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崇祯窃听系统 >

第211章

崇祯窃听系统-第211章

小说: 崇祯窃听系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想着,他们两人又互相看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出了这个意思。
  然而,不等他们找借口,崇祯皇帝的语气又冷了一分,冷冷地说道:“朕相信卿等二人应该不会让朕失望。要不然,刚才就是在朕面前,谎言骗朕,什么忠君报国,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都是谎话了。犯下欺君之罪的,正阳门城头上才刚刚取下的人头,就是下场。”
  说到这里,他又和缓了一点语气道:“卿等二人,都是大明之栋梁,朕相信总不可能胆大包天到当面来哄骗朕吧?”
  “完了,完了,全完了!”张溥和吴昌时听到这么明显得威胁,心中暗暗叫苦,甚至连肠子都悔青了。早知道这样的话,当时就应该矜持一点的才好!
  崇祯皇帝已经把话说得这么明显了,他们两人此时除了答应,就别无选择。要不然,就不是有没有官做得问题,而是小命能不能保得问题!
  最为关键的是,如果不答应,那就是欺君之罪,搞不好会把他们的脑袋摘下来又挂到正阳门上去,同时,昭告天下,说是他们两人乃是欺世盗名之徒,嘴巴上说要为国为民,忠君报国,可真要让他们做忠君报国,为国为民的事情,他们就怕了,不敢了。这和他们之前努力营造出来的形象,就完全不同了。
  这还是清流?还是正人君子?呸!那些官绅会怎么想不知道,但绝大多数百姓都会看清他们的真相。从此以后,历史留名的,就是他们的欺世盗名而已!
  如此一来,死得冤不冤,甘不甘心?
  张溥和吴昌时但凡有一条路可走,绝对不愿意去碰这两件事情的。可是,如今崇祯皇帝就不给他们别的选择,要么背负骂名被斩首示众,要么就只能去接这两个事情。
  崇祯皇帝说完之后,就一直盯着他们俩。过了一会之后,他察觉到这两人的精气神,似乎明显萎了一点。而后,就听到他们两人先后表态:“微臣谨遵旨意,不敢有违!”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此乃臣之本份,陛下有旨,臣定然竭尽所能,赴汤蹈火,也要完成。”张溥既然答应了下来,话就说得很漂亮,“催缴欠赋是能立竿见影,为朝廷计,为百姓急,臣愿领此事!”
  吴昌时一听,顿时就想大骂出声,好你个张溥,你还要不要脸了,不是说好了听皇帝吩咐的么,怎么就自己先抢上一个了?
  核查官绅优免限额,补交欠赋,这个事情当然要比催收欠赋更为严重。毕竟那些欠赋的,虽然大都也是有官绅背景,可终归还是有一部分是富农而已。但核查官绅优免,这是针对大明官员的,难易程度,可想而知!
  此时的吴昌时,又一次后悔万分,早知道这样的话,自己该先抢一步的。
  这么想着,他自然不甘心,就连忙跟着奏道:“陛下,微臣对催收欠税略有心得,由微臣去做,该是能立竿见影!”
  “……”张溥一听,无语了片刻,眼角瞅着吴昌时,真想破口大骂了,还要不要脸了,这样的话也说得出来,这明显是来抢了啊!
  他自然不会善罢甘休,就立刻也跟着奏对,说他也有这方面的心得。
  这两人,就在御前吵了起来,且越吵越凶,火药味也慢慢地出来了。
  崇祯皇帝那可能不知道他们这么吵,其实都是不想去核查官绅优免。呵呵,自誉为正人君子,国之清流领袖,却是这样一幅嘴脸!
  在让他们吵了一会,感觉他们的感情彻底破裂之后,崇祯皇帝便咳嗽一声,打断了他们的争吵。
  就见他微笑着说道:“卿等二人,如此积极,朕心甚慰。既然如此,那就这样好了……”
  终归还是要圣裁的,吴昌时和张溥听到皇帝要决定了,不由得立刻敛声屏气,等着听皇帝怎么决断。
  “……卿等二人,都负责各自地区的官绅优免核查以及催缴欠赋。”
  听到这话,两人不由得都是一怔,没想到争来争去的结果,就是两人谁也不比谁好,都一起接了两个事情。
  这么一来,张溥不由得恨死了吴昌时,都是他要和自己抢,要不然,自己就只去办一个催缴欠赋就可以了。
  而吴昌时自然也恨张溥,你要不和我抢,我会这么倒霉?
  崇祯皇帝才不管他们两人心中想什么,就又继续说道:“卿等二人皆出自江南,对江南很是熟悉,且江南又是大明赋税重地。因此,张卿就巡按应天府、镇江府以及扬州府,而吴卿就巡按常州府、苏州府以及松江府,专门督办这两件事情。到明年夏粮收获之前,必须要给朕一个结果。”
  说到这里,他语气又和缓了一点道:“只要做得好,朕就提卿等二人为巡抚,再扩大范围,为朕分忧!”
  他们才中进士几年而已,如果正常熬资历的话,那是不可能那么快就升任巡抚的。要知道,巡抚可是大明的高级官员,封疆大吏了。
  可是,要是有点选的话,不管是吴昌时还是张溥,都不想这么快当这个巡抚的。实在是这个差事,会得罪太多的人了。别的不知道,就是他们通过复社建立起来的人脉网,都会因此分崩离析。
  而复社,其实是他们两人,特别是张溥能有今日的安身立命之本,是他获得的最大政治资源。这个人脉网,不但能让他当上巡抚,甚至入阁当首辅,都不是什么难题的。
  想着这个,张溥心中就更是悲痛万分,皇上为什么要选自己来做这个事情?难道是因为自己和这吴贼都给太子授课的原因?想想还真可能是这样!要不然,只是复社事情的话,皇上可能早就问罪自己了,而不是等到现在。
  这么一想,张溥不由得后悔万分,早知道这样的话,就不会趁着皇帝不在京师,推动舆论,让自己的贤名传到皇后那,就不会给太子授课,也就没有今天的事情了!
  名声太好,有的时候,也不是好事啊!
  崇祯皇帝才不管他们两人怎么想,对于他来说,这个事情,算是一举二得了。
  他们两人,去他们的老巢,他们名声最好的地方核查官绅优免限额,催收欠赋,就必然会和原来支持他们的那些官绅交恶。如此一来,就算不去封复社,相信复社也不会有以前的能量了。
  第二个好处,就是他们要是真能做成这个事情,能收上赋税,进行官绅优免限额的核查,对于抑制明末的土地兼并,财政危机就有非常大的好处。
  他们两人,要是能破局,那么就进行全国的推广,就算不用后世的法子来赚钱,也能够大明中兴之需了。
  但是,崇祯皇帝觉得,大概率是不可能成功的。他们两人此去江南,必定会困难重重。
  对此,崇祯皇帝会给他们助力,最好是能成功。要是不行的话,随后就由崇祯皇帝亲自出面,或者另外再择人出面,继续杠这个事情。
  看事态的发展,如果闹得凶了,崇祯皇帝不介意掀桌子,至少他这个时候已经有掀桌子的本钱。干脆实行“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
  不过,这个和满清时候的也有不同,满清之所以能推出这个,是因为在官绅的头上,还有他们的主子在。他们主子可是啥事不干,就能领钱的。代替了他们这些官绅,成为了百姓身上新得最高等级的寄生虫。
  此事这么定了之后,崇祯皇帝不给他们两人动歪心思的机会,就立刻明旨天下,任命张溥和吴昌时为江南巡按,专职核查官绅优免限额和催缴欠赋。顿时,大明整个官场就都轰动了。


第280章 有刺客
  “什么,还有这事?张乾度竟然要去核查官绅优免限额,还要催收欠赋?他疯了么?”
  “当然是真得了,皇上都已经明旨天下了。呵呵,升官是迅速,可就不知道,这官能当多久!”
  “你们不知道,据说这事是张乾度和吴来之密谋已久。他们先是为他们的名声造声势,让宫中的皇后都久仰大名,得以授太子课业。如此,就能保住他们在新朝时拥有从龙之功,身后无忧也!而后,在皇上归来之后,他们两人就一起联袂觐见,向皇上表忠心,提出了这两个事情,据说皇上夸奖他们两人的声音,就连宫门外扫地的宦官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真有此事?他们两人,这是想当官要想疯了吧?就不会等着时间熬几年么,非要踏着其他同僚往上爬?”
  “呵呵,其实这一点都不意外,你们也不瞧瞧,张乾度是什么出身?贱婢所生,而且还不是独子,排行第八。所以他不为宗党所重,辅之家人遇之尤无礼,尝造事倾陷诩之,甚至当面称他为塌蒲屦儿。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么?就是说他啊是下贱人所生,永远不出息。所以,才会有他那七录七焚的疯狂,想当官,想要出息,那是想疯了!”
  “……”
  张乾度,就是张溥了。原本他出身低微,而后发奋努力,有了七录七焚的佳话,从小展现出神童的一面。然而,当他一旦恶了绝大部分官绅之后,有关他的议论,就完全变味了。
  当然,这其中,有一小部分传言是崇祯皇帝让东厂番役悄悄散播出去的。就是说张溥和吴昌时主动提起这两个事情,至于其他的,都是真的了。这真真假假的传言,就尤其让人感到真实。
  至少当时在大殿外候着的宦官宫女,就真得隐约听见了皇帝在殿内夸奖他们两人的声音。当然了,说宫门外扫地的宦官都能听到,这就夸张了。可是,国人说话一直有这毛病,谁也不在意,只要有这个事情就成。
  其实,张溥想当官、想要出息都想疯了这个事情,还真不一定是冤枉他的。
  他在天启年间都曾组织过暴乱,冲击衙门,还有纵火烧城之类。在天启六年,当时魏忠贤势力几乎都到了顶峰时候,他都不管不顾,不但参与苏州抗税暴动,而且还撰写《五人墓碑记》,痛斥阉党,由此名动天下。他这种事情,一般人是做不出来的。
  在崇祯十年,也就是崇祯皇帝穿越之前的时候,他就曾和吴昌时联名推荐过周延儒重新入阁。在原本历史上,一直到崇祯十四年,才推荐成功,周延儒入内阁为首辅。
  知道他为什么这么积极么?名义上,周延儒是他的座师,可实际上,他是捏着周延儒的把柄。
  有一次,张溥甚至直接给了周延儒一个册子,上面写满了人名,有的要大用,有的要罢官,而周延儒居然也尽数照办,丝毫不敢违抗。此时的张溥,不是首辅,却胜似首辅,权力、威望到达了他人生的顶峰。
  张溥这样的人,疯么?绝对疯!
  因此,在如今这个局势下,他的过往,就被他曾经的同僚、社友一件件扒出来,重新来审视的时候,他们就很自然地发现,张溥为了权力,还真是不顾一切。
  原本以为他是为了志向,为了和阉党斗,才这么拼命,是他们所有人最为佩服的。可如今得到了这样的结论,顿时,原来有多疯狂,现在就有多失望。
  张溥的名声,在复社和官场中,旨意才刚宣布,他都没来得及反应,就已经臭了。
  至于吴昌时,也是差不多。不过因为张溥是复社领袖,名声原本就高过吴昌时,这时候,被同僚所恨,他也只是排在第二位而已。
  知道这个情况后,吴昌时心里也不知道是该高兴好呢,还是该伤心好!
  当他们两人刚听到这个流言的时候,就曾想解释过。说是皇上提出了这两个事情,让他们两人去查的。可是,在非常短的时间内,他们两人就已经是人人喊打了,又有谁会好好地听他们解释。就算有人有耐心听了,也会质问他们,皇上夸你们的事情,有没有?是不是你们就是提出了这两个事情,皇上才会夸你们的?
  对此,他们两人是真想把皇帝拉过来对峙。可是,那是皇帝,不是阿猫阿狗,是你想拉来就能拉来的么?再者说了,就算皇帝来了,你当皇帝面说这个事情,是不是想把皇帝给惹怒了?
  皇帝的手段,他们两个人已经体会了,该厉害得时候,他绝对不会心慈手软的。之前的谋逆案,杀得人还不够多?
  如此情况下,张溥是一宿没睡,想着怎么解决这个事情。
  还真别说,张溥的才学果然名不虚传,竟然就被他给想了一个招数。
  这个时候的他,当然是不想认真做这两个事情的。他想到的方法,就是要营造出一种客观原因,让他想做这两件事情,却无能为力。
  如此一来,皇上那边,他就能交代了,不是他不想,而是他实在做不到。至于那些同僚那边,结果不是没去做么,那就有解释的空间了吧?
  张溥相信,以他以前积累下来的威望,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应该能听他解释了。
  至于是什么客官原因,这个有很多种办法。只要够狠,就绝对没有问题。
  当然了,他也记得,皇上当时也威胁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