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大明女土豪 >

第92章

大明女土豪-第92章

小说: 大明女土豪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两人舒服了,这后续要面对的怀疑和猜测就要接踵而至了。
  景兰揉了揉额头,翻身爬起来,拿了张手帕出来给沈婉擦汗,把她给拉起来,找到她刚才脱下的肚兜衣裙等给她穿上。
  沈婉这会儿真是不想起床,她是真得全身发软,一点儿力气都没有。
  景兰手脚快,几下就给她穿好了。
  才穿好,果然听见君珮在拍耳房的门,大声喊:“娘,娘,你在里面么?”
  沈婉刚忙答应:“在,娘在跟安兰商量事儿呢,这就来给你开门儿。”
  景兰几下把自己的衣裙穿好,下床来点燃油灯,又拿出梳子来给沈婉梳头,简单梳了个一窝丝就作罢。她呢,则是梳了个双螺髻。
  彼此看了看对方,无论穿衣打扮都没什么问题,沈婉这才去开了门儿,刚打开门儿,君珮就跨进屋,抱住了沈婉的腿撒娇说:“娘,我睡了晌午觉起来就找你,屋里的安春说你去三舅舅那里了,三舅舅摔破了头……”
  沈婉把君珮抱起来往外走,一边走一边说:“安兰回来,我正是跟她说你三舅舅的事情,还有外头新开的那家织造作坊的事情,这一说就说久了点儿。”
  她说话的声音挺大,景兰在屋子里都能听得清清楚楚,想来外面的那些丫鬟额婆子们也能听得清楚吧。
  这样大概应能遮掩过去刚才两人在屋里颠鸾倒凤。
  再说了两人刚才都很注意不要出声,应该也不会有人会听到什么。
  想到此,景兰的不安才消散了。
  但她要跟沈婉说的正事都没有说成,看来等会吃完晚饭还要过去她那边一趟了。
  回到金陵沈家之后,因为有君珮在,景兰一日三餐并没有跟沈婉一起吃,尤其是后面她去操办开织造作坊,早出晚归的,在沈家吃饭的时候都少。
  不过一般她不出去的话,沈婉吃饭之时,都会留下两个菜赏赐给景兰,让丫鬟端过来给景兰吃。
  今日的晚饭也是这样,沈婉让身边的丫鬟给她端来了一碗带肉的鸡汤,一盘子炒肝儿,再有两碟子腌菜,一大碗米饭。
  景兰刚才跟沈婉做了运动,还是剧烈的运动,耗费的体力较多,也真饿了。
  于是这些饭菜都被她一扫而光了。
  吃完晚饭,小丫鬟进来把碗筷等都收走了,还给她泡了一碗茶来。
  景兰端起茶碗刚才浅浅抿了一口,白菊过来了,说沈婉请她过去吃茶说话。
  “好,我这就去。”景兰应道,她随即站起来去换了身家常的比甲和裙子穿上,关上耳房的门,去了西次间。
  西次间南窗下的罗汉床上,沈婉倚靠着一个红色闪缎大靠枕,正在喝茶。
  景兰来了,她就让人端了个绣墩来,叫她在自己跟前坐下。
  这会儿她倒是想起来了,方才在景兰那边耳房的床上,景兰说起了她今日去见的人,不是个女人。后面的话,景兰没说出来,就被她的吻堵住了嘴。
  “阿兰,你下晌到底去见的谁?”沈婉放下茶碗问。
  “这个……”景兰看了看屋子里包括白菊在内的几个丫鬟。
  沈婉立刻明白了景兰要说的话外人不能听,于是她挥手让她们退下,并说没有她的吩咐,都不许过来。
  待到白菊等人退下,屋子里没有一个人了,沈婉才对景兰道:“兰儿,你说吧。”
  景兰垂目组织下了语言,这才抬眸看向沈婉轻声道:“婉婉,我明日要回清溪村去见我爹娘,求证一事,恐怕要两三日才能回来。”
  “你爹娘?求证一事?到底出何事了?”沈婉追问道。
  景兰缓缓道:“今日晌午饭后,我去见了一位少年公子和一位老妇,他们对我说,我不姓林,而是姓陆。我本是金陵陆家二房的嫡出孙小姐,我爹叫陆学善,我弟弟叫陆成泽,我亲娘谭氏十二年前已亡故,现如今我爹的填房戚氏生有一子一女……”
  “你说什么?”沈婉甫一听到大吃一惊。
  也难怪沈婉会大惊,主要是前世这个时候,并没有陆家的人来找景兰,告诉景兰是陆家的小姐,并不是林根生夫妻的亲女儿。
  前世十六岁的景兰出事是在下半年九月,而这会儿才六月。
  既然九月都没有陆家的人来找景兰,怎么会在六月份就有人来了呢?
  难道自己重生之后,也有人的命运发生了改变吗?
  沈婉随后又想到,既然她可以重生,那么别人的命运发生改变也是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可她却有不少疑惑,想要弄清楚。
  接着她就蹙着眉问景兰:“你既是陆家的嫡出孙小姐,那为何会被陆家人抛弃,成为林家的女儿呢?对了,今日你去见的少年公子是你兄弟?那个老妇人呢,她又是谁?”
  景兰想起当时见到那少年公子和老妇,听他们说了她刚才对沈婉说的话之后,也对他们提出了跟沈婉相同的问题。
  少年公子眼中包着泪对她说:“阿姐,我就是你的亲兄弟成泽,对面坐着的林妈妈曾是你的乳母,她乃是你养父的远亲……这些年来她受苦不少,不过四十,却已鬓发染霜,瞧着像五十的老妇人了。”


第115章 
  陆成泽请景兰上马车; 去前头一个凉快又僻静的道观里面坐着说话。
  现如今在六月里; 正是热的时候; 景兰直觉车上的少年和那个老妇对她都没有恶意,尤其是那个少年,一看到他,景兰居然有莫名的亲切感。其实,要是外人来看的话,会看得出来陆成泽和景兰长得有六七分相像。只是因为陆成泽是男子,五官要深刻一些,而景兰是女子,面容要柔美一些。
  在陆成泽的邀请下; 景兰就上了马车; 小童跟车,车夫将车赶到了临街的一座道观里。
  这道观; 陆成泽常常到这里来跟里面的道长论道下棋品茶; 所以他去了; 里面的道童就会引着他去道观后面的静室坐一坐; 再去禀告他师傅,说陆成泽来找他下棋论道品茶了。
  道童领着陆成泽、景兰、林妈妈走进道观后园的一间静室里。
  陆成泽坐定之后; 便告诉那道童不必去找他师傅来了,今日他到这里来,是带自己的阿姐来歇一歇,吃茶说话的。
  道童便下去捧了三碗茶来,放在三人面前这才退下。
  林妈妈起先不肯坐的; 还是在陆成泽和景兰的坚持下才坐下了。
  景兰喝了两口茶,把茶碗放下,先就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假如自己真是陆家二房嫡出的孙小姐,为何陆家要把自己给扔了。
  陆成泽听了看向林妈妈,道:“当年的事还请妈妈说与我阿姐听。”
  “这事儿啊……”林妈妈也放下茶碗,看向卧棂窗外,开始慢慢说起来了。
  当年,景兰的娘谭氏嫁给她爹之后,夫妻两人感情一直不太好,一直到第三年都没有身孕。
  当时,谭氏的婆婆,也就是景兰的祖母袁氏就有意要儿子纳妾,这妾不是别人,就是袁氏娘家远房堂嫂的侄女戚氏。
  戚氏家贫,其爹娘,戚满和苗氏,一直想把女儿嫁进有钱人家,可是有钱人家的公子哥也不可能挑上她种门第的女子为妻,而那些一般人家求取,戚氏爹娘又看不上,一来二去就耽搁了。她满了十八,亲事还没着落,戚满夫妻就有点儿着急了。正好,袁氏一次回娘家为其父贺寿,她娘家的远房堂嫂薄氏也来了,袁氏说起想给儿子找个清白人家的女儿做良妾,薄氏就想起了自己的侄女戚氏,便向袁氏推荐了戚氏。
  袁氏听了戚氏的话,就说让她什么时候把戚氏带来看看。
  她比较关心这个戚氏能不能生,毕竟她想替儿子纳妾也是想要自己的儿子可以尽快地有子嗣。
  于是不久之后,薄氏就把戚氏带来给她瞧了,袁氏一看这个戚氏胸高臀圆,而且人也长得娇艳,就觉得很不错,打定主意要让她给自己儿子做妾了。
  袁氏接着就对薄氏说:“就她了罢。等我回去跟老爷商量了,定个日子把她抬进门儿。至于礼金,不会少她爹娘的。”
  薄氏一听欢喜,悄悄问能给多少银子,还有大致什么时候可以抬戚氏进门儿,她好回去跟戚氏的爹娘说。
  袁氏想着戚氏到底算她娘家亲戚,便说给戚家一千两银子的礼金,至于什么时候进门儿,估摸着就这一两个月之内。
  薄氏听了,十分欢喜,说她这回去就跟戚氏爹娘说,在家等着陆家的轿子来抬人了。
  戚满夫妻知道女儿的终生大事定下来了,能得一千两的银子,并且攀附上了陆家很是高兴。尽管戚氏是去给陆家二房的公子做妾,但陆家二房的公子人年轻,二房还只有他一个男丁,将来二房的家业显然都是他的。他们认为女儿这个妾比那些一般人家的正妻可是强多了。
  戚氏自己呢,大概也跟其爹娘想得差不多,况且她听说,陆家二房的公子陆学善长得也是一表人才,她就更期盼着能早进陆家的门儿了。
  那个时候,她也满了十八岁,再不赶快嫁出去,外面的流言蜚语能把她给气死。所以,她挺恨嫁的。
  一家人欢欢喜喜地等着陆家来抬人,谁想这一等就等了差不多三个月,陆家那边还没人来抬戚氏进门儿。
  戚满夫妻憋不住去找薄氏,让她去陆家打听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
  薄氏呢,因侄女戚氏是她推荐给袁氏的,那边都说好了,两个月之内陆家就会来人抬戚氏进门儿的,可直到现在陆家都还没来人,她这个“媒人”也该去问一问。
  她次日就去陆家,求见袁氏打听这事儿了。
  结果袁氏告诉薄氏,她媳妇谭氏怀上了,所以这纳妾的事情就要暂缓,以及如果戚氏不想等,之前说的话就当没说。不过,戚氏愿意等的话,那么之前说的话依旧算数。
  薄氏回去之后见了戚满夫妻,把她上陆家听到的袁氏说的话对他们说了,问他们什么想法。
  戚满夫妻一心指着女儿发财,抱上一条金大腿,肯定是舍不得放弃陆家,另外给女儿找婆家。
  他们就对薄氏说,请她去陆家对袁氏说,他们愿意等,可袁氏得答应一定要答应让女儿进陆家门儿,给陆学善做妾。
  薄氏这个中间人后来又跑了一趟陆家,把戚满夫妻的话对袁氏说了,袁氏为了表示诚意,拿出来一百两银子叫薄氏带给戚满夫妻,叫他们放心,说等她媳妇生了孩子,就抬戚氏进门儿。
  戚满夫妻得了一百两银子之后,就也安心等着了,只有戚氏焦心,想着这又等上一年,年纪又大一岁了。而且,她还觉得那个谭氏克她,什么时候不怀孩子,偏偏在自己要进陆家门儿的时候怀上,害得自己又要蹉跎一年的青春。
  八个月之后,谭氏诞下女儿景兰,袁氏等人见她生了个女儿,不免失望。
  在谭氏坐月子的时候,袁氏本想给儿子纳妾的,可这时她丈夫又病了,并且病势沉重,一病不起。
  陆学善纳妾的事情就只能再往后拖了。
  袁氏为了表示歉意,便又给戚家送了二百两银子去安他们的心,叫戚氏再等等。
  戚家人虽然有怨言,可看在银子的份儿上就继续等着。
  只有戚氏对谭氏的怨恨更多。
  在谭氏生下景兰之后不久,渐渐地有一些对谭氏不利的流言就在宅子里传开了。
  比如说陆家老爷生重病是因为谭氏生下了一个克星,说景兰出生之日,陆家老爷就发病,这个克星要是不离开陆家,陆家老爷病不会好,最终恐怕会被景兰克死。
  袁氏听了这话就当了真,请了一个龙虎山有名的天师来给景兰算命,那天师替景兰算过后,果然说景兰是煞星临世,主克陆家的男子。而且还要连克七人,这煞才会消失。
  这种话一说出来,把袁氏吓坏了,即刻禀报了老太爷和老太太,请他们示下,这可怎么办。
  陆老太爷恰巧在景兰生下来那个月,也是感染风寒,至今并未痊愈。
  袁氏把张天师给景兰算的命一说,陆家老太太也吓到了,她叫来儿子孙子们,把景兰是陆家男子的克星的事情说了,他们一致决定,让景兰离开陆家。不管是送给别人养也好,还是让她做个江流儿也好,又或者是送她去尼庵也好,总之要让她离开陆家,不能让她把陆家的男人们都克死。
  接着袁氏回去就把陆氏族人的决定对谭氏说了,说:“要不你自己个儿办这事,要不我叫人来办,一句话,景兰不能留在陆家,要即刻送走。”
  谭氏一听,简直觉得如同天雷轰顶,祸从天降。
  她当然不愿意把景兰交出去,而且她说那张天师一定是信口胡诌,胡言乱语,她的女儿绝对不是克星。
  袁氏就把张天师批的命给谭氏看,还说让景兰离开陆家是老太太和诸多族人的决定,要是谭氏不愿的话,定会得罪老太太和陆氏族人,以及害死老太爷,老爷,以及最终自己的儿子也难逃厄运。事关重大,她不允许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