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炎黄新纪元 >

第6章

炎黄新纪元-第6章

小说: 炎黄新纪元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鹏:“你是什么都能做吗?我们直接互联网上用你的本事圈银行的钱吧。”典型神经元中毒了。

    杨业:“你以为别人追查不到这里来啊,别的不说我们没怎么卖东西这么多钱打进公司,忘记之前诊金的事了?”说完望向付大浩。

    付大浩:“以你的本事来说印钞票不难吧?要不黄金钻石啥的做个几千吨出来也行啊。”

    没轮到杨业的鄙视眼神扫过来,张志国已经看不下去了,说到:“你们两个能不能靠谱点啊,还印钞票黄金钻石呢,你知道杨业大概需要多少钱才能在太空生活啊?美利坚现在支持十个人要一千亿美元、一百人要八千亿、那么这么算下去一万人就要好几兆亿了,就算你造出几亿吨黄金出来,那时黄金也不值钱了。”

    杨业接口道:“我们花的钱还是可以少一些的,没有美利坚那么靡费。但是我们以后花钱的大项目是要把地球整个生态都复制一遍到太空去,花草树木小到宠物、大到大象鲸鱼河流海洋什么的都得有,否则不是我们会失去很多物种这么简单,我在对大脑的研究时发现,如果没有熟悉的这些生物和海洋之类的,长期面对虚无的太空会患上一种病,导致精神失常。就好像大航海时代的船上如果没有绿色植物而长期航海的话会得坏血症,产生幻觉自相残杀。”

    听到杨业说要把大海也搬一部分上太空,他们就不发表任何意见了,现在火箭升空一次带个几百公斤的东西都要花费几百上千万,不可想象这么大量的东西要耗费多少的资源和金钱了。

    大家都沉默了。

    张志国试探道:“我们的神经元电脑可以卖吗?”

    杨业苦笑道:“卖是可以,但我们配套的只有一个操作系统,什么软件都没有,不可能用以前的软件的,所有运行的模式都完全不同,就连编程软件都完全不一样,相当于需要用我们的电脑的话所有的软件工程师都得重新学习汇编语言,然后再编辑所有的软件。这工程没有十年八年是出不来效果的,那时我们再卖电脑还有可能。可时间上完全等不及啊。”

    看张鹏张张嘴又没说话,杨业也知道他是见识过杨业的电脑编程速度的。于是接着说:“也别考虑让我来写那些软件啊,我自己用可以,别人用的话还得专门给他配一个脑电波转换器,那玩意你也知道我调试了多久才能用得上,每个人的脑袋大小都不一样,光我自己的都搞了一个月了。”

    神经元电脑看来只有自己用了。好在本来就是用来写机器的操作系统的,卖不了钱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

第七章 纳米机器人

    经过一整晚的争论他们想到的手机?要政府批准、要卫星频道、要销售渠道,耗时太长了。不成!

    操作系统?要使用原来二进制下的软件的话无数的版权、授权。不成!

    食品零食?杨业没这能耐,关键是每个人的口味不一样,而且暂时他们没那么大的产能。不成!

    工业母机精加工?基本只有国家和几个大企业有这需求,不可能随便一个核心零件要几十上百亿吧,销量太少。不成!

    弄来弄去张鹏又回到了医药:“我觉得我们地方有限,做不了大的东西和不赚钱的东西。我们还是弄制药吧,叶子你看如果不考虑药监局之类的,我们以保健品的形式卖实际上的药,这样就只需要受到食品上的监管,你看如何?”

    杨业和张志国讨论了一下,保健品的规范还是很严格的,不可轻易涉足,他们只做一个家庭常备的病症检查机器,这个机器宣称只检查出身体健康与否,有没有得什么病。不负责治病,这样药监、食品之类的行业都不属于。不卖去医院的话连医疗器械都不算,这样只是一台市面上卖的家常机器,只要不容易爆炸、不会中毒之类的就行。

    定下了步调后杨业又一头扎进工厂,摆弄了几天的工业母机后直接造出来一台柜式冰箱大小的机器,这机器把钛合金之类的几种金属丝塞进去后就能从另外一边出来一堆粉末。

    张鹏和付大浩停下手里感兴趣的研究都聚在这堆粉末旁边。

    “我们不是不做药吗?就算是药也弄个胶囊包上好吧。”

    “我觉得冲水喝的粉剂也不错,不知道味道如何?”

    杨业打掉付大浩和张鹏刚伸出的手指:“这些粉末都是机器人,现在还没连接控制器的,吃下去全得卡在肚子里。”

    张鹏和付大浩睁大眼睛盯着这些粉末:“这些是机器人?”

    “这是纳米级的机器人。”杨业说着把一个创可贴模样的东西放在粉末上面,一按创可贴上的显示屏,屏幕亮起显示汉字“启动完毕!”“初始化纳米机器人”“初始化完毕,请帖在手腕处”

    看显示到可以用了,杨业就一把帖在张鹏的手腕,然后继续讲解纳米机器人的作用和运行方式。

    “这个控制器遥控着一亿个纳米机器人,帖在手腕的时候机器人就从毛孔钻进去,从手开始把所有的皮肤、肌肉、骨骼这些都扫描检查一遍,所有的细胞病毒都逃不过他的检查。扫完后再通过毛孔回到这个控制器这里充电。”

    “而且这是初级的,以后再加一个大点的控制器直接可以命令纳米机器人杀死病毒和不良的细胞。现在只是靠这个来检查得的什么病显示出病的名字来,自己去医院复查,等打出名气后我们再弄下一版本就容易接受多了。”

    刚说完张鹏手腕的控制器就显示“检查完毕”“大肠杆菌超标、血小板超标……”“结论受污染海鲜引起的轻微食物过敏”

    看到还真给张鹏检查出了点问题,付大浩也赶紧把止血贴撕下来帖自己手腕上按一下。结果也是同样的论断,看来他们昨晚吃的大排档还真有问题啊。

    张志国这十几天跑了广告拍摄、产品检测手续办理、网络销售人员招聘等,现在总算完成了。广告已经在电视、网络上投放,暂时没事的除了销售人员外全部打发到全市各个大型商圈去摆摊推广,但就是不卖。就等着正式开售那天的到来。

    产品就一个止血贴款式的包装,一个扁小的盒子就装了一片止血贴,就连纸盒里面的包装也跟止血贴一样,下面的胶纸一撕掉就贴上去就行了。说明书都没有一张,就在盒子上写上:“撕开贴纸贴上手臂看显示屏即可”。这东西就靠柔性显示面板的太阳能做电源,也没有电池,天一黑就没用了,倒是返回来的机器人能独立行走两个小时的时间。

    产品没有说这是纳米机器人,说了估计也没人信,干脆叫了个霸气的名字“神功元气贴”从名字和产品来看也就是放大一点点的止血贴了。

    在十几天的街头展示后从一开始的无人问津到后面拖家带口的来到摊位面前排队体验。都是偶尔接受过体验的人们发现真的和医院复查的结果一样时赶紧拉上一家老小来做个免费检查了。到临正式发售的前一天炎黄官网上的论坛已经火爆无比了,要不是杨业把神经元电脑当服务器用,早就撑爆了不知道多少次了。地方新闻也多次报道了这个还没上市就火热无比的神功元气贴,国人的习惯是路边摊上无人问津的继续让他无人问津吧,有人排队的地方先排上队再问前后的人这是干嘛的。广告的没人信,但是新闻出来的就不同了,所以才导致了现在全城期待这个神功元气贴的诞生。

    开始售卖的那一天,标价一千元的神功元气帖在网上销售量突破了十万,而且由于是快递派送的,在深海市能找到的快递公司都找来运货了都还远远不够。

    不得已的情况下张志国把交货期从原来的三天后发货改为了五天又改为了七天。不断的跳票非但没有挡住订单飘来的热情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主要是张志国为了开门红的一炮打响网站上标明一千元的价格是折扣价,三天后恢复原价两千。撑过了三天后订单开始慢慢减少,但也保持了每天两三万的订单。

    第一批收到实物产品的顾客是在五天后了,陆续各种机构的评测、论坛的晒贴几乎都是一面倒的叫好,各外省市的市民也留意到这种几乎万能的医疗检测产品。

    随着神功元气贴的火爆外省市抱着看热闹的媒体坐不住了,纷纷派人拿起神功元气帖检测完毕后去到医院做检查。

    神功元气贴检查顶多三分钟,医院排队挂号等着就诊到看上医生,这还不算完再要去各种仪器那排队缴费,再排队检查,回头再排队去医生那交回检测结果,最后医生总算根据检测结果诊断出具体的病名了。记者算了一下实验的十位患者,用时最短的四个小时,最长的是第三天拿到检测结果。

    至于准确性,十位患者有九位是和医生诊断的结果一致,有一位不一致的后来再去另外两家医院重新检查后就一致了。

    各种新闻播报完神功元气贴的功效后短暂低谷了几天的销量马上突破了每天二十万台,最后稳步到每天三十五万台。

    杨业和张志国看完几乎全公司的人都在忙碌着出货场景后,决定把产品和送货清单都丢给快递公司,让他们直接拉走货物回自己的快递公司忙碌着贴单去。一下子后炎黄实业就从鸡飞狗跳的场景重新变得安静下来了。

    随着神功元气贴的面世,炎黄实业第一个月的销售额就达到了一千万人民币。

    以前对仓库改造的公司嗤之以鼻的面试者现在又重新进入了人事部的视野,张志国一句话:“昨天的你对炎黄置之不理,今天的炎黄让你高攀不起。”就让面试过的那群人羞愧的离开了。

    公司已经发展到有三百名员工了,公司员工的成分主体是接近两百名采购,然后是三十多名负责与快递公司交接的销售人员,最后六十几名的后勤和管理人员。负责生产产品的竟然只有董事长杨业兼生产部部长和两位董事张鹏和付大浩挂名生产部副部长。

    如果不是不大的只有一层楼的厂房容纳不下太多的人这三百名员工是不大够使用的。就这样还是把硕大的厂房边缘部分隔离出来作为办公场所才勉强凑合使用。

    张志国已经在更远的郊区物色上一个快要建成的占地三十万平方的物流园了,通过不懈的和政府协商后将物流园一半租给炎黄实业,圈定的区域里以前签订合同的快递物流公司爽快的解除合同在旁边另外找地方,毕竟他们都不想和炎黄实业撕破脸皮,炎黄实业的产品数量不少,体积和重量都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随着炎黄实业一炮打响,全国各地要求代理产品的电话就从没中断过,都丢给了销售部的几个小女生员工去婉拒。

    这天张志国拿着一张美利坚杜邦公司的信函找到埋头研究新产品的杨业:“杜邦来人希望拜访我们商量代理的事情,我们怎么回复?”

    杨业头也不回的说:“对这些人就要狠一点,我们可以卖给他们美利坚独家代理一千五一台。”

    “那也没狠多少啊。”

    “我说的是美元。”

    “啊!现在人民币兑美元是一比四,相当于卖他们六千一台了。他们可是知道我们的售价的啊,这样不大好吧。”

    “爱要不要,他们是我们狠宰的对象,国内同胞我不大下得去手,对他们就没什么心理负担了。”

    “不怕他直接从我们这里买来拿回去卖?”

    “我这有基因配对的,我们国内卖的机器只检测黄种人,他们拿去了没用。而且还有定位功能,每隔十天检测一下是不是在华夏国,连续三次不在华夏国境内就会罢工。嘿嘿,想占我便宜没那么容易的。”

    最终杜邦没有选择优惠价格的独家代理权,而是以一千六美元一台的价格买了十万台回去试一下销路。

    全球的各大国都多少买回一点去尝试,结果没用几天后大量的国外订单雪花般飞过来,前来商量签订独家代理权的也为数不少。

    张志国联系了同一个国家为首的几个医药企业,让他们竞争报价取得独家代理权。

    然后独家代理的单价相当于一千七美元一台但是国内没竞争,想卖多高就卖多高。批发价一千六百美元,但是有好几个竞争者。

    第二个月的全球销量达到了50万台,国内虽然便宜,但是由于开头特价导致现在第二个月只卖出了两百多万台。现在公司流动资金已经有九十几亿美元。
………………………………

第八章 京城二少

    能在任何国家没有靠山的崛起就相当于捧着金元宝从土匪的山寨门前平安的走过。

    张志国刚婉拒并送走了两拨风投的拉拢后,又迎来了三位年轻人。刚走进紧巴巴的会客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