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穿成黛玉她侄女 金推完结+番外 >

第83章

[红楼]穿成黛玉她侄女 金推完结+番外-第83章

小说: [红楼]穿成黛玉她侄女 金推完结+番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她想到了肖氏以往对她的教训,只觉得肖氏教训的是就是给她的教训不够,要是之前肖氏给她打一顿什么的可能她还能涨涨记性。
  “我知道错了,我发誓我以后一定要改,要是再随便说话不经脑子我就……我就不得好死!”林祯火大直接发了个毒誓。
  柳湘莲忍不住说了她一句:“好好的姑娘家发什么毒誓,刚说了不要什么都往外面说,现在就忘了?”


第100章 有得有失
  那天的事情除了柳湘莲和吕卿之外没有其他人知道;不过林祯就像是换了一个人一样。
  起码作为她的亲生母亲肖氏就发现女儿改变了许多,变得沉稳了,也不像过去那样个性跳脱口不择言。
  肖氏有些惊讶;终于是忍不住问她。
  林祯苦笑了下:“我那天做了一个梦;在梦里因为我做事鲁莽不经脑子惹出了麻烦,害了人家的性命。娘;我受到了教训;以后再也不敢那样了。”
  听了女儿的话,肖氏很是惊讶,一直以来她都担心女儿这个脾性;还打算等自己生产完好好扳扳她的性子的。
  现在还没用她出手;女儿自己就醒悟了;这真不晚。
  “那你以后说话做事一定要三思而行;不要让我失望。”肖氏摸着林祯的头说;难怪她觉得女儿这几天似乎瘦了;怕是那个梦很吓人把这丫头吓坏了。
  林祯点头,可是又有些苦恼:“我都发誓了;可是我又害怕;我的性子都这么多年了;怕是不容易改的。”
  这是她头一回这么正视自己身上的缺点,也是头一回这么渴望能够改变自己。
  看着女儿苦闷的样子;肖氏能够理解她这次想要改变自己的决心有多大。
  她想了想有了主意,她从自己的首饰盒里找出了一枚戒指:“这个给你,你把它戴在手上;每次说话做事前先看一眼它,在心里想想自己要说要做的对不对。”
  林祯接过戒指戴在手上,她重重的点头。戒指也有戒止的意思;正好适合她来用。
  从这天起,林祯凡是说话和做事前都会先看一眼手上戴着的这枚戒指,这个看的过程正好让她可以在心里反思一下要说要做的话是否正确。
  以前林家的下人会说他们家的大姑娘是个饱读诗书的才女,姐儿是个活泼灵动的女孩。
  现在他们就感觉到大姑娘还是一如既往有学问,不过爱笑了不少。而姐儿虽然没有以前那么活泼,却变得稳重了不少,说话做事都越来越有大奶奶的样子。
  吕飞白和吕卿只在林家住到了正月结束就离开了,他们要继续返回嵩山书院,吕卿也换回了一身男装。
  而林祎则留了下来,他今年要参加秋闱,吕飞白让他等考完试出了结果再回去。
  用他的话来说,无论林祎中与不中还是要继续读书的。
  林家众人都去送了吕家祖孙,林祎观察到她哥偷瞄吕卿,送人的时候有些恋恋不舍。
  她刚想张嘴取笑一番,又先看了眼手上的戒指,随即闭上了嘴巴,只是和黛玉会意的一笑。
  黛玉也是一怔,她以为以林祯的个性怕是当场就会取笑林祎,正想着怎么岔开话题来着,没想到林祯却没说话。
  林祯之前已经把那天发生的事情告诉了她,还有她要改变的决心。
  黛玉也想着帮林祯改变自己,只是她觉得以林祯的个性想要做出这样重要的改变怕是需要一段时日的。没想到林祯居然短时间就有了进步,这让她这个做姑姑的很是为林祯高兴。
  吕家祖孙离开之后,林祎就在家中按照在书院的作息苦读,林海和林松闲暇下来都会为他做辅导。
  在黛玉生日之后没多久,肖氏经过一番阵痛生下了一个女孩。
  这是林家第三代的第三个孩子,大家都很高兴,林祯和黛玉两个更是开心围着摇篮逗孩子玩。
  肖氏多少有些遗憾,林家男丁太少,她本想着能给林祎添个弟弟做帮手的。
  不过女孩也很好,怎么都是身上掉下来的肉,怎么疼爱都不够的。
  林海和林松对于添丁都很开心,这对父子经过一番讨论,这孩子的名字也定下了,就叫林祺。
  “祺是吉祥的意思,我的妹妹这辈子一定会吉祥如意快快乐乐的。”林祯开心的对黛玉说。
  黛玉也很是赞同,他们林家的女孩一定都会吉祥如意的。
  因为肖氏生产的关系,她也缺席了迎春的婚礼,只有黛玉和林祯去送迎春出嫁。
  迎春是三春中第一个出嫁的,在她出嫁后不久从贾家二房那里也传来了消息,贾政给探春定下了一个举人做夫婿。
  “那位崔举人年少中举,就是之后科举不够顺遂。不过老爷说以崔公子之才,金榜题名是早晚的事情。”这是来林家报喜的贾家下人的话。
  林祯眨眨眼,她记得好像原着里探春是远嫁的,那这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崔公子又是什么人呢?
  因为宝玉的关系,他们林家人轻易不会去贾政家,对于探春这桩婚事了解不多。
  这突然冒出来的崔公子正是之前碰瓷过林家马车的崔庸,他后来被贾政的轿子撞到,然后被贾政带回家疗伤。
  他看着贾政家大小也是个官,家里的下人一个个很有派头,应该是有来历的人家。
  于是私下里打听了一下知道这家居然出了一个宫里的娘娘,而且家里现在还有一位未嫁的小姐,当即他就想办法把自己说的怀才不遇博得了贾政的同情留了下来。
  他先是做了贾政的清客,很快就得到了贾政的信任还引为知己,后来更是不知道怎么哄的贾政把探春许配给他。
  关于这桩婚事,既有满意的人也有不满意的人。
  首先崔庸自己就很满意,他要是娶了这家的姑娘就相当于跟皇上做了连襟,这可是无上的荣耀。
  同样贾政也很满意,他觉得未来的女婿是大才,虽然这一科落榜了,下次一定高中。到时候什么探花榜眼都不提,直接中个状元让那些亲戚们看看,尤其是让那父子双探花传为美谈的林家看看。
  探春在悄悄看了眼崔庸之后也算是满意,虽然她觉得崔庸比她想象的要逊色一些。
  可是毕竟是她父亲掌过眼的,听说家里没什么人了,她嫁过去就是正头娘子可以自己当家做主的。
  等过两年崔庸高中了,她也是诰命夫人了。
  而且以崔庸家事,她算是低嫁,谅那崔庸以后断不敢对她不好。
  这三位都满意了,那边王夫人和赵姨娘却不满意了。
  那次周瑞家的说起可以拿探春的婚事换银子回来,她就动心了,只是当时急着要还户部的欠银,一时之间找不到合适的人家只能作罢。
  后来她还暗暗嘱咐周瑞家的注意一些,给探春寻摸一个合适的人家,当然这个合适的意思就是银子多愿意给钱。
  现在贾政没问过她的意见就给探春定了一个落地书生,这让王夫人很是生气。
  但贾政已经决定了,她有不能反驳,只能在肚子里生闷气觉得损失了一笔彩礼钱。
  同样的赵姨娘也觉得以她家姑娘的才貌必然能高嫁的,到最后却只能嫁一个穷书生,真是太委屈了。
  她回头就怀疑这是王夫人在使坏,故意让探春低嫁的,为此还一连几天偷偷的咒骂了王夫人。
  贾政家这几位对于这桩婚事的态度不一,其他人的想法就更不用说了。
  唯独要说宝玉,当时宝钗把探春定亲的事情告诉了他,他只是点点头就继续读书了。
  这让宝钗的眼神有些苦涩,虽然她嫁过来之后,外人一直觉得宝二爷和宝二奶奶夫妻恩爱举案齐眉。
  可是作为当事人她却有别的感觉,宝玉虽然对她很是温柔,却并不热情。
  当然也不仅仅是对她,就连以前伺候在身边的袭人等人也是如此。
  宝玉现在给她的感觉就是一个快要成了正果的老和尚,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没了。
  每当想到这,她都有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不敢继续想下去。
  “可能二爷是心烦秋闱的事情,等考完了就好了。”袭人在她身边安慰她。
  袭人现在名义上是宝玉的通房,可是宝玉却从来都不看她,更不用她在房里伺候。
  因此袭人反而更像是伺候宝钗的人,她只能柔顺的依附着宝钗过活。
  宝钗担心的也正是她所担心的,但她也只能说着好话劝慰宝钗也劝慰自己。
  “但愿吧。”宝钗叹了一口气,然后摸了下自己的肚子。
  宝玉对她并不算热情,也不热衷于夫妻敦伦,她成亲要有一年了,肚子还没有动静。
  这要是能有一个孩子,她还有所寄托,这日子才有盼头。
  宝钗想着要日子有个盼头,有的人日子就没有盼头了。
  去年甄贵太妃被弘兴帝斥责之后,又羞又气称病不出,结果没几个月就真的病了。
  后来她一病不起,驾鹤西去。
  这甄贵太妃一去,太上皇就受不住了。
  他本来就上了年纪,加上过去诸皇子夺嫡时被气了几次,身子就不好。
  现在放在心里疼爱了几十年的甄贵太妃一去,他也一下子病倒了。
  太上皇这一病倒,弘兴帝和韩皇后只能双双去侍疾。
  好在做过皇帝的人大概都怕死,太上皇在病榻上挣扎了许久又好了,只是身子又差了许多。
  今年夏天有些暑热,弘兴帝怕太上皇身子受不住,就下旨奉着太上皇和太上皇后并带着后宫妃嫔去避暑行宫小住。
  这避暑行宫在京城之外百里的地方,皇上去了那里就不能每日都上朝议政,但政事又不能耽误。
  所以几位首辅,各部的尚书,连带着给皇上拟旨的翰林等人也随着去了行宫那边。
  林家两位官员这次都会随驾,林海身为户部尚书,要随时随弘兴帝议政的。
  而林松则是因为某次弘兴帝召见庶吉士们时的应对得了圣心,这次也得到了一个随驾的机会。
  不过他只是一个小小的庶吉士,只不过会在皇上闲下来的时候陪皇上聊天读书,属于闲差。
  这下子林家的宅子除了林祎一个男丁之外就都是女眷,没有能当家主外的主子了。
  肖氏要养育小女儿林祺,还像去年怀孕时一样把家事交给黛玉和林祯处置,她只要在一旁指点就行。
  而且随着秋闱日期的临近,她还要把注意力放在儿子林祎身上,也是很耗费心神的。
  黛玉和林祯已经处理过不少家事,这次继续管家也没有什么不习惯的,而且随着林祯越发的成熟,她们姑侄两个一起商量斟酌处事更加的周全。
  因此肖氏也不再管她们两个,更加关心林祎那边的情况。
  闷热的夏天过去了,因为太上皇在行宫那边呆的舒服,皇上就打算等过年的时候再回宫中,还下令让诸王公主们去行宫伴驾。
  皇上不回来,大臣们也不能回来,京中也只剩下各衙门留守的小官们,比如贾政这样的。
  贾政正好利用这个时间督促宝玉上进,直到宝玉进了考场才放下心来。
  他是放下心来了,里面的贾母和王夫人却一直悬着心,开始求神拜佛的日子。
  宝钗同样很挂心,除了担心宝玉的前程,还有一种隐隐的不安,她觉得宝玉临走时的眼神不太对。
  她的担心并不多余,因为考完那一天贾家去接宝玉的人是哭丧着脸回来的:“大事不好了,宝二爷不见了!”


第101章 贾家惊变
  本来贾家上下是在盼着宝玉回来的;贾母和王夫人还在说着等宝玉回来要给他好好补补,这几天在考场一定是辛苦了。
  宝钗和探春安静的坐在一旁听着,不时的附和一句。
  李纨则心不在焉的坐在一边;她的贾兰也去考试了;只是家里人的注意力都放在宝玉身上,根本没有人在意他。
  宝玉失踪的消息是在这个时候传了进来的;当时贾母和王夫人就差点晕过去。
  “还干什么;还不赶紧给我找,让府里的人都去找!”贾母哆嗦着手说。
  王夫人也是靠着玉钏擦着眼泪吩咐下人去找宝玉。
  李纨发现贾兰也没回来,忙问那报信的下人。
  “兰哥儿带着人在找宝二爷呢。”下人回道。
  李纨有些担心生怕贾兰找不到宝玉把自己也丢了;可是看贾母等人的神情;她又不敢多说什么。
  二房的下人都被派了出去;贾母还不放心;又让人回荣国府让那边府里也派人去找宝玉。
  不过这个时候荣国府两位男主子都在不在家;贾赦随着弘兴帝去了行宫那边;而贾琏则去了西北。
  去年西北用兵,穆介率军出征对抗罗羌;不过却在打了两场胜仗之后连输了几场;还丢了边关的几座城池。
  弘兴帝震怒;又派了自己的岳父韩老国公率军增援,贾琏就是那个时候被贾赦塞进援军里的。
  用贾赦的话来说就是:“那韩老国公一辈子就没打过败仗;你跟着去说不定还能立功,总比你窝在天武卫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