手指头搭在胤礽的手腕上,再次诊脉。阿茹娜瞧见他们这个不敢下定论的模样,更害怕了,屏住呼吸,俩眼直勾勾的看着胤礽,担心他得的是平时不多见的疑难杂症。
  等到两位太医又诊了一回,问了他几个问题,看了看他的舌苔,终于下了定论。
  太子殿下这是因为近期都没有休息好,担忧劳累加上饮食不规律,又碰巧到了开始长小胡须、变声的关键时期,被十一阿哥的事儿这么一刺激,心火上升,导致他长了小痘痘。
  小痘痘?太子妃被这么一个说法弄得目瞪口呆,好半天才回过神来。
  瞅着太子殿下白嫩嫩的额头上那两个可爱无比的小痘痘,虽然太子妃很心疼他长痘痘的原因,可是,她还是很想笑,忍不住的想笑。太子殿下瞅着她耸动的小肩膀,眼里闪过一丝宠溺,干脆直接的发话,“太子妃殿下,想笑就笑。”
  太子妃听到这句话,再也忍耐不住,长大嘴巴笑的前仰后合,不能自已,哈哈哈,哈哈哈。
  所有毓庆宫的宫人,侍卫还有这两位太医也都是一脸笑眯眯,实在是太可乐了有没有。哪怕是虚弱的爬不起来床,也一直端着一副不食人间烟火,天人模样的太子殿下,居然有了凡间少年郎的小烦恼,长小痘痘了。
  想想就觉得,想笑。
  然后,在暖阁里头刷牙的太子殿下,就听到整个毓庆宫都是一片欢笑声,各个都乐呵的不行。
  笑的太过,站立不稳的太子妃再送走了两位太医后,还是乐得合不拢嘴巴,手脚麻利的把他收拾妥当,用过早膳,再看向他额头上一个颜色深一点儿,一个小头头尖一点儿的两个小痘痘的时候,还是想笑。
  送他出门的时候,忽然间瞅到后殿多宝阁上的照相机,忽然福至心灵,把还没迈出毓庆宫大门的太子殿下拉回来,对着他咔嚓咔嚓的照了好几次。
  对人的情绪变化向来反应敏锐的太子殿下,当然听得出来自家太子妃肆意大笑的笑声里面透露出来的那些后怕、庆幸、开心、喜悦···,虽然他还不大习惯别人对着他咔嚓咔嚓,可是却不舍得拒绝她。
  太子妃这个模样,比她大声哭出来,还让他心疼。
  于是毓庆宫的宫人们就发现,太子殿下一脸木然的被太子妃捏着脸,在毓庆宫各个位置,做出各种表情动作,任由她使劲的拍照,一直到马上要开始早朝的时间了,才被满心不舍的放开,得以离开毓庆宫。
  走的时候,不光没有丝毫的无奈,或者郁闷,还一脸温柔的对着太子妃说“乖”。再看看太子妃对着太子殿下的背影,笑的甜甜蜜蜜,一脸梦幻,他们更迷糊了。明明这是初秋了,怎么好像闻到一股春天的味道?
  早朝议事的时候,对于大臣们兴味好奇的视线,太子殿下直接视而不见,板着脸盯着他们瞅了一会儿,还别说,大臣们一个个憋得内伤,却是不敢真的问出来。
  太子殿下眼看着一天比一天大了,不再是那个因为太子妃成人了就高兴的要庆贺,然后大家伙儿跟着凑热闹的时候了。毕竟,渐渐长大成人的太子殿下,也是要小面子的吆。
  大臣们不敢出声,可是抗不住家里其他人的热情。早朝后慈宁宫和慈仁宫请安,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俩人都是一个反应,一边心疼他,嘱咐他好好休息放松一下;一边眉眼抖动,笑个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