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我复活了科学家 >

第26章

我复活了科学家-第26章

小说: 我复活了科学家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导致英雄无用武之地。
  简直就是人才资源浪费!
  当然了,如果从事科研工作等特殊岗位,的确,没有学历……或者换句话说,没有经受过一定阶段教育,确定难以达到能科研的水平。
  王涛解释道:“苏总误会了,我们和郑总都没有学历鄙视的观念和想法,事实上郑总和我们商量过,我们也是一致同意的。
  考虑到在未来,公司是科技为主的高新企业,科技更新换代太快,日新月异,科技新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而科技新潮需要经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更容易能跟上,若咱们自己人都没有跟上,凭什么让别人相信咱们的科学技术。
  或许您觉得我们太狭隘了,您会说没有学历照样能跟上科技新潮,经历过高等教育的人,或许有好人,有坏人,有眼高手低的,有高分低能的等等,甚至“文化”不如普通劳苦大众的都大有人在,但是他们接受新奇和学习新事物的能力明显比较快,普遍适应性较好,思维和想法也较为先进,荣光科技发展太快了,早期需要这样一批受过高等教育的职工来承担和支持,因此,郑总才会设下门槛。”
  苏晟沉默了几秒,“我不想反驳什么,我的观念里,学习和学历是两码事,学习非常有用,乃至终生受益,保持时刻谨学态度,而学历是阶段学习成果证明,同样很重要,但绝不能因为重要,就一棒子打死一群人,那些没学历的,没准是高考失误落榜,或者家庭条件不允许等等,不代表个人会怎样……帮我转达郑总,宁缺毋滥筛选的是能力,不是学历,在荣光,能者上,庸者下,学历永远不是门槛限制,至于你们说的接受和学习科技新潮衍生新事物能力……”
  苏晟缓缓起身,“信不信,给我十年、二十年,无论学历高低,见识深浅,知识渊博或肤浅,都会对这个世界,熟悉且陌生!”
  科技改变一切!
  当科技全面改革,所有人都会处于同一水平线,用全新的目光,好奇的目光,新的思维、思想去接受新潮事物!
  科技改变一切!
  王涛和黄一帆有些激动,他俩都是奔四的人,每次紧跟随苏晟步伐时,总能感受到一股前所未有的奇特力量,让他们重新找回年轻时的冲劲!拼劲!和年少时妄想改变世界的“伟大梦想”!
  黄一帆接着汇报:“生产厂房租赁,我和采购部经理协商、考察后,决定就在上塘工业园C区,一来,交通便利,便于运输货物;二来,距离咱们比较近,便于工作交接;
  此外,上塘工业园最近刚好有南玻公司分区厂房搬迁,我跟园区负责人正在商谈,预估价格以每年五百万能拿下,生产线都是现成的,七成新,能用,就是缺乏您在技术资料里提及的高精密机床。
  而原料供应商以招标形式开展,我让商务部和售前部门联合,开标、放标,相信很快咱们就能筛选出有资质、信誉好的原料供应商。”
  苏晟敲了敲手指,思虑一番,“高精密机床,我来解决!”
  宋长庚貌似在机械学上也颇有建树,晚些时候找他问问,看看能否做出几套精密机床来。
  苏晟对机床是不陌生的,毕竟他所学专业为机械电子工程,上学期刚开学那会,他金工实习做了个锤子!
  简单学会普通车、铣、镗、高钻和插齿机等机床,而电火花线切割他第一见识到,挺牛啤的,至于钳工……最特么手疼!拿个小锉刀,锉来锉去!
  反正,最后就得到个锤子!
  记忆尤深啊。
  他十分清楚,国内外对高精密机床把控较为严格,普通私营企业,想拿到高精密机床,根本不可能,就算是大规模国营企业,高精密机床都较为吃紧。
  国内使用机床高端点,也就五轴联动加工中心,顶端CNC可达七、九轴,而国外工业母机工具机发展什么12轴、24轴、32轴、36轴……
  究竟什么样?
  普通人接触CNC大都为五轴联动,包括大学工科所学的金工实习,使用加工中心便是五轴铣、车床,其他多轴联动机床,苏晟没见过什么样子。
  而所谓五轴联动加工中心,就是以XYZ三轴进给,以及绕XZ旋转轴的AC端,有自动换刀库等装置。
  而高精密机床之所以是新型复合材料玻璃的核心生产设备缘由,来自于用料“配方”,精准的“配方”才能合成该玻璃,高精密机床则好比决定用料精准的工具“刀”!“配方”原料多数硬度、密度较大,普通工具“刀”无法完成精准切割工作,而且后续玻璃产品类型划分,也需要高精密机床来操作完成。
  ……
  黄一帆把注册资料股份协议递给苏晟,“长庚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注册中,法人代表是您,持股70%,宋长庚先生持股30%,以下几份文件需要您签署。”
  “嗯好,我看看。”
  这个时候,霍思妍用烧好的水沏壶茶放在桌前,给三位“老总”各倒一杯。
  签署文件都审查一遍,没什么明显问题,毕竟他又非学法律专业,只能看个大概,就算有“文字游戏”的纰漏问题,他也检查不出来,不过黄一帆等人可不敢跟他耍小心机。
  苏晟提笔龙蛇,关于给宋长庚的30%股份,其实就是个幌子,宋长庚是他的眷属,说难听点,就是他的私人“物品”,所以签给宋长庚,主要是为了国内有限责任制公司注册最低需要两人持股的规定,同时也是为了给宋长庚私人证明,苏晟说过,科技的荣光永远属于科学家本身,荣光玻璃既然是宋长庚所做,那么就应该冠名长庚!
  至于宋长庚身份证明,自然是安杰拉出手,给宋长庚安排合情合理的身份,就算有心人调查,终究也会一无所获。
  “荣光玻璃改名,叫长庚魔幻玻璃,帮我给长庚魔幻玻璃注册商标和专利。”
  “好的苏总。”
  “让郑总帮我物色几个合格职业经理人,以后长庚材料会独立成子公司,未来游戏事业部也会单独划分出去成立子公司,荣光科技为总集团!”
  苏晟突然嗓音微扬,意味深远,“如果以后你们谁愿意接手长庚材料或者荣光游戏板块,当然了,以后经营范围不限于长庚材料和荣光游戏,荣光科技以后成立集团,未来的集团子公司板块会越来越多,你们可以挑自己喜欢的方向发展,我许诺,可以给他5%左右的子公司股份,而留在荣光科技总集团,抱歉,总集团股份我不会再分割半点。”
  高级职业经理人并非纯粹的高级打工仔,普通职员面试时,都会询问HR,公司能够提供给他们自身的未来职业规划生涯里的前程职业上升空间是怎么样的?晋升渠道是怎样的?谁也不甘心一直做“小兵、小卒子”,而作为高级职业经理人,他们上升空间逼仄、狭窄,晋升渠道单一,就只是努力成为股东,并拥有董事会的话语权。
  换句话说,打工是不可能打工,成为企业合伙人才是他们最终目标。
  因此,股份的诱惑非常大。
  王涛和黄一帆对视一眼,坚定的摇头,“我们不需要股份,只要您不把我们炒鱿鱼,我们愿意永留荣光科技总集团!”
  苏晟笑了笑,聪明的抉择,股份再好,哪有权势诱惑人?
  和王涛、黄一帆又聊到其他工作安排和各项目进展汇报,以及游戏大战情况,全都汇报完以及策划好接下来荣光科技短时间内征程计划后,王涛等人离开,苏晟把办公室门反锁,转身进入宋长庚实验室。
  “苏先生,您来了。”
  “嗯,有点事想请长庚先生帮忙。”
  “您说,但凡长庚能做,定当义不容辞、义无反顾。”
  宋长庚从数控机床后,拎着一根铁棍出来。


第三十八章 纳米级数控加工中心,现实实验室建设
  “我需要高精密机床作为新型复合材料的工具机。”
  苏晟直言表达诉求。
  宋长庚笑呵呵说:“没问题,机床是现代工业心脏和基础,我著作《天工》书籍内,有机械篇,所以您给我灌输紧随时代知识里,就有关机械学所有最前沿知识和制作生产技术工艺资料,加上我特殊天赋能力,可以冶炼出符合高精密机床零配件材料以及所需各种“刀”型材料,但我需要安杰拉教授提供计算机编程上的技术支持。”
  苏晟表示可以,数控机床重点在数控二字,整个数控加工中心好比人类,计算机核控就是人的脑袋,自动换刀库和刀具就是手臂,而机床本体,不管是卧式、立式,都是身体躯干。
  “您需要哪种高精密等级的机床?”
  宋长庚问苏晟,苏晟回应:“关于新型复合材料玻璃,长庚先生最有发言权,满足玻璃生产工艺是必须的,如果可以,尽可能的提高精密级更好。”
  苏晟有自己的考虑和小算计,一旦高精密级机床被应用在长庚魔幻玻璃上……能预料到的,国内某些军工、制造业国营企业必然需要精密机床,不说赚钱购需的事,他完全可以借此轻易的牵线搭桥,结盟官方依仗做靠山、背景。
  荣光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吞金兽姿态惹来无数人眼红,而在炎黄华夏,若没点官方背景可依靠……那就真是不知死活,利益熏心的资本岂会放过肥肉,届时,荣光肯定会被吞噬殆尽尚可料,骨头都不会剩下。
  宋长庚说:“普通级别,分辨率1μm,最大进给速度15到25m/min,定位精度l0μm左右;高精级别,其分辨率0。1μm,最大进给速度为15到100m/min,定位精度为2μm左右;介于2~l0μm之间,以±5μm较多,称只为精密级。
  若您希望尽可能高些,我可以利用新冶炼硅碳钢新材料,做到机床精度为纳米级!此外,在材料条件允许下,计算机核控核心配置需求更高,并要求实现纳米级精准操控,因此,对工序和编程要求较高。”
  微米级机床,宋长庚看不上,要做就做纳米级!
  来自科学大佬的骄傲!
  “我会让安杰拉全程配合你,希望长庚先生尽快将纳米级数控机床做出来。”
  “我需要现实材料实验室,您知道的,虚拟材料实验室,只能科研使用,不能商用!”
  “嗯好,我马上去安排。”
  以荣光科技日进斗金赚钱速度,快速组建省级重点材料实验室,并非难事。
  跟安杰拉打个招呼,安杰拉表示,随时可以协助宋长庚完成纳米级数控机床研制。
  离开实验室,苏晟把霍思妍叫来,“跟王总和黄总说,我要组建实验室,分别是材料科学实验室、计算机科学实验室、大数据研究院以及虚拟云实验室!该申报的申报,该下播资金的播发资金,以后荣光科技各大实验室我直隶管理,由科研部门统一管辖,各实验室、研究院的主创人事调动和认命,皆有我与科研团队主创来决定!”
  霍思妍:“???”
  苏总中二臆想综合症又犯病了,科学实验室、研究院是那么容易组建的吗?
  且不说资金,就说申报资质,荣光科技貌似有点费劲,就算找中介挂靠资质满足申报条件,可时间节点最快也得往后推到年末。
  资质包括企业资质和实验室人员配比,除大量流动资金外,需要高精尖科研人才入驻,与类如博士研究生流动站相似。
  “苏总,您确定要组建科研实验室?”
  “嗯,没错,荣光科技需要各类型实验室,方便我的科研团队研发,速度要快,我需要半个月内组建好。”
  “苏总您性子太急了,想要半个月内完成,根本不可能实现。”
  霍思妍想了想说:“据我所知,不考虑资质问题,如果咱们申请企业类科研实验室,从申报给科技局,到反馈批准下来,可能需要三到六个月,您能等吗?”
  “啊?需要三到六个月?不行,我等不及,荣光科技也不能等。”
  苏晟起身渡步,在国内混,资质、流程是两座巍峨大山,限制一切固有现状,于秩序而言是好事,于私情而言,则为增添阻扰,若不出现扯皮和推诿的恶心事还好,若有,就比较扯淡了。
  霍思妍见苏晟忧愁的模样,笑道:“苏总您别着急,我有个不成熟的建议,您看,咱们能不能借助学校力量?您的母校杭大,有申报资质和条件,而且会受到有关部门绿灯通行便捷,倘若流程较为顺畅,也就半个月时间,就能把实验室申报下来,至于怎么跟学校领导协商,就看您了。”
  霍思妍想法和提议非常好,可是苏晟定好明天去闽东飞机,以及学校属于放假期间,他上哪去找校领导?
  咦?
  等等!
  众创空间的李恒老师不就是负责杭大学生创业的指导老师吗?没准能给他提供帮助。
  试一试!
  苏晟翻出李恒电话,准备拨打过去。
  ……
  杭城大学家属院。
  “老李,快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