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双娇 >

第2章

双娇-第2章

小说: 双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倘若今日是哪个寒门庶族之女得了这花球,还不得乐开花对凌柔恭恭敬敬,毕竟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就算做不成朋友,得到凌家女郎一个青眼,以后也是夸耀资本。
  士庶天隔,士族和寒门之间通婚几乎是不可能的。庶族女嫁入高门尚且情有可原,高门女却绝不可能低嫁给寒族。寒门女为妾已是极限,高门要承受的风险却更多——他们很可能遭受言官的弹劾,为人所不齿。
  就算是高门之间的联姻,选择也有限,第一等世家只与第一等世家联姻。凌家子弟不如其他世家,联姻多有掐媚阿谀之意,这才使得凌家女的联姻效果放大,可凌家的豪富与清贵犹在,只要他们地位还在,仍旧是其他世家联姻时考虑的第一对象。
  今天若不是温雪晴拿到花球,随便上来一个寒族女子,凌柔定是一两句话就打发了,人家事后还得对她极尽溢美,称赞她的品行。
  温雪晴很早之前就曾听伯母乐康公主赞过。她和凌柔不对付,以前哪有可能听过凌柔操琴。
  在看到婢女抬来琴桌摆放好,温雪晴心里也不禁生了几分期待。
  凌柔擅琴,师从名师,今日也是凌柔托大吃了亏,不得不给温雪晴低头。别让温雪晴抓着这个不放。
  净手焚香,一曲《广陵散》慷慨激昂,兵刀声从琴弦传来。
  聂政刺韩,天下缟素,中散临刑,止息绝响。
  《广陵散》要弹出这样的意境,必然要指法熟练,一气呵成,稍有停顿,气势便散了。
  温雪晴惊异。乐康公主出生帝王家,气质傲然,自洛阳而来,见识天骄贵女无数,即使临州人杰地灵,也会偶叹比不上洛阳。当她却对凌柔多加称赞时,温雪晴却不以为然,只当伯母是在临州呆久了,眼光也下降了。
  ——乐康公主没有看错人,凌柔当得起。
  《广陵散》过长,凌柔只截取几段出来,便已获得满堂惊叹。
  面对这些赞美,凌柔只矜持地点头微笑,眼睛瞟向温雪晴。
  抚琴温雪晴也会,但却不如凌柔,她更擅长的是吹箫。温雪晴的箫声深受乐康公主的喜欢,曾言不输洛阳大家。
  不过,温雪晴甚少在人前展现。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温公之女英姿飒爽,骑马射箭是长项更是众所周知,至于文雅一些的技艺么……乐康公主不提,众人也就会意地不揭短。
  ——倘若温雪晴书画琴棋拿得出手,乐康公主又何必多次在众人面前只单说这两项?
  要知道,乐康公主膝下仅有温五郎一子,温雪晴幼时失恃,乐康公主对她多有怜爱,把她当亲女教养。
  乐康公主是连天子都让三分的亲妹,哪一处都不肯落下风。这么一个和她相像犹如亲女的侄女,要是真善音律,临州闺阁内还有谁会不知道。
  “沉郁激昂,铮铮浩然,有惊心动魄之感。”温雪晴的评价与大多数人的评价一样,中规中矩。
  凌柔也想起温雪晴似乎不通音律,能听懂这么多也是难得了,再逼她也说不出什么高深的感悟来。
  她不禁有些意兴阑珊。
  纵然临州双娇各有所长,可温雪晴对于兵戈之事,当比这些人更能理解才是,毕竟她是温家和乐康公主共同养出来的。
  在场这么多人,就连温雪晴也没能听懂。
  ===
  温雪晴回温府时,正逢温光赫与青年公子从书房出来。
  今日名士汇聚桐理,温光赫与温霁明接下来还要宴请这些人,温雪晴余光扫了扫,在人群里发现一个熟悉的人影。
  另一头,结束了春祭的温霁明缓步走来,站在那人影旁,温声与他说话。
  那个人影,是与她订婚的高家郎君高齐。
  高家把持临州最大港神壶。神壶联通南北,乃是漕运重要的停靠点,除此之外,再往西经汴渠还可入洛阳,每年光是下面那些借道富商交上来的节礼往来就积攒如山。温家与高家世代联姻,高齐的嫡亲祖母是温雪晴祖父的妹妹,每一代的高家,都被温家牢牢掌控,以便控制神壶。
  高齐斯文俊秀,少年母亲病逝留下幼妹高采,虽是嫡长,但父亲再娶,继母又增添了两个小子和一个小娘子,夺取了父亲的注意力,他与高采一下子就成了府里的边缘人物。
  对于高府的情况,温家做了衡量后,决定扶持高齐,让他与温雪晴定下婚约,代表温家只承认高齐作为高家的继承人。
  ——等温雪晴嫁入高家,依照温家的计划,温雪晴将是高家背后的掌权人。
  高齐想要成为高家的主人,就必须娶温雪晴,几乎每一代高家都是如此,当年高齐的父亲没有娶温氏女,不过是因为温光赫这一代的女郎都先后夭折。
  如今朝廷渐乱,皇室衰落,三司秉政,宦官弄权,朝纲败坏,外戚强臣争权夺利。再加上天灾不断,十二州州牧由刺史升任,把控地方军政,各家势力暗流涌动。
  天下十二州,北方五州尽数落入魏后之兄魏邈掌中。特别是在他整兵勤王迎天子回洛阳后,更是被册封为魏公,建立公国。帝王势弱,魏邈野心勃勃,半壁江山在手,临州原本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神壶更是咽喉之地,温家不得不小心。
  神壶必须处在温家的管控里,牢牢把握住!
  高齐对此心知肚明,但他想要高家就不得不接受温家的帮助。而高采,更是温雪晴与凌柔相斗时最有力的支持者。
  遥遥望见垂花门边的温雪晴,高齐颔首微笑,脚下步伐不变,跟随在温光赫后面步入宴会厅。


第3章 不平
  待温霁明和高齐走远,两人身后的一个官员才迈步向温雪晴走来,向她见礼。
  温雪晴连忙回礼,让他不必客气。
  “小娘子今天回来得有些晚,是马不够快,还是遇上了什么?”
  这是温霁明手下的长史常天元。
  “不是马的原因。”今日温雪晴骑的马,是引进良马杂交生的,刚有多余的,常天元就给温雪晴送来了。
  常天元一笑:“上次小娘子晚回来,是骑马帮农户运输,马匹运输完还要载着小娘子到处巡视,回来之后就不行了,倒是小娘子还是精神奕奕的。”
  绕了半天,就是为了夸她?
  温雪晴摇摇头:“都是小事,我多跑几趟也没什么,反正我喜好纵马的事也人尽皆知了。”
  凌柔就很不喜欢她这样,是什么原因不重要,再添一笔也无妨。
  礼尚往来,温雪晴也跟着夸了他几句,温霁明被温光赫任命为都尉后,事务繁多,常天元是他最得力的助手。
  得到温雪晴的夸赞,常天元笑意的弧度更大:“小娘子无碍就好,下官还有要事在身,先行告退。”
  常天元专门绕路过来跟她说这一小会话,着实让温雪晴有些摸不着头脑。这人才能出众,品行绝佳,父亲和兄长都夸过他,常天元不必靠她,也能步步高升。
  宴会结束后,温霁明才得空来找温雪晴。
  “除了高家郎君,高家小娘子也来了,”温霁明道,“说是要留到上元看了花灯再回去。”
  高家温老夫人年岁渐高,对于高家事务逐渐有了力不从心之感,高欢的父亲才能平庸,只晓得往女人裙底里钻,而继配秦氏也不是省油的灯。幸而温家当时立断,选择高齐,高家的下一代才又与温家紧密联系。
  温家的筹划,是想要让温雪晴趁温老夫人还在的时候,嫁入高家,从她手中平稳地过渡权力。
  虽说是婚约,但温家也希望温雪晴到了高家能过得快乐。
  温霁明的意思很明白,这段时间,多与高齐培养感情,温雪晴与高采玩得好,可高采将来也会嫁人,不可能留在高家一辈子。温雪晴终究要独自面对高齐,身后还要入高家祖坟。
  “我知道,”温雪晴拔下头上的劣等花鸟簪随手把玩,“只是,只是……”只是下意识地去避开,她不想和高齐太过亲近。
  这花鸟簪上还有没削干净的毛刺,扎得她不舒服,之前买的是时候没发现,现在仔细一看,才发现连染的花汁也不均匀,有些还被擦掉了。
  温霁明也注意到了她手上的这支簪子,眉头一皱:“你什么时候还戴起了这个,府上就有好的,家里就你一个小娘子,什么时候缺过你这个。别戴了,这簪子配不上你。”
  劣等的簪子终于还是耐不住多碰几下,一小部分在温雪晴手中脱离出来,掉落在地。
  “……难道高齐就配得上我吗?”她忽然开口。
  说高齐性格宽和已经是捡了好听的词了,高齐作为嫡长,母亲在世时也尽力教养了,还能被秦氏压死在后宅,若不是太过优柔,他根本就不会落到需要温家联姻扶持的地步。
  她温雪晴向来傲气,怎甘心后半生在如此庸碌无为的人上磋磨掉?她终究不平。
  温霁明道:“他是最适合的。”无依无靠,只能像藤蔓一样依靠温家这棵大树,高齐不一定适合温雪晴,却是最适合温家的人。
  高齐若不是这个性格,温雪晴的婚约者早就换了另一个姓高的了。
  温家任由温雪晴养成这个性子,除了宠爱,还有一部分原因也是为了弹压高齐。温家新一代就这么一个宝贝女儿,自是要用在最重要的地方。
  “我知道,但是没法子,”温霁明说,“温家若是有凌家那般人丁兴旺,何必牺牲你去联姻?”
  二十年前凌家老底都让匈奴给抄干净了,半数子弟都没了,逃到临州还能维持住世家大族的气魄,这要换了单薄的温家,挨这么一下,早就降为庶族了。
  温家人就这么多,每一个族人的婚姻都要精打细算,利用到极致。
  “蓁蓁,在我能力范围内,保你平安喜乐。”温霁明将她手上的花鸟簪拿去,“别多想,高齐不敢怠慢你,临州始终姓温,哪个女人都不能压在你头上。”
  “胡说,你将来还要娶嫂子呢。”温雪晴鼓着脸,“等你娶了新妇,说不好就忘了妹妹了。”
  温霁明朗声笑了两声:“怎么可能,你刚从凌家小娘子那里回来吧?”
  温雪晴很警觉:“突然说起这个,还说你没有这个意思,别想翻过这篇。”
  “戴了这样一支簪子,那些人,包括凌家小娘子,却一个都没取笑过你,要不然你也不会一直戴着了。”温霁明点出来,“整个临州,还有谁敢惹你?”
  “又哄我。”
  嘴上是这么说的,温雪晴心里却不计较了,将手里的花鸟簪扔了,随口道:“人家不取笑我,说不定是没注意到。”
  凌柔的《广陵散》实在太出彩,大起大落,忽婉转,忽雄奇,犹如冰炭交加,升天坠地,把众人的心神都引去了。
  不过凌柔这么厉害,温雪晴却不觉得自己比她差。
  她是绝对不会在别人面前夸赞凌柔的!
  《广陵散》其声最不平和;有臣凌君之意,凌柔一曲,纷披灿烂,戈矛纵横*……
  温雪晴蹙眉,她想不明白,凌柔在不平什么。
  ===
  微笑着与最后一个客人道别,待人被侍从领出去,凌柔才去了母亲崔氏那里。
  “今日你做得很好,”崔氏一早就从婢女那里听说了,“再怎么样,温雪晴都不会直接闹开,正面对上,与你们二人都没有好处。”
  凌柔站在堂下,低眉顺眼地听从,偶尔出声应和。
  崔氏说了几句,觉得没什么可指点的了,又不想就此让凌柔回去,只好说起今日的客人送来的节礼。
  “要是以往,不至于送这等物什过来,在临州久了,连带也被人看低了。”
  崔氏说的是洛阳那边送来的节礼。如今凌家远离洛阳,族中子弟虽说也有才能出众的,但放到洛阳那些世家眼里,还是不够看。
  “要是你阿兄还在,何至于此!”崔氏说到最后,感叹一句,眼中闪过泪光。
  凌柔抬起眼睑,看着崔氏额发上几根霜白的头发,安静地给崔氏倒上一杯热茶。
  “阿和,我的阿和,当年也是俊朗少年郎,多少人歆羡,要不是那些残暴胡人,我的阿和怎会丧命!”崔氏说到最后,牙齿几乎咬碎,她的长子在十五年前,死在匈奴刀下,当年一劫,凌家损耗惨重,来到临州后,虽说依旧庞大,但终究不比从前。
  这些话,凌柔听了很多,她的兄长,年少成名,时人莫不知。
  要是当年凌家长子没死,凌家也许早就回了洛阳,依旧赫赫。
  可是,没有如果,凌家长子死了,凌家也渐渐露出颓势,不比从前。
  这是崔氏一辈子最悔恨的事。
  她将凌家在临州的不顺遭遇,也归咎到这一场劫难里。
  眼眶通红,崔氏抓着凌柔的手:“阿和不在了,你阿姐也出嫁了,我就只有你了。”
  “阿娘安心。”凌柔捧一杯热茶给她,“请喝茶。”
  崔氏喝了热茶,取出手帕沾了沾眼下:“如今你阿姐在洛阳的处境也不好,皇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