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太子妃靠猫上位 >

第14章

太子妃靠猫上位-第14章

小说: 太子妃靠猫上位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乐宁还没养过这种不见长的猫,一时间有些忧虑。
  苏含章没察觉到她陡然陷入焦虑的心情,揉完面拍了拍手,问她:“小师弟可有想好先前同我提及的那‘酱油’如何做?”
  他一说正事,乐宁的思路就稍稍分了神,这是系统近来给她发布的新任务,大约是看她快到南方的缘故,毕竟酱油可是做海鲜绝不可少的一味调料,也是现代人们餐桌上必备的调味料之一。
  酱油同鱼鲜之间的联想,是每个现代人都有的思维,不论是简单的清蒸鱼,白灼虾,亦或是复杂些的松鼠鳜鱼、红烧鱼段,酱油在其中起到的作用皆至关重要。
  只是……
  酱油并未出现在这时的大黎。
  虽乐宁如今获得的积分足够兑换神厨系统里的“酱油”制作方子,但是哪怕将步骤明白写给她,碍于设备和环境的限制,她依然无法保证自己能百分百将这玩意儿做出来。
  首先,酱油最重要的发酵过程需要在温暖的环境中进行,毕竟湿热的环境是霉菌、杂菌类微生物发酵最理想的环境,其次,最初制酱油曲时需将黄豆煮熟,而后用面粉均匀裹上,再放入缸中慢慢发酵,其间还要多次加入盐和水。
  可即便如此,乐宁依然没把握在两年内将这个尝试出来,毕竟酱油的雏形和尝之鲜美的酱油之间还是有一段差距的。
  再者说,温暖的温度意味着乐宁需要在夏天多多尝试,而这制酱油曲精的过程也要耗费四个多月的漫长时间,一年就一季夏,她要几个夏天才能调出令自己勉强满意的酱油呢?
  “检测到宿主积分达到5000,请问是否对我进行升级?”正在乐宁忧愁其中诸多不可控因素时,就听见脑海中的神厨系统“叮咚”一声,久违的话多。
  “升级?”乐宁在脑海中问道。
  神厨系统热情洋溢地回道:“升级之后,我就又具备了一个‘小实验室’功能,宿主可在小实验室中设定好初始条件,而后加速时间流逝,实验完成后自动记录数据——”
  这样等动手的时候,就像是已经做过千百次实验一般,能够尽量在环境相似的情境中控制其余可变量,最终做出最接近实验时完美口味的酱油。
  乐宁显然也能想到这些,然而她却重重地在脑海中叹了一口气。
  神厨系统:“?”
  乐宁干巴巴地回道:“然而实验室跟我这个文科生又有什么瓜系……”她只是个无辜的文科生啊!
  莫名觉得自己伤害了宿主的神厨系统:“……”
  它小心翼翼地问:“那,你要升级吗?”
  乐宁摸了摸自己的头发,而后沉重地回答:“要。”
  她实在是太思念酱油的味道了!
  “恭喜宿主升级成功!已扣除5000积分,当前剩余2000积分,‘小实验室’功能已开启,使用一次扣除100积分,请宿主再接再厉呀^ ^”
  ……
  一年后,余杭。
  苏含章和乐宁同时站在临时租借的灶房中,苏含章摸了摸自家小师弟的脑袋,笑着安慰道:“我光是闻着这味儿就觉得香,四郎莫要忧心,想来这‘酱油’定是没问题的。”
  乐宁目不转睛地看着锅上无声冒出的晨雾般的水汽,对苏含章露出个笑容:“我只是想谨慎些罢了,味道虽难言鲜美至极,但应当也是过得去的。”
  “那我便拭目以待了。”苏含章对乐宁的新作相当期待。
  不多时,乐宁就上前揭开了锅盖,雾白水汽轰隆散开,云团般卷出的水雾里捎着新鲜的鱼香味,还有一股令人腹中不由咕咕叫的酱香气味。
  只见一条被淋了酱深色的鲜美鲈鱼躺在盘中,提前划开的纹中露出雪白的鱼肉,鱼身上铺着细细的姜丝儿,将鲈鱼本身那微不可查的腥味儿尽数掩去,乐宁抬手从旁边案板上抓过早切好的鲜绿色葱丝儿,往鱼身上细细洒下。
  而后,她取下旁边悬挂着用炭烧着的自制锅子,蒜蓉和油在里头煎出劈吧的碎响,拎着锅柄将里头的蒜蓉与油一同浇下,滋啦滋啦冒着响的油在鱼身上铺开,为鱼肉镀上了一层灼热的晶莹。
  鲜绿的纯白的颜色与盘底的酱油深色互相反衬,显出鱼肉的鲜美滑嫩。
  乐宁取过筷子,得了苏含章的默许后,从鲈鱼的脊背部分轻松拨下一条白肉,这是她惯爱的吃法,鲈鱼刺少,她不爱吃鱼肚肉部分,最喜欢挑的部分一是沿着鱼脊,二是鱼眼下一块贝壳型的嫩肉。
  富含胶原的鱼皮同雪白鱼肉毫无抵抗地被她用著筷夹住,在底下的酱汁儿里蘸了蘸之后,再夹起时有沾染的多余酱汁滴在鱼身的肉上,却因上头被浇了油,那酱汁慢慢地沿着鱼脊落到鱼肚,拉出一条深色的诱人痕迹。
  乐宁将鱼肉送入口中,舌头甫一触碰到鱼肉上的酱油,咀嚼的速度就倏然加快,几乎还未反应过来,就已将那鲜嫩的鱼肉含化入喉了。
  嫩而鲜,她终于尝到了自己记忆中的清蒸鲈鱼味道!
  乐宁迫不及待地放下筷子,对苏含章道:“师兄你来尝尝!”
  瞧见她眼中的光,苏含章也猜到这酱油大约是成功了,他满怀着好奇同样剔下一块鱼肉,学着乐宁的动作用鱼肉蘸了蘸底下的汁儿,送入口中之后:“……唔!”
  鲜!香!比酱清更令人惊艳百倍!
  师兄弟俩连蒸好的米饭都忘了盛,直接将这条鲈鱼消灭的干干净净,等陆宛祯醒来循味儿而来时,灶上只剩下鱼骨了。
  陆宛祯转了一圈没发现能偷吃的,遗憾地出了门去吃自己的零食羊奶冻,吃到一半,她忽而察觉到一股五谷轮回之冲动,左右瞧了瞧,就跑到院儿外的树下去了。
  她矮了矮屁股,做好准备的刹那,忽然察觉到一股奇怪的视线——
  陆宛祯抬头一看,正巧对上扒上墙头窥探自己的乐宁。
  乐宁一直忧心芝麻的身体状况,几乎是日日追着试图分辨她的便便状态是否健康,如果没问题的话就不管她长不长了,毕竟自己都是穿越的,还不许人家猫儿成精吗?
  芝麻早已习惯了她的窥探,然而陆宛祯不是啊!
  她登时就被吓得冲动都憋了回去,背不由拱了起来,因为是白天,竖瞳缩小如麦芒般,瞧着就有些冷漠,乐宁一时间被她这仿佛被自己冒犯的样子惊了一下。
  然后,乐宁挠了挠下巴,摸出了手绢儿,对底下的猫儿笑道:
  “芝麻,阿爷帮你擦屁屁,要吗?”
  陆宛祯:“……!”
  这人偷窥旁人如厕竟然还能笑得出来?!
  简直……无耻!下流!禽…兽!
  陆宛祯对她奶凶地叫了一声:“喵呜~”
  乐宁莫名懂了她的意思,往墙下缩了缩,退让道:“好吧好吧,我不看就是了。”
  陆宛祯戒备许久,又换了一棵树方便,完了之后才跑回院子里,结果刚进屋就被一只斜里伸来的手给按倒。
  陆宛祯顺势看去,瞧见那唇红齿白的秀气小子对自己龇牙笑了笑,而后自己忽而被一把捞起。
  乐宁一边拨开她的尾巴一边嘀咕:“我看看你有没有拉肚子……再帮你擦擦屁股……”
  陆宛祯一听傻了,下一秒——
  她疯狂挣扎了起来。
  啊啊啊不许碰!你个无耻小儿竟敢冒犯本殿下!
  陆宛祯绝望地想,难道……难道她连这点最后的清白都守不住了么?
  作者有话要说:  陆宛祯(绝望:这个男人,是个连猫的清白都不放过的禽…兽,我完了,我以后只能嫁给他了……
  乐宁:???



第16章 木耳肉末杂酱粉
  陆宛祯对那日因无法反抗而不得不被乐宁抓着尾巴查看的感觉产生了强烈的心理阴影,之后的一年她都单方面同乐宁绝交,有事只通过自己身边的影卫获得消息。
  她听见乐宁所制的酱油于苏杭海鲜厨子中大放异彩的消息,又过了半个多月,宫中不知从哪个厨子开始,在调味时加了酱油,正巧用于佐配一道虾,得了周后的夸奖。
  渐渐的,望安城里的邹公食肆也开始售卖起了酱油,许多洛阳的行商都慕名而来,两座大城互通有无,京城里的公子小姐们宴会上逐渐出现了花茶,而洛阳的餐桌上也慢慢见到了用酱油调味的美味佳肴。
  乐四郎的民间称号继“豆腐童子”之后,又多了“牡丹郎”、“酱子”等奇怪的称呼,也算是另一种程度的名噪一时。
  邹德全对这俩不论走到哪儿都极给他长脸的徒弟很是满意,在苏含章和乐宁每每寄去书信时,不忘再叮嘱两人在外注意保全自身,毕竟这大徒弟和小徒弟皆是他最为得意的弟子,以后就指着这两个徒弟继承他的衣钵了。
  然而对乐宁的出名……有人欢喜,自然就有人忧。
  居仁坊,乐家小户。
  “我早已打听过了,那乐四郎如今可是邹师傅手下最得力的徒儿,莫论先前的豆腐,便是最近那甚么贵人们喝的花茶、食物蒸煮用的酱油,可都是他折腾出的玩意儿……你看那食肆生意如此兴隆,哪怕只是从那小子手头漏那么点儿呢……”
  “我可看那后院两口子每旬都出一次门,回来时桌上摆着的大鱼大肉吃的比我们都好,大郎,你莫要犯糊涂,先前南方发大水,他们是没了房子来投奔你我,你念着兄弟情收留他们一家,分文不取——”
  “但你看看他们一家又是如何回馈你的?便是口肉,都没给你留过,大郎,如今他们已靠着儿子发达,再这样赖在我们家中吃喝,如此下去,我和贵儿是没法过了呀!”
  妇人絮絮叨叨的声音末了加上几分哭腔,让墙头啃着蒸饼路过的男人捏着手头热乎的蒸饼站了半天,面上神情颇有些复杂。
  他的眼底一片阴沉。
  好哇,原来二娘如此出息,他们这做爷娘的居然还被瞒在鼓里。
  没法子,当初让二娘去邹府时,为了不让自家拿女子充儿郎的事情败露,他们便让二娘随意编排自己的身份,以至后来食肆中诸多新鲜玩意儿出于那‘四郎’之手,他也未多想,只以为是巧合。
  在这乐有才的观念里,那女儿又是惫懒,又有反骨,莫说是名动望安,不被邹德全日日压着教训已是极好。
  谁能想到——
  原来那小子每月拿着几百文钱给他们,是在打发乞儿?!
  想到这里,男人手中力气紧了紧,将手中的蒸饼捏得格外难看,里头的肉酱酱汁儿流出,沾了他一手掌,他却只是将蒸饼望墙角一掷,头也不回地走了。
  先前乐宁离开,是同他们打了招呼说受师傅所托见大黎风情,故而这几次的银钱都是邹府的下人交予他的,乐有才彼时不是没有怀疑二娘是为了摆脱他们。
  但联想到小女往日的逆来顺受,他只当是自己的错觉。
  如今看来……倒是他看岔了。
  ……
  乐宁并不晓得自己已被老父亲惦记上了。
  她与苏含章在苏杭待了两年有余,苏含章所做的鱼片糕得了江南人的喜爱,两人在江南用河鲜皆做了些新鲜玩意儿,乐宁试着做出了生抽、老抽等更为细化的酱油自己用,相继做出了红烧肉、龙井虾仁等新鲜菜,敲开了江南厨子们的交流圈。
  原本乐宁还有打算尝试做酒,如此一来势必又要在江南停留更长的时日,然而某日苏含章却笑眯眯地同她说起一饴糖——
  “不似中原糖,比往日我们所见更易化于水,甜味更甚,似是出于外邦,我已打听过那边儿的制糖法子,结果却令我大吃一惊。”
  “四郎,我有意前往一探。”
  苏含章说着从布包里摸出了一把颜色偏深的棕红色糖沙,乐宁看了之后忍不住微微睁大眼睛:
  这是……红糖?
  如今的大黎将蔗糖、蜂蜜等带甜味的或是能当糖用的皆称作饴糖,但大黎人做的蔗糖多为难溶解的糖块儿,甜度不高,价格也十分昂贵,绝对比不上这红砂糖的提炼技术。
  乐宁好奇地问了一句:“这是哪儿的?”
  “天竺。”苏含章笑着回答她。
  乐宁不由震惊,难以将后世那个一辆单车能搭载五个人的开挂民族与这会儿制糖技术远远领先中原的天竺联系在一起。
  说起来,如果她没记错,是不是《西游记》的唐僧取经也去的天竺来着?
  现在一听苏含章说要去天竺,乐宁满脑子都是“西天取经不容易,一走就是几万里”的歌词,她晃了晃脑袋,委婉地说道:
  “师兄,从大黎去天竺山高路远,或许几万里,非十载八载难回,师兄可要想好了?”
  她很理解苏含章对发现了这新糖的激动,毕竟没有哪个专业的糕点师能抵挡对甜味的探寻,但这并不是非要去当地方能解决——
  可以寻这个时代的番邦商人“代购”啊,实在不行还可将此糖的作用借邹德全之手传达天听,让圣人想办法同天竺易物,或是以官方的角度加大对天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