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大明女土豪 >

第36章

大明女土豪-第36章

小说: 大明女土豪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疫?姐姐,我没得时疫啊,给我治病的大夫说我只是吃坏了东西才上吐下泻。”翠竹忙分辩道。
  “……”这下轮到安春和安冬懵了,她们互看彼此一眼,想到要是翠竹说的是真的,那么景兰和翠竹被挪出萧家,估计是她们家姑娘的意思。联想到之前萧家流传的什么景兰和翠竹会被主子作为房里人送给孙少爷,而孙少爷又提前从扬州回来了。这样一来,姑娘这么做,就是不想让孙少爷碰景兰和翠竹,所以才用什么景兰和翠竹得了时疫为借口,把她们两个挪到夫子庙后街姑娘的宅子里去了。
  想到这一层,两人松了口气,安冬便谆谆教导两人:“你们两个回沈家要格外小心,不要多说话,不要管闲事,谨记我们教的礼仪。沈家是比萧家更讲规矩的地方,因为沈家是金陵望族之首,还有族人在朝中为官,沈家的下人言行都要符合沈家的家规。”
  景兰和翠竹边听边点头,最后两人一致表态,说她们两个一定小心谨慎,不犯规,不惹祸。
  沈婉带着景兰等人一路穿过门厅,屏门,连着走过四五个天井,到了一个宽阔的院落才停下来。
  院子北边有一座装饰精美大气的二层楼,楼下的大门处站着几个穿红着绿的丫鬟,见到沈婉,都忙上来行礼道福。
  沈婉对她们说了几句话,就有两个十三四岁的丫鬟过来了,她们走到景兰和翠竹跟前,说方才大姑奶奶吩咐了,叫两人跟着她们去耳房候着。等到大姑奶奶见过了太太,才出来跟着大姑奶奶一起走。
  景兰和翠竹点头,跟着她们往一旁的茶水间旁边的耳房里去坐着等沈婉见了她爹娘等人出来。
  她们坐着等沈婉的过程中,有沈家的丫鬟进来给她们倒了两杯水,景兰抓了把篮子里的地瓜干给她吃。
  那丫鬟看起来十三四岁,模样周正,穿了一身青布比甲。
  她接了,笑着坐下来跟她们两个说话,她说她叫柳儿,是太太这里的三等丫鬟,平时就是管茶水间灶上的几个大茶壶。她见到景兰和翠竹跟着大姑奶奶一起来的,就晓得她们是伺候大姑奶奶的人。
  柳儿说她们两个面生,问她们是不是萧家的丫鬟,这一次跟着大姑奶奶一起回娘家探亲的。
  翠竹嘴快,她道:“我跟安兰姐姐不是萧家的丫鬟,我们从前在沈家别院的。”
  柳儿哦一声,问她们是哪一处的沈家别院,因为沈家的别院有很多处呢。
  “是栖霞山那里。”景兰告诉她。
  柳儿说那里啊,不远。
  景兰正想问一问这沈家的情况,想对沈家大致有个了解,隔壁茶水间有人叫柳儿的名字。
  柳儿脆声答应了,赶忙站起来往外走,连跟翠竹和景兰打招呼说她走了也来不及。
  等柳儿撩开帘子走出去后,翠竹对景兰说这一次跟着主子来沈家又见了世面,光从外面的门楼看,就知道沈家比萧家还有钱有势。
  现在她很羡慕沈家的这些丫鬟了,好希望主子能多在沈家呆几日,要是不回萧家就好了。
  景兰不免感叹:“你呀,就是个见异思迁的东西,但愿以后不要踩低捧高就好。”
  翠竹撇嘴,很不满景兰这样说自己,她问景兰:“难不成你不喜欢沈家么?”
  这里没有刁蛮的萧如玉,也没有好色的萧玉琅,更没有那个浪骚又心毒的唐端淑,景兰当然喜欢这里。
  不知道为什么,她刚才一下马车,看到沈家那气派而又肃穆的门楼,就喜欢这里,觉着这里有大家之气。
  更重要的是,沈婉对她说以后不回萧家了,会一直住在沈家,那么沈婉在这里,她也在这里,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我呀也喜欢,可却不是你喜欢的那种喜欢。”景兰微微一笑道。
  “你喜欢的又是什么呢?”
  “不告诉你,嘿!”
  ……
  沈家长房的荣辉堂西次间里,沈婉的亲娘余氏拉了她的手,让她跟自己同坐在一张紫檀罗汉榻上,笑眯眯地说:“自打过了年,到今儿,三个多月没瞧见你了,今日可好,你回来瞧为娘了。只是你要回来,也不叫个小厮来传个信儿,说你要回娘家,为娘也好叫厨娘备下你爱吃的几道菜。”
  沈婉不接这个话头,反而是问她爹呢。
  余氏道:“今日接了帖子,去跟他那几个所谓的名士游湖去了,到黑才回呢。”
  沈婉又问弟弟世思呢。
  “这个时辰自然是在学里,晚些等他从学里出来,我派人去传他来,咱们晚上一起吃饭。”
  “哦……”
  沈婉抬起头,看一看屋子里伺候母亲的一屋子仆妇,她对她们说:“你们先下去,我跟我娘有话说。”
  说完,对身后的夏妈妈和安春安冬道:“你们也出去。”
  余氏都没有吃惊或者发愣,她端起茶盏,轻轻吹开浮茶,抿了两口茶,等她放下茶盏时,屋子里的丫鬟婆子都已经全部退出去了,屋里除了她跟女儿,再没有别人。
  “我就晓得你这也不派人来说声就回来了定是有事,方才又问你爹,又问你弟,都是没话找话,果真叫我猜准了。”余氏倾身过去,离沈婉近一些,敛了笑,问她,“说罢,什么事儿?”
  “娘,昨日他从扬州回来了。”
  “玉琅去了扬州多久,难不成是带了几个扬州瘦马回来?”
  余氏知道女儿跟她夫君萧玉琅关系不睦,萧玉琅常常外出,让女儿独守空房。过年的时候,沈婉回娘家来还跟她说过,萧家的长辈们不满她成亲三载还没有身孕,想要给萧玉琅纳妾。
  扬州那地方,有专门调|教年轻貌美的女子,教给她们琴棋书画,针线上灶,唱曲儿跳舞,卖给大户官宦人家做妾,或者送给达官贵人做玩物的行当。
  时人把这种女子叫做扬州瘦马。
  因此,余氏结合她听到和了解的情况,才会这么问。她以为,女儿是因为萧玉琅从扬州买了几个漂亮的扬州瘦马回来预备做妾,她才不高兴,一气之下回娘家的。
  “不,娘,不是扬州瘦马,而是昨日他一回来就跟他表妹唐端淑在何家茶坊私会。我听了下人的禀告,气不过,带着二房的两位叔叔去把他跟唐端淑抓住了。”
  “什么?”
  原先还十分淡定的余氏这下子不淡定了,她眼睁得老大,吃惊不小。
  一时之间,屋里落针可闻。
  余氏这个宗房大老爷的太太在迅速地思考这事情造成的影响,以及会波及的方方面面,以及女儿在这件事里面应该怎么办。
  思索一番,她首先谴责萧玉琅和唐端淑都不是个东西,并说女儿带人去抓奸是抓对了,像唐端淑那种不知廉耻,一门心思想要勾引望族之家的爷们儿翻身的女人,就是该让她身败名裂。
  然后,她就说女儿在娘家呆一段儿时间,让萧玉琅知道错了,上沈家来认错道歉,才跟他一起回去。
  “娘,我是不会回去了,而且,我已决意要跟萧玉琅和离。”沈婉在她娘说完话之后笃定道。
  “和离!”余氏惊讶出声,一下子从罗汉榻上站了起来,望着沈婉,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
  她听出来了女儿话音里透着坚定,然而她还是不死心地望着女儿,希望从她的脸上看到一丝犹豫。
  余氏很快失望了,她完全看不到她所期望的那些。
  沈婉是她的女儿,都说知女莫如母,她一眼就看出来了,女儿可不是说来玩的。这个孩子,从小心志坚定,凡是她决定了的事情,除了她自己放弃,任何人都说不动她。
  所以,她无比肯定,她的女儿是真的要决定跟萧玉琅和离了。
  余氏慢慢坐下,一只手放在罗汉榻上的小几上,一只手揉着眉心,她觉得很头痛。
  说实话,作为女人,她完全能够理解女儿抓住萧玉琅跟她表妹唐端淑私通是什么心情。她想,要是她是女儿,也会非常痛苦,非常生气,想要跟离开萧玉琅的。甚至,她比女儿还要不如,至少此刻坐在她面前的女儿没有容颜憔悴,没有哭得双眼红肿,她远比自己坚强。
  但是,她还是要劝女儿不要这么冲动,因为就算女儿提出要跟萧玉琅和离,也不一定能离得了。萧家和沈家的长辈们都不会同意女儿跟萧玉琅和离的,萧玉琅本人大概也不愿意。
  再有,就算跟好色无德的萧玉琅和离了,女儿以后就会找到一个好男人吗?绝大多数女子再嫁,嫁的人都是年纪大些的丧偶的鳏夫,嫁过去做人的继室。她担心女儿因为跟萧玉琅和离了,以后就那么蹉跎青春,嫁的人比萧玉琅还不如。
  余氏就把自己想到的这些都对女儿说了,她说自己是过来人,才要劝一劝女儿,她语重心长道:“名门望族家的男子多的是三妻四妾的,你呀,迟早要看到你的夫君跟别的女人一起。不管你看不看得惯,你都要接受。这会儿你难受,你有气,我这当娘的能体会。还是先静一静,在娘家歇上几日,等气消了再说。不定,过几日,你就不会这么想了。”
  作者有话要说:  推一下,我下一本的预收文《重生小青梅》,从专栏点进就可以看到了,有兴趣的亲可以收藏下。如果我手快的话,暑假会开。
  谢谢大家支持,么哒!


第45章 
  沈婉没有再跟她娘叨叨; 为了所谓的和离的坏处和不和离的好处争论下去。
  反正回了家; 稍微晚上两天拿下她爹娘也可以。
  就像她娘说,自己多两天消气了想法会不一样,那么; 自己跟夏妈妈多在娘跟前磨几天,劝她帮自己,她是不是也会改变想法。
  不急在这一时。
  沈婉又跟她娘说了会儿话,便说自己要去拜见下祖父和祖母,然后再回去歇着; 晚上再来跟爹娘还有弟弟一起吃饭。至于她跟萧玉琅的事情; 她让她娘先不要告诉她爹。
  余氏点头; 说那是当然,她希望女儿过几日改主意; 就不用让家里人为她操心了。
  沈婉就辞了母亲出来,到了外面让人去把景兰和翠竹叫来,带着她们往后面那一进的院子去。
  沈家的族长; 也就是沈婉的祖父沈祥还有其夫人郦氏住在荣辉堂后面的那一进院子。
  这个院子的正厅也挂着一块匾额,上面写着延年堂三个字; 而且这个院子的地势比起沈婉爹娘住的前面的荣辉堂更高一些; 大致上算是沈家房屋里面地基最高的; 是为了符合所谓的高堂之意。
  延年堂的楼要比荣辉堂少些华丽; 多些庄重,然而进了屋子,才会发现这一派庄重里面所含着的低调的奢华。
  没有所谓的金碧辉煌; 但却是有世家大族的厚重,屋子里的家具全部都是名贵的紫檀,摆设的器物也是青铜瓷器这一类的古玩。
  景兰和翠竹照例是被延年堂这里的丫鬟带去旁边的耳房候着,等沈婉进去拜见了其祖父和祖母出来。
  她们还没有资格进入延年堂,沈婉带进去的依然是夏妈妈,还有安春和安冬。
  在延年堂这边耳房里面候着的时候,就没有人给她们倒水,陪她们说话了。大概是延年堂这里的丫鬟,就算是打杂烧水的也是沈家精挑细选出来服侍老太爷和老太太的,她们可没有闲功夫顾得上景兰和翠竹这两个初入沈家的面生的小丫鬟。
  景兰和翠竹也感觉到了这里气氛的严肃,不敢多说话,人家带她们进来,叫她们坐着等,她们就坐着不乱动。
  沈婉进了延年堂,她在西次间里拜见了祖父和祖母。
  沈祥只是稍微跟沈婉说了几句话,就去了东边他的书房,让沈婉陪着她祖母说话。
  沈婉的祖母郦氏今年五十多岁,人富态,一看就是个慈祥的老人家。
  见到孙女回娘家,郦氏拉她跟自己坐在一起,笑着问她这一次回娘家打算住多久才回去,沈婉道:“孙女儿想多陪老太太几日。”
  郦氏拍着沈婉的手,笑道:“那敢情好,咱们后面园子里花开得甚好,你五妹妹前几日还说要办个赏花宴,发帖子邀人。她还提到你,说务必也要给你写个帖子,邀你回来赏花作诗。这可好,她不用特意写帖子给你了,你回来了,叫她快些筹办起来,到时候咱们好好乐一乐。”
  沈婉心说,以后都不走了,不用那么急着筹办赏花宴的。
  但嘴里,她还要对郦氏说:“老太太说得是。”
  郦氏接着说她的孙女少,就只有沈婉和沈娇,沈婉嫁出去后,就只有沈娇一个人常常来她这里,承欢膝下,她怪寂寞的。尽管儿子媳妇孙子孙媳妇一大堆人,见天到她跟前来请安,讨她欢心,但她还是喜欢沈婉和沈娇这两个孙女陪着她。
  她尤其怀念沈婉还待字闺中的时候,每日来这里陪自己,一陪就是大半天。还有沈婉小的时候有多孝顺多聪慧等等,甚至她还提起沈婉生下来时,她是第一个抱沈婉的人……
  “哎,一晃都这么多年过去了,想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