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穿成宠妃之子 >

第76章

穿成宠妃之子-第76章

小说: 穿成宠妃之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封正之人认为那位殿下是龙,他就是龙;认为他是蛟,他就是再挣扎,一辈子也都只能做头蛟……先前六趾,也皆就此化为乌有、付之一炬。”
  裴无洙听完怔怔然半晌,心神俱疲道:“那又该怎么去找那些将来可能为七弟封正的人呢?”
  “需得要那位殿下敬之、畏之、惧之、爱之皆深于旁人者。”苦玄轻声道,“既是能只凭一心认定他是龙是蛟、便轻易决定他一生运数之人……想来在那位殿下心里,本也是尤为重要、可以因对方只言片语而反省其身的人。”
  裴无洙听得沉默许久,片刻后,抚住额头猝然一笑。
  “我,我这话说得可能有点太把自己当回事了,”裴无洙连连苦笑道,“但你这个形容解释……我怎么觉得,这说得很大可能就是我呢?”
  苦玄欲言又止片刻,最后也不知该如何开口。
  “你心里也是这样猜测的吧,”裴无洙偏过头,斜觑着苦玄无可奈何地苦笑道,“毕竟,你好像对我方才那话半点也不惊讶?”
  “我也是刚刚才想到,”苦玄顿了顿,像是有些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整理了一番言辞,才缓缓道,“他能在您的紫微正象还未彻底消散之际便早早地生出六趾……可能那六趾,本来就是倚恃着您的荫庇。”
  裴无洙听罢哂然,只觉苦涩:“你说这些玄之又玄的东西我是不怎么搞得明白的……”
  “但我知道,”裴无洙怔怔道,“他能有今天,说句毫不心虚的话,没有我的帮忙是不可能的。”
  ——但如今,裴无洙却又得亲手去毁灭这一切了。
  个中因果,皆为循环。
  “既然如此,”苦玄瞧出裴无洙当下的心情似乎极差,便只轻而又轻地简单补充道,“能为那位殿下封正的,想来是非您莫属了。”
  绕了一圈最后好像又绕回来了……裴无洙也是满心怅惘,只叹世间事兜兜转转,也是叫人百思不得其解。
  算了,有些事理不清楚,索性也就不去想了。
  “那是不是说,”裴无洙抛开了脑子里那些纷纷扰扰的杂思,异想天开道:“只要我从现在开始,每天都在心里告诉自己裴无淮不配当皇帝、不配当皇帝、不配当皇帝……他最后就真的也当不了皇帝了?”
  “殿下,”苦玄听得却神色莫名凝重,放缓了声调,柔声告诫裴无洙道,“化龙封正,本就是天命机缘……为了一己偏私而强力改之,虽无不可,但恐有后谴。”
  “万事万物,”苦玄忧虑不安道,“还是应顺其自然为佳。”
  心高于物、心物是一……苦玄怔怔地想道,他当时给那一句,只是神光一闪,有因缘故。
  如今想来,才发觉那句怕并不是劝人修心养性,而是暗合了七皇子身上的封正之说。
  他终究只得活成了裴无洙心中的模样。
  念之为龙,即为龙;道之为蛟,终成蛟。


第65章 第四段梦   阴阳两面。
  第四段梦境来得与第三回 一般突兀而毫无预兆。
  就在小和尚刚刚与裴无洙解释完“走蛟化龙”、“封正之说”这些玄之又玄的东西后没几天; 裴无洙甚至都还没来得及安排小和尚与东宫太子先见上一面,第四段的梦境就来了。
  还是熟悉的长乐宫、同样的华央殿,又一个雾蒙蒙的色调滤镜; 且还又又重新做了一回碗……
  裴。因缘。无语子。白玉。无洙。碗:好吧; 看摆设,这还是熟悉的明德殿呢……算了,佛了; 随缘; 随缘。
  裴无洙这回被安放一个窗明几净的多宝阁上; 占据地势之利,大大方方地纵观底下四方情境。
  身着帝王朝服、看模样应该是登基了有几年的年轻皇帝与其手下的心腹谋臣相对而坐,共赏中央一片阴阳两仪八卦鱼。
  “你说到这个; 反倒是叫朕突然忆起了一桩往事来,”前面君臣二人一问一答都议论了些什么; 裴无洙并没有来得及听到,她一过来; 便正正好撞上钦宗皇帝似笑非笑地摆了摆手,眼神莫名阴沉地睇着对面的青年文士,偏头讥笑道,“朕问你,昔年先太子之死……在你心里,归根究底,他其实是输在了哪一步上面呢?”
  裴无洙听得暗暗砸舌:这就好比你新入职的公司老板问你; 你认为自己之前的老板当初算是怎么把一片大好产业搞破产的……这可是个答不好就得送命的世纪难题; 不容易啊庄狐狸。
  裴无洙心里吐槽的欢,到底男主阁下提起的这一茬也叫她心头难堪,一时都懒得再多看年轻的钦宗皇帝一眼; 只专注于盯紧了默然垂首、沉吟无语的庄晗庄子期。
  显然这对于庄晗来说也并好答。
  或者说,答案他心中并非不知,只是不愿开口承认。
  或是尤为难以在最后的既得利益者钦宗皇帝面前承认。
  “先太子之败,”君臣二人无声地僵持了片刻,庄晗避无可避,隐忍地缓缓道,“在于他从未真正立足于可胜之地过。”
  男主阁下这一问,如果是纯粹为了逼得人都承认只有他才有正当合理的继位理由的话,裴无洙心想,他算是成功了。
  只是这赢得未免太小家子气。
  “是么?”钦宗皇帝却并不怎么吃庄晗这一套,闻言唇角微弯,微微一笑,紧接着笑声转为讽刺,直接讥诮道,“在你们心里,当真是这样想的么?”
  “不是把一腔怨恨全一股脑塞到左思源身上,恨香山寺本应为出世之家却还出手干扰凡俗?”
  庄晗低着头,嘴唇紧抿,避而不言。
  “左思源者,小人也,”钦宗皇帝微微冷笑道,“奸/佞之辈,人人得而诛之,他的死,朕也拍手叫快,只叹不及。”
  “但你们若是把前事败漏、东窗事发之过,全一味寄在左思源一人身上,”钦宗皇帝怜悯地审视着庄子期道,“那朕可得说,你们太蠢了……恨都恨错了人。”
  庄晗面上八风不动,不以置辞,也并不徒劳地去开口否认。
  只是裴无洙细心看去,不难察觉,庄晗脸上的神情,其实早已僵硬了大半。
  “当初左思源误打误撞识破先太子之不堪身世,是怎么‘误打误撞’地识破的呢?”钦宗皇帝悠悠然地回忆道,“不错,你我都知,是他在灭淳化公满门时,从平远侯胞妹王氏的陪嫁中同时发现了郑太后与平远侯早年互表心意、含情脉脉的鸿雁传书,与郑太后当年入宫怀子时的脉案。”
  “很奇怪是不是,王氏区区一与世无争的内宅妇人,就算她是平远侯的胞妹,可互诉衷肠、私相授受这样重大的隐患遗证,平远侯和郑太后又不是傻子,怎么会叫那要命的东西都落到王氏手里呢?”钦宗皇帝弯了弯唇,心情极好道,“当然,更奇怪的是,王氏压箱底的陪嫁里,又为何会有郑太后当年怀着先太子时的脉案?”
  “这是宫中存档的要务,等闲不可经外人之手,更不应当随随便便能落到王氏手里了。”
  “唯一的解释就是,这东西都是王氏自己偷偷四下搜寻过来,或是充作威胁,或是用以保命,所以才一直留了十四年而不销之毁之,”钦宗皇帝抚掌赞叹道,“可是王氏为什么要独独去查这些呢?”
  “左思源看来瞧去,觉出其中微妙,是而才开始对东宫太子的身世心中生疑,继而百般探寻,及至寻得道宗至宝,验证其确实并非皇室血脉。”
  “所以,陛下的意思是,真正最初的遗漏,在于淳化公继夫人王氏其人,”庄晗面无表情地听完,不动声色地应续道,“郑太后当年既做得,就该做得更狠些……留王氏一命,一时心软,祸藏百里。这才是先太子的输局么?”
  “不,不不,”钦宗皇帝摇头失笑道,“王氏才算得了什么,不过其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卒子罢了。子期啊子期,你是真不懂还是装不懂,王氏会去偷偷查看郑太后怀先太子时的脉案,还暗留拓本私藏十四年,为什么啊,她这么做,是为了什么啊?”
  “是因为王氏她也对先太子的身世起了疑心,不是么?”钦宗皇帝微微一笑,只觉胸口一片舒畅怡然,说不出的痛快,“王氏为什么会对先太子的身世生疑,你们这些东宫旧人,后来可曾敢去查上一查、问上一问?”
  庄晗唇角紧绷,半晌无语。
  “你们没有一个人情愿查、敢去问,”钦宗皇帝这时候倒是十分愿意去包容庄晗的些许小脾气了,从容笑道,“但朕替你们探查了……朕替父皇清理残迹,曾翻遍王氏陪嫁中三百余封书信,包括连左思源没看上、弃之一旁的那些。”
  “最后果然……叫朕参透了其中的几分奥妙。”
  “郑太后当年曾在此信中与当时尚且待字闺中的王氏状若随意地问起,”钦宗皇帝从衣袖中掏出一封鹅黄的十二月画笺来,展开点上其中两行,似笑非笑地念道,“‘本宫过去尝闻,胎记所遗之道,似有先祖流传之说,如今想来,太子臀下三寸之红痣,本宫自无,陛下也无,与陛下谈起,俱都只付莞尔一笑尔……足见世人流传之说多不可信,不知玟之家中,可否有一般遭遇?’”
  庄晗望着那个“臀下三寸”,面色霎时猝然一变。
  裴无洙也听得愣住了,只恨不能再生一双眼睛探过头去亲自瞧瞧信笺所写。
  男主阁下念错了吧……东宫太子不是左肩臂膀后背处有一红痣么,怎么到郑皇后信里突然就变成“臀下三寸”了?
  是裴无洙的记忆出了错,还是其实两个地方都生了红痣?
  总不至于郑皇后这个亲娘还能把自己儿子身上的胎记位置记错吧……
  “总不至于郑太后十月怀胎、亲自诞下的先太子,却还能把对方身上的红痣位子都记错了吧,”仿佛心有灵犀一般,钦宗皇帝对着庄晗说了与裴无洙心中所想相差不多之言,古怪一笑,笑罢微微鄙夷道,“郑太后那时候还不比现在,真正的‘老眼昏花’了。她既写错,自然是故意错写给王氏看的,可她又为何故意错写给王氏看呢?”
  庄子期的脸色骤然异常的难看。
  “恐怕是因为与朕一样曾听闻过,先平远侯,也就是平远侯之父,似乎身上就有红痣胎记,只是具体位子在哪儿,外人却也不得而知了,”庄晗不愿意说,钦宗皇帝索性自己说与他听了,“朕猜,郑太后此举,想必是想诈一下王氏,从她嘴里不动声色地撬出平远侯家各人的具体胎记情况来。”
  “果不其然,朕在之后紧接着王氏收着的第二封来自郑太后的信中,窥得其字里行间明了了平远侯一家所谓的胎记,与先太子并不相干的端倪。”
  “可是郑太后为什么要诈这一下呢?”说到这里,钦宗皇帝笑得愈发古怪,那古怪里有痛快,有得意,亦然有深深藏之的鄙夷厌弃,“不过想想也是,王氏那里拓下的郑太后昔年怀先太子的脉案,明明所有时间都是能恰恰好对应上的,既敬事房记录无差、太医院的脉案又能完完全全地对得上……可先太子,却还偏偏就真不是父皇的血脉。”
  “如此想来,郑太后昔年大费周章地问王氏这一句,倒也很好理解了,”钦宗皇帝终于隐忍不住,撑着侧颊哈哈大笑道,“不过是就连太后自己,当时都不确定自己肚子里怀的究竟是哪家的野种了……问完王家,之后还不知道要怎么问遍李家孙家赵家呢,你说是不是呢,子期?”
  “听陛下之言,”庄晗只面无表情地把话题绕回了钦宗皇帝一开始率先抛出来的那个问题,冷冷道,“似乎觉得先太子之败,败于太后失德……既如此,陛下为何还留太后到如今,而不是替先帝与宗室清理门户呢?”
  “太后失德?不,不是,”钦宗皇帝摇头笑着否认,笑罢,眼神泛凉地冷冷道,“郑太后昔年借故问那一句,不想绵延五年后,叫王氏意外撞破了先太子臂上红痣而心生疑窦。”
  “后来王氏偷查宫中封存的脉案,郑太后反而因为对方查错了方向而轻飘飘放了王氏远嫁逃命,”钦宗皇帝讥嘲道,“殊不知郑太后放心得下王氏,王氏心中却怕极了她,为了自保,不惜偷得嫡兄早年私藏,也要拿了二人暗通曲款的情书,压在陪嫁箱底,借以充作日后谈判时保命的底气。”
  “结果自己的命没保住,反而意外充作了旁人手里的一把利刃,”话至最后,钦宗皇帝抚掌赞叹,笑着总结道,“说来说去,也是机缘巧合,妙不可言。”
  “左思源也好,王氏也罢,甚至郑太后都不算什么……先太子最后落得个身死自戕的结果,在朕看来,那叫‘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也是‘冥冥之中,自有报应’。”
  “怪什么郑太后失德,先太子本不就是‘失德之物’,”钦宗皇帝嘴角噙着一抹冰冷的笑意,凉凉地望着庄晗步步紧逼道,“落得那般下场,不也就正是应当么?你说呢,子期?”
  庄子期默然半晌,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最末,疲倦叹息道:“既然陛下心中早有定论……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