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重生]师姐狡于狐 >

第9章

[重生]师姐狡于狐-第9章

小说: [重生]师姐狡于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葬。”
  林思沁听说过千里顺风楼,取自“千里眼顺风耳”的典故,是江湖上数一数二的情报来源,偶尔还承接刺杀、走镖的活儿,只是各项价格都特别贵。
  除了门中的弟子,还有外围诸多客卿,所谓客卿,其实就是长期贩卖情报的江湖中人,有时候也接手一些刺杀的任务。
  这个人是千里顺风楼的客卿?
  为什么说华音是什么“舒祈天”?听他口气,舒祈天是邪魔外道?还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林思沁绝非孤陋寡闻之人,反而消息十分灵通,目前无忧山管理情报的三只小鹌鹑对她言听计从,除了管理藏经阁的师叔祖一年到头宅在塔里,山门上下谁和林思沁没有来往?就连四师姐易玲儿和五师姐陆湘都和她“交情”匪浅,巴巴的来变相给她送情报。
  然而这个舒祈天……不对,姓舒?
  林思沁忽然想到小时候曾见过的姓舒的男子,这些年来,那人的母亲、华音的干娘“易娘”更是逢年过节给她和华音送东西。难道那个人就是舒祈天?华音不过被他连累?
  可是,华音为什么要与邪派人物来往,还认了对方做义兄?
  林思沁只觉得华音身上围绕了一个又一个谜团。
  然而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她直觉有什么不好的要事情发生了。
  华音与男子之后低声说的许多话,林思沁无法靠近听不见,只是伏在草丛后一动不动。
  过了一会儿,二人似乎商议完了,男子抱着断臂转身离开,但走了几步,又停下,看着华音欲言又止。
  华音似乎有些不悦,道:“还有何事?”
  男子道:“主人,真的要……这么做?这,这太奇怪了,您藏身无忧山七年,并无破绽,我拿假情报回去亦能轻易掩盖过去,为何忽然暴露行踪……商无邪就在左近……”
  华音冷冷道:“这不是你能管的事。”
  男子脸色一僵,苦笑道:“是!属下逾越了……”
  _
  林思沁回到小院的时候,院子里受伤的暗卫已经不见了,但林思沁已经没有心思管这些身外事。她只是失魂落魄的走进房间,坐在床榻上,蜷缩着靠着木床。
  感到了久违的无助。
  不知道过了多久,房间忽然亮了,温暖的烛光和熟悉的梨花香充满了整个卧房,林思沁的心也仿佛瞬间温暖了起来。
  “怎么了,傻乎乎的坐着?”
  那人握住了她的手。
  “还不睡?可知现在过亥时多久了。”
  林思沁抬头,望着近在咫尺的温柔眉眼,半晌方才明白对方华中的意思,喃喃答到:“哦,过亥时了……我要罚抄门规定了吗?”
  “今日怎么傻了?往日不是很机灵么?”往常这时候,早就耍赖撒娇推脱了。
  华音无奈道:“明日该及笄了,是大姑娘了,行事如此轻佻,让大师姐如何放心你?” 
  林思沁听见最后一句话中隐藏的离别意味,像是踩到尾巴一样跳起来:“什么放心?你要走?去哪里?”
  华音诧异道:“我不是每年都要出门么?”
  林思沁盯着她追问道:“可这次不一样!你,你是不是要回京城成婚?”
  华音坐在她身边,道:“不会。我不是告诉过你,我已经与那人解除了婚约吗?为什么这么问?”
  “可没了那什么未婚夫,还会有别人!你那个干娘的儿子是不是姓舒?你是不是常常去见他?这次也是要去见他?你是不是不会再回来了?”
  华音没说话,右手抵着下巴出神,似乎在思考一些为难的事。
  林思沁莫名心慌,偏头问道:“华音,你,你真的要走了吗?”
  华音静静看着她,良久之后,直到捏着她的手似乎沁出了些微薄汗,方才慢慢道:“你已经长大了,我能教你的也已经都教给你了,你有什么想做的事,尽可以去做了。大师姐也有很重要的事要做,不能总是陪你。”
  “哪里都教了?你说要教我一门全天下做最厉害的内功呢?华音你这个骗子!”
  华音伸手给她擦眼泪,被她一把挡开。
  一声长长的叹息之后,华音道:“沁儿,别哭了。”
  “我偏哭!易玲儿说的对,你对我的好都是在骗我!你只是怕我比你厉害,故意对我好,却不让我练武!”
  华音淡淡道:“你真这么想?”
  林思沁赌气道:“对!”
  华音没说话,忽然站起来向外走去。
  林思沁顿时慌了,连忙跳起来抱住华音:“华音我错了,你别走你别走——”
  华音:“……”
  林思沁把眼泪擦在华音衣服上,抱着华音不松手:“我胡说的,你不准走!”
  华音道:“我不是要走,我拿东西给你而已。”
  林思沁抬头,见她指着床榻,这才放手,但仍用不信任的眼神看着她,看着她走到床边,看着她从榻下暗格里拿出那本看了七年的书,递给自己。
  林思沁拿着这本书,有些难以置信。
  早在好几年前,好奇心旺盛的她就一直想看看这本华音几乎不离身的书到底写了什么东西,用了诸多手段,挨过揍罚过抄书甚至被华音冷落过好几次,然而从未得手。
  她只知道,这本书的封面,写着“辞心诀”三个大字。
作者有话要说:  华音:“你已经长大了。”
林思沁,看胸,“没你大,你骗人”
华音:“心肝儿,别哭了。”
林思沁:“我偏哭!”
华音:“再哭艹你”
林思沁:来!”
华音站起来。
林思沁:“华音我错了!晋江有规定,人家还没满十八岁不能有脖子以下内容拉灯也不行!”
华音:“……”
华音:我只想拿手绢给你擦眼泪而已……

  第14章 天下无不散的筵席(2)

  翻开《辞心诀》第一页,上面端端正正的写着“习此诀者,非天资卓绝不可,非经脉通达不可,非骨骼成形不可。习此诀者,须其敏如猴,须其身如燕,须其心如鹰。庸才窃之,其死不远。”
  后面加了一句话,“贪功冒进,损伤心脉,慎之”。
  再快速的翻了翻后面,书页正中全是武功秘诀,总共十九层。除此之外,每一层法诀后都用蝇头小楷密密麻麻的写着行功的禁忌,详细至极,比武功秘诀的字还要多许多。
  林思沁觉得很奇怪,《辞心诀》的前言和功法正文用字十分锐气,字眼中透着一股肆意张扬,用词直白,很对自己胃口——不像是华音的语气;反而后面的注解,用词严谨,柔和中透着坚韧,文采昭昭,恰是华音平日里的风范。看看前言那句补充之语中的“慎之”二字,可不正是平日里华音教训师弟妹们时冷着脸说“好自为之”的正经语气?那正儿八经的表情一瞬间跳出脑海。
  飞快的翻完秘籍,林思沁忽然察觉到一件事——这本书连一个墨迹都没有!包括后面的注解,每个字,每一个笔画都没有哪怕一点瑕疵,可想见下笔之人是如何深思熟虑,才得以一气呵成。
  七年前,华音就拿着这本书,那时候,这本书还很新,华音已经每天执它在手,每日对着它沉思,但极少动笔写字。
  难道,这本书华音竟想了七年,也写了七年?
  林思沁震惊道:“这本秘籍,是你的字迹!这,这是你自创的武功吗?”
  华音声音有些缥缈:“这本书是我写的,但并不是我自创的。这是……一个武学天才创出的只有天才才能学会的绝世武学,也是我所知道的唯一一部可以超越先天,功参造化,有望晋升地仙的武学。”
  林思沁完全没理会华音的后半句话,看见她提到这位朋友的神情时,莫名的不高兴,道:“什么朋友这么厉害?我怎么不知道?”
  她的华音不就是世间最厉害的天才么?二十岁的半步先天!江湖上那些三四十岁还在后天挣扎的“少侠”、“青年才俊”在华音面前就是个笑话!
  华音淡淡道:“从前的一个朋友,习武奇才,惊才绝艳,自创了这门武学,但因习武进阶之后没有及时温养经脉,一身伤痛,后来又损了心脉,不到四十岁便吐血而亡。”
  死了?
  林思沁松了一口气。死了就好,她可不想有一个这么厉害的高手来和她抢师姐。
  华音不知道林思沁怎么想,仍是叮嘱道:“《辞心诀》最看中悟性,连之前须得先习轻功,练到敏如猴、轻如燕、骨骼柔软的境界方可。而一旦习练,功力至刚至强,内力突飞猛进,一日千里。只是此诀有一弊端——它共有十九层境界,每进一阶都需温养月余,万万不可急着练下一层。这一月最好能读书养气,下棋养神。不过即使如此,也恐留下暗疾。好在你这七年以来每到月圆都药浴三个时辰,经脉坚韧,应该不会重蹈覆辙……”
  林思沁奇怪道:“重蹈覆辙?”
  华音神色很是奇怪,似怀念,又似悲戚,复又似庆幸:“她开始创这门功夫时,年纪还小,留下暗疾,之后……因为一些事情耽误了疗伤,即使后来千方百计找到了这份温养经脉的药浴方子,也没能治好经脉与心肺的旧伤。”
  林思沁忽然道:“这些年你让我学字读书,学琴棋书画,也是因为这门功夫?”
  华音点头。“这门功法我也不会,这些年来一直在推演行功弊端。一直没有告诉你,是怕你心急偷练,损伤根基。”
  林思沁却忽然低落起来。原来华音从前说“喜欢文武全才的小师妹”而让自己学琴棋书画都是敷衍而已。
  华音没察觉她的情绪,道:“这本秘籍,我本想明日再给你,做及笄的礼物,今晚你既然来了,便先给你罢。”又微微一笑,道,“从明日起,你便习练此秘籍,勤学苦练,不需几年便可强过大师姐了。”
  林思沁没接话,看着华音闷闷不乐。
  华音爱怜的摸摸她的脸,道:“怎么不高兴?你不是早就想抢到这本书吗?今日不是如意了?”
  林思沁心想,我抢它是因为你老看它,我这么可爱聪明的师妹难道还比不上一本书?
  不过她显然没忘记“正事”,质问道:“你告诉我,易娘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你不告诉我你家里的事?就连老四易玲儿都知道你家里的事,凭什么我竟不知道?你是不是打算好了要丢下我,打算好了躲回老家让我找不到你?!”
  华音失笑道:“怎么会?我只是觉得那些都不重要。我虽是官宦家的女儿,但我母亲很早就去世了,我父亲也与我不亲,小时候都是易娘照顾我,在我心中,易娘就是我的亲娘。”
  华音拉着她的手,说起幼年往事。
  十五年前,华音还只有五岁,随母亲上香回家,遇到怀着身孕,又和夫君儿子失散的易娘。华母心慈,以乳母的名义救回家,做了华音的奶妈妈。其实华音已经五岁,哪里会需要奶妈?
  华音七岁的时候,父亲发配岭南,母亲郁郁而终。华音在京中生活艰难,甚至差点被三伯卖掉,易娘便带着她和两岁的女儿回南方找夫君和长子。一路上走走停停大半年,身上的财物除去被骗的被偷的,已经花了大半。后来易娘病重,华音去药铺买药回来,就见易娘昏倒在地,妹妹也不见了。
  就在这时,华音遇到了经过此地的林韵。林韵没有注意到这个资质平庸的小女孩儿,是华音见她花钱吃饭和住店的做派,又见她眉目和善甚至有些天真,便自己找上去卖身做童仆,林韵正好因门派琐事烦恼,便收了华音做徒弟。
  易娘也跟着上山,三月之后一个镖师打扮的男子找上门,接走了易娘,后来又听说是家中争斗厉害,不便来往,断了联系。
  华音十三岁的时候恰好遇到易娘的儿子,这才相认。
  说到这里,华音又道:“易娘的儿子虽然和我素无交情,但也算是我的奶哥哥,叫他一声‘义兄’而已。”
  林思沁追问:“他叫什么名字?”
  华音略一停顿,缓缓道:“他叫舒千舟。”
  一时间房中安静了下来。
  终于还是华音先开口。
  “你想知道什么,尽可以问我。你明日便及笄了,从今往后……”
  “大师姐这是又要训我了?”林思沁忽然打断了华音的话,笑嘻嘻的站起来,“这大半夜的,我可没功夫听你训我,我得去睡觉了,要罚我抄门规还是别的,都等明天之后再说吧!”
  说完转身便走。
  “沁儿。”华音上前拉住她。
  林思沁正要挣扎,听见她说,“书拿掉了。”
  华音把《辞心诀》放在她的手中,看着她红红的眼眶,轻轻拥住她,道:“不要生师姐的气。”
  林思沁最终仍是没有追问,浑浑噩噩的回到自己的院子。
  一向不屑于虚伪掩饰的她第一次想要逃避。
  她问不出口。
  那个黑衣人说什么暴露身份……是什么意思?
  还有那个舒千舟,魔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