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穿成黛玉她侄女 金推完结+番外 >

第19章

[红楼]穿成黛玉她侄女 金推完结+番外-第19章

小说: [红楼]穿成黛玉她侄女 金推完结+番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进到祠堂里,看到那些祖宗牌位,林祯必须承认不论祠堂大小,这里的那种庄严肃穆气氛都是一样的。
  因为祠堂确实有些小,林海这里的祠堂只摆了他这一支的祖宗牌位,不过由于是主支,牌位的数量并没有比祖祠少太多。
  林海负责主祭,林松献酒,林祎负责捧香。
  贾敏这边,肖氏捧菜与她,她在亲手把菜品供奉在祖宗牌位前。
  一边摆放祭品,贾敏还在心中感叹,到底是家里有了人。以往这过年的时候只有她和林海两个人祭祀祖宗,心里都觉得愧对了祖宗。
  等到祭品都摆好了,林海带着一家人跪下敬拜祖先。
  林海一边叩头,一边在心中对祖宗祷祝着。
  他还提到了林松一家,对祖先说起虽然林松是过继来的,可是这几个月他冷眼旁观,心中甚是满意。他们父子颇为有缘,也请祖先保佑林松一家,让他能够享受几年天伦之乐。
  等到祭拜过了祖先,林海才带着家人离开了祠堂,回到正院。
  正院这里早就准备好了一桌丰富的年夜饭,林海看了眼饭桌对贾敏点点头甚为满意。
  “来都坐下吧。”
  林海一家美美的吃了一桌团圆饭,期间林祎他们几个孩子也插科打诨逗得大人哈哈大笑,气氛十分好。
  林海偶尔和贾敏对视,两人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开心,林海还看到了贾敏眼中的泪花。
  他们两个今天特别感慨,今年过年要比往年还要有年味,气氛还要好。
  在林家一派欢欣过年的时候,皇宫内院中可有人并不开心了。


第23章 帝王心术
  除夕夜里,坤德宫门口守门的小太监正在双手合十哈气取暖。
  他时不时的侧耳倾听,却只偶尔听到远远的传来的宫外百姓过年放爆竹的声音。
  他哀怨的看了眼宫门内,他刚才手气背抽了在外面值守的签,只能在宫门口苦哈哈的挨着冻,看着其他人在里面喝酒吃肉。
  小太监吸了下鼻子,仿佛可以闻到里面的肉香。
  不过这个时候他听到远处仿佛传来了拍掌的声音,他连忙又听了听,然后确定果然是拍掌声。
  “行了别吃了,回来了回来了。”他冲里面喊了两嗓子,随即几个太监打扮的人匆忙跑了出来,在门口垂手侍立。
  过了一会,不远处先跑来两个太监,他们站定响亮的拍了声巴掌。
  看到他们,门口的这几个太监更加站的一动不动仿佛是木人泥雕一般。
  在那两个太监不远处缓缓来了一只队伍,守门的这几个太监看到这支队伍马上跪在地上。
  这列队伍直接进了坤德宫,然后一前一后从两乘御撵上下来了本朝最尊贵的一对夫妻,也就是弘兴帝司徒信和他的皇后。
  弘兴帝下了御撵先等到皇后走近,然后携手进了坤德宫正殿。
  “皇上先喝些热茶暖暖胃吧,刚才在太上皇那里就喝了一杯茶水。我们去太上皇那里之前,我就让他们准备了一些汤食,皇上一会垫垫肚子再去跟宫里诸姐妹和皇子皇女们团年。”皇后笑着从自己的大宫女手上接过热茶亲手捧与弘兴帝。
  弘兴帝有些意兴阑珊的接过茶,然后随手就放在桌上。
  皇后看他这样就知道他心里不痛快,能够给当今的天子不痛快的只有太上皇了。
  其实说弘兴帝夫妻是现在本朝最尊贵的一对夫妻也是不太恰当的,因为太上皇还活着,皇上他妈太上皇后也活着呢。
  太上皇的尊号是广德,年轻的时候也曾励精图治,开疆扩土,给本朝百姓带来很长一段安居乐业的生活。
  广德帝不光是治理朝政是一把好手,后宫中也有着无数国色天香的美貌妃嫔。
  这么多的女人,生的孩子也不少,尤其是男孩。
  孩子多了就带来了麻烦,尤其这些含着金汤匙出生的皇子们。
  广德帝早早就立了仙逝的元后所生的嫡子做太子,他对太子也曾寄予厚望,希望儿子将来能够继承他的事业成为合格的皇帝。
  只不过这广德帝的身体太好,活到了六十岁也是精神矍铄,太子的年纪都一大把,孙子都要有了,也还是太子。
  太子等不及了,而其他皇子陆续长成,野心也膨胀了。
  于是太子就感受到前面老爹老而不死,后面兄弟奋起直追的危机感,再在有心人的挑唆下就造反了。
  只可惜,他刚造反就被广德帝给镇压了。
  虽然太子是广德帝最心爱的儿子,可是皇位比儿子重要。
  广德帝大哭一场之后毫不犹豫就废了太子,改封义忠亲王圈禁起来,没用几年这位义忠亲王就幽禁憋闷而死。
  自义忠亲王之后,广德帝有感儿子们都有了野心,也不再立太子,只是冷眼旁观诸皇子为了那一把皇帝宝座争得你死我活。
  因为广德帝看起来还能活好几年,几位皇子又一直等不到他再立太子,终于有人等不及了,再一次发动兵变。
  在义忠亲王造反之后,广德帝就有了防范,这一次依然顺利平叛。
  不过因为这次叛乱,他又折了几个儿子,自己也被气的中风,真的差点一口气没喘上来,去见列祖列宗。
  所以病好之后,他就匆匆下召把皇位禅位给儿子弘兴帝,自己当了太上皇,迁居到大明宫去修养身心想要多活几年。
  这位弘兴帝还是皇子的时候,并不是广德帝最疼爱的儿子,甚至还属于比较被广德帝忽略的那一挂。
  他本人又没有什么野心,只是老实的把广德帝交下来的差事办好,也不参与兄弟们的夺嫡之争。
  等到几个兄弟为了皇位造老爹的反的时候,他恰好去了外地,正好躲了过去,回头居然成了没有卷进诸王叛乱的最年长的皇子。
  广德帝决定禅位的时候,一看剩下的皇子,除了天资太差,年纪太小,剩下的不笨年纪还合适的也就只有他了,于是皇位也就是他的了。
  就这样,弘兴帝还没什么准备就成了新帝。
  只不过弘兴帝做了皇帝也还只能是个“儿皇帝”,他老爹还活着呢。
  广德帝刚刚禅位的时候还一副撂挑子不干的架势,可是退居大明宫后一段时间,他又不适应了,时不时就要把弘兴帝找过去,就如今的朝政指点江山。
  弘兴帝一开始还会提出自己跟太上皇老爹意见相左的地方,只不过因为太上皇凡是自己决定的事情绝对不会听他,日子久了他也就习惯了太上皇说什么他都对对对的日子。
  但人也总是有脾气的,尤其是弘兴帝当了皇帝还觉得憋屈,每次从大明宫回来心情都不会太好。
  今个除夕,弘兴帝和皇后去大明宫向太上皇和太上皇后拜年,也依然让弘兴帝十分的憋屈。
  太上皇后还好说,她本身只是太上皇后宫一个普通嫔妃,只因儿子被选做皇帝,她才母以子贵成了皇后,进而做了太上皇后。她本人就是一个性格恬淡的人,看到儿子儿媳只会关心他们的起居饮食,可不会大过年也给他们气受。
  让弘兴帝憋屈气闷的当然是他那个太上皇老爹了,因为今个太上皇提到了义忠亲王。
  义忠亲王是已故的废太子,废太子死了,可是儿孙还在。大过年的太上皇想到了他们,话里话外就是弘兴帝这个做皇上还有弟弟的没有照顾好死去的哥哥的后代。
  “我在你尚且如此,等我去了……”太上皇说了一半觉得不太吉利,他还没活够呢,也就不继续说了。
  光是这说了一半的话,就足以让弘兴帝带着皇后跪下请罪了。
  看着眼前那个穿明黄龙袍的人跪在自己面前,太上皇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满足,他果然还是这个国家最有权力的那个人。
  于是太上皇又借题发挥,告诫弘兴帝要尊重老臣,那些曾经跟随他鞍前马后的老臣,弘兴帝都要好好对待。不光是老臣,老臣的后代也要看重。
  “那样的人家,父一辈是忠臣,孩子也都教的好,比你用那些没有一点经验的白面书生要好。”太上皇说。
  大过年的只是得到了一杯还没来得及喝的茶水,就跪着领了一顿训,也难怪弘兴帝回到皇后的坤德宫就闷闷不乐的坐在那里。
  皇后自然知道皇帝为什么不高兴,于是就温言软语的说了几句,还抱出了她嫡出的才两周岁的三公主出来。
  见到牙牙学语的小女儿,弘兴帝的心情才好了一些。
  “待会你先去,我随后就到。”弘兴帝指的是一会他们夫妻要跟宫中的嫔妃皇子皇女一起团年的事情。
  皇后笑着点头,正准备前去又被弘兴帝叫住。
  “朕的后宫当中可有那些老臣家的?”弘兴帝皱眉问道,他忙碌于朝政,本身还不是那种儿女情长的人,对后宫自然不是很熟悉。
  皇后略微想了一下回道:“有妃吴氏、嫔周氏、昭仪贾氏等人。”
  弘兴帝想了想,吴妃是他过去宠爱过的,周嫔也属于常见的,昭仪贾氏他想了半天愣是没想起长相来,看来并不是个受宠的。算了,就她吧。
  “回头宴上你把那贾氏指给朕看看。”弘兴帝完全不觉得不认识自己的妃子有什么可羞愧的。
  皇后先是一愣,随即笑着应下。
  她跟弘兴帝多年的夫妻,自然知道她这位皇帝丈夫这么说可不是为了什么儿女情长,多半跟太上皇有关。
  皇后说了几句,就先去宫宴那边,只把弘兴帝留在正殿。
  弘兴帝坐在皇后御案前,身边只留下了大太监夏秉忠一人伺候。
  他问夏秉忠对那贾昭仪知道多少。
  夏秉忠自小就伺候弘兴帝了,可谓是十分的忠诚,虽然中途随着弘兴帝出宫建府,可回到宫中依然对宫中一切都了若指掌。可以说他现在是除了伺候太上皇的戴权之外,宫中权势最大的太监了。
  听到自己主子的问题,夏秉忠不假思索的回答:“贾昭仪出身荣国府,是荣国府二房贾政的嫡长女。”
  弘兴帝一听笑道:“原来是他们家,那倒是正用的到。这真真假假真是恰到好处。”
  夏秉忠听他说了句真真假假就心中一动,只怕皇上说的是甄贾吧,这甄贾可是老亲来着。
  甄这个姓氏在过去三十年间可以说是掀起宫中无数风云,要知道太上皇放到心坎上的宠妃就是甄贵妃。
  如果不是甄贵妃的儿子三皇子在诸王夺嫡的时候被六皇子给杀了,说不定这皇位已经是他的囊中物了。
  据说当时六皇子等人造反就是探听到太上皇已经写好了诏书,准备立三皇子当太子。
  可以说甄贵妃距离皇后之位也仅仅是一步之遥,就因为儿子没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昔日宫中默默无闻的一个小妃子成了皇后、太上皇后,自己只能做贵太妃。
  夏秉忠心里想了这么多,却只是老实的装木头人。皇上说过的话,皇上让他记得,他就记得,不让他记得,他什么也记不住。
  弘兴帝没有继续在那里说什么真真假假,又问夏秉忠:“南边的密折可到了?”
  夏秉忠身为弘兴帝的心腹大太监,这些事自然清楚,他略一回忆道:“到了几份,皇上要看哪一份?”
  “我记得扬州的巡盐御史林海是贾家的女婿?”
  夏秉忠回道:“正是,林大人中了探花的时候就被荣国公府的老公爷看中,因此娶了贾家的嫡出的姑娘,算起来如今的林夫人贾氏是贾昭仪的亲姑姑。”
  “他的密折可到了?就看他的。”
  弘兴帝的话一出口,夏秉忠立刻亲自去取了一个小匣子送了上来,自己又退到一边。
  弘兴帝用一把专用的小钥匙打开匣子,拿出林海亲手书写的密折看了起来。
  看完他点点头:“天武卫的人可派去了?”
  跟戴权掌管着龙禁尉一样,夏秉忠手上也掌管着天武卫。
  天武卫身穿飞鱼服,腰挎绣春刀,是天子近卫。
  当然这只是明面,事实上天武卫还负责刺探、监视、侦缉等事物,权力十分之大。
  听皇上问起,夏秉忠忙禀报道:“已经派人去了林大人身边,说起来林大人如今这个位置可是十分重要,太上皇那边还有……都虎视眈眈的。”
  说到这,夏秉忠有些感叹。虽然这林海是荣国府的女婿,可是要比贾家那些人聪明的多,皇上一登基就投效过来,比吊死在太上皇一棵树上的贾家要明智的多。
  弘兴帝点点头,他也知道林海的位置重要,才吩咐夏秉忠派出天武卫来着。
  “你记得一会往义忠亲王府里再赏些东西,省的太上皇担心。”弘兴帝又吩咐了一句,在提到太上皇的担心的时候,他语气有些微妙。
  夏秉忠知机的点头称是。
  “走吧,皇后她们等着呢。对了,那个贾……贾昭仪长的可漂亮?”


第24章 教导嬷嬷
  等到弘兴帝出现众嫔妃皇子皇女面前的时候,已经没有人看出他之前还因为在太上皇那里的事生闷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