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我救了命里无子的皇帝[穿书] >

第94章

我救了命里无子的皇帝[穿书]-第94章

小说: 我救了命里无子的皇帝[穿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鄞掖叶ビ执掖叶兀鄢隽艘簧淼暮埂
  楚镇觑着林若秋道:“朕仿佛觉得你今日对朕格外体贴。”
  “有吗?”林若秋讪讪道,她自己都不知这股心虚从何而来,毕竟又不是她做错事——只是心里装了件秘密,林若秋怕自己不小心吐露出来,这才有意三缄其口,外表看起来便比往日沉默许多。
  楚镇握着她的手,指腹隔着掌心轻轻蹭着,“其实朕宁愿你在朕面前自在些。”
  林若秋觉得皇帝越来越有**老手的阵势了,当然也可能是她自己防御力减弱,听了这种话都能脸红——太奇怪了,都老夫老妻的阶段,她却还能维持一颗少女心,不得不说她真是活回去了。
  外边大珠小珠落玉盘,林若秋这里却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楚镇将她抵在床头上时,还轻言细语地威胁她道:“若不想被人知道,咱们都最好仔细些。”
  林若秋只得悄悄将呜咽吞了回去,毕竟大白天的,可不能被人知道他俩在做这种事。这对皇帝和淑妃而言都太不名誉了。
  她倒是很能理解楚镇的兴致从何处来——多半是闲的。既然已经来到瑞云轩,便懒得再回书斋去,何况外边又下着雨。
  永远不知餍足,这便是男人。
  两情缱绻的时候,林若秋仍在思量宋皇后此刻路在何方。若今日没能逃出去,那她以后也很难找到机会逃出去了。
  傍晚时分雨势方停,皇帝心满意足地回书斋办公,林若秋则挺着略微酸胀的腰,叫来进宝查问。
  老天爷的仁慈果然是有限度的,宋皇后还未来得及穿过那扇角门便已被皇帝的仪仗逼回,庆幸的是没人认出她的身份,可如今院门口层层叠叠都是侍卫,连只苍蝇都飞不出去,更别说她了。
  林若秋虽然同情,却无能为力。她能撺掇皇帝再来一次行猎吗?且不提楚镇会否听她的,她若真这么做了,那便毫无疑问成了背叛者,就算皇帝不疑心她,她今后也很难在皇帝面前坦然自处。
  于宋皇后而言,这恐怕是唯一一次可行的机会,可惜老天不佑。再过十几日,御驾便要回銮,那时,她便永远困在四堵红墙的监牢里,永生永世不得脱身。
  宋皇后的身体急剧地衰败下去,饭也不肯吃,觉也不肯睡,仿佛一具行将就木的骷髅。
  林若秋偶然瞥过两眼,都觉得她仿佛被抽走了魂一般,不太像个活人。
  胡卓请完脉回来,便悄悄告诉林若秋道:“那一位大约撑不了太久了。”
  林若秋轻轻蹙眉,“她究竟得了何病?”
  宋皇后是否罹患重疾,胡卓说不上来,他只知道一个人若心存死志,那再好的良药也难救活。他瞅着林若秋,语气里倒有几分轻快,“皇后娘娘这趟特意过来,不就是怕您太过得宠,盼着陛下多看她几眼么?可谁知陛下并不愿理她,依旧专宠娘娘您,是个人都得气坏身子。”
  他不知内里,自然很难施与同情。可站在林若秋的角度而言,似乎很能理解宋皇后悲哀的心境:那是种一眼看不到头的绝望。
  沉吟片刻后,林若秋默然道:“……无论如何,你都不可懈怠,拿出最好的本事来,能让皇后康复最好,如若不能……”
  如若不能,她便眼睁睁的看着宋氏忧悒而亡么?
  可林如秋也只能这么看着,她是淑妃,而非皇帝,各人能起的作用在这场悲剧里是微不足道的。
  园中一切照常,林若秋依旧做她的宠妃,皇帝繁忙时为他添香磨墨,闲暇时则结伴赏花,日子过得惬意无比。只是偶尔她会有一丝可怕的念头:若宋氏就这么去了,她算不算罔顾人命的刽子手,哪怕只是其中一份子?
  尽管宋氏若熬不过年关,她本该高兴才是,否则那个位子永远离她遥不可及。可是……林若秋根本高兴不起来,想到她日后的辉煌都建立在另一个女人凄惨的人生之上,她便觉得不寒而栗。
  哪怕她并未做下任何坏事。
  数日之后,山庄西门值夜的护卫将一个女子扭送到她跟前,说是瞥见此人在草丛中鬼鬼祟祟,似有偷盗之像。
  林若秋一眼认出她是服侍宋皇后的婵娟,略微思忖后,就向那两名守卫道:“你们退下吧。”
  这厢却将婵娟带进内室,询问她道:“姑娘有何事不能明白说话,非得这样偷偷摸摸的?”
  婵娟支支吾吾的,只说是宋皇后病重,想到外头寻个大夫看诊,谁知问得急了,她却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只说求娘娘宽恕,好救自家主子一命。
  林若秋便猜出大概,她哪是出去寻大夫,只怕是出去寻李家那位二公子的,就不知是宋皇后的意思还是婵娟擅作主张。
  此刻这丫头因事情败露,早已吓得面无人色,谁能想到皇后身边的侍女会在她面前这般胆寒?
  好像她是多么了不起的恶人。
  林若秋本可以自行发落,或是交由皇帝处置,可她并没有,只静静说道:“带本宫去见见皇后娘娘罢。”
  宋皇后的水榭里仍秉着烛火,长久睡不好觉的人,连每一寸黑暗都觉得恐怖。林若秋先前怀楚瑛也经历过一阵子类似的光景,可她有皇帝作伴,宋皇后呢,谁又来陪伴她?
  林若秋轻轻推门进去,但见桌上的蜡烛都快燃尽了,也无人更换,里头光线昏昏,如同来到幽冥洞府。
  甚至于林若秋手里擎着的灯笼都比它亮些。
  宋皇后听到动静,声音沙哑的道:“早说了让你不必费事,何必还去请大夫,本宫自己的病自己有数。”
  看来真是婵娟瞒着她去的,这丫头倒算得难得的忠心人。
  宋皇后翻过身来,被灯笼的光亮刺了一下,不由得抬起手臂,及至辨认出来人是林若秋,她却哑然无声。
  林若秋屏退随从,方才镇定自若的上前,“娘娘要请人看病,本宫为您安排太医便是,宫外的郎中又能有几个好的。”
  她这趟过来实出意外,宋皇后与她从前并无交情,亦不知如何应对,愣了片刻便抿唇道:“有劳妹妹费心,实在不必。”
  一个是无宠的皇后,一个是得势的宠妃,两人若能和知交一般侃侃而谈,那才叫怪事。
  林若秋却情不自禁打量着她。
  倘若说之前她还对胡卓的话存有疑虑,以为他故意奉承,此刻却已深信不疑。宋皇后此时的模样比她想象中更糟一些,浑身上下瘦骨嶙峋,两颊深深的凹陷下去,眼中更是没有半分神采。何止年关,恐怕连这个秋天她都熬不过去。
  除非有起死回生的灵丹,或是能生死人肉白骨的奇药,方能救得了她。纵使如此,保全的也不过是一副躯壳而已。


第105章 皇后薨逝
  此刻的宋氏; 和一具行尸走肉有何分别。
  林若秋猝然道:“本宫愿送娘娘出去; 可那位姓李的大夫能否救得娘娘性命; 本宫却不能保证。”
  来这里之前; 林若秋只是想亲眼看看宋皇后,满足一下自己廉价的同情心。可及至亲眼见过宋皇后的枯槁模样,林若秋才发觉——她还是狠不下心来。也许人这一生里都免不了做几件傻事,趁她还有勇气的时候; 且任性一回罢。
  宋皇后肩膀一颤; 难以置信地向床边望去,似乎很难想象会从林若秋口中听到这样的言辞; 起先她以为是自己误会; 及至见林若秋瞬也不瞬的看着她,宋皇后这才明白:她果然都知道。
  “你是怎么知道的?”宋皇后声音微颤的问; 舌尖仿佛含着融化的烛油,烫得她每一息都剧痛。
  林若秋神情木然; “娘娘无须计较这些,本宫只问一句; 您是否愿意?”
  宋皇后脸上由错愕转向狂喜,继而却是深深的疑虑,“你为何要帮我?”
  此时此刻,她并非以皇后的身份来同林若秋对话; 只是固执地想问一个缘由。
  林若秋有些失笑; 片刻后; 方才收敛了笑意; 慢慢说道:“不为什么,只是您坐在皇后的位置上太久了,臣妾已不想再等。”
  比起说自己想成全一对有情人这样的可笑,还是野心更值得相信吧?横竖她有子有女,这凤位总归是要争一争的,只在早晚而已。
  宋皇后重重咳了两声,脸上显出病态的嫣红,她遽然从床上起身,郑重的向林若秋叩了两个响头,虽一句话没说,林若秋却已懂得她的意思:她在谢她。
  其实没什么可谢的,林若秋之所以愿出手相助,并非出于多么高尚的目的,仅仅是一时的头脑发热,又或者说:不愿让良心上留有任何负担。
  她飞快的将宋氏搀起,“此事不宜耽搁,娘娘若要走,今夜便是最佳的时机。”
  如今方交子时,正是行宫守卫最为松懈的时机,且婵娟刚刚才引起一阵骚乱,侍卫们恐怕早已打起盹来:按常理言,谁也想不到今夜还能有第二场意外。若趁机带上林如秋的对牌出宫,极大可能蒙混过关。
  且宋氏想私逃其实有一个天然的优势,她虽为皇后,却极少于人前露面,侍卫们多不识得皇后面容。而况如今是林若秋管事,宫里人本就对林淑妃身边的下人极为宽纵,哪怕是个面生的丫鬟,看在替林淑妃当差的份上,多半也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宋氏听了这番剖析,原本干涸的眼眶浮现出火苗来,甚至显出难言的激动,她飞快的收拾好东西——其实没什么好收拾的,还是那日打点好的包裹,自从失败之后,她心灰意冷,便搁在一边再未动过。
  林若秋将腰牌递给她,抿唇道:“此番一去,娘娘您便知前路如何,日后即便反悔,娘娘您也回不来了。”
  “本宫早就存有必死之心,还有什么比死更可怕的,自然无须后悔。”宋氏短促的笑了一下,又看着林若秋,脸上显出些许愁容,“你私自放我离去,倘若被陛下知道……”
  林若秋摇头,“我不会有事,你自去吧,再晚就来不及了。”
  再过片刻,她生怕宋氏没后悔,她就已经后悔。
  宋皇后深深看她一眼,仿佛想要说些什么,却终究没说,只牢牢跟随进宝的脚步离开。
  林若秋茫然望着那抹深青色的背影消失在远处,心头剧烈跳动着,不知此举是对是错。
  黑暗里站了许久,也未听到角门处传来动静,看来宋氏已平安离开了。林若秋勉强打起精神,“咱们回去吧。”
  红柳担忧的看着她,“皇后这么扔崩一走,明早肯定得闹得不可开交,且说起来是那块对牌的缘故。不如咱们放出风声,就说行宫失窃,有人把腰牌偷走了罢。”
  这样,多少能减轻一点罪名。虽说东西失窃亦是林若秋管理不当,可比起协助皇后私逃,这干系却小得多了。
  林若秋缓缓摇头,“瞒得过一时也瞒不过一世,还是算了。”
  天底下岂有不透风的墙,就算她百般抵赖,难道皇帝就不会联想到那上头么?且不知怎的,她不想对皇帝隐瞒此事,哪怕皇帝听后会大怒,她也要与他开诚布公的谈一谈。
  已经开了傻头,索性傻到底罢。就算皇帝因此事厌弃甚至废了她,想来不会迁怒于一双儿女——毕竟那也是他的骨血。
  夜凉如水,林若秋沿着石桥缓缓行去,一路将头上的簪珥解下。玳瑁簪,黄金珞,明月珰,每一件都是皇帝命匠人亲自打造的,如今她要脱簪请罪,自然不该带这些东西。
  她珍惜地望着手心那些饰物,踌躇片刻,还是命红柳好好收起来。哪怕日后没有再佩戴的机会,她也想好好珍藏起来,当做一点可供留恋的回忆。
  皇帝此刻恐怕已经睡下了,打扰龙体休养,恐怕又是一层罪名。可林若秋仍是自顾自的上前,正在廊下打盹的魏安听到响动,忙一骨碌爬起,十分激动的道:“淑妃娘娘您怎么这时候过来了?可真稀罕。”
  林若秋含笑道:“陛下可曾歇着?”
  楚镇还未就寝。
  林若秋进去时,书斋里仍亮着灯。那人抻了个懒腰,头也不回的道:“这么晚还过来,莫非怕朕长夜寂寞,特意毛遂自荐?”
  听了这样调笑的言语,往常林若秋定得啐他两口,此刻却只显出些微微留恋的神情:谁知道以后她能否听到这些话?也许那人连话都不再跟她说了。
  当然也是她自找的。
  楚镇见无反应,不禁扭过头来,见她神情恍惚,遂道:“你怎么……”
  林若秋笔直地跪倒在地,努力忍住那股冰凉异样的触感,这书斋临湖,湿气自然不是好受的。何况以她跟皇帝的亲密,楚镇甚少要她下跪施礼。
  因此才会不那么习惯。
  楚镇这时才注意到她光秃秃的发鬓,正要开口询问,林若秋已平静说道:“皇后方才已经离去,是臣妾亲自送走了她。”
  有一刹那,皇帝几乎以为她胆大包天到做出弑后的逆行,正想这玩笑话未免太过分了些,及至听明白这层意思,他脸上的笑容便渐渐消失。
  林若秋不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