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崇祯窃听系统 >

第319章

崇祯窃听系统-第319章

小说: 崇祯窃听系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秦晋两地的明军将士们,一边在做战备准备,一边却是摇头叹息。在他们看来,这一仗非常地不好打。要不然,中原王朝也不会视草原上的敌人为心腹大患,但却一直无法去除。
  最后,所有的大明将士,包括那些将领以及各地的巡抚、总督等,全都寄希望于皇上的英明神武,该是有对策能对付草原上的敌人了。
  他们其实不知道,崇祯皇帝在这个时候,也同样没有什么好办法。不过他并不慌,因为,他的“王牌密探”已经赶到了归化城了。能获悉敌人的具体消息,就能针对性的采取行动,办法不就有了!
  ……
  归化城,也就是后世的呼和浩特市旧城。北枕巍峨起伏的阴山山脉大青山,可通北部丰美的草原;南临波涛滚滚的黄河水,与鄂尔多斯高原隔河相望;东连连绵起伏的蛮汗山;西连河套,为西进甘宁之门户。是在大明隆庆六年的时候,由阿勒坦汗,也就是俺答汗召集各族能工巧匠,模仿元大都而建,后来大明赐名归化城。
  草原上原本是没有城镇的,也就是俺答汗建了这第一座。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里土地肥沃,地形平坦,灌溉便利。不但是个放牧的好地方,也是一个可以开垦种田的好去处。由此,蒙古族可以在放牧之外,又可以通过耕作来做补充。要不然的话,草原上的部族只靠放牧,那是比起农耕民族受老天爷的限制就更大了。往往一个牲畜的瘟疫起来,就能饿死一个部族。
  当初,林丹汗西逃之后,也是看中了这里,打跑土默特部之后就占据了这里。但是,在崇祯五年的时候,皇太极亲自领军西进,赶跑了林丹汗,放火烧了归化城,因为建虏自己离这里太远了,不允许这城存在。
  如今的归化城,虽然经过土默特部重新修筑,也没有恢复原状,但好歹有个城镇的样子,这里的头领,不用住在蒙古包内,可以住在这归化城内。
  之前的时候,明军曾攻占过这里,但奉崇祯皇帝旨意,留着没烧,继续养着。奴酋济尔哈朗领军过来之后,自然占据了这里作为他们的大本营。不是说辽东建虏不是草原部族,住不惯蒙古包,而是这里的地理位置非常好。
  当英俄尔岱快马加鞭赶到这里的时候,刚好碰到了草原部族各路大军从明国边关撤回去。从大同和延绥这边回去的蒙古部族和阿济格所部,最先回到归化城。而济尔哈朗从宁夏那边回来稍微有点远,因此,英俄尔岱还正好赶上了迎接他回去。
  在之前的时候,已经有快马回报过济尔哈朗那边的战况,因此,阿济格这边全都知道,济尔哈朗在明国西边那边打了一个大胜仗。
  看着草原上的尽头,出现了大军探马的踪迹,随后就看到大军的影子。顿时,所有在等候的蒙古部族头目和建虏头目,全都是精神一振,立刻就兴奋了起来。
  “郑亲王回来了,快看,是郑亲王回来了!”
  “还是郑亲王厉害啊,只是一出手,就不但灭了明国的宁夏总兵,而且还抢了好多东西,真是太厉害了!”
  “那可不是,要不然,大清皇帝也不会封他为亲王了啊!”
  “……”
  听着那些蒙古部族的头目在夸济尔哈朗,领头的阿济格便冷了一张脸,原本兴奋的心情,一下便削减了很多。
  明明在这次的战事中,他有出谋划策之功,还有牵制明军,吸引明军注意的功劳,结果倒好,所有人都没有注意他的存在,都夸济尔哈朗去了。他们是眼瞎了么?
  不过虽然如此想着,阿济格还没有肤浅到为此而去训斥那些蒙古人。在他的眼里,这些被大清打服了的蒙古人,其实都是垃圾。对,在场的这些蒙古人,一个都别跑,全都是垃圾,是大清的狗。好歹是大清郡王,何须和这些狗去计较呢!
  “你们说,这一次郑亲王会抢回多少东西?”
  “不管抢了多少东西,我们乌拉特部出力最多,回头应该分得最多!”
  “你敢骗长生天?谁说你们乌拉特部出力最多了,我们察哈尔部出动了多少人马知道么?还为大清军队提供粮草物资,应该是我们察哈尔部分最多才对!”
  “呵呵,难道我们乌拉特部就没有出粮草物资了?来来来,把你们额哲汗喊来,我们一起对一下,看看是谁出得粮草物资最多!”
  “……”
  林丹汗死后,他的老婆被皇太极分了。其中林丹汗的正室是皇太极的了,对了,皇太极自己分了不止一个;另外,其他老婆,有被分给表现好的林丹汗的原手下,还有分给济尔哈朗的,阿巴泰和豪格也都有。甚至连老男人代善,因为林丹汗的老婆不够分,就分到了林丹汗的妹妹。
  诚然,在蒙古部族和辽东建虏眼中,这种婚嫁乱七八糟的关系,对他们都不是事儿。但是,不管怎么样,这都代表着,是战败的一方。
  还有,林丹汗的儿子,也投降了建虏,虽然得到优待,甚至是娶了一个皇太极的女儿,但是,却也没有了自由,被软禁在盛京的驸马府中,并不能回归自己的部族。
  很显然,乌拉特部,就是拿这些事情来取消察哈尔部,以此笑话他们。
  顿时,察哈尔部这边就怒了,自然有什么伤疤揭什么伤疤。你乌拉特部不是照样臣服大清了么,难道就没有一点破事的。
  就这么着,原本都是兴高采烈地迎接济尔哈朗凯旋,结果到了后来,蒙古部族之间,自己就吵了起来,除了因为有阿济格在,不敢动手动脚之外,那嘴巴上对彼此的不干不净,那是在各显神通了。
  一般情况下,出现这种事情,阿济格作为这里的老大,自然是要喝斥或者劝和的。
  可是,此时的阿济格,却是听得心中很舒服。既然敢无视本王,那本王就当不存在好了。骂吧,本王听得也开心!
  英俄尔岱倒是有点看不下去了,不过他不是老大,便悄然向阿济格示意了下。
  阿济格就当没听到,直到看到英俄尔岱凑过来了,才低声说道:“随他们去,他们部族不和,才利于我大清统御他们!”
  这话,好像好有道理,英俄尔岱听了,便不再出声,随他们对骂去了。
  慢慢地,济尔哈朗的大军已经越来越近,都能看到在大军之中,有无数的牛马车,上面装着满满的东西,锅碗瓢盆,粮食物资,什么东西都有。还有一群群的明国百姓,被建虏骑军驱赶着,跌跌撞撞地走着。
  竟然有这么多战利品!蒙古部族的头目一见,顿时那眼都红了,为了回头能多分一些,那表功的争吵有愈演愈烈之势。就犹如火中浇了油,一下猛烈了起来。
  不过在阿济格的眼中,对于济尔哈朗的这次收获,心中却是失望。大清哪次攻入明国京畿之地的时候,不是比眼前这次要抢得多。除了崇祯二年时候那一次,是连锅碗瓢盆都抢之外,其他几次入关,谁还要这玩意!没想到这一次,又看到了锅碗瓢盆了。
  想想也是,明国西北肯定是没有京畿之地富裕了。不过不管怎么样,总比草原上要富裕多了。也难怪就这些东西,这群狗都吵成这个样子。
  阿济格这么想着,直到能看到济尔哈朗的身影,他才转头冷喝一声道:“全都给本王闭嘴,哪个部族出力大,由我大清说了算。”
  听到这话,乌拉特部和察哈尔部的头目都立刻闭嘴,不过心中却没什么因为受到喝斥而懊悔。在他们心中,这争吵本就是给大清这边听的,要是不吵的话,出力了不被大清这边重视,岂不是白出力了!那回头分物资的时候,肯定会分少了的,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各自打着算盘,终于在济尔哈朗离得更近一些时,全都暂时消停,不管心中什么想法,都露出笑容迎了上去。


第396章 完颜阿骨打托梦
  济尔哈朗这边,大明叛将就围着他转,一路过来,时不时地找济尔哈朗说话,就像主子跟前的哈巴狗,一直围绕着主子讨好。直到看到阿济格他们迎过来了,才摆正了自己的姿态,退后好多。
  柴时华哪怕自己觉得立下了好大的功劳,可还是怕被阿济格怼,不敢在前面被阿济格注意到。
  两边为首的人一见面,客套话,奉承话,自然就不必说有多少,当然,也都是冲着主角,济尔哈朗去的。
  不过,济尔哈朗的性子,却是沉稳,不骄不躁的,显得很平稳,倒是一见面就先夸了阿济格,说他这边做得好,吸引了明国的注意,宁夏那边的明军,果然没有防备,从而让他容易得手。
  这话就说得阿济格心里很舒服了,比起被那些蒙古部族头目来说,都要让他舒服。毕竟济尔哈朗是亲王,是这边的统领,由他背书,才是对他功劳的最大肯定。
  济尔哈朗说着话,忽然就看到英俄尔岱竟然也在,便立刻严肃了脸,认真地对英俄尔岱问道:“可是陛下有什么旨意?”
  英俄尔岱听了,点点头,正想说话时,就见济尔哈朗立刻翻身下马,整理了下仪容,而后打千跪地,大声说道:“微臣恭听陛下旨意,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见到这个情况,所有人都是一愣。没想到这当头,都突然来这一手,要不要这么虔诚,等回去让英俄尔岱宣旨不一样?至于么?
  不过想归想,济尔哈朗都跪了,其他人自然也得跟着跪。
  于是,到了最后,整个草原上,跪了一大片,就只有英俄尔岱站着了。
  哦,对了,那些牛马也是站着的,没跪!
  英俄尔岱心中,对于济尔哈朗的这个反应,心中倒是暗赞一声,回去之后给皇上一说,这济尔哈朗的忠心那是没得说了。
  于是,他这算是被迫拿出皇太极的旨意,直接宣读起来。
  众人一听,都是乐呵呵地高兴。
  为啥?
  因为皇太极是要这边来点大的,不温不火,又如何能牵制明国?
  这不,济尔哈朗不是刚领军给明国一个痛击么?这算是最好的交差了吧!
  因此,英俄尔岱在宣读完皇太极的圣旨,走完流程,便笑着对济尔哈朗说道:“陛下知道殿下这边的战况之后,一定会非常高兴了。”
  济尔哈朗没有一点得意,反而谦虚地回答道:“这些都是本王该做的,让陛下发了圣旨过来催促,已经是人臣所不该的事情。没有及早给予明国重击,是本王做得不够好!”
  他这么说话,众人就更是敬佩他了,不愧是大清名将!
  回到归化城内,济尔哈朗说是要去换下盔甲,不过实际上,只是找了个借口而已,让英俄尔岱跟着他去了后衙。
  只是一进去,就见济尔哈朗立刻严肃地问英俄尔岱道:“辽东出了何事?难道是明军有什么动向?不会是东江军那边出了什么事情吧?”
  济尔哈朗对皇太极太了解了,要不是辽东出了什么事情,他相信,以皇太极对他的了解,绝对不会派英俄尔岱过来催他的。毕竟打仗这个事情,是不能硬来的,必须要有战机才好。
  英俄尔岱一听,心中不由得对济尔哈朗又是敬佩一分,阿济格就没他这个反应。
  于是,他就把济尔哈朗离开辽东之后发生的事情,前前后后都讲了,包括皇太极得范文程的提议,用德王之议来迷惑关宁军和东江军,突然发动对朝鲜的战事。以及到了后来的平壤之战,塔山之战,以及明国皇帝虚张声势,导致平壤战事功败垂成,把大清主力给调回辽东的所有事情。
  济尔哈朗默默地听着这些消息,中间并没有任何插嘴,就只是让英俄尔岱在说着。甚至等英俄尔岱说完了,他都沉默了好一会。
  英俄尔岱在给他讲得时候,自然也在观察的。
  哪怕济尔哈朗性子沉稳,平时话不多,波澜不惊的那种,可此时,英俄尔岱也能明显感觉出来,济尔哈朗是非常震惊的。
  事实上,英俄尔岱确实没有看错,济尔哈朗此时的内心世界,可谓是惊涛骇浪,再没法和以前那样,有事情能压在心里,表现得波澜不惊。
  要知道,一直以来,大清都是屡战屡胜,基本上就没有失败过。从辽东一个小小的部族,最终成为了统治辽东的王者。和明国的战事,都是压着明国打的。
  虽然多尔衮在天津之战失利,可还是劫掠了二十多万人畜回辽东了。后来,大清在旅顺之战也没有成功。可那是不想付出太大的代价,要不然,肯定能把明军赶下海。最重要的是,大清就不善水战,更不用说是海战了。旅顺有海上的退路,大清丢着不管,其实也是对的。
  可是,他万万没想到的是,明国皇帝竟然会御驾亲征辽东,把塔山的多尔衮所部,只是一夜功夫,就全部歼灭,连多尔衮都被俘虏了。然后竟然又采用了非常及时的手段,影响了平壤之战,使得大清主力出兵都来回奔波而徒劳无功。
  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