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邪风道骨 >

第5章

邪风道骨-第5章

小说: 邪风道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论礼法、家法还是国法,总之就是要拿捏你、吞吃你!

  而张原等的就是这句话,一旦走出王京,那就是天高任鸟飞,潜龙入大渊,至于押送差役?

  若不是那些沙场上持大戟、背弩弓的甲士,些许差役,有何惧之?当他还是以前那个弱质孺子么?

  这样迷之自信,他自己也不知道从何而来。

  张轩望了父亲一眼,见张文山并无反对的意思,当下眼中掠过一丝阴毒,喝令道:“来人!”

  “且慢!!”

  一直冷眼旁观的张端雅突然轻喝一声,制止来人。

  “越闹越不像话!四弟的体内好歹留着张家的血液,让那些贱役刀吏任意折辱,张家岂非颜面扫地?”

  “不过就是两个不知死活的莽夫也罢,死了就死了,值得这般大动干戈?”

  张原诧异地望着这位贵妃,隐隐感觉对方并不真是为自己说话。

  张端雅摆出贵妃派头,呵斥了两句,又目视着张轩道:“你只知官德官声,岂不闻父为子隐,兄为弟隐?”

  “若为外人得知,你亲自惩治四弟,信不信明天就有出身寒门的御史参你一个不友不悌的罪名?”

  “有了这样的罪名,你日后还奢望晋位尚书,宰执?”

  张轩猝不及防,被这么一通劈头盖脑的训斥说得有些发懵,一时不好抗辩,免得真惹恼这位贵妃姐姐。司马夫人却接过话头道:“这话是怎么说的,我相府内部的事哪轮得到他人说三道四?”

  诚然,若张氏一直这么强盛下去,就算有几个御史嚼一下舌根也没什么大不了。但司马夫人却没听出自家女儿话里的意思。

  ——若是日后有机会晋升尚书、宰执,也别指望我去替你尽力了!

  张端雅微微冷笑两声,兴致乏乏地甩了甩长长的衣袖:“本宫言尽于此,摆驾回宫!”

  说完,就在一群宫女的环绕下走了出去。

  司马夫人脸色愕然,低声喝骂道:“你看看,你看看!女大不由娘啊,进宫才多少年时间,脾气就这么大了!”

  张文山轻叹一声,老于算计的他自然明白女儿心中的忿懑,再瞧了瞧张原,心中便有了定计。

  当下吩咐道:“来人,将四公子送到往生寺,再把我手书一卷交给住持方圆大师,着其督导他面壁思过!”

  又对着张原冷冷地道:“到了往生寺,汝要诚心忏悔,多读些经文,化解心中戾气,一日不明白道理,便一日不许外出。”

  这话里意思,就是要将他羁押终生了。

  司马夫人一怔:“老爷……。”

  张文山摆摆手,示意不要多言,冷淡地对张原道:“去吧,去吧。”

  张原沉默少许,突然回头问道:“我母亲……是怎么死的?”

  话刚出口,朦胧中产生一种“我怎么又问了这个问题”的错觉?

  司马夫人勃然变色,将茶杯重重顿在桌上:“又忘记礼法不成?注意你的称呼!那贱婢也配称母亲?”

  张原沉沉一笑,再不说话,转身走出门去……

  还不到下雪的季节,天空已飘起了零零星星的雪花,给整个喧嚣沸腾、如火如荼地大魏王京增添了几许冷意。

  冬天来了,春天……应该也不远了罢!


第八章 此子与佛有缘

  在大魏国,是没有大夫或郎中这样一种职业的。

  无论升斗小民,抑或是皇族世家,小到头疼脑热,大到各种疑难杂症,全由道佛二门包揽。

  这二门有着种种神异之处,道院的一杯符水,佛门的一声禅唱,往往就能解决大多数疾疫,若是复杂些的病情,再配合一些草药服下,除非是绝症,很难有不愈者。

  因此,这道佛二门极度昌盛,地位尊崇。不管是信仰宗教,还是指望其手到病除的本领,就算是皇族世家,也对其客客气气,特别是与二门中那些大德高士,之间的来往颇为频密。

  往生寺,就是大魏境内规模最大的一家寺院,其分院遍布天下,影响力首屈一指。

  其中的方丈方圆大师,与张文山交情不错,因此便把张原这个不好处理、又难以留在府中的庶子一脚踢了过去。

  在张相国想来,就这么让张原青灯古佛一生,也算仁至义尽了。

  ……

  “阿弥托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一个眉清目秀的小沙弥围绕着张原转来转去,不停地念唱着佛号,试图引起对方注意。

  方太搞不明白,这个与自己年龄仿佛的少年,怎么就耐得住性子,一声不吭,一个字都不吐?

  若非是无意中听见对方梦中呓语,他还当张原是一个哑巴。

  “无趣!无趣!你这个长着头发的人,怎么比我们这些光头还要无趣呢?”年方十七的方太小和尚苦恼地挠了挠光秃秃的头皮,好不容易寺中有了个同龄人,怎就这般无趣呢?

  张原恍若未闻,默默地扫着地上落叶。

  “佛前无闲人。”方圆大师一句话取消了面壁思过的功课,直接发配张原去扫地。

  日日扫,时时扫;有叶扫叶,有雪扫雪。

  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张原一直埋头扫地,哪怕地上的青石光亮照人,他依然勤加拂拭。

  在默默观察了一段时间后,方圆用“别人家孩子”的语气对方太这个隔辈的小师弟说了一句:“此子有佛性,汝要多学学。”

  年少的方太自然不服,试图与张原攀比一二,结果招来好大个没趣。

  瞧着张原闷头闷脑的样子,方太眼珠一转,灵活地绕到前方,一脚踩住对方手中的竹枝扎成的扫帚,指着上面早已枯黄的枝条道:“这枝条也是有生命的,你怎么可以用来扫地?”

  张原停下动作,静静地注视着对方。

  方太嘻嘻一笑:“不信?那你赶紧求我,我变个戏法给你看,保证有趣得很。”

  张原:……

  方太面上现出几丝恼色:“你这么瞅着我做甚?快说,要不要我变戏法给你看?”

  默默僵持了两分钟,仍旧被张原默默地瞅着,方太气得暗暗咬牙,涨红着脸道:“你……你给我看好了!”

  只见方太轻轻捏住一根扫帚上干枯的竹枝,也不见有什么动作,那早已枯黄的枝条竟然慢慢变绿,又由绿变青,最后还生出两片翠生生的绿叶来。

  “看到了吧?化腐朽为神奇,白骨生新肌,这可是‘和尚’才有的修为!”方太脸色发白,气喘吁吁地道:“还不赶紧膜拜我?还不赶紧……。”

  话音未落,小眼珠子一翻,晕了过去。

  张原眼中露出一丝无奈,俯下身扛起方太,一步步走回院里,将其放在塌上,然后不疾不徐地走了出来,继续拿着扫帚清扫着已经光亮如新的青石地板。

  有着种种神异的道佛二门,自然也有着相应的位份。

  在往生寺,‘沙弥’是最初的位份,往上就是‘和尚’。

  和尚二字,是师者的意义,代表着具有了传道解惑的资格,也只有到了这一步,才算真正入了佛门。

  沙弥,能通过禅唱给人安神醒脑,配合汤药治人疾疫。

  而和尚,则真正具有了白骨生肌、腐朽化生的神异能力,只是偌大的往生寺,达到这一步的人也并不多。而方太并未彻底跨过这一步,勉强施展出那般神异能力,自然脱力晕迷了。

  但这般年纪就有了这样的修为,已是实属难得。

  厢房内,方圆不知何时站在了方太的床头,暗叹了一声,伸出手掌按在对方额头上,只见相触之处,蒙上了一层极淡的金光,方太苍白的小脸也随之很快恢复血色,进入酣甜的梦乡中。

  “天资有余,心性不足啊。”

  方圆感叹着,目光投向院落外,那道瘦弱的背影上。

  也许自己衣钵,有着更好的传人?

  张原扫着扫着,忽觉不对,平静的心湖像是被扔进一颗石子,荡开层层涟漪,骤然转身一望,只见数丈外的石桌椅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坐上了一个人,目中神光炯炯地注视着他。

  “咦?”

  那个留着一副长须,面相儒雅的中年人意外地打量着他:“静中知动,好专注的小子!”

  张原心头掠过一丝迷惑,只觉得眼前此人有些熟悉,淡淡的亲切中,又夹杂着几丝道不明的复杂意味。

  “小子,你习过武?”中年人有些吃惊,他自忖坐在此处,天底下没几个人能够发现他的动静,怎么偏偏被这少年发觉了?

  张原微一犹豫,摇了摇头。

  中年人不信,上前去出手如风,将他四肢全部捏了一遍,这才惊疑不定地望着张原。

  果然不是练家子,莫非这静中知动状态是天生而来?

  人有五官,分别是看、闻、听、嗅、触,通过这五个途径去认识这个世界。资质越好的人,这五官就越是灵敏。

  而通过修习武学,修为造诣到了一定程度,便会渐渐生出第六官来,那便是“感”。

  心感,意感,神感!

  通过更深层次的感知,去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的细微和幽深,明悟天地,洞彻己心,不为外物阴邪所侵,神而明之。往往这样的人也能在武道一途走得更远。

  如果一个武者修到了神感的地步,神与天交,神与地合,那绝对是继往开来、冠绝古今的大高手!在这样的人手里,随随便便一拳一脚,就能造成莫大威力。

  “小子!拜我为师!”想到此处,中年人神情急切地道。

  张原还未来得及说话,只听得不远处传来一声意味悠远地禅唱:“阿弥陀佛,此子与我佛有缘,无相子施主还是另寻传人吧!”


第九章 誓愿 一

  不知何时,往生寺方丈方圆正双手合十,站在了那颗菩提树下。

  被成为无相子的中年男子冷哼一声:“老货,是否你看上的东西和人,都与佛祖有缘?”

  方圆也不生气,笑眯眯地道:“佛门本无槛,只渡有缘人。这位小施主能入得我往生寺,自然是与佛祖有缘的。”

  无相子戏谑一笑:“做秃驴有什么好?会那几手把戏又有什么用?不过换来一些愚夫愚妇的膜拜罢了,长枪大戟之下,还不是皇室世家的一条狗,想杀就杀?”

  “阿弥陀佛,施主不可……。”

  无相子脸色一变,儒雅的面相忽然多出几丝狠戾:“你师父死得像条狗,你活得像条狗,还要糟蹋良才美玉继续当狗?”

  “阿弥陀佛,施主休要……。”

  “长枪大戟之下,和尚又如何?住持又如何?要你死的时候,你就是一条死狗,连蹬蹬腿也做不到的死狗!”

  “住嘴!!”方圆听得面皮抽搐,忍不住大喝一声。

  张原看见这样一幕:随着这声呵斥出口,周围的空气似乎凝住了一瞬,接着震得树上的叶子微微颤动,扰得体内气血浮躁,一股淡淡地威慑弥漫开来。

  无相子却满不在意地一笑,脸色又变得儒雅,道:“佛门的把戏是不错,但我还是那句话,这只能蒙蒙那些愚夫愚妇,长枪大戟一逼,你吼得再大声又如何?”

  “和尚”是位份,“住持”也是更高一级的位份。

  住持与方丈都是这一位份上的不同称呼,方丈者,人心方寸,天心方丈;住持者,乃安住维持,统授寸丈之地的意思。

  到了住持这一位份后,不仅寿命悠长,百岁高龄不在话下,体魄自生气场,尘埃不沾,同时神魂稳固,筋骨强健,刀剑难伤。

  刀剑难伤并非刀枪不入,而是造成的伤害非常有限,尽管如此,仍抵御不了弩弓的攒射。

  佛道二门,虽是地位崇高,掌握着医治疾疫的手段,但在真正的上位者眼里,仍旧是挥之即去的小角色。

  如无相子方才所言,方圆的师父,便死在太宗皇帝一道令旨之下,原因,只是为了他没能治好身患绝症的皇子!

  八十多年前,大魏太宗皇帝最心爱的皇子身染重疾,召往生寺住持医治,不果,被推出殿外连打一百大板,行刑结束后,这位住持安然无恙。

  太宗愈发愤怒,令推出午门斩首,结果,鬼头大刀一连磕坏了近十把,才把当时住持的脑袋砍下来。

  接着皇子身故,太宗犹自不解气,令重弩攒射住持尸身,直到浑身上下没一块好肉才肯罢休!

  这也是无相子所说“死得像条狗”的原意。

  这二门中,佛门修体,道门善术,即便有着世俗人眼中种种神异之法,奈何没有争斗杀伐之技,所以仍旧是长枪大戟下随时待戮的“彘狗”!

  这一点,是所有道院佛门中人的悲哀。每一次修为有成的同门被官府世家折辱杀害时,他们在民众间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