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七零穿成女主闺蜜 >

第18章

七零穿成女主闺蜜-第18章

小说: 七零穿成女主闺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选不上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事情。”
  林余余笑了笑:“我知道的,我不紧张的。”他看得出来,大队长比他还紧张。
  到了八点,社长和卫生所所长来了。
  社长:“人都到齐了吧?就算没有到齐也没有办法了,考试时间到了,大家跟着一起进考场吧。”
  考场是卫生所的会议室临时改的,不大,不过让十几个人考试也够了。
  第一轮是笔试,笔试考的是理论知识。当然,选拔村里医护人员,讲究的没有那么多,不能像选医生一样要求他们,所以考的理论知识相对浅一下,虽然浅,却都是比较常见的症状。
  笔试一个小时之后,让知识青年们在外面等着,卫生所的医生开始改试卷。
  一共来两个医生一起改的,一边改一边摇头。
  医生1:“也不知道这些人在想什么,一窍不懂也来考试,不怕弄出人命吗?”
  医生2:“可不是,我这边改了几张试卷了,也都不行,难道大队在选名额的时候没要求吗?这都浪费我们时间……咦,这个人不错,所长,我这里发现一个人,这个人的题目基本都是对的。”
  所长:“我看看。”
  社长:“谁啊,叫什么名字?哪个大队的?”他问的似乎有点急。
  作者有话要说:先发文,再改错别字。
  PS:本章今天留言的都有红包哟,快来啊!


第24章 
  社长的心急不是没有原因的; 因为前几天去县里开会的时候,县里的某位领导跟他提了林余余的名字,也说了当日在报社的事情; 他这才知道,县里为什么会有培养农村医护人员的计划。不得不说; 这项计划对农村来说,是非常好的。
  农村里因为生病而不舍得看医生; 然后死亡的人数的确存在; 且每年都有。如果农村有了医护人员,至少对农村的伤病这种事情是有改善的。
  那位领导说; 一个下乡的知青且有这样的觉悟,而他们这些人从来没有想过改善这个问题,所以他们应该自我反省。
  但凡在县里领导面前挂了名字的人,总是有些特别的; 所以社长对这个林余余才有这样的好奇。
  卫生所所长:“是个叫林余余的知识青年; 今年年初也就是2月份的时候下乡的; 下乡到范凹里。还别说; 这些问题竟然全队; 不管是中药还是西药,她竟然都答的上来; 这个孩子不错啊。”倒不是林余余有多厉害,而是卫生所的试卷比较简单。
  选拔农村医护人员,这些没有经过专门学习的知识青年,要知道多难的医学知识; 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卫生所出的试卷才比较简单,主要是考考他们有没有基础底子。也因此; 这简单的试卷才便宜了林余余,毕竟她是念了两年医学院的人,再加上平时看的书,这基础就不是简单的基础了。
  社长:“果然是个觉悟高的,有出息的孩子啊。”
  卫生所所长见他这样,忍不住问:“认识?亲戚家的孩子?”
  社长瑶瑶头,凑到他耳边低语了几句。
  卫生所所长了然:“这孩子的确不错,可以好好培养。”如果下次有机会去县城开会了,顺便在领导面前提一句,也能让自己露露脸。
  林余余还不知道他们的想法,她和大队长一起等着,大队长在她旁边实在等的着急,忍不住抽起了烟斗。林余余觉得好笑,大队长这个样子就像当年她高考结束时。她不知道别人是高考前紧张还是高考后紧张,反正她是高考后紧张,估分、填志愿、等分数、等入取通知书,反正每一项她都紧张,深怕其中出
  了什么差错。
  大约过了半个小时,社长和卫生所所长出来了。顿时,外面等着的人都安静了下来。
  社长:“成绩结果已经出来了,本次考试及格的有两位,所以入取的也只有两位。一位是林余余同志、一位叫张玫同志。不过其他人也不要气馁,以后这样的考试每年都会举行一次。两位入取的同志中,尤其是林余余同志,恭喜你,考了满分。看样子你平时很努力,以后要继续加油。”
  大队长:“……”烟斗掉地上了,他赶忙捡起来,不过脸上的笑容在别的大队长看来,那是杀千刀的。
  社长又道:“还有一位张玫同志,她的分数也不错,看样子平时也很努力,以后也要加油。好了,其他的人回去吧,林余余同志和张玫同志留一下。”
  林余余和张玫跟着进了里面,她们身后的两位大队长则在外面等着。
  卫生所所长:“你们两位的试卷一位是张宏国医生改的、一位是吕兵医生改的,这两个月的实习期,你们就跟着他们。”
  林余余、张玫:“是。”
  张宏国拿出林余余的试卷:“林余余跟我来,去我的办公室。”
  林余余:“是,师父。”
  张宏国今年三十二岁,孩子也就比林余余小几岁,所以林余余在他眼中,就跟孩子一样。虽然只有两个月的实习期间,但怎么说也是师徒,看到徒弟出色,每一个师父都会高兴。这两个月期间,张宏国会用心教她。
  来到张宏国的办公室,他拿出两本厚厚的笔记本:“这两本是我这些年的经验所得,一本记载着一些病例,一本记载着平时一些小病的处理,你先拿回去,把这两本的内容抄下来,抄的过程中自己可以看一遍,抄好后把它们还给我。
  两个月的时间比较短,所以我能教你的有限,很多还是要看你自己努力。不过我提议,两个月后,你争取去县里实习的名额,到时候去县里有三个月的时间,能学到的东西就更多了。虽然你和张玫的考试成绩你占了优秀,但是名额能给谁,还要看这两个月的表现,加油了。”
  林余余:“谢谢师父,我会的。”她珍惜的抱着两本笔记本,这是非
  常珍贵的东西,师父能把这个给她看,可见他的胸襟和品行。“师父放心,我会好好抄书的。”
  张宏国点点头:“好了,你先回去吧,明天八点不要忘记。”
  林余余把书放进解放包里:“师父再见。”
  到了外面,看见只有大队长一人,还有一位大队长已经不见了,想必和张玫一起已经走了。“大队长,我还要去买一些本子和笔。”
  大队长:“去供销社。”
  镇上的供销社其实也不小,因为整个公社那么多的生产大队,都是来这里买东西的。林余余买了本子,只不顾选笔的时候有难度了,这里没有圆珠笔、铅笔自然不行,所以得买钢笔和墨水,可是,镇上的供销社没有钢笔和墨水。
  于是大队长道:“让范阿牛载着你去县里买,我先回大队了。”
  林余余一想:“谢谢大队长,辛苦大队长要走回去了。”这里去县里比较远,相对来说回大队近些,所以只能让大队长走回去了。
  到县里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林余余手中还有两斤粮票,所以决定去国营饭店吃碗面条,不然买了钢笔和墨水再回队里,得下午了,她饿肚子不算,范阿牛辛苦赶牛车带他来,总不能让人家也饿着肚子。
  林余余:“叔,劳累您这几天载着我总是跑县里,我请您去里面吃碗面。”
  范阿牛赶忙道:“不用不用,我是看牛的,这是我应该做的,林知青,你别这么客气。”
  林余余:“您也别跟我客气,我们吃碗素面,就当庆祝我今天考试通过了,往后我去镇上卫生所实习,可能还会需要牛车,到时候还要麻烦您呢,如果您跟我客气,我到时候就不好意思麻烦您了。”
  范阿牛还是不想去,他不好意思吃人家的。
  林余余又道:“叔,我一个下乡的知青,在大队里无亲无故的,以后还要您和婶子对我多多关照呢,少不了有麻烦事情找您和婶子。”
  范阿牛知道,这是林知青把话说的好听而已。他想了很久,最后拧不过林余余的能说会道,他答应了。不过他也不愿意占林余余的便宜,决定回家后给林余余送些蔬菜。知青刚下乡,就算有给他们分
  配自留地,这菜园子的菜也是还没熟的。
  进了国营饭店,里面的人不多。虽然现在到午饭时间了,但是相比于一些工厂的下班时间,他们还是早了几分钟。再说,这个年代的人如果不是要请人吃饭等有事情,也不舍得来国营饭店吃饭,因为贵啊。
  林余余和范阿牛选择了一个角落,她怕范阿牛不自在,所以角落比较好。不过旁边一桌倒是有人,有两个男人坐着,看他们的穿着,其中一个穿着警服,另一个虽然不是警服,但是看他的衣着也知道条件不错的。
  林余余:“叔,您坐着,我去买面。”
  范阿牛有些不自在的道:“哎,好。”
  林余余的动作也快,她点了两份大份的咸菜面,就拿着单据来等着了。等着的时候,听到旁边两人在说话。
  警察:“你放心,那孩子的事情我会记在心里,只要孩子还活着,且在这个县的话,那只要费些时间,找到的希望是很大的。而且,那是男娃,如果有人家买走了男娃,那肯定也是非常喜欢的,大多数会好好的养着。”
  男人:“那就劳烦你费心了,不管有没有找到孩子,你帮的忙我都记在心里,我会我哥反应的。”
  警察:“客气了,咱们是朋友,做这些事情算什么?不过,看孩子的照片,长的倒是好。”
  男人:“这是两年前的照片,现在也不知道怎样了。我这两年来顺着线索找,但是线索很快就断了,所以这两年,我几乎全国各个城市、各个县城的跑。”好在有大少爷的关系在,有些地方托关系找,比如小一点的地方,没有关系的,得要自己拉关系跑。
  好几次,以为找到了,结果空欢喜一场。但不管是不是空欢喜,只要有消息,少爷都会出来。甚至,为了寻找小温礼,少爷都离开部队了。他那个时候,正是升值的时候,却……可如果不离开,部队的假期少,而且难请假,就算有消息了,少爷也未必能离开。
  警察:“这人贩子就是噩梦,造成了太多家庭的支离破碎,如果有可能,我们一定要抓尽所有的人贩子。”
  作者有话要说:小天使们好:最近更新稳定下来了,以后第1更在下午三点,第2更在下午六点。
  PS:本章留言前20位有红包哟!


第25章 
  听着隔壁桌的谈话; 林余余大概的明白了,是那位家里的孩子被人贩子抓走了,所以在到处寻找。不得不说; 全国各的找,找了两年了; 还没放弃的,在这个年代实在不多。
  倒不是说别人不爱孩子; 而是这个年代交通不方便; 出门不方便,而且能在两年里不间断的找; 财力肯定也不少,所以可见对方的情况了。
  听到一半,面条好了,林余余去窗口端面了。等她回来; 两人已经没在谈这个了。
  林余余这几天在李秋红家吃的不错; 隔两三天就能吃上几块肉; 至少吃过两次了; 一次是野鸡; 一次是野兔。但是,现在看到咸菜面条; 她还是忍不住。虽然不至于狼吞虎咽,不过吃的动作还是很快。
  最后,面条吃光了,汤底也喝完了。
  饭后; 林余余去供销社,范阿牛就在县里的城门口等着她。
  林余余到了供销社,买了钢笔和墨水; 15块钱就没了。原主下乡带了100块,20块钱被她和卖人参的180块钱凑成了200存了银行,余下的到现在只剩下40不到了,不得不说,这东西买起来,钱用的真快,她甚至都不知道钱花在哪里了。
  想着中午吃的面条,又捏了捏兜里的粮票,最后一斤的粮票,她最后买了一斤富强粉,拿回去做面条吃,比在外面买面条吃便宜。面条加个鸡蛋,加点菜,小温礼已经吃的高兴。
  林余余和范阿牛回到生产大队时,全大队在大队长的漏嘴下,已经知道了林余余在考试中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不过这会儿,大家都在上工。
  李秋红:“总算是回来了,啊哟,这第一名的医护人员就是不同,我看着,就觉得身体都好了。”
  林余余:“……婶子您可真有趣,大队长说的?”
  李秋红:“可不是,午饭后,就把这事情说了。大队长媳妇跟我透了低,说你这事情为大队里争了光,大队长为你争取了一些大队的奖励,是粮食。”
  林余余又不是笨蛋,大队长媳妇特意这样说,是想让林余余记得大队长的好吧。“这怎么好意思?”
  李秋红:“你就收着呗,对了,咱们大队还要给准备
  卫生所,你想选在哪里?”
  林余余想了想:“我想离这里近点,不过附近也没有中意的地方,不如选在村委办公室那边?我看那边位置大,空着的屋子也不少。”
  李秋红:“何止啊,那边房子何止好,是咱们村里唯一的青砖房。那边以前是地主家的,前几年地主出了事情,家里人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