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我救了命里无子的皇帝[穿书] >

第107章

我救了命里无子的皇帝[穿书]-第107章

小说: 我救了命里无子的皇帝[穿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连大名鼎鼎的隋文帝都惧内呢,可见此事绝不稀奇。
  只是这么一来,倒衬托得她是个多么厉害的婆娘,林若秋恨得牙根痒痒,本想质问皇帝几句,谁知楚镇蓦地脑袋一歪,面朝着窗外呕逆起来。
  看他吐得头昏脑涨,俊容惨白,林若秋只得收敛了怒形,转而倒了一盏香片茶给他清口。
  楚镇勉强接过漱口,似乎连说谢谢的气力都没有了。
  林若秋瞧着他这副模样,既是可怜又觉可气,“陛下明知身子不适,为何不早些同臣妾开口呢?”
  不然她拼死也得将黄松年捎上——哪怕他老得走不动路,用担架抬也得抬来。他那个徒弟到底不济事。
  楚镇满面羞惭的道:“朕怎么好意思提……”
  这么大的人了,坐个船都能颠得七荤八素,说出去多么丢脸。
  林若秋委实拿他没法子,说起来皇帝这种古怪的脾性有时候跟她挺像的,尤其爱在小事上偏执。
  死要面子活受罪。
  推己及人,林若秋就不多责难他了,转而将胡卓药囊里的仁丹取来,用温水给楚镇送下,又拿热毛巾为他擦身。
  楚镇享受着她细心妥帖的照顾,不禁触动情肠,“若秋,这阵子辛苦你了。”
  林若秋轻轻嗔道:“说什么呢,陛下同臣妾夫妻本是一体,自然无须计较彼此。”
  其实她还挺喜欢这个过程的,以往都是楚镇宠着她纵着她,如今也该让他感受一下她的好,这才叫相濡以沫。
  庆幸的是随行的那两个小魔头没给她添乱,否则她的心态绝不可能像现在这般平和。楚瑛年纪尚小,许是因为旅途劳乏的缘故,大半时日都在犯困,睡得一脸口水。
  景婳则沉迷于观赏江面风景,她现在能说一些简单的字音了,每逢江边有船只经过,她便兴冲冲的伸出白萝卜般的小指头,大叫道:“船!船!”
  可林若秋指着脚下的甲板问她时,她却吃吃说不出话来——大概她意识不到自己正坐在船上。
  好吧,身在其中,反而不知所以,这大概是个哲学问题。
  闲来无事,林若秋便抱着女儿去给楚镇逗趣,景婳见了她父皇亦会拍掌叫好,两眼闪着兴奋的光,“阿爹!”
  这是林若秋折中后想出的称呼,毕竟父皇这个词对她而言太过拗口,且未免生分了点,还是民间的叫法显得亲切。
  楚镇也很满意,他轻轻诶了一声,便去握女儿的小手。忽的想起一事,因朝林若秋笑道:“说好的婆龙肉呢?也不见你钓上一只来。”
  林若秋早就将此事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一则是没工夫,也怕伤及人命;二则,皇帝尚在病中,讲究饮食清淡,总不能她一人独享却不进献给皇帝吧?这简直是欺君大罪。
  再则,按现代观念,扬子鳄是一种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哪怕此时尚且数量繁多,林若秋也不忍宰杀,万一因她的一时兴起而掀起风潮,难免贻害不小。
  比起这些,她宁愿陪着皇帝喝粥,好歹不用冒着良心被责的风险。
  在她的照料下,楚镇总算渐渐康复起来了,虽仍有些腿脚乏力,比起先前却恢复了些精神。每到一处州郡,都会有当地的地方长官设宴相邀,楚镇也不能不见,一则考察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二则,也须给这些人敲响警钟——南地虽然富庶,亦不许他们从中捣鬼,天高皇帝远,他这双眼睛却时时刻刻盯着呢。
  为了给皇帝增添气势,林若秋只好跟魏安一左一右地架着他。她还给皇帝脸上施了点脂粉,虽不至于像红脸膛的关二爷那般滑稽,却也是一副风流倜傥的好气色。
  倒愈发显得他身旁的林淑妃神情严肃,凛然不可侵犯。
  尤其皇帝途经了这么多地方,却未曾纳美一人,更可见得淑妃多么厉害。
  等两人正式到达扬州,皇帝的“妻管严”之名已未闻先至。前来相迎的一群歌姬原本不十分相信,及至见众人簇拥着娥髻高耸的林淑妃出来,便齐刷刷的后退一步,大有四散奔逃的架势。
  林若秋觉得十分可惜,她挺想看个歌舞听点小曲什么的,当然也不急在一时,便只让红柳将一双儿女牵出来,为他们掸去衣襟上的浮土,要见客总得体体面面的。
  扬州知府的眼睛都瞪直了,这哪像是视察民情的,分明是来度假的,该不会连这次南巡都是淑妃娘娘安排的吧?试问谁不想待在宫里享福,反倒天南海北的穷折腾。
  再一看气色略显黯淡的皇帝,扬州知府愈发肯定了传言非假,恨不得当场掬捧同情泪:他家里的那个也不遑多让,悍妻在侧,对哪个男人而言皆苦不堪言。
  于是他膝行上前,热泪盈眶的唤了一声“陛下”。
  楚镇不意他一个知府行如此大礼,为表宽厚,正要将他搀起,林若秋却搭了把手,示意魏安去扶即可。
  她怕皇帝尚未好全,人前露出病态就太损威严了。
  不过这个知府大人倒是性情中人,林若秋向他投去善意的一笑。
  然后她发觉此人更怕她了。


第120章 蔫坏
  林淑妃此前从未离开过京城,可田知府却已听说了不少关于她的事情; 包括她的出身、她入宫之后所获得的盛宠; 那时候人人都说她狐媚专宠、妖姬误国; 可他们这些地方官心里却门儿清,京城龙潭虎穴; 多少势力盘根错节,前朝后宫又一向息息相关; 林淑妃的名声这样坏,只怕与宫中那几位娘娘脱不了干系——贵妃娘娘和贤妃娘娘的背后可站着谢赵两家呢,自然得一心把敌人踩到脚底。
  后来宋皇后过身,宋太傅举荐林淑妃为后; 淑妃娘娘的名声这才好了起来; 几乎可谓逆风翻盘。不过在田知府看来; 更似真相浮出水面:若林淑妃不与先皇后真心要好; 宋太傅何必帮她说话; 可见这位娘娘实乃心地慈软、温柔懦善之人。
  故而得知皇帝携淑妃南巡之后,田知府先存了轻慢之心,以为极容易打发; 谁知一路上传来的消息,却令他觉得自己看走了眼:只怕这位林淑妃为扮猪吃老虎之辈,面似春花,胸中却绵里藏针。
  如今见她当面就敢挟制皇帝; 田知府愈发觉得脚软; 只得虚虚朝后退了一步; “淑妃娘娘万安。”
  原来他觉得只要哄住陛下便可万事皆安,这下却不得不认真打起精神。
  林若秋虽不知外头对她有怎样的误会,但看田知府这副毕恭毕敬的模样,便知他脑补过头。
  这样也好,她并不愿别人将她看成一个只知以色侍人的禁脔——虽然也差不了多少,难得有狐假虎威的机会,林若秋自然得好好利用,因含笑道:“陛下与本宫来得仓促,想必给大人添了不少麻烦,不知可有地方安置?”
  人总是容易被先入为主的印象所影响,田知府既已认为她是个手段非凡的妖妇,林若秋的一颦一笑在他看来都颇有深意,田知府遂抹了把汗,垂头道:“不麻烦,不麻烦。”
  安置的地方自然早就备好,之前因忙于赶路,沿途都是在驿馆落脚,如今既已来得扬州,又打算多待一阵子,驿站对他们而言就太简陋了。
  田知府早就准备了一栋极尽富丽的大宅子——只是内部装点奢华,外表看起来与一般民居无异,陛下还是得顾念名声的。
  做了十几年的地方官,他对这些事自然门儿清。
  楚镇并非假清高之人,宅子既已建成,自然不好再退回去——都知道田知府为迎接御驾而准备的,事实上也没其他人敢住。
  只是楚镇也不好白要他的,两人你推我让之后,方才由魏安出面签了一张文契,讲定是租。至于在租金上头姓田的会稍稍让步还是大捞一笔,则取决于他自己的意思,反正皇帝也不在乎这点小节。
  不过租契签订后,魏安也曾拿给林若秋过目,林若秋只稍稍瞥了眼,却被上头的数字给惊到了,她怀疑田知府打了个对折,真要是有这么便宜的宅邸,她一人就可以来上十套。
  但田知府越是慷慨,越见得其中有鬼,扬州再富庶,他一个知府也就区区俸禄,怎禁得起如此挥霍。
  就看皇帝肯不肯查了。
  林若秋懒得理会这些事,眼看着太阳将欲偏西,她便忙忙地领着红柳等人收拾起来。虽然田知府之前已命人清扫过宅邸,桌椅陈设也都已布置好,可林若秋还是按照自己的习惯重新排列了一番,务必要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楚镇看着她忙忙碌碌的模样,不禁笑道:“这些事交由下人做便好,何必亲自动手?”
  便上前揽她的腰。
  林若秋一手轻轻将他推开,一手便挽起袖管,露出半截葱白玉腕,半嗔道:“妾喜欢,有何不可?”
  在宫里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能够亲力亲为的去做一件事,林若秋反而感到自在。况且,这是他俩在扬州的一个小家——虽然只是暂时的,一想到这个,她便感到难言的惬意和满足。
  楚镇虽不能理解这种女儿家的小情绪,不过见她高高兴兴的,也便跟着微笑起来,“等会子将有客至,你替朕招呼吧。”
  “我去?”林若秋诧道。
  她以为她的职责只在跟女眷打交道而已呢,男人家的事她跟着瞎掺和什么?况且楚镇这厮心眼最小,寻常见了个公的都要吃醋,怎么肯放心她跟那些官吏来往?
  虽然能混到面圣资格的,年纪多半也不会太轻。
  楚镇点点头,似乎对她的本事十分放心,一脸轻松的笑道:“朕还在晕船,怎方便见客,自然只有托付于你。”
  林若秋心道您怕不是晕出脑震荡了,不过她倒是隐隐猜出点楚镇的用意:下层官吏们对于天子多有敬畏之心,许多事不敢畅所欲言,对着她反倒少了许多顾虑。毕竟在世人的眼光里,女人再厉害也只是女人,是掀不起大风大浪来的,下意识便能放松警惕。
  反正她这趟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挂件,能起到一点功能性作用,林若秋反倒与有荣焉,也便欣然答应下来。
  果不其然,还未至黄昏,便陆续有客人前来造访,多是一些住在附近的乡绅富户,其中也不乏有爵位的人家,长子在京城为官,老两口却愿意留在扬州享福的。
  自然不会有人空手而来,各个都带上了见面礼,更细心地还会分作两份,一份交由皇帝身边的侍人过目,另一份则单独进献给她。
  给她的那份甚至更贵重一些,大约想着皇帝富有国库,更不缺银子,不如把钱花在刀刃上——若能得淑妃帮忙美言一句半句,家中的前程便无忧了。
  林若秋一一命红柳记下他们的名讳,这才好生打发他们回去。待得人散之后,林若秋便美滋滋的打开一匣子绿豆糕,准备好好平常一下扬州的美味。
  谁知那点心匣子并无点心,却是一盒硕大浑圆的南珠,颗颗都有拇指般大小,色若凝脂,宝光灿烂。
  红柳都惊呆了,吃吃说不出话来,“这……”
  林若秋捧着这烫手山芋无计可施,只得去找皇帝讨主意。楚镇只淡淡瞥了眼,便道:“收下吧。”
  林若秋却有种莫名的罪恶感,“这样不好吧?”
  她身为宫中嫔妃的第一阶梯,总不能由她开这个头,也许谢贵妃赵贤妃等人也做过类似的,可并没有谁敢堂而皇之收受贿赂的。
  楚镇笑道:“你不收钱,别人怎么肯找你办事?”
  因拍了拍她的肩膀,“放心吧,不出三五日,他们就该来求你了。”
  林若秋这才恍然,敢情皇帝是在钓鱼执法,而她就是挂在钩上的鱼饵,亏她还满心欢喜的随他出来,殊不知这人早就存好了利用她的心思,自己反落得干干净净。
  当然这一切也都是她自找的。
  林若秋遂命人将今日的“战利品”悉数收好,万万不可有所损坏,那盒珍珠她更是看也不看。
  楚镇望着她笑道:“其实你想戴也使得,朕不会拦你。”
  林若秋叹道:“还是算了,我怕钱咬手。”
  万一皇帝真打算捉贼,她岂非成了贼赃的窝主?且靠着宋太傅的洗白好不容易帮她收获了贤名,林若秋不可能自己再往染缸里跳,嫉妒的名声暂时洗不脱了,她只能再为自己树立一个俭朴的美德,也好用来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可惜由奢入俭难,想到要与扬州的山珍海味保持距离,林若秋便有些肉疼,遂朝着楚镇道:“不如我为您找几位红颜知己吧?”
  扮贤惠倒是容易得多,只需送几个美女到皇帝身边就够了——简直满地可寻,有她们缠着皇帝,林若秋便可自得其乐,也无须担忧旁人指责她半句。
  楚镇却登时剑眉倒竖,拦腰将她抱起,冷声道:“看来朕这段时日太过宠你,才纵得你越发不知天高地厚。”
  林若秋暗道糟糕,怎么把皇帝给惹恼了,也是一路上的气氛太过轻松,她才忘乎所以,却忘了皇帝别的事上都开得起玩笑,唯独对于捍卫清白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