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大明女土豪 >

第127章

大明女土豪-第127章

小说: 大明女土豪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他派了人去清溪村查找景兰,结果查到了景兰真实的身份是陆家二房的嫡出大小姐,并且已经被接回了陆家。
  如果他要想报复景兰,就要去陆家找景兰。
  但是陆家也是金陵四大望族之一,仅仅排在沈家之后,若是论财力,还在沈家之上。尤其他知道了景兰的弟弟成泽中了举人,是有功名的人。
  知道了这事,他非常高兴,觉得可以趁机讹诈景兰一笔钱。
  景兰和成泽分了他们已经病亡多年的亲娘的陪嫁,十分有钱的事情他也听说了。
  不过按照他祖父萧永清一贯谨慎的做法,萧玉琅觉得要讹诈景兰之前怕是要相机而动才行。否则,他祖父一定要怪他又得罪了陆家,陆家呢,跟胡泉也有很深的关系,否则几年来,陆家不会开了那么多织坊,为宫里织造缎匹。
  沈家和陆家因为跟胡泉交好,显然都不是萧家敢轻易得罪的,放在萧玉琅这里,他也就只能忍着,等到胡泉倒台,好向沈婉和景兰出手,报复她们,顺便弄一大笔银子。
  这也就是为何萧玉琅从沈家离开之后,一直没有采取行动的原因。
  此刻听了沈婉的话,景兰点点头,说:“或许如你所说吧。”
  沈婉呢,紧跟着也问景兰:“兰儿,数日前,你写信给我,说你曾祖母已怕人去查谁是幕后指使耿石父子到陆家来闹,让你名声受损的。为何这么久了,你祖母还没有查到呢?”
  作者有话要说:  继续推进剧情。


第162章 
  戚安在见过耿石之后,摸黑从屋子里出来; 也没回自己屋; 而是下了楼,去叫醒客栈守门人; 从客栈后门出来,走了小半个时辰; 到了城内的一条河边,上了一只停在此的小船。
  小船在戚安上船之后; 船夫划桨,消失在了浓浓的夜色中。
  尾随戚安到此处的黑影望船无奈地叹息。
  此处并非码头,又是下半夜; 四处黑灯瞎火; 根本就没有船停泊岸边,要想雇船跟上也不可能。
  次日; 陆家总管事冯广胜去福海堂见冯氏。
  他向她禀告说,手底下的得力人手去跟着耿石父子; 发现他们从陆家出去后,并没有返回清溪村,而是入住了金陵城郊的高升客栈。半夜; 有个戴着帷帽的男子进了耿石父子没有点灯的屋子,那人给了耿石父子二百两银子,并说以后都不再联系了。接着该男子离开高升客栈,步行到城内一条小河边,跳上了早就在那里等着的一条小船; 吩咐船夫开船,他的手下就此跟丢了那给耿石银子的人。
  不过,通过跟踪耿石父子,好歹确定了耿石父子真是受人收买,来陆家找二房大小姐的麻烦,故意损害大小姐的名声的。
  冯氏听完,皱眉道:“他们果然不老实,不能让耿石父子好过,你晓得该如何做。”
  冯广胜点头,说自己晓得该怎么去办。
  冯氏说了句去罢,冯广胜却步退下。
  后来,景兰去问过曾祖母,查得怎样了,冯氏便对她说:“果然如你所说,耿石父子确实受人收买,不过那收买耿石父子的人实在狡猾,冯广胜派去的得力人手竟然跟丢了他。如此一来,也只有去盯着耿石父子了,或许不久之后能从他们那里查出来一些蛛丝马迹。”
  此时,跟沈婉相聚,听沈婉问起老祖宗怎么还没查到到底是谁收买耿石父子到陆家来闹,就把自己从老祖宗那里听到的都说给了沈婉听。
  沈婉听后便说:“我猜这收买耿石父子的幕后之人,应是你继母戚氏,只有她才最想你嫁不好,没人娶。就像你曾经说的,有些人置身事外,实际上却最可疑。这一回,耿石父子一闹,金陵城里不少大户人家都晓得了此事,外面风言风语,说什么话的有,连我们沈家上下也在传你的事。你继母那几百两银子花得值,不少原先想求娶你的人家如今都打了退堂鼓,你不像之前那样是个香饽饽了,想必她暗中不晓得多得意。可她不知,你却巴不得她做这样的事情。”
  景兰:“虽说如此,可不能把她揪出来,我到底不甘心。”
  沈婉便又说:“这样,我找人帮你查查这戚氏,尤其是她的娘家人,还有她娘家人的那些街坊四邻,不定能查出些蛛丝马迹。对了,先前去北边找张天师嫡传弟子的人来信了,说张天师那嫡传弟子说十几年前,确有一个辛婆子找他师傅帮忙,让他师傅去陆家造谣说陆家二房的大小姐是煞星。当时他师傅收了一百两银子,辛婆子请他师傅吃了桌酒席。他师傅吃了酒席回来有点儿醉了,随意说了一句,金陵城里大户人家里头的争宠内斗的事情越多,他就越好赚银子,只要上下嘴皮一碰,银子就滚滚而来。至于这辛婆子受了何人指使,他师傅却没有说。这么一来,看来就只有揪着辛婆子那个常常醉酒的男人不放,才能从他嘴里晓得一些什么了。”
  景兰听完问:“那你接下来打算如何做?”
  沈婉微微一笑:“有钱能使鬼推磨,就算是醉鬼看到银子也会酒醒,务必要让他去陆家老祖宗跟前揭露戚氏的真面目,让戚氏难堪,受人怀疑。她不是收买耿石父子坏你的名声么?咱们也可以依样画葫芦,收买辛婆子的男人,让她背上一个毒妇的名声。有了那样的名声,即便没有凭证坐实她的恶行,可人言可畏,也够她喝一壶的。”
  “好,婉婉,你此计甚妙,那这事就拜托你了。”景兰欢喜道,“对了,我这回来见你,还想约你一同去扬州玩几日,我大舅已经帮我买下了扬州一处三进的小小宅院,还有城郊一个三百多亩地的田庄。咱们大概初六日上船,去扬州玩几日到十二三回来,你去么?”
  沈婉立即就说:“我巴不得去呢,去看看那小宅院,还有田庄,待到明年你家里头的事都告一段路,我阿弟世思也成亲了,我就带上君珮跟你一起住到扬州去。”
  “那你这回带君珮去么?”
  “可带可不带,全看你。”
  “我弟弟成泽此次要与我同行,要不你也带上君珮,她跟着你这当娘的一起散散也好。”
  “那我叫上她乳母一起,晚上让她乳母陪她睡。自打你走后,我刻意让乳母常带她去老太太那里,晚了就在那边睡,现如今她已不怎么缠我了。”
  “如此最好。”
  ……
  两人商量了同去扬州的事情之后,就起来穿了衣裳梳妆打扮一番之后,一起携手去后园赏梅吃酒,直到下晌天色暗下来,景兰才从内宅出来,找到成泽,姐弟两人一起回陆家去。
  马车上,成泽问景兰,沈婉派出去的人查得如何了,景兰便把刚才沈婉说的那些告诉了成泽。
  成泽听完了有些失望,道:“没想到还是没有查到她头上。”
  景兰安慰成泽:“不过,沈家大小姐说了,她另有妙计让设计害娘的人吃一壶。”
  成泽立马欢喜起来,问:“是甚么妙计?”
  景兰:“附耳过来。”
  成泽依言凑过去一些,景兰便把沈婉的计策说给了成泽听,成泽听完后笑了,赞沈婉真是足智多谋,认为沈婉的这一计多半有用。
  景兰随即又说了自己邀请沈婉在正月初六,一同去扬州游玩几日的事情,她说她会派人去雇一艘大的画舫,一路上好尽情游玩一番。
  成泽本想说,这一回去扬州除了看姐姐买的宅子和庄园,还要去外祖母家几日,这带着沈婉去似乎有些不妥当。可是回头一想,姐姐跟沈婉关系好,在查清娘亲可是被戚氏所害一事上头,沈婉出力甚多,要是拒绝带着人家去扬州,似乎有些不近人情,就也表示同意了。
  沈婉手底下办事的人挺有效率,辛婆子的那个经常醉酒的男人贾二收了二百两银子,就上陆家来告发戚氏了。
  他是直接找的冯氏,说他有重要的事情向她禀告,此事事关陆家最有出息的少爷成泽。
  冯氏听了就让身边的婆子去外头亲自把贾二给接了进来,问他到底要说什么。
  贾二愁眉苦脸地说自从他娘子辛氏病亡之后,家里坐吃山空,眼看要过年,家里没钱买米买肉过年,他就想着用晓得的一件陈年旧事来换取一些米和肉……
  冯氏说:“你实话实说,到底是何事跟我家成泽相关,说出来,你今年过年不缺钱花,我可以答应你赏你几十上百两银子。”
  贾二立马笑了,道:“那小人先多谢老太太,我这就把我娘子十几年前掺和的一件事说给老太太听。”
  接着酒鬼贾二把人家教他的那些话说给了冯氏听。
  贾二说十六七年前,自己的娘子辛氏收了还在室的戚氏,也就是现在陆家二房陆学善的继室五十两银子,答应帮戚氏在陆家造谣,说陆家二房的太太谭氏新生的女儿是煞星,自从她一出生,陆家老太爷还有二老爷都生病了。然后戚氏又提供了一百两银子给辛氏,辛氏拿着这钱去找到张天师,让他上门来为谭氏新生的女儿批命,坐实景兰是陆家男丁的克星,让景兰被抱离陆家。
  过后,谭氏因为女儿被抱走,伤心不已,乃至于生成泽时难产,生下成泽后不久就病亡了。
  再往后,戚氏如愿嫁进了陆家,成为陆学善的继室。
  贾二还说:“那戚氏相当吝啬,我娘子帮她成了事,她后来只给了我娘子二十两。我娘子在陆家做工这些年,戚氏总是每年给二十两银子,就把我娘子打发了。去年我娘子病了,找戚氏多要些银子治病,她竟然只给了十两。我娘子病亡之后,她也没说派个人来送点儿钱买好点的棺材。故而,我娘子死了一年多之后,家无余钱了,我才来找老太太,也不愿去找戚氏。”
  不得不说,贾二说的话让冯氏吃惊不小,她想,要是戚氏真得做下了眼前这个贾二说的事情,那可真是罪大恶极十恶不赦。
  但是她也不是一听贾二说的这些就相信了的。
  她虎着脸问贾二,说的话可真,要是乱说,可是要被打板子送官的。
  贾二趴在地上发誓说他说得话句句是真,若是有假,随便冯氏处置。
  辛氏那个人,冯氏有印象,她在景兰回陆家之后,曾经问起当年张天师是何人带进陆家来的,儿媳妇袁氏说是辛婆子,问辛婆子在何方,袁氏说辛婆子去岁病亡了。
  冯氏听了就没有往下查了。
  说什么她也没想到,在还有三日过年,腊月二十七,辛婆子的男人竟然跑到陆家来为了一些过年的钱,跟她说了这么大个秘密。
  但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她作为陆家的老祖宗,肯定是听了贾二的话之后,还想听听其他人怎么说。
  叫冯广胜来,是因为他是陆家的总管事,陆家的下人的情况他非常清楚,辛婆子的男人贾二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应该也了解。
  至于叫媳妇袁氏来,是因为辛婆子十几年来一直在她跟前服侍和当差,她应该有话说。
  叫戚氏来,不用说,她是必须来的,必须跟贾二对质,看他们两人谁说得是真话。
  冯氏想了想,随即沉声吩咐道:“来人,去传冯广胜,二夫人,二太太来福海堂。”
  作者有话要说:  有些亲很着急看坏人被收拾,但是有个反复的过程,不然他们也太好对付了,显得智商不够。


第163章 
  冯广胜等人到福海堂; 是一个一个被叫进去说话的。
  至于贾二; 则是被带下去; 到别的地方候着,等待着召见。
  冯广胜先去见了冯氏,冯氏问他对去年病死的二房二夫人身边的管事婆子辛氏那一家子了解不。
  略想一想,冯广胜说:“回老太太的话; 那辛婆子一家; 小的是了解的,新婆子的男人名叫贾二,乃是一个醉鬼,成日家就知道喝酒。辛婆子还有一个儿子; 却是一个傻子。”
  冯氏听完哦了一声,问冯广胜:“那你说说; 贾二说的话可信么?”
  冯广胜道:“端看他说的什么了?若是说酒说肉; 兴许有一半可信。若是说别的; 怕是胡言乱语的为多。”
  冯氏听完默想,看来; 贾二说的话或许不可信; 她叫冯广胜退下; 暂且候在外边儿; 有事再传他。
  接着她让人把袁氏叫了进来; 袁氏进来后,向她行了礼。
  冯氏叫丫鬟搬了一个椅子来,请袁氏坐下; 然后对她说:“你再说说,辛婆子的事儿。她是甚么时候,跟在你身边伺候你的,这些年来,你可知她跟谁人交好?又跟谁人交恶?她家里都有些什么人,你晓得么?”
  袁氏暗暗觉着奇怪,老太太,为何今日叫自己来,又提辛婆子的事儿。那辛婆子,去年已死,自己也曾把这事儿,跟老太太说了,难不成她忘了吗?
  然而,此刻老太太既然问了,袁氏也只能实话实说。
  她道:“那辛婆子是媳妇嫁进陆家之后,生了学善,才叫她到我身边侍候的,她原先是给我梳头的,我见她做事勤快机灵,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