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大明女土豪 >

第62章

大明女土豪-第62章

小说: 大明女土豪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为了迎接方氏专门给她泡的茶,上次沈婉去陶家做客,知道方氏喜欢这个茶。方氏等人在外面赏花的时候,她就吩咐翠竹去小茶坊泡一壶这种茶来招待方氏。
  沈家老宅的茶水间修起来之后,沈婉开了个单子,让景兰去茶叶店买不少好茶叶回来,放进青花瓷的茶罐里,放在茶水间的茶叶柜内。每个茶叶罐上都有她亲自写的茶叶名字,让丫鬟们把这个贴在青花茶罐上。另外还准备了不少陪茶的干果蜜饯等物,装在粉彩小罐子里面,上面贴了品名。
  方氏喝的江南风团雀舌芽茶就在她备下的茶叶里面。
  沈婉亲自给方氏倒上一盏这种茶,请她品尝。
  接着,翠竹又去了一趟茶水间,给方氏的两位儿媳妇,还有陶月华捧来了胡桃松子泡茶,福仁泡茶,还有陶月华喜欢喝的密饯金橙子泡茶。
  作者有话要说:  这是比较注意细节的写法,节奏缓慢点儿,我可是写日常的高手,这技能一直没丢。
  之前的叙述写法节奏会快些。
  这两种写法各有各的优点。看你们喜欢哪种多些?
  我可以交替使用,哈哈哈!
  来,给我意见,我统计下。


第73章 
  翠竹给方氏等人送了茶之后; 陶月华喝了几口茶之后终于忍不住问沈婉,景兰呢; 怎么没看到她。
  沈婉见陶月华提起景兰,正好可以借此提到求陶家帮忙的事情,便说:“不巧得很,阿兰正在镇子上的沈记绸缎铺子里忙碌,不在宅子里。”
  “沈记绸缎?”陶月华闻言疑惑地问; “什么时候姐姐开了一家绸缎铺?”
  方氏听到也放下了手中的茶盏; 问沈婉:“是啊,这绸缎铺是何时开的; 我们竟不知。”
  沈婉笑着说:“这正要给伯父和伯母写信; 提这档子事呢,是这么起的……”
  她把沈家的庄头齐云平将带着家人远赴济南府,故而出售齐家布店,她听齐云平的媳妇周氏说了,就出手买下齐家布店; 并将这布店改成沈记绸缎铺子的事情说给了方氏听。
  当然,她也顺带提到了自己的绸缎铺子缺一个懂行的掌柜,以及想要从陶家进一些绸缎来卖。
  方氏一听,便说:“好啊,既然姑娘开了绸缎铺子; 我们没有不支持的理,今日回去我就与我家老爷说,过两日便让他挑一个能干的掌柜来帮姑娘; 姑娘还需什么也尽管说。”
  沈婉:“那就多谢了。”
  方氏又问:“但不知姑娘的绸缎铺什么时候开张,我们也好来恭贺开张大吉。”
  沈婉告诉她,这要等到陶伯父帮忙挑的掌柜来了,看看铺子里合适卖些什么货,以及各样货齐备了,才能挑一个黄道吉日开张。如此一来,最起码也要半个月了,不过,她只要定下了开张的日子,一定会派人通知陶家的。
  陶月华对于其母和沈婉说的这些生意经自然是不感兴趣,她站起来说她想要去沈记绸缎铺子看一看,顺带着看一看景兰在忙什么。
  方氏不放心陶月华出门,不让她去。
  陶月华却说这沈记绸缎铺子就在金河镇上,她带上几个丫鬟去一找就找着了,不需要担心她的。
  沈婉想了想,觉得与其让陶月华去铺子里面找景兰,不如让景兰回来,在自己眼皮底子下接待陶月华好些。再说,景兰也在店铺中忙了那么多日了,这歇半日还是应当的。
  于是她便对陶月华说:“月华妹妹,我看我这就让赵四娘去铺子上传个话,让阿兰回来,陪你说个话,你看如何?”
  “好,当然好!”陶月华雀跃道。
  方氏嗔怪女儿耽搁人家沈婉做生意,毕竟景兰作为沈婉的得力贴身侍婢,在沈记绸缎铺子开张之前是要替沈婉料理许多事情的,这叫人家专门回来陪她不是耽搁沈婉做生意又是什么。
  沈婉却说不妨事,因为正好也要让景兰等人歇一歇。
  她随即叫翠竹去把赵四娘喊进来,告诉她,请她去镇子上传话给景兰,让她今日关半天店,晌午之前回来吃饭,陪一陪陶家小姐。以及让赵四娘去镇子上最好的酒家定上一桌席面,晌午好招待方氏等人。
  方氏一听就说不用那么麻烦,随便做几个家常菜吃一吃就行了。
  陶月华更是说,上次景兰离开陶家的时候,说了要做拿手菜给自己吃的,那就叫景兰做好了。
  沈婉听了,心里犯嘀咕,原来景兰还答应过陶月华这样的话。
  自打跟景兰认识以来,景兰就只给自己做个不同口味的锅巴吃,都没说过她会做拿手菜呢。没想到,她却答应了做拿手菜给陶月华吃。
  另外,自己叫景兰回来陪客,顺便歇一歇,可不是让她回来又下厨去做菜给陶月华吃的。
  但老实说,她也想尝一尝景兰的手艺,想知道她到底可以做出什么样的拿手菜,还有陶月华话都说到这里了,要是不答应显得莫名其妙。毕竟在方氏等人看来,景兰不过是沈婉的丫鬟而已,沈婉犯不着体恤丫鬟劳累,而不款待来客的。再加上,在现在这种情况下,沈婉还有求于陶家,需要跟陶家搞好关系。
  “赵娘子,那你去传话给景兰时,问一问她都会做什么拿手的菜色,需要些什么东西,你去定了席面,就去替她买回来。至于定席面和买菜的银子,你在阿兰那里拿。”
  “是,姑娘。”
  赵四娘子答应了,随即却步退了出去。
  方氏等人说沈婉太客气了,沈婉却说这是应当的,她还怕这金河镇上酒家里面的菜不够精致,待客不周呢。
  ……
  景兰正在店铺里忙呢,主要是为收进店的蚕茧定价,以及继续熟悉店里的布匹。
  自从接手齐家布店之后,镇上和附近乡村的老百姓依然是要到这里来买布,景兰呢,也会负责卖布。
  有白菊在一旁帮她,她倒是应付得下来。
  若是有附近养蚕的百姓来卖蚕茧,就由平安和平富过秤,景兰过了目,定了价之后付钱。
  这一日辰时二刻(上午十点多),景兰刚卖了几尺布给一个镇民,又买了附近养蚕的村民挑来卖的一担蚕茧之后,刚坐下来歇口气,接了白菊捧上来的一盏茶,喝了两口,便见到赵四娘风风火火地进了店。
  “赵娘子怎的来了?”景兰站起来问。
  赵四娘就把来意说了。
  景兰“哦”了一声,就去开了钱箱,拿出来十两银子给赵四娘,告诉她去镇子上的酒楼里定上一桌最好的席面,让那里的店伙计在晌午之前送到沈家老宅。
  至于她要做的特色菜,她早想好了就做熊掌豆腐还有鱼香味肉丝招待陶月华。
  因为上次跟着沈婉去陶家拜访的时候,她看到陶家招待沈婉的都是些山珍海味,便想估计她们来了,给她们做一些家常小菜吃还对胃口些。
  并且做这样的小菜花钱不多,工序也简单。
  所以她之后又交待赵四娘买两块豆腐,买一斤猪里脊肉,以及一些做熊掌豆腐和鱼香肉丝的配料。
  赵四娘听完,就好奇地问景兰,难道就只要这些食材就可以做出特色菜来待客了吗?
  景兰点头,让她去买就是,她这里再忙上半个时辰,就带着白菊等人回去。
  赵四娘答应了,又风风火火地走了。
  景兰其实对于陶月华跟着其母和嫂嫂来访,偏要找自己是有点儿忐忑的。
  想起上一次去陶家,因为陶月华跟她走得近,还送了精致的荷包和香囊给她,然后沈婉看到了很是吃醋,最后那样“惩罚”她,她哭得很伤心,甚至决定不再爱沈婉。
  后来,还是沈婉改变了作风,温柔相待,再也没有不顾她的感受强吻过她,她才慢慢地回心转意,又开始跟沈婉和谐相处起来。
  不过,从那次之后,景兰也深刻明白了一点儿,那就是沈婉的独占欲很强,容不得自己跟别的年轻漂亮的女孩子接触,沈婉是一个十分容易吃醋的女人。
  换言之,沈婉很在意她,并且说过,以后一辈子就只有景兰,还要跟景兰一起养女儿,这俨然是把她当成了伴侣,当成了另一半。
  景兰很有压力的同时,心中也有一丝甜蜜。
  未来不可确定,但至少也过好当下,为了不让沈婉这一次再醋意大发,景兰决定一会儿见了陶月华一定要跟她保持距离,不可以太接近。
  又接待了两个买布的妇人,收了一担蚕茧之后,景兰就写了个歇业半日的牌子挂出去,接着关了店铺,带着小丫鬟白菊和桔梗还有两个小厮平安和平富回沈家老宅去。
  她的时间掐得很准,是在午时初(上午十一点)左右,回到沈家老宅的。
  那个时候,赵四娘也把景兰做熊掌豆腐和鱼香肉丝的食材买回来了。
  景兰先进去见沈婉等人,并向来访的方氏等人行礼道福。
  陶月华见到景兰回来,早就坐不住,跑过去拉住景兰的手,嘟着嘴说:“哎呀,阿兰,我一早跟我娘来了,到处找你,后来你家大小姐说你去打理新接手过来的布店了,我这心里别提多堵了。好在,这会儿你回来了,我跟你讲,我跟你带了好多好吃的点心蜜饯来,叫我的贴身侍婢拿着呢。还有,这些好吃的我可不白给你,你说了要做拿手菜给我吃的,你还记得么?”
  景兰轻咳一声,眼角余光已经瞟到沈婉面无表情地看着自己。
  她赶忙把自己的手从陶月华的手里抽出来,退开一步,说自己记得答应过陶月华,等她来沈家就给她做好吃的拿手菜的,而且今日也叫赵四娘买了菜,一会儿下厨做两道菜请陶月华吃。
  “太好了!好,看来今日我要大饱口福了!”陶月华开心地大声嚷嚷道。
  沈婉也听到了,就开口问景兰:“阿兰,你说你要做两道拿手菜给月华妹妹吃,不知可提前透露给我们听一听,到底是何菜呢?”
  景兰听出来了,沈婉虽然话语平淡,可里头却是酸味十足,她哪敢不回答。
  于是,忙说:“姑娘,我一会儿下厨去做两道菜,一道是熊掌豆腐,一道是鱼香肉丝。这两道菜都是家常下饭的菜,难等大雅之堂,我叫赵四娘买了四块豆腐,一斤里脊,一会儿做两份儿,姑娘和陶家太太也尝尝我的手艺。”
  “熊掌豆腐,这菜倒是平常,那鱼香肉丝却是新鲜,没听说过,一会儿定要尝尝你的手艺了。”沈婉听说景兰也要做一份儿给自己吃,语气就要轻松些了。
  方氏和她的两个儿媳妇也说这鱼香肉丝没听过,一会儿也得尝尝是个什么味儿。
  “阿兰,你一早就去店里了,回来了先去歇一歇喝些茶,再去做你那两个菜,别累着了。”沈婉接着对景兰柔声道。她又叫来了丫鬟白菊,让她陪着景兰去换衣裳,给她倒茶水喝,一会儿景兰去厨房做菜,给景兰打下手,总之要不离景兰左右,随时听景兰吩咐。
  作者有话要说:  我看了亲们的意见,觉得有一些非常好,所以会有感谢的红包送出,谢谢!


第74章 
  景兰挽起袖子去下厨做拿手菜; 身边跟着“哼哈二将”。
  陶月华非得要跟着去看她做菜; 白菊则是奉命不离景兰左右。
  就连帮着烧火的赵四娘也好奇,景兰做出来的拿手菜是什么样,能待客吗?
  景兰穿前在上中学时; 每次她爸妈下厨做饭; 只要她不忙,都会去厨房打下手帮忙。后来,她爸妈就让她也做几个家常菜; 一开始她做得不好; 后来做得多了; 也能够端上餐桌招待来家里玩的同学和亲戚朋友了。
  所以景兰对于现在要做的熊掌豆腐和鱼香肉丝两道菜驾轻就熟。
  她先是把两块豆腐对切成两半; 再切成一块一块厚约一厘米左右的大片儿。
  然后铁锅里面倒油; 油温升高后,就让赵四娘少放柴火; 免得火太大; 油温太高,一会儿把放进油锅里的豆腐给炸胡了。
  景兰用筷子夹起切好的大片豆腐放进油锅里炸; 不时翻动一下。
  等到油锅里面的豆腐炸成两面黄,就捞起来放进竹筲箕里面沥油。
  接着景兰准备做熊掌豆腐的配料; 姜,葱; 八角,秋油,豆酱; 糖等。
  她做的熊掌豆腐是咸鲜味儿的,适合江南这边的人的口味。
  接着她把里脊肉切丝儿,用少许盐和料酒腌上,再裹上芡汁儿,又把准备好的配料姜蒜韭黄香菇大红椒都切了,最后调制酸甜味儿的芡汁儿。其实做鱼香肉丝最关键的就是这个酸甜味儿的芡汁儿,鱼香肉丝做得好不好吃全靠它了。
  陶月华在一旁看了大赞景兰能干,一看就是个做菜的好手。
  连赵四娘也说不知道原来景兰还有这种手艺呢,看景兰这做起菜来井井有条,可见在家的时候不少做饭。
  只不过她还是觉得疑惑,怎么景兰的鱼香肉丝里面没有鱼呢?
  景兰听了呵呵笑,她不知道该怎么跟赵四娘解释,因为许多没听过,没吃过鱼香肉丝的人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