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崇祯窃听系统 >

第64章

崇祯窃听系统-第64章

小说: 崇祯窃听系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这个反应,陈新甲并不奇怪。一直以来,不就是有钱能使鬼推磨么?如果不能让鬼推磨,那只能说是钱不够。就这样小小的内侍,五十两银票砸过去,脊梁骨被砸弯都不要太正常了!
  这么想着,陈新甲的脸上重新露出了笑容,而后试着问道:“蓝公公,不知皇上这么急地召见本官,可知有何事情?”
  一听这话,蓝天保当即摇头道:“咱家不知道,不过看皇上样子,似乎很急一样。”
  “……”陈新甲一听,有点无语,同时心中又有点肉疼了。没想到五十两银票砸出去,竟然砸不出一点东西。
  不能问出具体原因,他心中就有点没底,没法先想一想怎么应对。
  于是,他就换了个说法问道:“这几天来,可有什么大事发生?比如,能让皇上大喜、大怒什么的事情?”
  听到这话,蓝天保这次倒是回答道:“大喜的事情倒是没有,大怒确实是有,还不都是因为建虏在祸害我们大明,卢尚书有急递至,据说有可能建虏会打下济南府,皇上因此非常生气。”
  陈新甲一听,不由得稍微有点意外。卢象升竟然有这么高的战场明锐度,能推测出大清军队要去打济南府?不过从时间上算,就算卢象升推测出来了,也来不及救济南城的。再说了,就凭他手中的那点军队,又怎么去救济南城?
  京师这边怀疑济南城很可能要失陷的话,那卢象升必定完蛋。这么说来,难道皇上召自己过来,该不会是要自己接任卢象升的职务吧?
  他的宣大总督一职,其实就是从卢象升那接过来的。如今皇帝要处罚卢象升的话,那肯定要有人接替卢象升的职位才行,搞不好就是因为这个事情!
  这么一想,他就觉得这种可能性非常大。正想再从蓝天保这里打听一下时,有人经过,他便只好按住了性子,没敢再说话。
  大明律法有规定,宫内外不得勾结,要是被人看到他一个外放总督和宫内宦官说说笑笑,很熟悉的样子,那就不好了。
  谁知之后,陈新甲便再也没有机会,直接到了文华殿觐见。
  见礼之后,陈新甲正想开口时,御座上的崇祯皇帝已经先一步,冷冷地喝问道:“陈卿手中有多少精锐人马可以抽调出来,要能和建虏野战的那种?”
  陈新甲听了一愣,想来想去,他就没想到过皇帝会问这个问题。
  宣大总督的职责,一直是防备草原上的敌人。因此,这次大清军队入关,他那边把碍事的虎大威和杨国柱给借机踢来勤王,算是有个交代了。
  此时听皇帝的意思,很显然是在筹集精锐和关内的大清军队打仗。不要说他不想和大清军队打仗了,就算是想,光他手下还有的那些兵力,可都不是打仗的料,这一点,他是心知肚明的。
  因此,他略微有点为难地回奏道:“陛下,微臣所部精锐已经在第一时间调出。如今仅有的军队只能靠着宣大地区城池做下防守,和建虏野战实在……实在是怕误军机!”
  崇祯皇帝一听,便很不高兴的样子,就又马上追问道:“可有多余钱粮?”
  “陛下,微臣手下各军,朝廷至今还欠着几个月的军饷没有发呢!”陈新甲一听,立刻诉苦道。
  他确实没说错,至少在公事上,确实是这样。
  崇祯皇帝一听,非常不高兴地喝道:“人也没有,钱也没有?你是干什么吃的?滚,给朕滚回去练兵去!”
  这是骂人了!
  陈新甲听了,心中却反而暗自高兴,看来皇帝是真急了,要钱要人的程度,都已经有点乱章程了。为了这事,竟然急招自己这个宣大总督入京。从自己这里得不到人和钱,竟然就不顾皇上威仪,脏话都出来了。
  不过表面上,陈新甲却表现出那种有点委屈,却也不敢说什么,只能唯唯诺诺地退下了。
  他自然不知道,其实这些都是屁话,崇祯皇帝急召他过来,是为了暗地里赏他一颗窃听种子而已。
  而陈新甲更没想到的是,等他退出去,文华殿内没有其他人之后,蓝天保便从袖子里取出了那张银票给皇帝,并把两人的对话都禀告了一遍。因为崇祯皇帝事先有交代过,如果有人拉拢他们,贿赂他们的话,虚与委蛇,事后禀告。


第124章 因粮均输之争
  崇祯皇帝听了,不由得一声冷笑道:“出手就是五十两银票,还真是阔绰!而且还是范记钱庄的,不错,不错!”
  边上的陈宝庭见了,也很是气愤的样子,不由得提醒崇祯皇帝道:“陛下,此人肯定是个贪官!”
  他们这些人,虽然在皇帝身边,可要是崇祯皇帝不说,他们也不知道更多的细节。因此,眼下的他们,只是简单地认为陈新甲是贪官。而对于贪官,这些刚从内书堂出来的少年郎,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割了子孙根的人,还是很愤慨的。
  崇祯皇帝听了,看着他们说道:“朕迟早会收拾他们的,不过不是现在。只要朕拿你们当心腹,还会有源源不断地官员来贿赂讨好你们,你们先做好登记。知道了么?”
  “奴婢遵旨!”轮值的四名小内侍,一起躬身领旨。
  再说出了皇城的陈新甲,自然不知道崇祯皇帝已经明白他的底细,只是目前手头没有完全信得过地军队,而且还想挖掘出他更多的同伙,才没有动他。
  此时的他,日夜兼程过来,自然不可能第一时间出发就回山西,那样身体绝对受不了。抬头看看天色快到傍晚,便去了驿站,不过没有休息,转头换了一身便服便出了门。
  在他护卫的掩护下,鬼鬼祟祟地七绕八绕,最后才去了杨嗣昌的府上。毕竟他是封疆大吏,而杨嗣昌乃是内阁辅臣,没有皇帝的旨意,他要是到京师的第一时间就登门拜访,会非常引人关注的。
  然而,他当然想不到,他的事情,最不想让皇帝知道的,但不管他怎么小心,皇帝都会了如指掌。
  不得不说,他很悲剧!
  等陈新甲到了杨府之后,杨嗣昌差不多刚好散衙回府。
  对于他的到来,杨嗣昌也不意外。毕竟杨嗣昌可以说是陈新甲的恩主,当初去当宣府巡抚,以及后来的宣大总督,都是杨嗣昌保举的。
  客厅坐定,茶水奉上之后,两人便聊上了。
  “恭喜杨阁部,贺喜杨阁部啊!”陈新甲笑容满面地对杨嗣昌说道,“皇上紧急召见下官,已经能看出,卢象升必定没有幸理了!”
  杨嗣昌一听,稍微有些意外。皇帝急召陈新甲的事情,他是听说了的。但具体内容,见面说了什么,他不知道。此时一听,不由得心喜,连忙问道:“何以见得?”
  两人之间的关系非同寻常,自然知道彼此的一些事情,而卢象升,就是他们共同的敌人。
  于是,陈新甲就把他觐见的情况给杨嗣昌说了一遍,而后断然说道:“济南失陷,已成定局,皇上震怒之下,卢象升必死无疑!”
  杨嗣昌听了,正想开心一下时,忽然想到了什么,脸色一变,立刻低声问道:“什么意思?何以肯定济南失陷,莫非是你们……”
  一听这话,陈新甲心中暗道一声糟糕,失言了,便连忙补救道:“杨阁部试想,建虏军队之强,眼下我明军能有其对手?全国各郡县武备松弛,兵不堪战,如今听来,建虏是有目的性地攻打济南。如此情况下,要是建虏没有几分把握,会这样做么?由此下官断定,济南府必失!”
  杨嗣昌听了,盯着陈新甲的眼睛,还是有点怀疑。
  他也当过宣大总督,在任上的时候,和晋商的关系也还不错。虽然没有到穿一条裤子的份上,可很多事情都是有共同利益的。又或者说,他是官宦世家出身,和陈新甲不一样,对那些晋商攀附他,也只是认为是个金主,能多得一些助力,给他们一些庇护而已。
  因此,杨嗣昌知道晋商有做走私生意,向关外贩卖违禁物品。不过这种情况对于边境来说,不要太正常,加上平时得晋商的孝敬,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如今,听陈新甲这么一说,忽然想起皇帝所说内应一事,他不由得产生了联想。
  陈新甲见他还有疑惑,便连忙表忠心道:“阁部休要如此小看下官。下官好歹也是大明的封疆大吏,又岂能助建虏行事?再者说了,下官一直在晋地,又怎么可能伸手到济南府去?”
  说到这里,声音又大了一分道:“下官所作所为,皆是为了大明。和建虏议和一事,目的还不是和阁部一致!”
  杨嗣昌提出的“攘外必先安内”之策,主张向满清方面议和,就有陈新甲的意见在里面。他们两人,在这一点上,可以说政见相同。
  当然,还有其他地方,也是政见相同,又有晋商的银子加成,所以杨嗣昌才会对陈新甲另眼相看,引为心腹,多次保举他。
  此时,杨嗣昌听他再三解释,也就没有再多想,摇头回答陈新甲之前的话道:“你不在京师,恐怕不知道如今的皇上对卢象升有多宠信。我还是有点担心啊!”
  一听这话,陈新甲愣了下,有点不思议地说道:“下官可是亲眼所见皇上已经失了方寸,就算卢象升再有本事,能得皇上宠信,可藩王失陷,乃大明自开国以来前所未有之事,还能幸免之?再者说了,只要朝廷上下一起名正言顺地弹劾卢象升,这弹劾的人多了,皇上还能一直宠信着?似乎……皇上还没有那么大的魄力吧?”
  藩王失陷,确实罪过太大。就连杨嗣昌自己,在原本的历史上,他被崇祯皇帝派去镇压流贼,也是因为张献忠奇袭襄阳,襄王朱翊铭被杀,他惊惧之下,畏惧自杀。
  因此,杨嗣昌听了后,沉思片刻,最终点点头道:“说得也有道理,卢象升应该是躲不过这一关的。”
  说到这里,他忽然又是一叹道:“说起来,卢象升确实是个有本事的人,可惜不能为我所用,处处和我作对。有我在,就不能容他也!”
  陈新甲听了,立刻附和道:“可不是,阁部主和,他非要主战;阁部要均输,他却非要因粮。处处和阁部作对,实在是不识时务!”
  此时,正在皇宫监听他们两人对话的崇祯皇帝,在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忽然想了起来,不由得很是振奋。
  对啊,卢象升之前不是在宣大总督任上推广过“因粮”之策么!之前因为杨嗣昌等一大批官员的反对,原来的崇祯皇帝动摇了。可如今,自己怎么可能动摇呢!


第125章 清屯充饷
  明朝末年的时候,就有三饷,当然,眼下的练饷,杨嗣昌还只是提了出来,并没有实施。
  说起来,这个加征饷银,不是不行,但要看征收方法。
  就比如说,卢象升在宣大总督任上实施加征饷银的方法,就是因粮一策。
  何为因粮,其实就是对富人进行加征。具体执行办法是:凡是缴纳赋税在五两以下的农户,并不加征赋税,而对纳税五两以上的富户,则按照财产的多寡,进行不同程度加征粮税。
  如果这个政策得以实施,就不会有那么多农民被逼破产,从而为流贼提供了土壤。可是,如此一来,卢象升就得罪了那些富户。而这时候的富户,税赋在五两以上的,基本上都是有官员乡绅的背景。特别是在晋地,走私商人和边关的官员、守将都有勾结。卢象升这样征税,就一下把他们全都得罪了。
  于是,杨嗣昌跑出来了,他是官宦世家,代表地就是这些人的利益。身为大明内阁辅臣,原本崇祯皇帝的宠臣,马上就站出来反对,变着花样诱导劝谏崇祯皇帝,最终就变成了均输的加征途径。也就是不分贫富,全部一起加征。
  对于后世灵魂的崇祯皇帝来说,要怎么选自然不用说了。朝廷如今正没钱地时候,要加征饷银,也是没办法地事情。但是,加征的途径,回头就支持卢象升重新搞起来,就按照这个因粮之策来。卢象升负责在前头打头阵,自己这个皇帝,就给他守着后方。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又再去看陈新甲和杨嗣昌的对话。
  听到陈新甲讲起因粮和均输之争,杨嗣昌不由得眉头一皱道:“你这么一说,我又想起一个头疼的人。各处多有来信,言他独断专行,横行霸道!”
  “是孙传庭?”陈新甲一听,立刻便猜了出来道,“这孙传庭借口祖制在陕西胡作非为,早就该治他一治了。如今他正领军前来勤王,阁部可有办法?”
  他所谓地借口祖制一事,是指孙传庭出任陕西巡抚之后,在缺粮少兵的窘境下,便想出了“清屯充饷”的措施。
  所谓清屯充饷,也就是把军中屯田全部收回来,将屯田所得全部充作粮饷。
  从崇祯九年开始,他便高举“祖制”大旗,号称“地不容失一亩,粮不容失一粒”,在收集了陕西所有土地卷宗之后,开始按照卷册疯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