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农门贵女小小地主婆 >

第186章

农门贵女小小地主婆-第186章

小说: 农门贵女小小地主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玲拉过沈婆婆的手,认真的看着婆婆眼睛道:“婆婆,义母没死之前,你们在我和阿宝心里,就像一家人,如今义母为了护我而死,你们对我来说,就更加要好好珍惜,而咱们将来的日子,也肯定会越过越好。”
    “对我来说,人没有贵贱之分,只有善恶之分,娶妻成家,是人生大事,马虎不得,眼下想想,义父是肯定不会续弦的,而我,将来很难说得清,会不会一直都在新城县和小塘村,到时这边的家里,肯定还得有个女主人,来张罗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
    沈婆婆仔细的听着,微微点头。
    玲子说得没错,她终究是女儿家,嫁了人,就要以夫家为重,周家是肯定要个女主人来持家的。
    “婆婆,我就觉得,门户不是最重要的事,最重要是人好,人善良,肯踏踏实实的做人过日子,其他的事情,到时自然会有下人来打点,我看吴婶婶就很好,若是可以的话,这些日子,我准备派人,就在咱们三家的中间,盖间大房子,到时,咱们就像真正的家人一样,都住在一起。”
    沈婆婆、沈沅、吴氏一听,全都吓了一跳,左右对视了一眼,沈沅站了出来道:“玲子,这怎么行,我们……我们……”
    沈沅一直觉得,玲子是因内疚认周瑞锋为义父,但也算合情合理,而他们,看着刘玲和刘宝出生,因感怀刘致远的恩德,一直将他们视为己出,而将来,玲子和阿宝肯定会越过越好,但他们,怎么能沾玲子的光彩呢?
    刘玲知道沈沅想说什么,笑着摇了摇头,认真的道:“沈叔叔,我真心没把你们当外人,十几年相处,你们心地善良,坚守本份,从不忘初心,这对我的来说,何其珍贵,不似亲人胜亲人啊。”
    沈婆婆心有感悟,蠕了蠕唇,左右寻思了片刻,喃喃道:“我老了,不会说什么话,又不识字,大道理也不懂,但在我心里,确实没把玲子当外人看过,阿沅啊,玲子怎么说,咱们怎么做好了,住在一起,就住在一起,反正这些年,咱们三家,也是这么过的,更何况……”
    “更何况,玲子就算是嫁人了,也得有个娘家撑着,以后的日子还长,谁又知道将来会如何,咱们总得替玲子留条后路吧。”沈婆婆真往亲人打算的方向一想,便觉得,住在一起也没什么不好。
    刘夫子不在了,玲子将来就是再荣华富贵,也不能当个无根的浮萍,这人啊,总得要有根啊。
    自古以来嫁女,只要有娘家在,那就是最坚固的港湾,她也是女人,活到这把岁数,那能不知道,女人活的不容易,尤其是玲子,将来要嫁的,又是那么贵气的人家,若是将来有个什么不好,玲子不是连条退路都没有了么。
    刘玲见沈婆婆没有见外,反而真将她当自己人着想,这心里就百感交集。
    “谢谢婆婆,那这事就么定了,沈叔叔,《致远斋》的生意,我就全权交给你打理,有什么事,你晚上回来告诉我就行,明日进城,你帮我叫一声郑时,我准备这几天就安排动工建房,另外,周二叔和洪姑娘的事情,我总觉得,还要再看一看。”
    沈沅和吴氏对视了一眼,心里同时“咯噔”了一下,异口同声道:“玲子,你是觉得,那洪姑娘不好?”
    “我说不清,我只是觉得,要相处一段时间才知道,好还是不好,毕竟,将来,你们就是我和阿宝,最亲最亲的人,家里添新人,可以不看身份,不看出身,但必须要看人品。”
    沈沅等人深有同感的点了点头。
    刘玲接着说道。
    “在我心里,亲人必须要好好爱护,我只希望你们,还有义父和二叔,都能活得平安健康,衣食无忧,而不是,一不小心,添了一个像董氏那种蛮横无理的人,又或者攻于心计,自私自利的人,那就会家无宁日,后患无穷啊。”
    她这一说,沈婆婆吓的微微抽了口气,想到那天在珍娘灵前,可是她提出这件事的,若是洪玉铃真有个什么不好,那岂不是害了阿朗这孩子?
    “玲子,听你这么一说,那是要去断仙桥打听一下,要不然,我这心都不安了。”
    刘玲安抚的抱了抱沈婆婆的肩:“婆婆,这事交给我来打听吧,最近我会一直住在小塘村,盖房子的事,我会让郑时来安排人手,尽快把房子盖起来,吴婶婶,你现在身子重,也少操些心,等明天郑时过来,我给你添个使唤丫环,沈叔叔,《致远斋》的生意,就要靠你打理了。”
    沈沅和吴氏一听,还要给他们添丫环,惊吓的一时手脚都不知往哪放了。
    “玲子,这怎么行,我们自己都是庄户人家,那能使丫环啊。”
    沈婆婆这时到是不说话了,笑眯眯的握着刘玲的手,心里坚定的想着,他们就做玲子的家人,但决不忘本心,他们啊,以后就在小塘村这里,做玲子和阿宝的根。
    简简单单的根!

  ☆、367。第367章 要查底细

“沈叔叔,刚才不就说了,在我心里,你们就是我的家人,将来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家里会添下人和丫环,也是早晚的事情,你们要早些习惯才是,除非,你们仍然把我当外人。”
    沈沅和吴氏两两对望了一眼,其实这些年,三家本来就像一家,吃喝嚼用的什么,根本就没分过彼此,只是,这来的太突然,他们有些惶恐的不知如何是好。
    沈婆婆想的最明白,虽然有点受宠若惊,但心神很坚定,就像玲子说的,这做人啊,只要不忘初心,该怎么来,就怎么来,这个家合在一起,不管将来如何,都是玲子和阿宝的根,也算是替玲子留一条后路呢。
    “阿沅啊,玲子长大了,有自己的主意,咱们呢,十几年来,也没把玲子和阿宝当外人,添人就添人吧,只要这日子过好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不管将来怎样,娘都要告诉你,玲子说得对,这做人哪,只要活着,就不能忘了初心。”
    沈沅郑重的点了点头:“娘,我明白的,您放心。”
    吴氏有些还放不开,心里总想着过年那天,娘家父母因租房引起的难堪,再想到现在,虽说他们没想沾玲子的光彩,可终究是沾了的,玲子知恩图报,如今又想三家合为一家,还要给她添丫环,让他们越过越好,心里就觉得,更加不好意思。
    “玲子,我,我其实不用丫环侍候的,以前生了文博,能做的事情,也是我自己做,我这里,真的不需要什么丫环。”
    吴氏的不好意思,几乎都写在脸上,刘玲那能看不出来,笑了笑便道。
    “吴婶婶,你心眼好,做事细心,肯吃苦耐劳,我都知道,你要觉得不习惯,不要丫环也行,但家里总得添下人做杂务的,而且,我还想着,三家合为一家后,这家里要张罗的事情,还得由吴婶婶来把持最好。”
    吴氏吓的直摆手:“玲子,这我可张罗不好,我,我就会洗衣做饭,下地干活……”
    刘玲温笑的走了过去,拉了拉吴氏:“吴婶婶,有沈叔叔教你,你一定能张罗的,而且现在,家里的女主人,也就只有你了,将来你不张罗,谁来张罗。”难不成交给洪玉铃?
    想到这,刘玲就觉得很不妥,那洪玉铃的眼神太飘了!
    沈沅先是不安,后是静下心仔细想了想后,扶着吴氏便道:“说的也是,我和瑞锋情同兄弟,如今周氏走,他那边的事,咱们是要多张罗些,若是真合为一家,那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确实要你和娘来~操~持。”
    “可是我不会啊。”吴氏心里惶然的很。
    沈婆婆大笑了两声道:“这有什么不会的,还跟以前一样啊,只是咱们以后,说不定都在一个桌子上吃饭罢了,用当年刘先生的话,咱们就是同气连枝,你就当,瑞锋是阿沅的弟弟,阿朗也是弟弟,你呀,多了两个小叔子就成。”
    吴氏听婆婆这样一说,才舒了口气,怪不好意思的看着刘玲道:“我还以为,要像大户人家那样,立那么多规矩呢。”
    刘玲莞尔一笑:“家人在一起,何须那么多规矩,家就是家啊。”
    众人相视会心的一笑,可不嘛,这家啊,就是家。
    ……
    从沈家出来,刘玲就看到自家院子里,多了不少人。
    常在悠闲的逗着六宝,纪南坐在院子里入定,而纪东就在他边上护法,至于张严,指挥着人大扫除,唯独不见小丫。
    “张严,你过来一下。”
    “夫人,有何事吩咐?”
    刘玲瞄了眼自家的院子前前后后,至少多了十几个人,便低咳的问:“这些人是?”
    “哦,夫人可能不认识他们,但他们都认识您,过年那天的八宝饭,吃的大家都流眼泪了。”
    张严这样一说,刘玲就明白了,原来是他们呀。
    有些离的近的,听到头儿这样说,全都冲刘玲感激的点了点头。
    正确的说,他们大人,在没碰到夫人之前,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忙人,所以,做为大人的心腹随侍,年头到年尾,都很难有假期,过年那天,要不是夫人的那碗八宝饭,他们还回不了乡,探望不了家人呢。
    “是叶霄吩咐他们留在这的吗?一起来了多少人?”
    “十六个,有四个在村外盯梢,到时会轮流放哨,确保夫人安全。”张严笑的露出了大白牙。
    “那晚饭有人张罗吗?没有的话,我去做。”刘玲后悔没叫妙涵过来了,她不可能把精力都放在做饭上面,还有太多的事情,等着她来做。
    “有的,其实,咱们个个都会做饭,只是没夫人做的好吃。”张严挠了挠头,笑的很憨厚。
    刘玲想了一下,就明白了,叶霄培养的心腹,自然都是精英,上可放到战场领军做作,下可充当巡查史,每一个人,其实都能独当一面,比较全能。
    “今天时间不早了,那先这样,明天有空,我再给大家做顿好吃的。”
    刘玲话一落地,前面几个听见的立马眼都放光了,异口同声的喊道:“多谢夫人。”
    纪东哼了一声,轻声嘀咕道:“以后是谁的夫人,还不知道呢,哼。”
    刘玲装作听不见的清咳,小声的又说道:“张严,你派个人去断仙桥,帮我打听两个人。”
    “夫人请说。”
    “帮我打听一下洪福和洪玉铃这两个人的来历,顺便,再探听一下,那村里的人,是怎么说洪家兄妹的,我想知道,她的口碑如何,记得,多打听些人,不可只听其中一两个人的口碑。”
    张严立马往周家的方向看了一眼,心里明白了:“夫人放心,此事,我会叫人去查个一清二楚。”
    “那就好,小丫呢?”其余的事情,等明天郑时来了再说。
    “小丫姑娘进山了,说是要打头肥獐子回来。”张严对此很头痛,他是想安排人跟着小丫,可回头想想小丫的速度,又打消了念头,眼见时间也不早了,还不见小丫姑娘的人影,他这心里也着急。
    刘玲冲远处的山林看了眼,哭笑不得的道:“小塘村附近,怕是没什么肥獐子吧。”

  ☆、368。第368章 真有问题

“靠近村落的地方,应该是没有的,夫人,要不要我派人进山去找找小丫姑娘?”
    “算了,以她的身手,你们不一定能找到她,等她自己回来吧。”刘玲无奈吁了口气,进了山,小丫就如同鱼游大海,那里就是她的天地,她定然不会有什么危险。
    交待完之后,刘玲又折回了周家,进了堂屋,就听到周瑞锋在跟周瑞朗说种地的事,洪福就坐在边上听着。
    周瑞朗见刘玲过来了,吃惊的便道:“玲子,那五位居士也会来小塘村?”
    刘玲不着痕迹的扫了眼洪福,看他没什么表情的坐在哪磨着锄头,便点了点头:“嗯,他们会时不时过来。”
    “这又种稻又养鱼的法子,真的可行?”周瑞朗接着又问,他听大哥说完,就觉得惊奇,自古以来,可没人这样做过啊,对庄稼人来说,一年的收成,代表了一年的口粮,若是出了岔子,可是白白浪费了一年功夫。
    “二叔,法子行不行,咱们试一年不就知道了。”
    “可我听大哥说,你想买五十亩地,若是全这样种,不行的话,岂不是要浪费了五十亩地啊。”周瑞朗心里明白,以玲子的画功,光是那些瓷画卖出去,就能赚不少钱,买五十亩地,玲子自然是买的起的。
    现在的玲子,再也不同往日了。
    “二叔要不放心,到时用一半的地,试着种种就知道了。”刘玲还是笑,又种稻又养鱼,这本来就是行得通,只是要注意投放鱼苗的时间就好。
    而且这样养出来的鱼,肉质相当甜美,又叫稻香鱼,营养和味道,不是河鱼和塘鱼可以相比的,到时,叶霄应该是有口福了吧。
    想到那个不怎么爱吃鱼,但又只能吃鱼的别扭男人,刘玲就有些,说不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