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大明女土豪 >

第121章

大明女土豪-第121章

小说: 大明女土豪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扬州?那里也还好,若是你想去那里,咱们以后就去。”
  “对了,婉婉,现如今我手里银子不少,既然定下要去扬州,不如我拿些银子去扬州城内买个宅子,郊外再买个田庄,到时候想去城里住就去城里住,想住乡下也行。”
  “你想买就买,狡兔三窟,多置办些产业总是好的。”
  “那我便写信给我祖母和大舅,让他们帮我先找找合适的宅院和田庄。我想,以后我和你还有君珮去了,住个三四进的宅子就行,太大了,显得空空落落没人气儿……”
  两人便在一起商量起在扬州置办宅子田庄的事情,把那些担忧之事抛在了脑后。
  景兰在跟沈婉商量怎么花自己的银子时,有人也在打景兰的银子的主意。
  自从冯氏做主给景兰和成泽分了他们两人亲娘的陪嫁之后,很快金陵城里的官宦和富户之家,都晓得了陆家接回来的大小姐有了一大笔银子,还有绸缎铺子和丝厂。
  他们还听说这位叫做陆景兰的陆家大小姐芳龄十六,长相甚美,还没定下亲事。尽管这位当年被抱出去的大小姐在农家长大,可是却丝毫没有农家女的粗鄙,相反气质出众。更何况这位陆家大小姐的亲弟弟是最近几十年金陵最年轻的举人,前途不可限量。
  如此种种,景兰一下子就成了金陵城内那些想要给儿子娶妻的官宦和富户夫妇们惦记的香饽饽。
  于是就有跟陆家有关系的人家的妇人络绎不绝地登门,向冯氏、袁氏、戚氏推荐自己的儿子,亲戚的儿子,朋友的儿子。
  冯氏干脆,直接说她想要多留景兰一两年,虽然景兰的年纪到了,可她却并不打算这就给她定下亲事。
  至于袁氏和戚氏就不干脆了。
  景兰回到陆家,害得她们大破财,在她们两人心里,景兰就是个煞星。
  戚氏非常厌憎景兰,戚氏则是直接恨上了景兰,巴不得她即刻暴病或者意外而亡。
  她们当然是不想景兰能有一门好亲事,相反,她们觉得,景兰要嫁给最糟糕的人家,才能让她们出气,让她们解恨。
  作者有话要说:  好久没作话了,一说就说月底营养液要清零了……我真是有点儿尬,不过你们还是要灌溉哈。
  大概写得多的人话就少,显得有点高冷,我就是这种,你们不要嫌弃我啊。嘴!


第154章 
  袁氏娘家有个远房亲戚蒙氏; 是金陵城郊的富户马清宁的娘子。这位马清宁家有良田数百亩,宅院一座,两夫妻唯有一个独子名叫马元飞; 今年十七岁,乃是一个秀才。
  马元飞的娘蒙氏一心想要给儿子找个出自望族之家的大小姐做娘子; 若是这小姐陪嫁丰厚就更好了。
  最近她去袁家串门的时候,听说了景兰分了七八万两银子; 还有绸缎铺子宅子丝厂,这些加起来值十几万两银子,就动心了。
  尤其听说景兰还生得美; 兄弟又是最年轻的举人,这种儿媳妇简直是她梦寐以求的。
  于是回去后,她叫来了丈夫和儿子,把景兰的事情一说; 他们一致同意让她去找袁氏,打听清楚景兰的情况; 好求娶这位陆家二房的嫡出大小姐。
  说起来马家人如此有自信去陆家求娶景兰; 大概还是因为他们觉得一来蒙氏是袁氏远亲,袁氏的一位姑姑嫁去了蒙家; 蒙氏喊袁氏的姑姑叔祖母。既然是亲戚; 那么肯定要关照一下了。其次,马家也算是富户,家里有只有一个独子,人口简单; 以后家产都是儿子的,哪家小姐嫁进来,不存在分家的问题,这也是很多姑娘喜欢的。最后,马远飞还是一个十七岁的秀才,跟一般的年轻男子相比也是很出众的了。
  不过这也是他们自己这样认为,袁家人都晓得这位马清宁和蒙氏两口子十分吝啬贪财,儿子马远飞又是个好色的。别看他没成亲,可他身边的丫鬟都早早成了他的房里人。
  晓得马家情况的人,只要家境还算不错的,没有人愿意把女儿嫁去马家。
  偏偏,马清宁和蒙氏两口子自认为自己儿子的条件好得很,要为儿子求娶名门世家,又有丰厚陪嫁的小姐为妻,那些一般人家想要结亲,连看都不看一眼的。
  蒙氏找到袁氏后,先是打听了下景兰的情况,看是否属实。
  袁氏呢,一说起景兰就头痛,本来不想搭理蒙氏的,不过,她知道了蒙氏的来意之后,就也打起精神勉强介绍了下景兰的情况。
  蒙氏听了袁氏说的话,觉得跟她之前在袁家听到的差不多,不由得大为高兴,便求袁氏能够帮忙凑合自己儿子跟景兰一起。
  马家的情况,袁氏是很清楚的,晓得这是蒙氏觊觎景兰分到手丰厚的钱财,她儿子又贪图景兰貌美,才来求亲。
  这么一家人,景兰要真嫁过去,一定日子不会好过。
  因为蒙氏会想要将儿媳妇的陪嫁都变成马家的,景兰呢,一定会为此跟蒙氏这位婆婆争执,不得安静。
  而马元飞好色,娶了景兰,也依然会不安分,收通房纳妾这种事会经常发生,随便哪个女人也会为此生气。
  如此一来,景兰定然会两头受气。
  所以,马家是一个外头看着不错的人家,但真嫁进去了才晓得里头水深火热。
  袁氏想到此,笑了,道:“那我就尽力促成此事,只是,老祖宗要多留景兰那丫头一年,真要定亲也要来年了。”
  蒙氏一听有门儿,眉花眼笑说:“咱家远飞愿意等,别说来年了,就是后年也愿意等。像景兰这样的大小姐,多等两年也值得。”
  袁氏点点头,寻思以后要常常去老祖宗跟前夸一夸马远飞,夸夸马家,那样一来,等来年给景兰定亲的时候,自己这里做主把景兰许给马家,老祖宗也不会反对。
  如此一来,就把景兰推到火坑里去了……
  她也总算是出了一口气了,在袁氏心里,一直把景兰当煞星当了十几年,尽管景兰是她的亲孙女,但她从来心里就没有过这个孙女。景兰十几年没在陆家,袁氏把她纯粹当成一个陌生人。后来老祖宗说张天师冤枉了景兰,把景兰接回了陆家,袁氏正打算接受这个突然回来的孙女,哪知道景兰一回来,谭家人借着庆贺景兰回陆家,竟然向老祖宗提出要分原先谭氏嫁进来的陪嫁,害得她把这几十年攒下的银子全都赔了出来,甚至头面首饰都卖了大部分。
  这么一个孙女,她能喜欢才怪,非但不喜欢,还十分讨厌。
  袁氏这边想把景兰推火坑里去还算好的了,戚氏就想让景兰嫁不出去,或者嫁给人家做继室,像她这样。
  因为她本身是继室,又不得老祖宗喜欢,她要去推荐谁家娶景兰,老祖宗肯定是不会同意,故而来找她的人也少。
  她要像她婆婆袁氏那样弄个烂糟糟的人家,把景兰往火坑里也做不到。
  戚氏呢,这十几年来好不容易捞了十几万两银子,结果这次拿出去九万多两,还剩下两万两出头,她为此气得病倒了。凡是来找她想要求娶景兰的人家,她先就要让家给她好处,她才答应帮忙。
  多要了几次钱之后,又要得多,来找她的人就少了。
  戚氏见没钱可收了,这才开始想怎样才能让景兰嫁不出去,或者让景兰嫁给一个鳏夫做继室。
  这个时代,一个名门望族的小姐,又有丰厚的陪嫁,还生得美,一般情况下是不可能嫁不出去的。除非这个小姐跟人家有私情,有失清白,或者有别的一些不好的名声。
  戚氏想,景兰这十几年都长在乡间,说不定在乡下跟谁不清不楚,要是查到有这样的事情,将此事透露出去,景兰不是就嫁不着好人家了吗?甚至,没有人家愿意求娶她。
  心里打定这个主意,戚氏就带着五十两银子回了趟娘家。
  她有个兄弟叫戚安,靠着她帮衬在金陵城里开了家杂货店,娶妻生子。
  戚安有时候也当货郎,挑着杂货走乡串户地去卖。
  戚氏见了戚安,给了他五十两银子,让他去一趟栖霞山下的清溪村,打听一家男人叫林根生的,他们的长女景兰的事情。戚氏特别交待她兄弟,要着重打听景兰跟村里的男人们是否有什么不清不楚的事情,或是别的丑事。
  戚安时常走乡串户去卖杂货,也晓得清溪村那个地方,只是没去卖过货而已。
  见钱眼开的戚安收了其姐的五十两银子,就说他明日就去清溪村跑一趟,帮其姐探查一下景兰的底细。
  为何戚氏找她兄弟去办这事,而不是找她手底下的丫鬟小厮管事呢?
  这是因为戚氏并不信任陆家的下人,她认为这些人关键时刻多半都会背叛她,说不定还会反咬她一口。
  她想要报复景兰,还是找她兄弟稳当些。
  戚安在戚氏回去之后,第二日果然去雇了辆骡车,带着他的一担子货去了清溪村。
  到了清溪村头,他让车夫在村头等着,自己下车,挑上担子走进村里,手里摇着拨浪鼓大声喊卖杂货针线等物。
  有妇人或者村民过来买东西,他就趁机打听村里的一些事情,比如说谁家的孩子有了出息,搬去了城里,谁家的女儿嫁得好等等。
  清溪村里的村民大多数挺纯朴,而且货郎也比较受村民的欢迎,因为他们能够给村民们带来一些急需的东西。
  村里的妇人们难得看到一次货郎,围着买东西时总会说些闲话,也乐意跟货郎说笑。
  戚安这么一说,还真有妇人说到村里林根生家交了好运,他家的长女景兰原来并不是他跟他娘子亲生的孩子,而是捡的孩子,还是城里一家大户人家的小姐。那家大户人家后来找来了接走了景兰,给了林家一大笔银子。
  现如今林家修了青砖瓦房,还买了几十亩田地,成了村里的富户了。只是可惜了,原先跟景兰定亲的耿虎被退了亲。
  戚安闻言暗喜,他没想到自己帮着姐姐来打听景兰的底细,居然听到了景兰曾经跟人定亲,后来还退了亲。
  他问那说话的妇人:“莫不是这林家的长女富贵了,就嫌贫爱富,悔婚退亲。”
  说话的妇人道:“应是如此,因这事,耿家跟林家不再来往,从前他们两家可是常来常往的。”
  戚安听了,应付了这波买东西的村民,挑着担子就去了耿家,方才他已经从买东西的村民嘴里打听到耿家住哪里。
  走到耿家门口一喊卖杂货,走出来了耿虎的娘柴氏和妹妹阿菱。
  她们是来买一些针线的,戚安趁着她们买东西就跟她们攀谈起来,他说他听村民说隔壁林家因为富贵了就退亲,是不是真有这事?
  柴氏虽然有些奇怪眼前这个货郎怎么问这事,但说起这事情她心里可不舒坦。因为当初景兰因为其弟阿山偷米被沈家人抓住,景兰去沈家为奴,签了八年的卖身契。当时,耿家可是一片好心,想着景兰去沈家为奴,一去就八年,八年后年纪大了不好找婆家,自己儿子喜欢景兰,就去林家提亲,林家也同意了八年后景安回来,就让儿子阿虎娶她。
  没想到三年后景兰回来对儿子说了狠心话,林根生也说儿子配不上成为了金陵城里名门之家大小姐的景兰,还说了两家之前定的亲不算数,把儿子给伤得不轻。
  景兰离开之后,儿子病倒了,足足一月多才好,好了之后整个人都变了。
  以前的阿虎爱说爱笑,无论是上山下田,都是一把好手。
  可他现在却是整日家阴着脸,不爱干活,就爱发呆,村里人都说阿虎变傻了,人废了。
  柴氏心里有太多的不满,于是她也就把这些话说给了眼前这个货郎听。
  戚安听到景兰居然因为其弟偷米被沈家一起抓住,还去沈家做过丫鬟,不由得大喜。他想自己这次来清溪村可算是来对了,打听到了这么多陆家大小姐的丑事,回去之后可要向其姐邀功,让她再给自己些银子做奖赏。
  作者有话要说:  讲故事:)谢谢亲们的营养液和地雷,月底最后一天公布名单,么么哒!


第155章 
  景兰跟沈婉再聚后回到陆家; 就开始着手在扬州买宅子和田庄的事情。
  为此,她给扬州的大舅写了一封信去,委托他在扬州城里寻一座三四进的宅院; 另外在扬州城外还想买个两三百亩地的田庄,田庄离扬州不太远; 最好在五十里地之内。
  办完这件事之后,她抽空子看了接手过来的两家绸缎铺子和一家丝厂的账本; 发现里头有诸多不清楚的地方。
  于是她便派清瑶和清珞去查一查她觉得不清楚的地方,比如说存货有多少,账上可以用的流动的活钱又是多少; 外头可欠着货款,可有债没收完。
  清瑶和清珞是老祖宗给她的大丫鬟,看账本算账的能力是有的,景兰派她们出去; 她们也能把景兰交待的事情办好。可是她们到底是女子,就算是丫鬟; 出去跟那些男人们打交道也多有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