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2014010605 >

第112章

2014010605-第112章

小说: 2014010605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汉初,有四个人是汉法的奠基人。萧何定律令,韩信定兵法,叔孙通定仪法,张苍定章程。当年,汉高祖刘邦嫌秦法苛刻,废除了许多没人性的条文。事实上,萧何定的那一套法律,还是不够宽容。后来,曹参上台,实行懒汉政治,对萧何定的法律,保持原地踏步,没有梳理。以至于到了文景之治,文帝刘恒亲自参与整理和完善,又废除一些苛刑;景帝刘恒上台,又继续改。

所以,在刘彻登基以前,汉朝的法律,基本上是以人民满意是否为主。不满意的就改,一直改到百姓点头称赞为止。所以,刘启拼命的改,改得人民都满意过头了。有的刑法简直到了,如果不犯罪,都觉得亏的地步。

文景两帝修改法律的指导思想,是黄老思想。黄老思想,从来就是少管事工作态度。然而时过境迁,刘彻已经不喜欢黄老治思之术。他认为,最理想的治国方法就是,法治和德治相联合。也就是所谓的,外儒内法。

在刘彻看来,法家是干实事的,儒家是用来点缀升平,为社会树立道德模范的。法律专家的特长就是,不是使法律书简越来越轻,而是越来越重,条条文文必须做到执法有依。

张汤干的就是这种细化法律的枯燥干足的工作。工作是辛苦了点,利润却是诱人的。张汤和赵禹合伙修改好汉法后,俩人同时升官。赵禹升到少府,张汤被提为廷尉。从此,张汤正式列为九卿之位。

当公孙弘和张汤不知道在哪个山旮旯里混的时候,汲黯早就当了都尉,位于卿位。没想到,公孙弘都七老八老了,升官就像坐直升飞机一样,追都追不上。这是让很汲黯的纳闷的地方,也是他之所以有事没事要掐公孙弘的原因之一。

现在好了,自己原地不动很多年了。竟然又窜上一个张汤。况且,他对张汤不是一般的不顺眼,而是特别的不爽眼。

汲黯的专业是黄老学术,主张少折腾,多省心。所以,尽管他做的工作,与法律沾边,但从不乱改。偏偏是这个张汤,却乱了汉朝将近百年的大法,改得苛刻深奥,乱七八糟。

不爽,真的很不爽。如果文景两帝在地下有知,肯定跳出来扒了张汤的皮。不过没关系,用不着麻烦文景父子了,让我汲黯自己来吧。

于是,上朝的时候,汲黯就像老公鸡似的,跳出来和张汤掐架了。汲黯在刘彻面前,大声骂张汤道:

听说你将汉法改了,你知道这个结果意味着什么吗?以前的法律,对于老百姓来说,还可以乱蹦活跳。你现在却改得,让天下人都只有掂着脚,只有抖缩的份了。

你以为让监狱装满囚犯,就是好的法律吗?你以为让天下人都躲着法官,就是好法律吗?本来祖宗大法好好的,你竟然为了成就自己的升官梦,将高祖下的规矩搞得一塌糊涂。我告诉你张汤,你这个做法,于国于已,都是无益。你就等着断子绝孙吧。

汲黯这话骂得又狠又毒。然而,张汤也不是好惹的种。他从容地对汲黯说:公如不服,可以廷辩。

辩就辩,谁怕谁。汲黯要的就是这句话。之前他想死嗑公孙弘,没想到公孙弘根本就不接招。既然张汤不怕死嗑,那就奉陪到底。

但是,汲黯马上发现,他又输了。这次输,是真输在口才不如人。汲黯的辩论风格,总是慷慨激昂,大道理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张汤的风格,犹如小溪汇流,深究法理。有理不在声高,黄老学徒还是搞不掂法律专家,汲黯输了。

输了,但是不等于汲黯认输。最后,汲黯又跳起来骂张汤:你这个真不可理喻,不信就等于瞧吧。

张汤笑了。那就走着瞧吧。

最后,汲黯瞧到了什么?张汤又升官了。这是后话,点到为止。

三、张骞归来

公元前126年,冬天。有一个好消息借助冬风,传入长安:匈奴起内哄了。

事情来得极是突然。首先是,老军臣单于病死,按理是,太子接位。可是军臣老弟左谷蠡王伊稚斜不认帐,独自宣布当接班人。于是,双方只好打了起来。结果是,太子於单被打败,只得投奔汉朝。

刘彻很是同情这个於单,将他收留,封为涉安侯。可数月后,於单这个短命鬼,不知是心情抑郁,还是水土不服,一脚登天,向老爹诉苦去了。

如果内哄只闹得是这个下场,那就太没趣了。事实上,让人惊奇的事还在后头。就在匈奴互打的时候,突然有一个趁着混乱,已向着长安方向逃跑。

几个月后,长安突然传出一个震天响的消息:张骞回来了!!

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你没听说过张骞,就像一个欧洲人,如果没听说过哥伦布,那是要被笑话的。我仿佛看到,在公元前126年的夏天,所有中国人都持着崇拜的目光,注视着一个衣衫褴褛的汉人,蹒跚着走进长安城。大地沉默,长安城都掩饰不住激动的泪水,伴着那个汉朝男人的脚步,一路洒扫。

这个历经坎坷的男人,他并不知道,当他拖着自己的影子回到汉朝,从此也将自己的名字拖进了光荣的历史。发现西域新大陆,丝绸之路,等等,张骞这个名字,与日月争光,与天地长久。

张骞,汉人。字子文,汉中郡成固(今陕西省城固县)人。十三年前,匈奴投降者向汉朝透露了一个极重要的讯息:在敦煌与祁连山之间,有一个月氏国,曾经很强大。冒顿单于在位时,曾经降服它。再后来,老上单于禽性大发,击斩月氏王,并将他人头扭下来当酒虚。于是,月氏人民逃亡,从此与匈奴人结下不共戴天之仇。如果汉朝与月氏取得联系,联合抗匈,肯定成功。

那年,刘彻刚满十七岁。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立志将搞定匈奴为一生最大事业的皇帝,听到此消息时,内心是多么的激动。于是,他决定从宫中挑选使者,替他打通月氏。

在刘彻之前的中国,从来没听说过有一个叫月氏的国家。如果真如匈奴使者所说,路途遥远且不论,还要考虑到如果绕过匈奴,越境而过。这么一个前无古人,后无前者的工作,让谁来承担呢?

就在这时,张骞站出来了。

不是只要有人站出来,都能得到刘彻青睐。刘彻之所以看中张骞,是因为对方有两个条件比较让人满意。首先,张骞身份为郎,是皇帝身边的侍从,这种人用出去,皇帝信得过。其次,张骞身体强壮,智慧够用,为人诚信可靠。

跑路,那是要费体力的;遇事,那是要靠智慧的;落难,那得讲点节气的。所以,经过全面考核,张骞胜出,代表汉朝出使西域。

于是,一个伟大的皇帝,将一个伟大的外交梦想,交付给了一个伟大的男人。张骞,一个匈奴籍导游,一百号随从,一行人就这样出发了。

想通西域,必须从匈奴偷渡过去。一百多号人,想从匈奴眼里偷渡过境,除非当匈奴人全瞎了。真想谓,担心什么,就来什么。恰恰是就在张骞准备偷渡时,就被巡逻的匈奴人发现了。

匈奴巡逻兵将张骞将给了单于,当时的单于是军臣先生。这位草原头号抢劫分子,听说张骞越境往西,都快笑掉牙了。他半认真地戏弄张骞,说道:“你想得好美。如果我匈奴派人出使南越,你们会放我们过去吗?”

答案是,当然不能放。既然汉人都不能放匈奴通南越,那么匈奴凭什么放张骞通月氏国呢?于是,军臣单于将张骞一行人扣押,全部软禁。

老实说,军臣单于对张骞态度还是不错的。他没有像其父亲那样凶残,动不动就将人头扭下来当酒壶,或者尿壶之类的。相反,他挺欣赏张骞,这种明知草原有狼,偏向草原行的英雄主义精神。于是,为了拉拢张骞,给他配了个匈奴妻子。

张骞只好纳了匈奴妻,呆在了大原草。这么一呆,十年就过去了。

在人的一生当中,有多少个十年呢?或许,我们因为走得太远,而忘了归来的路。张骞这趟,不但走得太远,而且也呆得够久了。我相信,汉朝没有人能相信,这一百多号人肯定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

但是十年来,张骞从来没忘掉自己是怎么来的。更没有忘记,他将自己怎么走回去。于是,这十年来,在匈奴对他日渐放松警惕的情况下,他做了两件逃跑工作。首先,他学会了胡语。其次,摸清了西域路线。

心中有装有地图,无论走得多远,飞得多久,都不会迷途。张骞的心中,装有两个地图,一个是西域,一个是汉朝。汉朝,我会回来的。我想,时间不会太久了。

果然有一天,张骞和匈奴导游,带着随从逃跑。但是,他们此次逃亡的方向,大宛。居留匈奴十年来,西域变化实在太大了。原来日子过得还可以的月氏,竟然被另外一个叫乌孙的国家打败了。于是,月氏国只好举全国人向更遥远的西边逃跑,寻找新的栖息地。

搞定大宛王国,下一站就是月氏。于是,张骞带着众人,翻山越岭,花了十多天,终于到达了大宛。

这个大宛王国,尽管距离汉朝十万八千里,但他们似乎也略有风闻汉朝之富裕。恰逢上张骞到来,在他们耳边这么一鼓吹,就更相信汉朝了。

张骞是这样游说大宛国王的:“我是代表汉朝出使月氏王国的。没想到路上被匈奴设卡捉住,关了十年来。如果大王您愿意派人保护我们,安全到达月底国。那么我返回汉朝后,请奏皇帝陛下,肯定酬谢。”

大宛国王听了张骞这话,心里是满意的。顺水做个人情,又交了个朋友,以后又多条路,何乐而不为呢。果然,他们派出卫队,配备翻译和导游,将张骞一行安全地送到了康居。康居王照顾大宛王国的面子,也顺水送了个人情,将张骞安全地送到了月氏国。

千万里,我追寻着你。月氏国,我终于找到了你。

然而,让张骞失望透顶的是,这个穷尽他十余年风霜雨露才找到的月氏国,已经不是过去的月氏国了。过去的月氏国是男人当王,现在换成了个女的。这只是其中,还不是最主要的。

更主要的是,这个月氏国,尽管被匈奴和乌孙俩国像猫赶老鼠似的到处跑,可是老鼠也有大小区别。逃亡的月氏老鼠,突然发现大夏这只容易欺负的老鼠,于是将他降服,扎下根来。

月氏国一扎根,竟然发现新的地盘,真是个适合生存的好地方。这里土地肥沃,匈奴乌孙远在天边,似乎大夏也很听话。反正是过去被人欺负,现在轮到它欺负别人,似乎也够本了。于是乎,一年年过去,过上好日子的月氏国,慢慢地淡忘了远方的匈奴,还欠着他们祖宗的血帐。

时间真是最好的膏药啊,不管多大的历史创伤。只要用力一贴,一切的伤痛都会随着如水的岁月和春风的沐浴,慢慢医好。于是乎,张骞发现,他来的真他妈的不是好时候。

不管怎么样,既然来了,还是要将话说完。然而,这位月氏女生也不客气,婉转地拒绝了与汉通好,共同对付匈奴的计策。

月氏女王的理由也很充分:我们好不容易过上好日子,干嘛还要没事找血流。再说了,跟汉朝通好有什么好处。汉朝在地球东边,我们在西边,匈奴横在中间。如果匈奴欺负我了,汉朝也是鞭长莫及。么算都是月氏亏本。所以,这桩外交生意,只能就这样黄了。

女人啊,你怎么就这么容易满足。张骞真是无语了,但也可可奈何。苦苦追寻了十余年,竟然是这样的一个结果。还是只得认了罢。打道回府,向皇帝汇报情况了。

如果按原路返回长安,必须通过匈奴,那是自寻死路。这时,张骞决定不走原路,另抄近路。这条新道,就是传说中的南道。所谓南道,就是塔里木盆地南路。而匈奴就在塔里木盆北部,也就是北道。

就这么办了,这次匈奴想抓人,难了。但是万万想不到的是,当张骞沿着南道走的时候,竟然又落到了匈奴人的手里。

张骞的路线是这样设计的,南道有羌人。汉朝跟羌人无怨无仇,穿越他们的地盘,应该是安全的。事实上,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竟然是最危险的地方。

原因只有一个,羌人的地盘早被匈奴搞定了。于是,张骞千算万算,还是不幸的落到了匈奴人的魔爪当中。

这次,匈奴又替张骞做了件好事,让张骞和留在匈奴的妻儿团聚。匈奴人还是那句话,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还是乖乖地留下来安生到老吧。至于汉朝,就别做白日梦了。

匈奴以来,张骞只能留下来做白日梦了。

事实上,白日梦不是不可能实现的。张骞再次被扣留,过了一年多,匈奴军臣单于病死,太子和军臣老弟俩人打起来了。于是,张骞趁着双方打着天昏地暗的时候,准备和原来的导游携着妻儿逃跑。

张骞和那位命大的导游先生,是逃回来了。可是张骞妻儿,竟然被穷追猛赶的匈奴截留下来,夫妻永世再也不能见面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