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我救了命里无子的皇帝[穿书] >

第102章

我救了命里无子的皇帝[穿书]-第102章

小说: 我救了命里无子的皇帝[穿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觉得有滋有味。
  中途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林若秋听说此地有种树养蜂的农家,因撺掇着让楚镇领来瞧瞧,楚镇本来早有此意——养蜂劝农也是亲耕礼的一部分——但顾及女子多爱惜面目,故而没打算让她们参与。
  可见林若秋执意想看个新鲜,楚镇只好妥协,遂让魏安取了两台蜂箱供人赏鉴。因女眷们出来得匆忙,都未携带幂篱,魏安只好到农户家里借了几条纱质的头巾。
  林若秋胡乱将头发及脖颈罩上,农家纺的布颜色皆不澄净,却鲜艳得过了分,是一种十分明亮的土黄色,倒和木箱里密密麻麻的蜂群融为一体。
  她整个人看起来也是土美土美的。
  楚镇望着她这副滑稽模样,不禁笑道:“这条纱很配你。”
  林若秋明知男人在打趣,懒得理他,只好奇地听着箱中嗡嗡声,“它们在做什么,里头有蜜么?”
  但凡涉及到美食,她便格外起劲。
  楚镇拿这小馋猫没办法,只得让魏安打开蜂箱,小心翼翼地割了一块蜜下来。
  林若秋接过尝了一口,只觉甜得过了分,还好处于凝固状态,不至于弄得满嘴都是糖汁——也许配上木耳莲子煮甜汤会很不错。
  她打算将那块蜜放回去,谁知楚镇却就着她的手掌,三下五除二就将蜜糖啃得干干净净——这么个高大强健的男人,偏偏爱吃甜食,也算是反差萌。
  林若秋深知不该以貌取人,不过皇帝这样亲昵的举动还是难免令她心肝发颤,遂小声道:“陛下若想要,让人再割便是了。”何必要吃她剩下的。
  楚镇却含笑望着她,“何必费事,况且你尝过的蜜想必更甜些。”
  林若秋脸颊微红,心道这会儿他却不怕那些老头子议论了。
  在场的文武百官虽都不是瞎子,却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心,比瞎子的视力还弱——皇帝跟淑妃你侬我侬,关他们什么事,就算皇帝硬要把亲耕礼办成七夕节,那也是小两口的家事,他们只需装聋作哑便好。
  另一边,赵贤妃也想撒娇撒痴的讨蜜吃,奈何皇帝根本不朝这儿看,川儿只得上前帮她的忙。
  皇帝光顾着跟淑妃说话,赵贤妃无可奈何,只得将就着尝了口那粗如砂纸的蜜块,随即呸呸吐了开去。
  川儿因自责道:“定是小人手艺不好,再去拣一箱好的来罢。”
  赵贤妃看他这副内疚满怀的模样,倒觉得可怜,只得勉为其难再尝了一块,这回却觉得甘甜多了,许是心理作用:没有皇帝陪伴,有个小太监鞍前马后巴结,勉强算得一种安慰。
  比起她们这两个生手,谢贵妃的动作看起来却熟稔很多,甚至无须侍人帮忙,她自己就神色自若地揭开蜂箱,继而一手拿匕首,一手利落地将蜜板割了一块下来。
  众人皆惊奇的看着她。
  一旁的明芳解释道:“娘娘的叔父就曾靠养蜂卖蜜为生,娘娘幼时在叔父家中住过一阵子,自然习得些许。”
  无论她此举是为了卖弄还是真有一个做生意的远房叔父,但看来颇有成效。世家女子擅长农桑虽不是什么加分项,可在这亲耕礼上却不然,盖因蜜蜂四处采花授粉可使稻麦生长得更加茁壮,谢贵妃此举自然意义非凡。
  林若秋则暗暗为谢婉玉捏一把汗,她看谢贵妃动作的熟练程度比魏安差了不少——就算如她所说幼时曾经看过,可毕竟没经过系统的学习,加之这些年养尊处优下来,谢贵妃哪还能记得许多?
  更别说她连头纱都没带,哪怕被蜂子蛰了也没处诉冤去。
  这世上往往怕什么来什么,谢贵妃割好了一块蜜,还未来得及将蜂箱合上,手上倏然一滑,那块蜜啪嗒落在地上——那东西本就又黏又腻,如魏安等是带了手套才敢操作的,谢贵妃毕竟一时疏忽。
  林若秋见她低着头,在眼眶周遭揉些什么,起先还以为她哭了——毕竟这一天下来谢婉玉的处境着实令人同情,先是被蚂蟥叮,这会子又当众出丑。她本来想身先士卒,以体现后宫之首的表率作用,可结果是样样都没做好。
  放现代这该叫社会性死亡了。
  及至谢贵妃抬头,众人才发现她额角肿起老大一块,原来是叫蜂子给蛰了。
  林若秋只好让胡卓给她过去看看伤势,就算谢婉玉再怎么爱惜面子,可眼下面子已经毁了,总不能连脸都不要罢?
  赵贤妃则在一旁暗暗嘀咕,觉得这莫非是天意,存心要她跟谢氏两家倒霉的;反倒是那林若秋平平安安无病无灾,跟有神明护体一般。
  妖孽。
  她正思量着回去后是否该向高僧求张护身符,不然今天是谢婉玉被蜜蜂咬,过几天或许就该她遭殃了——谁知道林若秋还会些什么邪术?
  可巧谢贵妃的侍女明芳过来叫她,赵贤妃才从神游中清醒过来。
  明芳是请她过去帮忙看看自家娘娘伤势的,因赵贤妃出身将军府,家中多兵械,想必对外伤处理颇有一套。
  赵贤妃本不想过去,她又不是谢婉玉的丫鬟,再说了,谢婉玉不敢去惹林若秋,却来寻她麻烦,这不明摆着柿子拣软的捏?
  奈何当着许多双眼睛,赵贤妃总得顾及几分颜面,哪怕后宫中人再多龃龉,当着外人的面也须亲亲热热的,一团和气,总不能叫外头看了笑话。
  她只得怏怏地随明芳过去。
  吃饱喝足之后,林若秋随手将头上的纱巾取下枕在地上,准备小憩一会儿,奈何楚镇偏不让她好睡,一会儿挠她胳肢窝,一会儿又吓唬她仔细有虫从耳孔里钻进去。林若秋被他搅和得睡意全无,只得咬牙切齿的陪他聊天。
  她是不觉得有什么可聊的,成天价在宫里黏着不够,田坡子上还得卿卿我我,就没见过这样折腾的情人。
  而且她也不觉得自己的嗓音能赛过珠玉,可皇帝偏偏爱听,似乎她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带有惊人的魔力,叫人欲罢不能。
  林若秋只好絮絮同他拉些家常,一面扭头环顾,就看到不远处的凉亭里,谢婉玉和赵采薇两人正相谈甚欢。赵贤妃起初没打算搭理她,给她上药时亦极其敷衍,却不知谢贵妃对她说了些什么,赵贤妃先是一愣,继而神色却渐渐认真起来。
  太奇怪了,要是林若秋记得不错,这两人先前分明因争后位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怎么还能有说有笑?
  林若秋正自狐疑,楚镇轻轻掻了搔她的后颈,调笑道:“跟朕说话,怎么也不对着朕?”
  这一个也是不消停的,林若秋叹口气,只得靠到他肩上,继续方才二人世界,心底的疑影却并未消退,反倒渐渐扩散,挥之不去。
  到了回程路上,谢赵二人已亲密得能同坐一辆帷车了。这在旁人看来自然没什么大不了的,谢丞相年老体弱,总不能让他徒步赶赴家中吧?谢贵妃孝顺父亲,自然得让出车驾,被迫去跟贤妃挤同一辆马车。
  可林如秋却更觉得奇怪,放在平时,赵贤妃根本不可能让谢氏上车,遑论与她共乘。不是她说,谢贵妃来求她的可能性都更大些。
  可这两人却仿佛无形中成就了一股默契,如今她俩成了相亲相爱的好姊妹,而林若秋则被孤零零晾在一旁。三足鼎立变为两方割据,中间隔着楚河汉界的鸿沟,是什么改变了赵贤妃的心意,让她决定站到谢氏那边?
  林若秋百思不得其解。
  不止是她,回宫之后,川儿为赵贤妃更衣,又利索的吩咐人准备热水供娘娘沐浴,两人到了内室,川儿方才谨慎的对她道:“娘娘适才为何向贵妃示好?那一位可不是好相与的。”
  赵贤妃缓缓除下外服,睨着他道:“你也瞧出来了?”
  小太监灵活的将衣裳接过,一面笑呵呵的道:“不止小人,淑妃娘娘也瞧出来了。”
  因此他才觉得奇怪,如今正在后位之争的紧要关头,按说甘露殿琼华殿都是死对头,何以赵贤妃会偏向于甘露殿?
  赵贤妃冷声道:“她瞧出来又如何,究竟不能拿本宫怎么样。”继而却叹道,“林氏有子,贵妃有权,本宫如何争得过这两位,素性选一边站得了。”
  如此别人吃肉,她好歹能跟着喝口汤,不至于一败涂地。
  川儿好奇的则是汤的分量,“贵妃娘娘究竟许了您什么条件,您才甘心听从于她?”
  赵贤妃两眼沉沉,望向庭院中日渐发出新芽的花树。她自然不是那等眼皮浅薄之辈,能被区区财帛打动,事实上谢婉玉也并未用财帛来收买她。
  她只对她说了一句话,“我为皇后,你为皇子之母。”
  这便够了。


第114章 杯弓蛇影
  虽只有轻飘飘的一句话; 对赵贤妃而言却比什么金银财宝都可贵。皇后之位是够不上了,眼看着皇帝不会封她; 那么,便退而求其次,若能成为皇子之母; 同样能使她地位稳固。倘若这个孩子是将来的太子; 也许她还能有幸成为一位太后,如此终身后事及家族安危都无须发愁了。
  至于谢贵妃该如何践行诺言,赵贤妃并不担心,她自己是肯定生不了的,要么; 谢婉玉将来有了孩子再送给她,要么,谢婉玉帮她把林氏的孩子夺过来——她若帮谢婉玉取得皇后之位,谢婉玉难道不该反过来报答她么?
  川儿见她一脸沉醉做着春秋大梦; 忍不住提醒道:“您就这般信任贵妃娘娘?”
  “为何不信?”赵贤妃奇怪道。谢婉玉心思再深,人品还是信得过的,否则凭何统领六宫?不说别的; 她若敢背信弃义; 赵家第一个就能生撕了她。
  川儿却不这么认为,“她这会子要您帮忙; 自然样样都捡好的说; 谁能保证日后不会狡兔死走狗烹?若谢贵妃成为皇后; 内则掌管后宫大权; 外又有谢丞相坐镇朝中,您又能奈她何?”
  赵家虽握有兵权,却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若敢以此相胁,只怕谢相立刻就能治他一个谋反之罪,到那时岂不正合了谢氏之意。
  赵贤妃一听此言有理,不由得柳眉紧锁,“那本宫该当如何?”
  要她放弃这样诱惑的条件,她舍不得,可谢婉玉心性诡谲也不得不防,万一真被她从背后捅一刀,那可有得罪受。
  川儿提议道:“您该向她要点凭据才是,否则贵妃娘娘一旦反悔,咱们也好讨个说法。”
  就算谢家势大,若白纸黑字写明白了,把柄落于人手,谢婉玉终究得顾忌三分。
  赵贤妃深以为然,遂亲自修书一封,命人送到甘露殿去。
  谢贵妃阅毕,不由得轻笑出声。
  明芳咦道:“娘娘怎么了?”
  谢贵妃将帛书递给她。
  明芳草草读完,大感愤慨,“贤妃竟敢这样同娘娘说话,她以为她是什么人,还斗胆和您谈条件?简直毫无自知之明。”
  又朝自家主子道:“您别理会,披香殿那位就是绣花枕头一包草,奴婢倒不信她能掀起什么风浪来。”
  等贵妃娘娘成了皇后,还不是想怎么处置便怎么处置,这些曾经的手下败将能留下一条命都该感恩戴德,还敢软语相胁,简直不知所谓!
  谢贵妃却不言不语,兀自从抽屉里取出宣纸笔墨来,略沉吟了一会儿,便提笔疾书,末了还在篇末盖上贵妃独有的金印。
  明芳见她当真立下字据,不由得目瞪口呆,转念一想,却笑道:“也是,您只说让披香殿那位成为皇子之母,却没说哪里来的皇子,自然随便从宗室里拣一个过去便成了。”
  不然凭赵贤妃的资质,难道还想抚养太子么?那未免太痴心妄想了些。
  谢贵妃却并不打算玩这种文字游戏,她轻轻说道:“本宫没哄她,若大皇子将来有幸成为太子,那也是她的福气。”
  谢贵妃至今都不曾生养过,以后也不打算再生,赵贤妃更是绝无孕育子嗣之可能,宫里很可能只有楚瑛这么一个皇子,即使如此,谢贵妃也不想与人相争——她所求的止有皇后之位,倘若赵氏有幸能成为另一位太后,两宫并尊,也由得她去。
  自然,若赵氏无能护得这个孩子平安长大,或是楚瑛晓事之后只认林氏再不肯认她,那也是赵氏咎由自取。谢贵妃只想与赵采薇取得暂时的结盟,至于日后如何,自然桥归桥路归路。
  她将信笺仔细封好,交给明芳道:“送过去吧,这下她想必能放心帮本宫办事了。”
  宫中三足鼎立,局面只会迟迟僵持不下,唯一取胜的法门是先联合其中一个干掉另一个。谢贵妃深谙此理,至于斗垮林氏之后,赵氏会不会再反咬她一口……横竖赵氏就只有这么点斤两,谢贵妃半点不惧。
  甘露殿与披香殿和好的迹象,宫中人很快就瞧出了苗头,林若秋本就有所怀疑,如今带着有色眼镜看去,更觉得处处都是风波危险。
  三人在甘露殿议事的时候,以往赵贤妃总要驳斥一两句,或是驳她,或是驳谢贵妃,如今却谁都不反对了。赵氏不反对谢贵妃很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