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七零穿成女主闺蜜 >

第52章

七零穿成女主闺蜜-第52章

小说: 七零穿成女主闺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梁山启:“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他从昨天就发现了,这个大队的大队长貌似很听林余余的话,他自然不知道当中大部分是因为温贤的关系。不过也有一部分,是林余余做的事情对大队有利,所以大队长才没有反对。
  林余余:“梁老,我还打算在大队里开荒果园,种植水果,比如桔子、苹果之类的,如果果树买不到的话,嫁接苗种植您会吗?”
  梁山启:“这个简单,你尽管决定就是。。”
  林余余:“那您看什么时候嫁接比较合适?”
  梁山启:“一般果树嫁接春秋比较多,要嫁接的
  话自然就春天。”
  林余余:“那就等年后,您帮忙选几块地,我让人先开垦出来,先嫁接桔子和葡萄。”桔树她知道哪里有,有些村民家就有桔树,葡萄的话她在山上看见过野葡萄。就是没找到苹果。
  梁山启:“桔子可以年后春天嫁接,等到开花结果要两到三年,葡萄的话在五月份天气渐暖的时候,可采用扦插繁殖,如果不出问题,到第二年就可以结果了。”
  林余余:“那葡萄地多一点,毕竟第二年就能看到成果,更让人心动。”
  余文庆:“小姑娘倒是很有想法。”
  林余余笑笑,就当她嘴巴馋吧。
  和梁山启、余文庆商量好之后,林余余去找大队长和书记,把他们叫到村委办公室,和他们谈了果园的事情:“大队长、书记,我是这样想的,反正现在是农闲,大家都没事情,不如找几个壮汉开垦,对他们来说也是有工分的,而且有专家下放到我们这里,这也是难得的运气,如果我们的果树真的成功了,那村民都能吃到水果,重点是,这水果可以换钱,我们可以卖给水果罐头厂,实在不行,我们的成果承包给供销社,他们也肯定抢着要,如果没成功,反正也就是浪费一些力气。”
  大队长和书记到底是上了年纪的人,他们没有林余余这种丰富的想法,毕竟是不同时代的人,林余余敢于尝试,他们是满足于现状。而现在,林余余愿意去尝试,去做他们没有想过的事情,对他们来说,也是挺新颖的。反正失败了,也不过是浪费一些力气。而对老百姓来说,最富有的大概就是力气了。
  于是,三人一拍即合,决定开果园了。至于别人,根本没有反对和发言的权利,在这个年代,村子里的事情,就是大队长和书记说了算的,然后村民们实行。
  得知村里要开垦果园,范凹里的村民都傻眼了,好吧,说起来,他们也很期待的,因为水果是奢侈的东西,太金贵了,有些人一辈子都没有吃过苹果。而现在,村里竟然要开垦果
  园,大家能不高兴吗?
  大队长:“这个果园呢,起码得两三年的时间,如果果园成功了,咱们每户人家按照人头分,一人可以分到两斤,当然,如果结果的多,那每个人分到的就更多了。现在壮年汉子们去开垦果园,妇女、老人和孩子,准备身体检查。要过年了,希望大家身体都健健康康的,过个开心的年。”
  书记:“范海、范大石留一下,要跟你们商量件事情。”
  范海和范大石留了下来,跟着大队长进了办公室。
  范海:“书记,啥事情啊?”
  范大石也看着书记,有些紧张。
  书记:“是这样的,我们的果园准备种桔子和葡萄,葡萄藤我们是有办法了,但是桔子树没有,咱们大队里就你们两家有桔子树,所以我来找你们商量这桔子树的事情。”
  范海:“书记,就是我们家两棵桔子树给了也没用啊,这果园里两棵桔子树哪里够啊?”
  范大石:“是啊,两棵桔子树不够。”
  书记:“这个当然两棵桔子树是不够的,但是……林余余,你来给他们说,你说这个什么嫁接的,我也不懂。”
  范海和范大石看向林余余。
  林余余道:“两棵桔子树当然不顾,我们是要种好几亩的桔子。我们是通过一种方法,那种方法叫嫁接,简单来说,就是把桔子树的枝和芽剪下来,接到另一棵树上。这一颗桔子树有很多的枝和芽,所以就能接很多桔子树了。当然,这种需要用到很多知识的东西,咱们也说请不出,我们先来说说桔子树的问题。
  如果你们愿意把桔子树让出来,我们有三种协议供你们选择,一种是大队可以出钱买;另一种是等一年后,我们还你们四棵桔子树,但是桔子树嫁接需要两三年才能结果,等结果后,这两三年的果子,我们也会还给你们;还有第三种,如果我们的果林成功了,肯定需要工作人员,不管是管理人、还是看门的、还是其他的,肯定需要好几个,我们可以留两个给你们。
  如果运气好,我们的果林
  发展的好了,成立了水果厂,那说不定你们就是工人了。当然,这个还不能保证,但是能保证的是,你们家肯定有一个名额能在果林里工作,这个肯定比上工轻松,而且等到果子丰收了,还有能发水果。”
  范海和范大石对看一眼,两人一致的选择了第三种。
  他们选择之后,林余余拟定了协议,大队长和书记都一起签字了,而她是作为见证人签字的。
  范海和范大石出来的时候,脚步轻飘飘的,觉得两人做了一件很轰动的事情。不过两人都是当家做主的人,可以完全拿主意。书记也是知道他们是当家的,所以才叫他们,不然肯定叫上他们媳妇。
  两人回到了家里,把这件事跟家人说了,家人是高兴的,桔子树算什么?哪有果园工作来的重要。再说了,这大队里不是有果林吗?以后可以每人都有桔子分了,还愁没有桔子吃吗?再说了,实在不行,自己到时候再种呗。
  范凹里生产大队最近很忙,妇女、老人、小孩,开始体检了,林余余和梁山启一起的,一开始,大家都不愿意让梁山启检查,但是有林余余保证,大家才放心的。梁山启作为被下放的“坏分子”,他跟林余余不一样,林余余每天拿的是满工分,一个月有一斤肉的补贴,年底工分可以算钱,但是他是没有,除了五个工分,没肉也没钱。
  另一边,汉子们也忙的热火朝天,为了未来的水果啊。
  体检的过程中,身体有问题的不少,基本都是营养不良,有几个胃有问题,大问题没有。林余余给他们开了药,年前喝中药,年后身体棒。
  体检结束之后,大队开始分粮食、分钱了,可以说这是比体检更热闹的。林余余是从9月份开始算起的,前头在卫生所实习的那段时间,她没要工分,这本来就是有利于她的事情,所以她就不要工分了。从9月份到12月,一共4个月,她分到了120斤的粮食,12块钱的工资,还有四斤肉的欠条。
  之所以给欠条,是因为大队的猪还没杀,猪是每年的28杀的。
  到了年28这天,林余余不仅能
  分到4斤欠条的猪肉,还有她自己养的任务猪也上交了,也能分到2斤,所以一共6斤。分肉的时候,林余余道:“叔,给我三斤排骨,三斤精肉。”
  “要精肉,不要肥肉?”
  林余余:“肥肉留着给你们补身体吧。”
  分肉的时候,大队长不在,他和书记在公社开年底会议,这个年底会议,大队长狠狠的挣了一回面子。相比于其他知识水平有限的大队长的年底终结,林余余给大队长写的年底总结是出尽了风头。
  作者有话要说:二更15:00:00


第68章 
  大队长站在所有人的面前; 志气高昂的发言:
  回顾1970年,我们的生产大队在跟随国家的步伐中,坚持党的带领下; 配合公社的计划,以成为文明生产大队为目的……
  “这老范今天咋这么有兴致呢?”
  “老范今天是怎么回事?他啥时候会说这么有文化的话了?”
  “可不是嘛; 这话不是领导说的吗?”
  “我记得老范才读了几年书吧,不知道这招哪里学的。”
  “看社长的表情; 好像很满意。”
  “今年的文明生产大队也不知道会不会被老范抢走。”
  大队长:“……总结1970; 我们范凹里生产大队制定了以下的目标,第一:劳动建设需要好的身材体魄; 所以从1970年开始,我们每年年底都会进行身体检查,由我们大队的医护人员林余余医生检查;第二:经林余余医生提议,我们大队开始培养药材; 争取为大队增加收入的同时; 也能造福村民;
  第三:卫生习惯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前头我们村里的孩子闹肚子; 蛔虫从肚子里钻出来了; 所以林医生给我们全村的人配了驱蛔虫的药,并且告诉我们; 卫生的重要性,同时,我们村里还定下了每个礼拜打扫村里大路的规矩,打扫人员:下放的坏分子;第四……
  1970年过去了; 展望1971年,希望人人有饭吃,希望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 希望我们的公社,越来越好,也希望我们所有人,身体越来越健康。”
  半个小时后,大队长和书记在社长的办公室了。
  社长:“老范,你这演讲稿写的好啊,这恐怕不是你写的吧?你老实告诉我,你肚子里有多少墨水我是知道的。”
  大队长老实的笑了笑:“在您面前,我哪里敢说谎啊,这是林医生给我写的,但是是根据我们大队的实际情况写的。说到这个啊,还是林医生好,对我们大队尽心尽力的,又是种药材的、又是身体检查的,对了对了,还有果园,也许过上两年,我们大队人人都能吃到水果咯。”
  大队长一听:“果园?老范,这事情你在报告里没写啊。”
  大队长:“这不是还没实现的事情嘛,没有实现的事情咱不
  好意思写,万一没做成,这不是说大话了吗?咱们老百姓要跟着国家、跟着党,实事求是啊。”
  社长心里想了想,得选个时间,去范凹里生产大队走访走访了,不过这时间也是明年了。“你们今年被选上了文明大队,公社会给一个工人的名额,你们想好给谁了吗?可别因为工人的名额闹出事情。”
  大队长:“我能换别的奖励吗?”
  社长:“你想换啥?工人的名额不好?”
  大队长摸了一把眼睛:“好好好,怎么不好了,当工人,咱们老百姓多稀罕的事情。但是……”他声音微微哽咽,“如果能通电就好了,大晚上乌漆漆的,孩子们想写作业也不方便。我啊,就想给村里通电,让孩子们可以好好的看书,争取我们范凹里的孩子,像林医生一样多读点书,用知识改变范凹里,用知识为国家做事情。”
  社长:“这事情得想想,你也知道,范凹里太偏了,路都同行不了,电力路的同志车开不进去,这工程就没办法进行。”
  大队长:“那我们把路给通了呢?”
  社长哈哈一笑:“你们咋通路?”
  大队长:“咱们不用电力局的人,也不占用国家资源,咱们村子里的人有的是力气,咱们自己通路。”
  社长:“啊哟,老范,你这话说大了。”
  大队长:“社长,咱们今年把路给通了,您能不能给个担保,两年内就把咱们的电也给通了。”
  社长:“行啊,你有这志气,我就给你个保证又如何?”如果范凹里真能把路通了,让电力局的车可以进去,那么范凹里可以拿来当示例,对他们公社来说,也是一件荣誉的事情,他就是舍了面子也要去帮忙啊。
  大队长和书记回到范凹里,肉已经分好了,但是大家坐在超常上聊天。看到大队长和书记来了,有人挥挥手:“大队长。”
  大队长也高兴:“同志们,咱们的荣誉拿来了。”他和书记把锦旗拿了起来,锦旗上面写着:文明生产大队大家睁大了眼睛围了过去,都盯着锦旗看。甭管认识字还是不认识字,反正就这样看着,仿佛能看出花来。
  林余余从卫生所出来:“恭喜范凹里生产大队
  ,也谢谢大队长和书记带领大家拿回了荣誉。”然后她带头拍掌。旁边的人见了,都拍起了掌声。
  大队长和书记对看一眼,大队长又道:“今天出了这件事之外,还有两件喜事要告诉大家。”
  “大队长,什么喜事啊?”
  “大队长,你就别卖关子了。”
  “对啊大队长,你就告诉我们吧。”
  大队长:“我和书记先去吃个午饭,等下午两点左右大家来这里集合。”
  村民:“……”
  快到两点钟的事情,全村的人都到了村委办公室前的操场,虽然全村只有50几户,但是现在每一户基本都是三代同堂的,每一代人数不少,也就是说,虽然只有50几户,但是人口的总数大概有四五百人了。
  简单的例子,第一代只有二老,老爷子和老太太,生了三个儿子,娶了三个儿媳妇,那加起来就是八个人了,如果每个儿子又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