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穿书后我成了太监的女儿 >

第33章

穿书后我成了太监的女儿-第33章

小说: 穿书后我成了太监的女儿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罢便跪在地上,滚下泪来。
  帐内传来一声虚弱的轻叹,“皇后有心了,大伴。”季盛在外面唱了个诺,“朕的风寒未愈,不要把病气传给了皇后,你同皇后一同进来服侍,只皇后在十步外的地方侍疾。”
  “是。”两人应声而答,季盛接了旁边的药碗,便把床上的人扶起用药。
  陈皇后也进了帐内,十步以外倒能看得真切,她眯着眼睛,借烛火仔仔细细上上下下地看了一遍那人的模样相貌,心中不禁惊异:床上这人,还真的是元朔帝!
  她捏紧帕子擦擦眼泪,回头对父亲使了个眼色。
  陈昌黎面色不虞,心中却翻起滔天巨浪,季盛弄出这等 阵仗,难道只是为了戏耍他不成!必定是哪里不对!
  。。。 。。。他的脸沉了下来,见季盛已经服侍好元朔帝吃完药,只好冷声道:“陛下圣体未愈,臣等先行告退。”
  还是得早点回去,趁早发现季盛的计谋为妙!
  里面的人像是已经睡下了,并不动作,只发出一声轻哼。
  陈昌黎与陈皇后见到如此,也只能行礼退出西暖阁。
  门外,陈皇后咬牙道:“看来今日竟是我们错了!这季阉当真是狡猾,不知又要放什么迷魂风呢!父亲可要小心些。”
  陈昌黎不知季盛到底为何事,只好神色凝重地皱眉地说:“皇后还要对陛下多多留心,不要让阉人有机可趁。”
  陈皇后早就歇了照顾元朔帝的心思,嘴上恨恨道:“自然,父亲也要注意舒贵妃,我怕他们又要搞出许多动静来。”
  两人低低地说了几句话,便各自散开。
  殿内,季盛拿着一把烛剪正剪烛花,“噼啪”一声,昏暗的房间顿时明亮了一晌,他忽地笑了一声,懒懒地道:“还不出来领赏呢。”
  一个人影簌簌地从旁边滚了过来,年龄约莫四十多岁,穿着一身太监的服饰,脸上冒出豆大的汗珠儿,不住地颤抖着,身上的衣服竟然湿了一大片。
  那汉子“啪啪”磕了两声响头,颤声道:“岂敢领内相的赏,内相看上小的这条舌头,已是天大的恩宠了,只求内相在事成之后,能放小的徒儿一条生路!”
  季盛白净圆胖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稀奇地端详了那汉子半响:“那是自然。你把这件事办好了,也不枉咱家养你这戏班子这么些年了。”
  汉子在地上诺诺,吓得说不出话来。季盛摆了摆手,“罢了罢了,你且去吧,行事可得小心些。。。 。。。”他拉长了声音,“不然,你的舌头可就不保喽。”
  说罢他便悠然地站了起来,看向窗外。
  季盛是三教九流出身,自然知道这下三九中的奇人异士,他会用,也敢用。就比如盛京有那么个戏班子,班主有一条鹦鹉似的好舌头,最善仿人声,甚至。。。 。。。能以假乱真。
  季盛笑了笑,漠然地看向龙账的方向,里面静悄悄的,没有一丝声音,仿佛躺在那龙床上的,是一个死人一般。


第四十七章 回京其一
  十月底; 收洋芋。
  今日一大早蒙蒙亮,鸡还没叫的时候,刘家村的男女老少大大小小; 所有人都是满脸的喜气洋洋,带上铁锹柳筐,直直地奔向大地去了。
  村里的里正刘老汉正赶着驴车; 吧嗒嘴里的旱烟,后面坐车的孙女凑了上来,一脸的喜色; 抿着嘴脆生生地道:“爷,你猜猜今年地里的收成有多少; 不说麦子; 就说王爷叫咱们种的一半洋芋。”
  刘老汉“啪啦”一声给了那懒驴一鞭; 气定神闲地说道:“哼。。。 。。。前阵子你爹起开了一条田垄,”他咂咂嘴; “不多不少,也就一百来斤吧!大的有人脑袋大; 小的也像个拳头哩!”
  孙女在心里算了算,撅着嘴不吭声了。这一条垄就一百多斤,一亩岂不是要一千多斤了!
  不算不知道; 一算吓死个人!论大郑上下几千年,也没听说哪种粮食能有这么多产量,老头子在心里乐开了花; 面上不显露出来罢了!
  “爷。。。 。。。今年冬天,咱不用挨饿了吧?”
  孙女的怀中突然钻出个冒着鼻涕泡的小脑袋,也跟着凑热闹:“爷爷,我要吃烤洋芋; 我要吃烤洋芋!。。。 。。。”
  刘老汉拿着鞭的手一顿,混浊的眼睛望着那一片碧芒芒的田野,喃喃道:“不用了,不用了。。。 。。。肃王爷来了,咱们就不用挨饿哩。。。 。。。”
  季岚熙今日也在刘家村的郊外,她穿了件窄袖胡服,头发用汗巾子紧紧地束上,脚上穿着芒鞋,正聚精会神地用素白的手在土里挖着什么。
  满枝在一旁给她支着伞,急得直跳脚:“小姐。。。 。。。不是公子!您这是何苦,小心着十月底的风把脸给吹皲了,还有您这手,粗了可怎么办!”
  “这里来来往往的汉子又这么多。。。 。。。”满枝的脸颊微红,不时用眼角瞄着来来往往扛着洋芋的的兵士,一时间不知是给季岚熙打伞还是用帕子捂着脸才好。
  “我又哪里这么娇贵了,”季岚熙从地里拔出一串土豆,摘下来抹干净,扔到旁边的柳条筐里,她用还算 干净的手腕擦了擦额头上的汗,不甚在意地调笑说:“小娘子也是到了该出府的年纪了,不如你今天随我走一圈,看上了哪位将士,我便把他许给你可好?”
  满枝被臊得跺脚:“公子只管收你自己的洋芋去,何苦来取笑我!”说罢便把伞往季岚熙胳膊上一搁,自己回马车上去了。
  这小妮子,还真是禁不起打趣。季岚熙吃吃笑出声,却见旁边走过来一个细瘦的人影,青衣布衫,腿脚似乎有些不利索,走路微跛,他所经过之处,农人们都纷纷低头,尊称一句“孟司农”。
  来的人正是孟慎功,他脚步匆匆,一双眼睛却晶亮得吓人,一见季岚熙便俯身长拜道:“纪公子,孟某替辽东,不,是替大郑的黎民百姓谢谢您了!”
  “孟公子请起,”季岚熙笑着说道:“我们都同为王爷幕僚,又客气些什么。说来我还要感谢您用高炉炉渣制成的肥料呢,足足让这洋芋每亩多产了几百斤。”
  孟慎功颇为感慨地抬起头,看着田间地里一片忙忙碌碌的景象,这样的丰收不仅发生在刘家村,更是在广宁城,乃至在整个辽东发生着。
  没有税官的逼迫,没有太仓的分成,他又有多久没看到农人们脸上收获时真心实意的笑容了呢?
  孟慎功摇了摇头说:“某岂敢居功!若不是纪公子寻来了这样的良种,又有王爷下令让兵士们屯田,还哪里有这样的光景。”
  季岚熙笑而不语,她摘下最后一个土豆,抬头问道:“孟公子观现在的农事,何时能把粮食收完?”
  孟慎功沉吟片刻,在心中默算:“北边的大同算是收的最晚的,之前又收了十多天,预计全辽不出七日,便能把太仓的粮食收入库了。”
  七天。。。 。。。和赵衍出发回京,约莫着也在七天后,算上路上还要耽搁的时日,在初雪之前,肃王便能回到盛京。
  季岚熙双眼微眯,足足大半月,京中的动向根据原著她心中尚有个大概,只是不知赵衍这一世还要不要;在此时动手。
  “王爷。”“王爷。”
  赵衍阔步流星地走了过来,只见到田地间站着一个白色的身影,旁边的正是辽东司农孟慎功,似乎在与那身影热火朝天地说着什么。
  孟慎功见到赵衍时似乎一愣,随即对着赵衍颔首,长拜而去。
  赵衍默默地盯了他的背影看了一会,这才转过身来道:“十月底多少还是冷的,正午太阳又大,你先上来吧。”
  季岚熙有些惊讶,这人不在校场,今日跑到田里面做甚么。
  她眯起眼睛,毫不客气用泥手握住赵衍伸过来的大手,轻巧地从田垄里翻了上来:“王爷今儿个怎的有这个雅兴,粮食的数目我已经让人交给楼安海,你等着看他的账目就行了。”
  赵衍毫不在意她手上的泥巴,从甲内翻出一方帕子交给季岚熙,沉声说:“亲眼目睹,才知农事为国事之本。”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季岚熙悠悠道:“可见王爷和我都是有福之人。”
  “过段时间的回京一事,你。。。 。。。留在家里可好?”
  季岚熙有些惊讶地回头,望着赵衍深邃的眉目:“藩王回京,带上家眷向来都是旧例,王爷怎的突然说出这话来了?”
  赵衍深深地看了她一眼:“我知你向来都是一个聪明人。”
  “此次进京,不知内部如何,想来也是像龙潭虎穴般危险。”他的喉结滚了滚,“你父亲。。。 。。。太子、瑞王必然会有动作,争储一事,动辄牵一发而动全身。”
  “。。。 。。。我怕我会护不住你。”
  赵衍闷声从嘴里吐出这句话,似是有些别扭,把头扭向别处,也不看季岚熙。
  原来是因为这个原因?
  今上已经驾崩,季盛却留在盛京,就算现在的京城是龙潭虎穴,她也必须回去闯上一闯。
  何况这一世,赵衍的态度还似乎对自己有所缓和,待他继承大统之后,季盛从龙有功,也不会把她们一家子都在菜市口示众令人吧。
  季岚熙咳了咳:“王爷不必担心,我爹还在京中,无论他们有什么手段,都绕不过锦衣卫和东厂。”
  “。。。 。。。随你。”赵衍皱了皱眉,像是有些生气。
  这人果然是装的。季岚熙在心中撇了撇嘴,脸上仍然挂着甜笑儿。
  “对了,进京之后不要乱走动,留在王府,也不要吃街边的东西。”
  “。。。 。。。知道了。”
  季岚熙看着赵衍离去的背影,微微从胸腔中呼出一口气,压制住悸动的心跳。
  剧情的最后一部分,也就是盛京之变。。。 。。。就要开始了!
  之前做的所有准备,也应该派出用场才是!
  “来人!”她朗声说道:“备车,咱们去火器局!”
  …
  丫环女的脚步轻巧,布纳的鞋底像是猫儿一般,踩在青砖上不发出一丝声音。
  她七拐八拐地走进房中,地上的水晶香炉散发出袅袅的烟气,屋内翻涌着的甜香腻腻的,加上炭火蒸腾起的暖风,叫人有些反胃。
  丫环压抑住喉咙中的酸水,轻轻地跪在拔步床前。
  一时间,屋内只能听见火炭爆裂的“噼啪”声。
  过了半天,只见一只白润细嫩的胳膊懒洋洋地从纱帐中伸了出来,旁边伫立着的其他丫环这才仿佛活了一般,连忙拿起水盆、皂角、白绒布等物围上去。
  地上跪着的侍女低着头,紧紧地咬着嘴唇,额头上冒出细密的汗珠。
  “说吧。”一道清丽婉转的声音传了出来,沈婉若一只手扶上肚子,另一只手托腮,柔柔地道:“我的那好大姊,可是有什么消息了?”
  “回侧妃娘娘的话,”丫环恭敬地把额头贴在地上,“老爷叫我回侧妃娘娘,肃王妃再有十多日便能进京了,请侧妃娘娘不必担心。”
  “哦?这么快?”沈婉若漫不经心地摆弄寇红的比甲,笑着说:“他还说什么了?”
  丫环大着胆子抬起头,被帐中的那个清丽美人惊的说不出来话来,老天爷,这侧妃娘娘有孕,还如同秋水一般动人,这样的人物怕是都能做得宮里的娘娘了吧。
  也不知道那肃王妃是何等的明艳,才能从她手中夺取盛京第一美人的名号啊!
  她是瑞王妃新提□□送给侧妃的大丫鬟,见着沈婉若和蔼,一时间竟忘了在仆人中传的侧妃不好 相与的事,连忙讨好地笑了笑,附和道:“老爷还和我说,叫娘娘不要忧思多虑,只安心养胎,顺顺利利地生下小世子才好呢!”
  说罢便喜滋滋地站了起来,等着侧妃娘娘给自己的赏。
  “这样啊。。。 。。。”沈婉若垂眸看向自己的小腹,忽地捂着嘴柔声笑道:“你叫他什么,老爷?”
  丫环听到她的笑声,有些惊骇地抬起头来,见到沈婉若面色无虞,眼底却一片冰冷,顿时膝盖一软,整个人伏在地上,哭着道:“娘娘,娘娘,奴婢知错了!是季公公,是季公公说的!”
  沈婉若懒懒地站了起来,她已经怀孕四个月,却还是不显怀,腰肢仍然纤细如扶柳,“老爷。。。 。。。”她轻轻地重复,忽地厉声喝道,鲜红的指甲戳向丫环的眼睛:“他一个阉人,也配做我的父亲?”
  丫环早已瘫在地上,口中讷讷只道错了。
  沈婉若懒的给地上一个眼神儿,“打这个不知好歹的东西四十个板子,不准叫人来医治。”
  侍卫们无声地把侍女拖了出去,沈婉若在大丫鬟的搀扶下坐到美人榻上,目光盈盈望向窗外,如同一副秋日侍女图。
  她打开桌上的匣子,用手抚过其中的一封封信,眼中有精光闪烁。
  季岚熙。。。 。。。我可是很早就等着有那么一天了!


第四十八章 火绳
  要说现在关宁城内哪个官府最有钱有势; 连三岁的光屁股小娃娃都能边吮着手指边含含糊糊地给出答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