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道门大门道 >

第157章

道门大门道-第157章

小说: 道门大门道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踏入观内,里面的灵气比外面充沛许多,大家都觉神清气爽。
  中央天井对修为的压制之力还在,但华澜庭发现丹田气血滚动,内丹丹华隐现,竟有了蠢蠢欲动之之势,这是有了快要突破的迹象。
  顺势运转玄功行走全身,他向对面望去。
  前方是座有三个门的牌楼,正中上方龙飞凤舞几行字迹,是《道德经》第一章的内容: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以目观之,字迹忽隐忽现,忽远忽近,引动体内灵力波动,似要破体而出,华澜庭不敢再细看,四人都低头垂目穿过中间的拱形门。
  这时那个让华澜庭感到熟悉的声音又再响起:“沉睡许久,终于有人来了。你四人可各寻一殿进去,机缘如何,各凭本事。”
  四人相互望望,既来之则安之,虽然心下惴惴,还是分先后左右向内走去。
  华澜庭选了左侧道路信步前行,两三个盘绕后,途径几个殿堂,一眼瞥见侧前方一处建筑前有一座神像。
  神像右手握一管大笔,左手持一只墨斗,右脚金鸡独立,脚下踩着海中一条鳌鱼的头部,左脚扬起后踢,大腹便便。
  这是魁星,寓意魁星踢斗、独占鳌头、满腹经纶。
  此乃文昌殿。
  文昌帝君又称梓潼帝君、文曲星、文星,为主宰功名、禄位之神,是古代学问、文章、科举士子的守护神,上主三十三天仙籍,中主人间寿夭祸福,下主十八地狱轮回。
  华澜庭素喜文事,见之心下一动,决定就进这文昌殿了。
  殿内,文昌帝君雍容慧颜,坐下驾白驴,左右分列天聋、地哑二个侍童,一个掌管文人录运薄册,一个手持文昌大印,取其能知者不能言,能言者不能知,不泄天机之意。
  华澜庭跪拜叩首,起身抬头之后,却见帝君和侍童的塑像已然隐去,眼前是一片肃杀的广袤天地,有一人一兽正在捉对厮杀,不一时,那人被异兽咬中撕扯丧生,兵器法宝落下。
  其后,不同的位置一一闪现出不同的画面,有的是人兽搏杀,有的是修士之间的斗法,还有的是有人被各种天象异变或诡异地势所吞噬,以及被种种幻象迷惑,最终爆体或力竭而亡,不一而足。
  这些人陨落后的随身武器、丹药、书册、灵器等宝物散落,并渐渐汇聚归拢,形成一个个光团飘浮空中。
  声音响起:“这些是部分以往探险者死亡后留下的宝物,比起假析易观中的那些只多不少,成色只高不低。”
  “尔等既有缘来到崖边,并且敢于舍身犯险跳下,就具备了获取的资格。”
  “然而,世间少有不劳不争而获之事,你们四人的修为将被压制到同等水平,相互以各自的武技、术法、灵宝等斗力斗法,杀死其他三人获胜者可任取其中十件。当然,这里的死亡并不会是真实的,无需担心。”
  “现在,请踏入光幕吧。”
  片刻后,华澜庭看到陈纸鸢、单天冲和丁修勤三人出现在光幕之内。
  而他,脚步挪动数下,终是没有再迈出。
  良久,那个声音忍不住问道:“文昌殿中的小子,你,为何不进?”
  华澜庭不答,反问道:“这里,可是老祖设下的第二处秘境?您,可是器灵分身之一?”
  “说的不错,正是如此。既然猜到,何不博取机缘?”
  华澜庭谓然一声长叹:“不是不愿,而是不忍。”
  “陈纸鸢于我有火坑搭救之恩,单天冲于我有相助脱险之谊,丁修勤虽无恩德,但我已从他手里得到数件灵宝,我既不想被杀,也不想杀人,实不欲和他们自相残杀。”
  “说过又不会真的陨落,修真界强者为尊,胜者占先,天经地义,何必婆婆妈妈、畏畏缩缩、顾虑重重?这样岂能成就天道!可是觉得奖赏不够丰厚?”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当仁自然无需谦让,但我既受人恩惠在前,当思图报在先。这次,我,愿意把机会拱手相让。并不是矫情,确实是即便下场,也难以全力以赴,胜算不大,不如求个心安。”
  “你可想好?机不可失,你真的要和老祖这处道场的机缘失之交臂?”
  “嗯……我意已决,还请器灵大人成全。”
  “哈哈哈,好好好,恭喜过关通过考验。不管你心里到底怎么想的,形式和结果上是做对了。”
  “来来来,本器灵可以答应你三个要求。事先说好啊,要求要在我的能力范围之内,不能过份,要是你在当下,此时,不经过思考最想知道的三件事。”
  华澜庭这下喜出望外,他念头急动,眼珠一转,心里咂摸着器灵话里的每一个字,嘴里却慢悠悠问道:“那,他们三个,怎么办?会有危险吗?算闯关失败了?”
  “不会的,这三人也是有缘人,都会有收获,你就不用管了。”
  华澜庭虽然宅心仁厚,但并不蠢笨,多了这两句话的时间,他琢磨器灵刚才话里的意思,说道:“当下想知道的,没说最想得到的……那我的三个想知道有这些。”
  “在门口我看到了《道德经》首章,虽然自幼熟读,先生也有讲过,然书不在多,在于读透,既然写于此观,不知您可有教我?”
  “第二,我于空间穿梭多有模糊感悟,却苦无切实所得,这里诸多袖珍空间,您可肯点拨一二?”
  “最后,我想知道那六名同门现在何地。”
  器灵听罢,笑道:“算你小子聪明又狡猾,知道咬文嚼字揣度我的用词。”
  “问得好。如果你上来就索要直接提升修为战力的功法秘技灵宝,我也会给,不过那未免落了下乘,丢了西瓜,捡了芝麻。就冲此点,另有奖赏。”
  “同门的下落,待会儿会指引你方位去汇合。”
  “至于这道德一章么,这里正好有份玉简,是老祖当年一位友人教导弟子时留存下的,你且先自行体悟吧。”
  华澜庭伸手接过,置于掌心,催动灵力激发。
  居然是份有声玉简,一个人很口语化的声音释放出来:
  《道德经》第一章,用咱们现在的话翻译过来,可以这么讲。
  道这个玩意儿,能说,但不好说。
  我要一说吧,就得整很多新词儿出来。
  不好整啊,不准确。
  因为,宇宙开始的时候是没有名字的,后来咱管它叫宇宙,咱还给世间万物都起了名。
  这些先入为主的辞汇带来了形质上的局限,使我们很难看到事物本来的面目。
  你以为的你所熟知的事物,只有摒除情之所好,忘却它的名,才能看到你所不曾看到的精、微、深、远。
  以名称的局限和自我的态度去审视,你只能看到事物的表象。
  这里面有起点有终点,而我要说的好像是没头没尾的事情。反正挺玄的,挺神妙,挺深奥。
  本质的深微和过程的归终是一个妈生的,起了俩名字罢了,归根结底都叫个玄。
  简直了,玄得不能再玄。你要想从这玄里头得点妙处,就从这道门进来吧。
  再具体点儿讲。
  任何的道理都是管一时之用,天底下没有一个道理是绝对的,所有可以说明白、解释得通的道理都不是一以贯之的道理,都不是恒定恒常的道理。
  比如,父母对子女应该慈爱,但是不听话的时候就必须予以管教。子女应该对父母孝顺,当做了有违人伦常理的事,儿女就应该大义灭亲。
  我们讲慈悲为怀,应该帮助穷人,而当大家都去帮助穷人的时候,就会培养懒人了。
  我们说三角形内角之和是固定的,可在球形和立体的情况下呢?
  道可道,非常道。
  没有一个道理是恒常的,就看多快变了,会如何变了。
  名可名,非常名。
  华澜庭,来到这里之前是你,现在是你,逛丽春院的是你,杀人见血的是你,在父母师长眼中是你,同门心目中你还叫华澜庭。
  到底哪个是华澜庭?都是,又都不是。
  树,矮小的时候是树,高大的时候也说是树,枯死的时候还是叫树。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一颗树种,是这棵树的母亲,那么树又怎么会产生种子呢?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就在那一刹那间,怎么成为天地之始?什么关系?恐怕就是那个过程。
  树之前是什么?树种。树种和长成树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种子和树苗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你能无限细分下去吗?
  我们只知道,只看见它的形状变化,长叶子了叫苗,没长叶子叫种。
  但种是一夜之间变成苗的吗?不是,可能三十天才变。第一天叫种,第二第三四天叫种子,就在你看见叶的一刻叫苗?
  在那个无名的时候,才是万物的开始,才是天地的开始,叫得出名字的都是后面的。
  种子之前是什么?也许是树籽,树籽是种子吗?又不是……
  所有可能的变化和孕育才是天地的开始,叫得出名字的时候,已经是具象的,那一刻是万物之母了。
  故常无欲以观奇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无欲观其妙。无欲,没有欲望,不关切,没有寄托。妙指的是变化,万物的变化。
  商人待价而沽时,坚信会涨,会有意识地忽略坏消息只关注好消息,而空仓的时候坚信会跌,每一次跌的时候又都觉得该补进了。
  极其有欲望的时候,叫徼,意思是边界、大小、,是这个时间点下的状态。
  有欲望的时候关心当下的情态,无欲念的时候关注发生的长远的变化,
  此二者同出而异名。
  道,规律;名,称谓;妙,过程和变化;徼,当下实物的存在。
  种子是树,树苗是树,树是树,三十年前是树,烂掉了做成桌子也还是树。
  都是一个地方出来的。
  徼是静止的、当下的存在。妙是从微小种子到参天大树,再到一张桌子的过程。
  两个东西从一个地方出来的,这个地方是哪儿?就是道。
  从道而出,同出而异名。
  徼是不变的现时,妙是变来变去,什么关系?
  是玄,玄是相互作用相互关系。
  玄之又玄,是不断地相互作用相互关系。
  众妙之门,这才是种是苗的源头,打开往里看,这是得道的不二法门。
  华澜庭听罢,在心中说道:“这位大师好碎的嘴,不过好像有些门道。”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修真求道就是探究事物间不断关联不断作用的变化之道……”


第194章 仙家秘术

  华澜庭闭目体会,然后问道:“那么空间之奥呢?”
  器灵答说:“你还是没有悟透啊……道可道,非常道。时空之道,岂是言语所能描述。”
  “众妙之门,那也是不得不用门这个字来勉强说明。大道,其来无迹,其往无崖,无门无房,四达之皇皇也。”
  “门是出入口,房是有形的空间。道来的时候,没有痕迹和具体的样子,走的时候也不会打个招呼后穿房跃脊,它上天入地,进出自由,天上地下,畅通无阻,不能双规——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地点现形和停留。”
  “它一如我们的念头和意识,来无影,去无踪,忽闪忽灭,自在无羁,无形无迹,不可琢磨。好比只要你敢想,思绪瞬间就可以回到自在万象门。”
  “人人随时都有百千的念头,你可以控制它,谁又能真的限制你思考或发呆呢?但你又不能完全控制它,每个人都有局限,会有诸多的想不到,人人都有想得到后悔药的时候。”
  “有形的空间之术,可以教你,但那只是术,而无形的空间之道,其实,你刚才不是已经触到了吗?”
  “刚才……触到了时空之道……”
  华澜庭如遭棒喝,似有所悟,脱口说道:
  “是呀,《道德经》成书数以千载,李聃下笔写下第一章的时候,必有他自己的想法。那位大师也是百千年前的人物,他的讲授是他自己的理解。而我,藉由文字和声音,刚才已经跨越了千载时空,代入其中,聆听了教诲,和他们进行了交流。”
  “如果时空真的可以折叠,我们已经相会和交互过了,这不是比穿越小空间的壁障更为神妙的事情嘛。”
  听了华澜庭的自语,器灵似乎抚掌而笑:“妙哉,你已对时空之道初窥门径,那我又怎会吝啬时空之术。现在,就传你一手仙家手段。”
  “这一门术法,即便在仙界,也不是人人都会的。虽然比不上一个筋头十万八千里,但瞬息百里千里还是不成问题的,只是你的修为,还只能修习这仙家秘法的人间入门版。”
  “你且听好,此法练到极处,唤作纵地金光法,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