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吉光片羽 >

第63章

吉光片羽-第63章

小说: 吉光片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明熹偷空悄悄回头看向高明娟,见她神色黯然,他忍不住也是一阵黯然。
  自从被高家认了去后,高老太太便把高明熹养在了她的院子里,却是把高明娟扔给了余氏照顾。且,序着年岁,高明熹是长宁伯府这一辈男孩中最年长的,老太太便毫不犹豫地叫人称他为“大爷”,把府里的众位爷的排行竟全都改动了。而轮到高明娟这里,虽说她比高家大姑娘高明瑞还要年长一岁,因高明瑞不愿意让出这“大姑娘”的称呼,老太太便让人都称呼她一个不伦不类的“娟姑娘”。
  那王明娟——如今已经是高明娟了——原是个心高气傲之人,哪里受得这种轻视,便有几次跑到高明熹的房中去哭诉,不想竟叫老太太派来照顾高明熹的丫环婆子们一阵不给面子的数落,只说哥儿如今已经大了,姐儿也该知道避着些才是,直羞得高明娟一阵无地自容。
  而那高家唯一嫡出的女儿高明瑞,就如所有的独生女一般,总想要个哥哥,如今面对这突然多出来的哥哥,她自然是欣然接受,且还甚是欢喜。但对于那个想抢了自己“大姑娘”名头的姐姐,她就没那么高兴了,甚至可以说,还颇怀着那么几分恶意,竟是常常不管人前人后,对高明娟都没有一丝好脸色。
  偏那高明熹一向怯懦,竟是都不敢帮着高明娟说话,只能在妹妹受高明瑞欺负时,拿眼眼巴巴地望着她。
  见高明熹又扭头去看高明娟,高明瑞顿时就是一阵不乐意,扯着他的衣袖道:“大哥怎么尽看着她?难道只有她是你的妹妹,我竟就不是你的妹妹不成?!”
  直到高明熹无奈地转过头来,她才高兴地又道:“我还约了承恩伯家的大公子,平安侯家的老五,还有吴学监的长孙吴启。他们几个跟你一样,也都是今年要入书院的,我约他们过来,就是叫你先跟他们认识一下,省得到了学院里你人地两生,白叫人欺负了。”
  顿时,高明熹对高明瑞就是一阵感激。可片刻后,他又感觉到脑勺后传来的那阵刺痒,便忍不住又回头看了一眼巴巴望着他的高明娟,嗫嚅着道:“娟、娟儿她,能不能……”
  高明瑞的脸色顿时就是一变,不等他把话说完,便猛地一推高明熹的胳膊,怒道:“你以为那杏林书院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进去的?!那可是皇家书院,除了太子哥哥,其他几个皇子哥哥都在那书院里就读着!就是你,就算考过了入学试,若不是我爹还另求了人,你以为你就能进去?!”
  她的话音才刚落,就听得包厢门外传来一阵动静,小丫环进来禀告,原来是她请的客人们都到了。
  那高明瑞一向是七月的天气孩子的脸,见客人来了,又见高明熹在她面前蔫了下去,顿时又高兴起来,忙冲门口的那三个少年招手笑道:“快进来。”
  那三个少年见包厢里有个陌生少女,倒是愣了一愣。高明瑞却仿佛高明娟根本不存在般,拉着高明熹起身,冲那三人笑道:“这是我哥哥,高明熹,跟你们三个一样,也是才刚考进书院的。”
  其中最有眼色的一个少年见状,忙过来跟高明熹见了一礼,又扭头对高明瑞笑道:“还没恭喜大姑娘呢,听说大姑娘也考过了入学试?”
  高明瑞还尚未答话,就听得那仍敞开着的包厢门外,有人高声笑道:“考了四五年才考进去,果然得恭喜一声儿呢。”
  高明瑞不由大怒,可抬眼往门外看去时,那说话之人早已溜之大吉了。于是她一扭头,便将怒气发泄到了高明娟的身上。
  “你,”她怒道,“怎么这么没眼色?!看到客人来,竟都不知道上茶?!”——竟是当着众人的面,直接将她当丫环使唤了。
  

☆、第六十七章·好戏开锣之前

  戏馆酒楼本就是流言滋生之地,长宁伯家的那点热闹,也不过是诸多八卦中的一件,议论了几句后,众人的兴致也就转移到别的话题上去了。
  对面承平伯府的包厢里,靖国公府三姑娘赵英娘的眼扫过二楼中央那间垂着竹帘的包厢,便回头问着十一公主道:“你怎么也跟我一样,挤到九儿这里来了?平常你不是都跟七哥借包厢的吗?”
  赵英娘和十一公主,还有承平伯府的九姑娘田静宜今年都是十五岁,是杏林书院的同班同学,三人虽家世各有不同,却因彼此脾性相投而结为闺蜜。
  而她口中的七哥,则是指景王周湛。那景王虽说顶着故去景王的门庭,却是破例和圣德帝的皇子们一同序了排行,正是行七。这赵英娘出身靖国公府,和当今太子乃嫡亲的表兄妹,故而她也跟着称周湛一声“七哥”。
  十一公主周泠叹了口气,道:“说是他要用,不然我们三个哪用得着挤在这间小包厢里。”
  这锦绣戏馆虽说是京城里名声最为响亮的戏馆,但与此同时,它也以包厢空间窄逼而著称,每个包厢里竟只能容得下两排三张太师椅而已。唯有二楼正中央对着舞台的那间包厢与众不同,竟是将两间包厢打通合而为一的。而那间包厢的主人,便是那不靠谱的景王殿下。
  此间包厢的主人田九忍不住好奇道:“我听人说,景王殿下足足花了五倍的价钱,才说动这里的东主,同意让他将两间包厢合为一间的。”又感慨道,“难怪别人都说景王殿下是个财神爷呢,这小小一间包厢的价钱,就已经是天价了,何况是五倍。”
  “什么呀,你竟不知道?”自认为消息灵通的赵英娘一推她的肩,将头凑过去悄声笑道:“这戏馆的东主,就是那个锦绣班的班主红锦,她是七哥的那个……”她的手指凌空画了个只可意会的圈,“这戏馆原就是他买下送她的,别说是把两间并作一间,便是整个包下,也就是一句话的事儿。不过还真是,这七哥还真跟个财神爷似的,什么东西经他一沾手,立马变得金光灿灿的。就拿这戏馆来说,原先是个什么破败模样,想来你们还记得,如今竟这般红火。明明谁都知道这里的包厢窄逼难受,竟还一个个当宝贝似地抢着,近来还有人说,不能在这锦绣戏馆里拥有一间包厢的,简直不能叫世家大族。就为了这句话,我家老祖宗才不许我们家也跟着凑热闹的,我们家老祖宗说,京城中最不缺的就是大傻瓜……”
  说到这,她忽地一捂嘴,望着田九一阵眨眼。这靖国公府的老祖宗,人人都知道是个毒舌的,作为她的孙女儿,赵英娘也是以口无遮拦著称于京城。
  十一公主忙过来解围道:“老太太那句话以偏盖全了……”
  “可她说得对,”田九田静宜却是冷笑一声,道:“京城里最不缺的,可不就是傻瓜。偏那些人还全当别人也是傻瓜。还是你们家老祖宗眼睛最亮。”
  十一公主不由就和田静宜对了个眼儿,道:“怪道贵妃娘娘请客,你姑姑说你一准到,偏你没去呢,原来你心里已经有数了。”
  “我若心里没数,早不知道被他们卖了多少回了。”田九冷笑道。
  “什么?”一旁,赵英娘不禁听了个一头雾水,拉着那二人道:“你们在打什么哑谜?”
  十一公主看看田九,才刚要把话岔开,不想田九自己主动说道:“前些日子宫里大小不等各种茶会酒宴,你应该知道是为了什么吧?”
  赵英娘点头道:“不是说,为了给景王选妃吗?”说到这,她忽地一顿,扭头望着田九道:“怎么?你们家也想送你去?”
  田九又是一声冷笑,“谁都知道我那姑姑附着贵妃娘娘的骥尾,这种事,她可不要做个急先锋?!”
  又对赵三道,“我们家跟你们家不同,你们靖国公府是世代簪缨,我们家则不过是因为我那姑姑被封了嫔,才得了这么个荣誉爵位。许在平头百姓眼里,我们家大小也算是个勋贵了,可在真正的世家眼里,谁不说我们一家是暴发户?!偏我爹我娘,还有我那几个叔叔哥哥们,一个个竟都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只想着攀高枝。自己没那能耐,就把主意打到我们这些女孩儿身上。你们看看我那几个姐姐,哪一个不是被他们卖了的?如今又把主意打到我的身上。我可不比我那些姐姐们好性情,我早跟我娘说了,若是他们敢逼我,大不了我跟着福安长公主清修去,再不成,上吊抹脖子,也绝不如了他们的愿!”
  这田九人生得娇娇小小的,但赵英娘和十一公主却是都知道,她骨子里是个硬脾气的,这般说,便会那般做。
  赵英娘忍不住叹道:“难怪我们家老祖宗看中你,还说你们家那丛歪竹里,也就出了你这么一根好笋……”
  见她又口没遮拦,十一公主忙拦下她的话,对田九道:“你别看我七哥名声不好,其实他人不错的……”
  田九摇手道:“无关景王殿下为人如何,我只是不愿意被人那么摆布着罢了。”
  赵英娘眼珠一转,对田九嘻笑道:“你不愿意嫁这个七哥,不如嫁给我那钟离家的七哥如何?”——那威远侯钟离疏在族中也是行七,且从靖国公府老太太那边算起,赵英娘和他也是尚未出五服的表兄妹,也得叫他一声“七哥”。
  那田九虽骨子里刚强,到底还是个小姑娘,顿时被赵英娘调侃得红了脸,伸手过去拧着赵英娘道:“叫你乱说!”二人不禁一阵打闹。
  十一公主被困在中间,忙拦着那二人笑道:“好了好了,这是在外面,当心被人瞧见笑话。”又对田九笑道,“要说起来,我七哥除了名声不太好外,其他都是上上之选,与其叫她们给我七哥塞个什么不知所谓的人,我倒宁愿那人是你了,至少你不是盯着我七哥的钱袋子才嫁他的。”
  那田九原以为十一公主是要劝和的,不想最后竟又说出这番话来,顿时又红了脸,正要跟十一公主不依不饶,就听得赵英娘在那边也笑道:“就是就是,其实细看起来,我这个七哥长得实在是也很不错呢。不过也难怪,听说当年昌陵王妃就号称是大周的第一美人儿……”
  她的话还没说完,便叫十一公主忽地扭头瞪着她道:“你什么时候才能改了这说话不经脑子的毛病?!”
  赵英娘所说的昌陵王妃,指的是已故老昌陵王的继妃,周湛的生母。周湛是遗腹子,在老昌陵王去世九个月后才出生,他的生母则在生下他后就出家遁入了空门,如今已经很少有人再会提及到她。至于周湛,更是跟那边没有半点来往。
  十一公主周泠自幼丧母,曾和景王周湛一起养在太后跟前,故而在众皇室子弟中,独她和周湛最为亲厚,因此才会因着赵英娘的一句闲话而板了脸。
  见赵英娘又犯了老毛病,田九忙打着岔道:“说到景王殿下,你们可知道他最近新收了个小厮?听说宠得不行,竟当众逼着对面那个‘歪嘴儿’给他那个小厮道歉认错呢。”
  “是吗?”有日子没出宫的十一公主听了不禁一阵诧异,道:“我那姑姑竟没替瑞姐儿做主?别看她人前周正,背着人她可是最宠着瑞姐儿的,怎么肯叫她吃这个亏?”
  “这你就不知道了,”赵英娘道,“听说是‘歪嘴儿’无缘无故打了那孩子,偏叫七哥抓了个现行,这才不依不饶地闹起来……”
  三人正说着,只听得包厢外的吵杂声竟是忽地一静。紧接着,便是一阵比之前更大的吵杂议论声。而这一片吵杂中,却是叫人清晰听到“景王”和“威远侯”这两个名字。
  十一公主不由就和两个女伴交换了个眼色,全都伏到栏杆上探头往外看去。就只见这会儿那戏楼上下人等的目光,竟全都望向一个方向,于是三人也扭头往那个方向看了过去。
  就只见二楼正中央那间原本垂着竹帘的包厢,此刻那竹帘已经被高高卷了起来。竹帘下,凭栏处正并肩坐着两个男子。右侧那个仿佛软若无骨般瘫坐在太师椅里的少年,不用人说,单凭着那两道八字眉,便叫人人都识得,那是鼎鼎大名的不靠谱王爷,景王殿下。左侧的那个年纪在二十出头的青年,虽说长年不在京里,但那双令人印象深刻的鹰眼,仍是叫这戏馆上下等人立时就认出,那正是最近才刚被圣德帝招回京城的威远侯,钟离疏。
  在这二人的身旁,穿梭忙碌着一大一小两个侍者的身影。年长的那个侍者,年约三旬左右,身上穿着件不起眼的黑色素袍;而年幼的那个,看着不过才十来岁年纪,却是一身醒目的大红箭袖。虽因隔得远,叫人看不清这二人的眉目,但看着这二人被那两位主子爷支使得忙前忙后,偏一举手一投足间别有一番从容不迫和典雅庄重,于是,几乎是瞬间,一向喜好新奇的京都人士便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到了这两个侍者身上。
  “那是阿樟。”最先认出黑袍侍者的赵英娘叫道。
  “旁边那孩子是谁?”十一公主忍不住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