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学霸重生之追夫三人行 >

第140章

学霸重生之追夫三人行-第140章

小说: 学霸重生之追夫三人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他们就顺理成章的在一起了。
  他为了她,将自己改名为吴大牛,然后为了不引人怀疑,生生把自己活成了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的样子。
  可是没有人知道,他其实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吴思宇。
  没有人能够相信,他曾经是皇宫里威风凛凛的一品带刀侍卫。
  他从来不恨她当日在皇宫的绝情。
  因为他一直相信,那一夜,对于他来说,终身难忘那一个的缠绵香艳,对于她来说,其实是没有记忆的。
  后来,他们成为了夫妻,生下了第二个孩子吴二红的时候,他曾经试探的问过她,对于紫嫣的身世(那时候,为了掩人耳目,他给她取名为大红。)可是,她一无所知,看来她一直以为,那是建文帝的嫣公主,不是属于他和吴大牛的大红丫头。
  所以,她到死,也恐怕不会知道,紫嫣,其实不是她和皇上的孩子。
  再后来的一天黄昏,当他像往常一样,出去耕田犁地,回来之后,屋子里却人去楼空。
  茅屋里收拾的整整齐齐,桌子上只留下一张字条:“天亮了,我就走了,不要找我。我去了我该去的地方。
  感谢你曾陪我走过那么多黑暗的日子,如果可以,我希望,我从来没有经历那些黑暗,也没有遇到过你。”
  她带走了属于他和建文帝的“嫣公主”,却没有带走她的另一个女儿吴二红,她的用意显而易见。
  那一刹那间,吴大牛明白了,原来他只是陪她度过这个黑夜的路人。
  天亮以后说再见,她真的狠啊。
  那时候,吴大牛也真的恨啊。
  他恨这个虚荣浅薄的女人。
  他发誓要找到她,然后在她的男人建文帝面前,把早已经长成大姑娘的吴二红,送到他们那对旧情人面前,恶毒的告诉他们:
  这是你的二女儿,为什么不一并带走,让二丫头跟着你一起享受几天公主的好日子吧,敏贵妃!
  所以,其实,吴大牛每一次见到吴二红就嘱咐她,有生之年,一定要找到母亲和姐姐。
  说是团圆,其实他心里只想报复。
  可是现在,他发现,他对她的恨,早已经烟消云散了。
  这么多年,他对她只有怀念。
  他找她,不是为了报复,只是因为相思。
  特别是当他得知她这几年的生活的时候,他的心痛了。
  他才知道,原来,这么多年,他一直爱着她。不是恨。
  ……
  “二红。”
  此时,吴大牛回忆到这儿,微微一笑:
  “丫头,在这个世界上,你是唯一知道,嫣公主身世的人,爹爹还是要拜托你,还请你在有生之年一定要和她姐妹相认,把她到爹爹的坟头上来上一炷香,爹爹就欣慰了。”
  “不,爹爹。我不许你说这么丧气的话。”
  吴婳忽然觉得吴大牛的情绪很是低落。
  “爹爹,紫嫣姐姐我知道她在哪儿,但是我不会替你去找,我要你自己去找。”
  吴婳忽然十分坚决的说。
  她要留一个希望给这个深情的汉子!
  “紫嫣在哪儿?”刚才其实已经打算回去以后就了此残生的吴大牛,忽然来了精神。
  “紫嫣姐姐被朱允炆带走了。她其实已经爱上了汉王,但是汉王因为她是建文帝的女儿,而拒绝接受她,如果你找到她,告诉她真相,或许,她也会感激你的。”
  吴婳说到这儿,有些抱歉:
  “可是,朱允炆去了哪儿,我也不知道,当今皇上大人大量,已经准许他四海漂泊了,所以谁也不能去寻找朱允炆了。”
  看到吴大牛亮起来的眼睛,瞬间变得灰暗,吴婳赶紧安慰道:
  “可是,谁能说得清楚缘分?说不定有一天,紫嫣姐姐就回来找你了。”
  “嫣儿一定长得很好看,就好像阿敏一样漂亮是么?”吴大牛忽然问道。
  “父亲,你的意思是说,我之所以长得不好看,就是因为样子随了你么?”
  吴婳默默在心里抱怨。
  此时,朱瞻基忽然走过来了。(未完待续。)

  ☆、284章 穿上龙袍的心上人

  “婳儿,我们该回宫了。礼部正在请示我,登基大典的安全保卫问题,我得回宫去安排。”
  此时,已经月上中天了,朱瞻基手里提着好几个精美的宫廷蟋蟀笼子。
  看得出来,在给吴婳父女见面的这一段时间,他已经又去捉了好多蛐蛐。
  看着这样一个提着蟋蟀笼子的皇帝,吴婳觉得画面有点太违和了。
  此时,吴大牛已经被人带走。
  “红儿,你还在皇宫里么?以后爹爹可以常常来看你么?”
  已经走了几步的吴大牛,又忍不住回过头来问道。
  “爹爹,我不在皇宫里。我……我要出宫去找姐姐。”
  吴婳当然没有办法告诉吴大牛,她还要去山东汉王府做细作,她只好灵机一动,随口编出这样一个理由。
  “真的?”吴大牛一下子显得惊喜万分。
  “当然啊,爹爹,如果你真的想见我,那你一定要在这里好好的等着我,等我把姐姐给你带回来,我们一家三口一起去母亲的坟上,告诉她真相,如果我们回来找你,你已经先不在的话,女儿可不会原谅你。”
  吴婳深情的说道。
  虽然她不知道,这一辈子,她还有机会再见到紫嫣与否,但是,她真的很想,给爹爹一个活下去的理由。
  “好好好。丫头,爹爹等着,你也要保重。”
  吴大牛听到这儿,激动得涕泪交流:
  “你就放心去找姐姐吧,爹爹还不老,爹爹就算是还有最后一口气,也要等到你们回来,和我相认,我才咽下那口气。”
  朱瞻基有些着急的拉拉吴婳的衣袖,吴婳只好对吴大牛说了一声“再见”,然后转身而去。
  再见,再见,再也不见?
  有生之年,我还有机会再次见到这个深情而执着的汉子么?
  吴婳在心里问自己。
  可是,她来不及去思考,那些隐藏在远处的侍卫队长已经来到了朱瞻基面前。
  “婳儿,请随朕上马车。”
  朱瞻基在人前,开始恢复了他皇帝的身份,对吴婳自称“朕”了。
  三天后,在奉天殿举行新皇帝的正式登基大典。——“登极仪”。
  朱瞻基邀请自己的两位叔叔——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参与观礼。
  这也是现代人吴婳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古代的这种大型仪式。
  她偷偷的靠近奉天殿大殿,饶有兴趣的凝视着那高高的王座。
  金漆雕龙宝座安放在大殿正中的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
  背后是雕龙围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一条矫健的金龙;
  仰望殿顶,中央藻井上有一条巨大的雕龙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的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金銮宝座,象征着“天下归心”。
  奉天殿里彩画绚丽,鲜艳悦目,红黄两色金龙纹图案满到处都是:有双龙戏珠,单龙飞舞;有行龙、坐龙、飞龙、降龙……多姿多彩,龙的周围还衬着流云火焰。
  可以想象,很快,这华丽丽的金漆雕龙宝座就将坐着一位一位睥睨天下的王者,她的心上人朱瞻基。
  从吴婳七岁进宫的时候,多少人在为了这一天而等待,可惜他们都看不到了。永乐帝朱棣,仁宗皇帝朱高炽,他们都看不到朱瞻基登上这王座的一天了。
  吴婳的心里莫名的感伤。
  她看着宫里的人忙忙碌碌,而又有条不紊的各司其职。
  首先是仪式前一天的准备工作:“司设监”陈御座于奉天门,“钦天监”设定时鼓,“尚宝司”设宝案,“教坊司”设中和韶乐……
  司设监、钦天监、尚宝司、教坊司,都是礼部的直属机关。这几个部门是筹备“登极仪”的主要机构。
  “司设监”就是一个后勤部门,下设总理、管理、佥书、典簿、掌司、写字、监工等员。
  “钦天监”的工作就是观察天象,推算节气,制定历法。有监正、监副等官,向皇帝汇报所谓的“天意”。
  此时,钦天监的正副使相继向朱瞻基汇报:皇上的命盘星紫微星已经冉冉升起,正是登基的大好时间。
  于是,尚宝、教坊两个部门就忙起来了。
  “尚宝局”负责设备的安置,“教坊司”负责仪式中的文艺演出。
  第二天,寅时,大约凌晨四点钟,就派遣官员祷告天地宗社。
  此时,朱瞻基穿着一身孝服来到“几筵”面前。
  “几筵”就是陈设祭品的桌子,前面列有先帝、神灵的牌位。
  这是仪式的序幕。先要由礼部的官员分别到天坛、先农坛、太庙告知祖先。
  到了卯时,鸣钟鼓,此时新皇帝朱瞻基脱去孝服,穿着衮服来到奉天门。
  只见他带着12冕冠,这是皇帝登基时专门戴的帽子。
  在圆柱形帽卷上端覆盖着一尺二寸、长二尺四寸,用桐板做成的綖,綖板前圆后方,用皂纱裱裹。綖板前后各有12根五彩的丝绳,每根丝绳上面穿着五彩玉珠12颗,每颗间距一寸。
  帽卷用玉草作骨架,外面覆盖着玄色纱,里面用朱色纱做成。
  帽卷两侧有纽孔,用玉簪穿过纽孔把冕固定在头顶的发髻上,下端帽圈,纽孔都用金片镶成。綖板左右悬红丝绳为缨,缨上挂黄玉,垂于两耳之旁,叫作纩充耳。
  光是这做工繁杂的一顶帽子,吴婳就已经能感受到帝王的尊崇了。
  而此时,才刚刚27岁的朱瞻基,穿上那一身明黄色的龙袍,那才叫做神采飞扬,华美绝伦,让感觉到一种无与伦比的王者气势。
  这种明黄色的龙袍,称为“衮龙袍”。皇帝只有在特别盛大的仪式中才穿,他们日常所穿的是黑色绣龙形的常服。
  “衮龙袍”是与冠冕配套的。衮服由玄衣、黄裳、白罗大带、黄蔽膝、素纱中单、赤舄等配成。
  玄衣肩部织日、月、龙纹,背部织星辰、山纹,袖部织火、华虫、宗彝纹,领、袖端、衣襟侧边、衣襟底边都是本色。
  另有黄、白、赤、玄、缥、绿六彩大绶和小绶,玉钩、玉佩,金钩、玉环及赤色袜、舄,一切都是那么华美,象征着一个帝王的无上尊崇与独特。(未完待续。)

  ☆、285章 新的王朝,新的人生!

  新的王朝,新的人生!
  不要说吴婳,不要说,这王座下的芸芸众生,就连那王座上的皇帝朱瞻基的人生,也将从此改写。
  谁也不能做主自己的人生,做主的是那金光闪闪的王座。
  此时,身着黄色衮服的新皇帝登上*城楼后,登基仪式才算正式开始。
  早就等在*前的官员都身着朝服,在“洪胪寺”官员的引导下,他们经过金水桥进入紫禁城。
  但这时他们还不能进入“奉天殿”,因为皇帝还在奉天门上做祷告,所以,大臣们只能留在午门外的广场上。
  他们以“文东武西”的方式跪在御道的两侧,等皇帝和各路神仙沟通完毕后从“奉天门”上下来。
  此时,穿着明黄色龙袍的朱瞻基从*城楼上下来后,进入“奉天殿”就座。
  他的衣袖被风带着高高飘起。他飞扬的长眉微挑,黑如墨玉般的瞳仁闪烁着威严的光彩,俊美的脸庞辉映着晨曦,带着天神般的威仪和与身俱来的高贵,整个人发出一种威震天下的王者之气,俊美而棱角分明的脸上此时噙着一抹掌控一切的微笑。
  他走上王座,坐定,大臣们这才依官阶高低鱼贯进入,三呼万岁,对新皇帝上表道贺。
  然后,“司礼太监”海涛正式宣读诏书,确认新皇帝的身份。
  一届王朝就此拉开序幕。
  此时,27岁的朱瞻基正式即位。
  他声音洪亮的开始宣读他人生的第一份诏书:
  “改年号宣德。立胡善祥为皇后,搬入坤宁宫,执掌凤印。孙灵微为贵妃,册封仪式另行举行。”
  接着朱瞻基望了望王座下的两位叔叔,继续宣召道:
  “父皇在位,对两位皇叔汉王朱高煦与赵王朱高燧的赏赐厚于其他王府。只因父皇深爱家人。朕如今登基,更加要替父皇照顾好两位皇叔,朕宣布,加封汉、赵二王岁俸禄二万石。各赐田园八十顷。钦此。”
  众目睽睽之下,汉王和赵王先后上前领旨谢恩。
  接下来,朱瞻基又开始大赏功臣。
  然后,“教坊司”开始表演节目,为今日盛典助兴。
  今日的奉天殿,激荡着一种无与伦比的喜庆与威严。
  一切只因为,一个崭新的王朝就要开始了。
  而此时,内心无比激荡的吴婳却没有注意到,在王座下观礼的汉王,此刻那五味杂陈的心事。
  汉王从没有如此近距离的打量着,他称为“小侄儿”的新皇帝。
  只见朱瞻基坐在金漆雕龙宝座上,嘴角挂着自信的微笑,他扫视着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