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农门贵女小小地主婆 >

第13章

农门贵女小小地主婆-第13章

小说: 农门贵女小小地主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算将来他考上秀才,要去潞州府上学,也不用再担心姐姐被人欺负,总的来说,这是好事。
    这些年刘玲的生物时钟,早就适应了过来,不用人打更,也在卯时前醒了。
    悄悄的爬起来,去厨房热了热昨天还吃剩的饭菜,就看到刘宝也醒了,扶着墙,拄着木拐很不好意思的说:“姐,我去趟茅房。”
    “要我陪你吗?外面好像结冰了。”
    昨天雪化了一点点,吹了一晚上的北风,地上多少都结了冰。
    因此,她在起床后就在想,今天去县城,路肯定不好走,但去,还是必须要去。
    刘宝一脸羞涩的直摇头:“不用了,我走慢点,自己能行。”
    那怕是姐弟兄妹,也是有年忌的,七岁男女便不能同席了,这个在入学时,夫子们就教的很清楚。
    这两天,他和姐姐同睡,本来就不好,但想着又能省点炭,又能跟姐姐说说话,他就顾不上这个年忌。
    刘玲真是爱死了刘宝脸红尴尬的样子,小天才,小正太,再加上五官清秀,正是小鲜肉一枚,看他囧迫,她就很开怀,不由自主的就神游天外的想着,若是将来刘宝长大成人后,她拿这些事儿取笑刘宝时,刘宝会不会更囧?
    看着刘宝一瘸一拐的走去后院,刘玲自己也赶紧收拾了下。
    十四岁的小姑娘,是没什么好打理的,基本上就是两个包子头,拿线一绑就完事,最让她介怀的是,身上的棉衣又该洗了。
    可见鬼的是,她和刘宝都没有可换洗的衣物,刚下了雪,空气又潮湿,就算是洗了,也有好几天都晾不干,这买衣服,真是迫在眉睫啊。
    至于刷牙……唉!没有青盐啊,只能拿帕子沾了水来回清洁。
    这边收拾好,刘宝拄着拐也回来了,姐弟二人,刚吃完饭,周瑞峰和沈沅就来了,站在院子里低声喊她。
    “周叔叔和沈叔叔来了,阿宝,我担心路不好走,一会给你绑个夹板吧。”
    这半个月来,刘宝下地都是一蹦一跳的,葛大夫说骨头是断了,但扳了回来,只要小心养着,等两个月就能稍微下地行走。
    但在刘玲看来,不出门也就罢了,若是出门,还是上个夹板更有保障。
    “什么是夹板?”刘宝一时没听明白。
    刘玲也不多说,只是扶着刘宝出了堂屋,看到沈周两位叔叔,便笑着把刘宝交给二人,自己又重新钻回屋里捣鼓了一下,仔细揣了四十两银子,再拿着两块板子和布带走了出来。
    赶车的是吴老四,她上了车,才发现车里不光多了一个人,还多了两框菘菜。
    看到这人,刘玲心里就梗了一下,坐哪的不是别人,正是吴炯淮家的老二媳妇。
    她姓马,吴家老二叫吴景涛,如果两人名字综合一下,就是所有人都熟知的咆哮帝,景涛教主。
    马氏笑眯眯的冲刘玲点了点头:“昨天我听老四说,你们要去城里,所以我就来搭个顺风车,玲子,你不介意吧?”
    沈周二人,比刘玲要早看到马氏,心里也正不痛快,说好了是单租吴老四的车,却又捎了一个人,而且还占了车里最好的地方,这不就存心让人心里不痛快么。
    吴老四苦着脸,无声的张嘴冲沈周二人道:“我是被她拦住的,里正家的媳妇,不好得罪,要不这趟车钱,我就不收了。”
    刘玲和刘宝都在牛车里,自然看不到外面三个男人的交流,但马氏这样说,她还能怎么滴?难道轰她下车吗?
    要知道这马氏可是董氏的心腹啊,而且还是个包打听,嘴特别的碎。
    就是看在吴炯淮的面子上,她也不能把话说的太难听,不过心里确实很堵塞。
    在刘宝眼里,里正家除了吴炯淮和小董氏最良善,别人他都讨厌,尤其是吴浩民,平时没少欺负姐姐,因此,他很没好气的偏过头不看马氏。
    别看他小,但他也知道马氏现在坐的地方,是牛车里最舒服的位置,冷风吹不着,颠也颠不着。
    马氏也好像没看见一样,乐呵呵的便道。
    “玲子,你不会真介意我搭个顺风车吧,咱们可都是同一个村的,帮帮忙嘛,我脚小,现在路上又结了冰,不太好走,这菘菜还死沉死沉的,你总不能见着婶子有难处,都不帮一把吧。”
    刘玲微不可见的吸了口气,低着头便开始给刘宝上夹板。
    “怎么会呢,马嫂子多心了。”

  ☆、26。第26章 尖酸马氏

牛车再大,也经不住多了两框菜和一个人啊,那几乎就是占了一半的地方,她的刘宝还只能坐在前面顶着风。
    出钱的是她,坐的最舒服是马氏,这是什么理啊!
    再说了,刘致远跟吴炯淮是称兄道弟的,她都只喊吴炯淮伯伯,马氏倒是有意思,居然自称是她婶子?
    但凡是女人,都喜欢别人把自己叫小点,就是没见过谁,还托大的。
    马氏趁着两人没注意翻了个白眼,心想,嫂子就嫂子吧,小小年纪还懂得抬辈份,这刘家丫头,还真精明了不少。
    人有钱了,果然就是不一样啊,腰杆子都挺了,出手就是两斤上好的花雕,可惜那么好的酒,董氏也没让她沾上半杯,说什么要留到过年了再喝。
    呸!她还不知道么,过年了,那酒也没有她的份。
    “嗳,我就知道玲子心眼好,你们打算什么时候回村啊,到时我也好跟你们一块回。”别以为她不知道,今天吴老四接的活是赶来回的。
    “这个暂时不清楚,看这天阴沉沉的,只怕还有雪下,若是事情没办完,估计会在县城里呆一天。”刘玲不轻不重的说着,手底下快速的给刘宝固定好小腿,然后抬头问刘宝。
    “怎么样?紧不紧,疼不疼?”
    “不紧,也不疼,姐,这样绑着是为什么呀?”
    “傻子,这样绑着,就是防止碰撞啊,难道你还想骨头错位,再扳正一次吗?”
    刘宝一听,脸都有些发白,葛大夫给他扳骨的时候,那感觉痛入骨髓,比被肖鑫林踩断时,还要痛。
    马氏坐在里面,看着稀奇,啧啧的道:“哟,还可以这样啊,玲子这是打哪学来的?不会又是半个月前,跟刘夫子学的吧?”
    马氏这人吧,嗓门有些尖,下巴也生的尖,眉细眼小,嘴唇宽,一看就属于三姑六婆的那一类,此时插话,着实不讨喜,也带着奚落和讽刺。
    意思是指,半个月前,肖鑫林入室欲做那见不得人的事,刘玲这才死过一回,所以刘玲这名声坏了,被自己的继父污了清白。
    “就是跟我爹学,那又怎么样?”刘宝怒了,没好气的扭过头看向马氏。
    别以为他没听懂这话外音,欺负他姐姐的人,他一个也不准。
    马氏眼睛眯成一条线,不以为意的挥了挥手里的帕子:“阿宝,早上吃了没?我这带了点干粮,要不要先来点?”
    这话又带着暗讽了,意思是说刘宝肝火这么大,来点东西压压。
    刘玲不得不说,马氏说话还是比较有艺术性的,比起董氏来,青出于蓝,这就叫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唯独可怜了那小董氏,据话那还是董氏的亲侄女呢。
    这近亲通婚,怎么就没把吴浩民也生傻了?
    外面的沈周二人一直注意着车里的动静,两人同时叹了口气,一人坐在车前,一人坐在车后,然后吴老四赶着车,便往县城里出发。
    车轮辗过结了冰的地面,那是“咔嚓咔嚓”的响,还时不时能听到大黄牛喷鼻息的声音。
    “马嫂子,我们吃过了,而且指不定什么时候回小塘村,干粮你且留着回来的路上吃。”她也把话说明白了,意思就是,去可以捎上你,但回来,你自己走吧。
    刘玲注意到,马氏今天打扮的挺不错,脸上还抹了香粉和腮红,嘴上还有一层厚厚的胭脂,大概东西都很廉价,所以这妆看在刘玲眼,颇像死人妆。
    不过,唯一让刘玲看的上眼的是,马氏头上居然插了支翡翠簪子,虽然成色不怎么样,雕的祥云腾空也粗糙,但放在农家来说,这算是不错的好东西了。
    马氏眼珠子一转,正要说她可以等,刘玲已收回视线,转过头大声的冲车外道:“周叔叔,周二叔今年能回来过年吗?”
    周瑞峰人憨实,但不代表他傻啊,立马接道:“这个可不清楚,一会进了城,得问问他。”
    “也好,我也有些事,想跟周二叔打听一下。”刘玲说的很含蓄,但声音可不小。
    马氏眼睛一翻,立马收了声,先不说话。
    周家老二在新城县的做了衙役,全村的人都知道,有道是阎王好见,小鬼难缠,莫看人家只是一个小小衙役,那也是官府的人,刘玲要打听官府里的事,难道真想见见县老爷?
    据说当年刘致远还活着时,新城县的县老爷就特地来求过墨宝,这种交情,若是利用起来,刘玲可就相当厉害了,她可不能往死里得罪。
    这丫头,还真是死里逃生,因祸得福了。
    刘玲拍了拍手,正要挨着刘宝在最靠外面的地方坐下时,刘宝赶紧拉住她的袖子:“姐,你坐里面,外面风大,你头上的伤还没全好呢。”
    “已经不打紧了,路不好走,姐坐外面,是防车颠着你。”刘玲抚开他的手,笑着便坐了下来。
    不光是防颠,她坐在外面入口,还能挡着点风。
    马氏撇了下嘴,眼里划过一抹嘲讽。
    “姐,我已经长大了,不是小孩子,你还是坐里面来。”刘宝不依,姐顾着他,他能不知道么,坐在外面正当北风,没一会就能吹得全身发凉。
    “在姐眼里,就算你将来成家立业了,也是孩子。”刘玲嬉戏的点了点刘宝的鼻子。
    碰上马氏心里是添堵了,但她可以无视,碰上这种没脸没皮的,若不是看在吴炯淮的面子上,她是真会轰她下车。
    刘宝脸微微一红,死活不干的拽着刘玲:“姐,坐外面太冷了,你身子本来就弱,不像我皮糙肉厚抗得住。”
    “哟,你们姐弟俩,感情可真好。”马氏忍不住掩着嘴说了一句。
    刘宝立马脸黑的瞪了马氏一眼,若不是她占了最好的地方,他和姐那用为了这个争来争去。
    眼看着刘宝要发火,刘玲压住他的手,笑着又点了点他的鼻子:“佛经中有言,百态之世存百态之人,人既有百态,世也便需百态,又言道,百花园中不染尘,红尘污泥不变节,万事万法不生心,大风大浪不翻舟,静心静气,无须外人道也。”
    刘宝听得眼中一亮,知道姐姐这是在说,碰到马氏这样的人,不必理会,他们姐弟感情好,还是不好,不用跟外人说什么。

  ☆、27。第27章 不懂人话

马氏被刘玲这样文绉绉的话给绕晕了,一句也没听懂,但直觉却告诉她,刘家丫头肯定没说她好话,这是绕着弯用读书人的调调骂她呢。
    她就占了这地方,刘家姐弟能怎么着?
    若没有他公爹这些年的照顾,刘玲和刘宝早就饿死,冻死了,她不过是坐了好个位置,就想编排着骂她,没门,小没良心的狗东西,白眼狼。
    “姐说的是,阿宝懂了。”刘宝心胸翻腾了几下,怒火高涨的情绪慢慢平息了下来。
    可马氏心里就不痛快了,她心里认定,但凡是听不懂的话,那就是对方在骂人,眼珠子一转,便抑扬顿挫的说道。
    “啧啧啧,玲子刚才说什么呢?我怎么一句话也没听懂?难道这也是刘夫子教的呀?我可没听说朝庭有女子登科的事,好好一姑娘家,学那么多做什么?还不如踏踏实实的学怎么侍候地,怎么干活,来的更实在,要我说啊,反正这女人早晚都得嫁人生孩子,你再不替自己打算打算,可就晚喽。”
    马氏一张嘴,便是劈里叭啦的一长窜,好像根本没把门,若不是压着脾气,刘玲真想问一声,你丫会说人话吗?
    吴炯淮是个老好人,可怎么就不懂娶妻当娶贤的道理?
    治家有道,才是家族兴旺的根本啊。
    董氏年纪大了,越来越爱占小便宜也就算了,毕竟上了年纪,性格会变的古怪,但这马氏,今年不过才十八吧,才进了吴家的门才两年,放在她眼里,还算没成年呢,嘴居然就歪成这德性,真真的长眼了。
    刘宝本来都顺气了,马氏这一长窜,再度让刘宝脸上挂满了黑霜。
    “我的姐姐什么时候嫁都不晚,不用你操心。”
    “嗳哟喂,玲子明年就十五了,再不议亲,等到十六、七,到时方圆十里的,那家敢上门提亲啊,真是家里没个大人,果然不行,还说姐弟感情好呢,这都不替自家姐姐打算打算。”马氏就是抱着看好戏的样子坐在哪,看刘宝越生气,她就越开心。
    她就是见不得别人兄友弟恭,姐妹情深,不就是随便找个地方坐着嘛,至于在她面前推来让去么,什么身体本来就弱,大家都是小户人家出生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