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大明女土豪 >

第11章

大明女土豪-第11章

小说: 大明女土豪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此刻她见到安春和安冬伺候沈婉梳妆打扮,也会认同这不但有趣还是一门学问。
  如果她不到沈婉跟前来当丫鬟,也许永远也见不到眼前这一幕,学不到这个时代的名门望族家里的女人们是如何穿衣如何打扮自己的。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是景兰认可的行为准则。
  反过来说,那就是在其位要谋其政了,做贫穷农家的女儿林景兰时,她也会认真去学怎么做力所能及的农活,如何洗衣做饭喂鸡喂鸭。现在她做了沈婉的丫鬟,便认为也应该认真学习怎么伺候人,还发现原来伺候人也是一门学问。就比如说安春和安冬现在干的活儿,她就干不来,并且光是看也不容易学会,这需要长期的实践。
  沈婉在镜子里就看见了站在不远处的景兰偏着头,煞有兴致地看着安春和安冬给自己梳妆打扮,不由得暗暗勾了勾唇。她想,看来景兰那个丫头对于女人梳妆打扮很感兴趣呀,也难怪,是个女子都爱美,景兰当然不能免俗。
  她还想,只要景兰喜欢这个,那么以后在一起的时候就有说不完的话了。
  安春一边梳头一边问沈婉,这个林家丫头到沈婉跟前伺候了,是不是该给她取个名儿,以后大家好称呼她。
  沈婉想了想说:“那就叫她安兰罢。”
  “安兰?”安春一听不太高兴,因为沈婉跟前以安字开头取名的丫鬟就只有她跟安冬,沈家还有两个叫安夏和安秋的丫鬟却是在沈家大太太,也就是姑娘的娘跟前伺候。
  她跟安冬原先是沈家大太太余氏跟前的丫鬟,因为余氏疼爱女儿,就把自己跟前调|教好的四个丫鬟里面的安春和安冬给了沈婉。
  为何只是挑了安春和安冬也是有说法的,余氏爱女心切,小时候的沈婉一直身体不太好,每到春天和冬天就会生病。所以,她把安春和安冬给了沈婉,希望这两个丫鬟可以让沈婉春天和冬天都平安无病。还有就是,一年里头,春天是开始,冬天是结束,春天和冬天都安稳了,这一年就安稳了。
  以“安”命名的丫鬟一共就只有四个,她们也都是二等丫鬟,每一个月的月例银子是一两五钱。这比三等丫鬟的八百文铜钱足足多了一半,而且作为主子跟前贴身伺候的二等丫鬟,她们年节上得到的赏赐也比那些三等丫鬟多,当然连三等也排不上的负责打杂洒扫的丫鬟就更不用说了。
  而她们有这样的待遇是在主子跟前尽心尽力伺候了七八年的结果,但林家丫头才来一天,不但昨晚伺候主子沐浴,还被主子挑上值夜,那已经是一步登天了。现在,她还被主子赐名安兰,也就是说,以后林家丫头就跟她和安冬一样是二等丫鬟,拿二等丫鬟的月例银子,凭什么呀,真是!
  只不过,她心里不高兴,也不敢表现在脸上,只是脸上堆着笑,还要奉承沈婉给林家丫头取的名字真好听。
  安冬在一旁给沈婉挑今天配衣服的首饰,听见了,便回头招呼景兰过来,让她向沈婉行礼道谢,感谢姑娘给她赐名儿,还说这名儿可是抬举她了。
  景兰耳朵尖,早就听到了安春和沈婉的对话。
  安兰?
  这个名儿说不上好听,一听就是丫鬟的名字,不过她想起昨日小丫鬟翠竹说沈婉跟前服侍的丫鬟没有叫兰的,因为兰花高贵,故而没有丫鬟可以叫兰。但沈婉亲口给她取了个名字叫安兰,这里头就有兰字,她穿越的原主名字里面也有兰字,可见沈婉还是照顾了她。并且,景兰还隐隐约约感到沈婉赐给她的名字里面这个“安”字大有文章,因为沈婉跟前服侍的两个大丫鬟名字里面就有“安”字,她们可是沈婉跟前的贴身二等侍婢,明显高其她丫鬟一个等级。
  安冬说了,沈婉给她取这个名字是一种抬举。
  意思是沈婉直接将她这个刚到她跟前服侍一天的丫鬟提成了二等?
  景兰脑子里面车轱辘一样转,可也没耽误她上前来向沈婉行礼道:“多谢姑娘抬举。”
  沈婉在镜子里面看着景兰,漫声道:“起罢,以后要跟着安春和安冬多学,不懂的多问。”
  “是,姑娘。”景兰弓身答应。
  待她直起身来时,外面有丫鬟隔着帘子向内禀告说翠竹来了。
  沈婉就让安冬带着景兰出去,把自己刚才说的话交待给翠竹。
  景兰跟着安冬出去了,安春帮沈婉梳着头,随意问了一句:“不晓得安兰那丫头昨晚伺候姑娘可伺候得好,没出什么纰漏吧?”
  沈婉说自己昨晚睡得很好,景兰伺候得不错。
  安春就不好问了,她暗想,也许姑娘昨晚没起夜,所以景兰才没出纰漏,这也算是她运气好。
  屋外,安冬交待翠竹:“你领着你安兰姐姐去饭堂吃饭,吃罢饭带她回来。姑娘吩咐了,这几日在这里,就由你陪在你安兰姐姐身旁,她有什么不懂的,你都要说给她听,还有一日三餐也由你带着她去吃。”
  翠竹赶忙应了,接着在前引领着景兰出去。
  一走出蕙香居,翠竹就抬起了低着的头,转身一把抓握住景兰的手臂,兴奋道:“姐姐,你走运了!也不晓得你前世是不是做了不少好事,积德积福了,这才一进来就跟大姑奶奶跟前的两个大丫鬟平起平坐了!哎呀,看来,你是个有大造化的!”


第16章 
  一听到大造化这个词儿,景兰就要撇嘴,所以让翠竹别说了,赶紧这就带自己去吃早饭罢。
  翠竹嘟囔说,景兰不用装,这沈家别院的丫鬟就没有一个不想着有造化的。就算景兰是签的活契,也别以为出去之后能够嫁一个多好的人。因为放出去的时候年纪已经大了,只能嫁给比自己还大的男子,那些男子有如下几种。一种是贫穷无钱娶妻,拖到后年年纪挺大,愿意娶从大户人家出来,有些积蓄的女子为妻。还有一种就是那些死了老婆的鳏夫,嫁过去给人当继室,娃娃还没生呢,倒有人喊你娘。甚至,还有从大户人家出去的女子,回去后再被亲人卖了,给人做妾的。
  所以,翠竹总结,能够被亲人卖了来做丫鬟的,那她家里的人大多数并不疼她,即便是拿吃不起饭做理由。
  “这还是签了活契的,若是签了死契的,要是不想到了年纪被配人,让自己的儿女继续做奴婢,就只有给主子家的老爷少爷做妾。做了妾,好歹生的儿女不用再做奴婢,要是生了有出息的儿女,那么老来有靠,安享荣华,这可不比配给家里的小厮强得多么……”
  翠竹带着景兰往沈家别院厨房的饭堂去,一路走一路絮叨,景兰默默地听着。虽然她并不认同翠竹的一些观点,但她还是认为翠竹的观点是这个时代,这个阶层的主流观点。
  她问翠竹是不是签的死契,翠竹说是,她被她亲生爹娘以五两银子卖了,只因为她家里还有两个弟弟,去年灾年家里断了粮,为了让她的两个弟弟活命,她爹娘就狠心把她卖了。
  “哎,当时我也哭了一个多月,后来也想通了,我虽然做了奴婢,可不挨饿受冻。我来沈家别院一年多了,还长胖些了,你看……”翠竹一边说一边撸起了衣袖给景兰看,“原先我瘦得跟干柴似的,要再饿上几日准去见阎王了。”
  说到这里,翠竹呵呵笑起来,不知道是不是在庆幸自己还活着,还长胖了,总之看起来很愉快的样子。
  景兰摇摇头,笑她傻丫头。
  翠竹挽着景兰的胳膊,要景兰答应她,若是景兰走了好运,以后做了半个主子,别忘了关照自己,至少把自己调到城里的萧家去做奴婢。
  景兰告诉她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她已经求沈婉将她留在沈家别院了,而且沈婉已经说她会考虑一下。
  “呀!你,你这是昏头了吧!你瞧瞧大姑奶奶多抬举你,你才进来一日,就给你取了安兰这个名儿,以后跟安春她们都是二等丫鬟,一个月拿一两五钱银子的工钱,年节上得的赏赐也多。最要紧的是,你不觉着大姑奶奶如此看重你,多半是想让你成为她的心腹,以后若是你做了姑爷的妾,也会向着大姑奶奶。你虽然年纪小些,可是模样生得好,或许这也是大姑奶奶抬举你,有心栽培你的缘由。你为何敬酒不吃吃罚酒,反而向大姑奶奶提出来,你要留在沈家别院。依我说,你吃罢饭了,去大姑奶奶跟前伺候的时候,赶紧把前番说的话收回吧,就说你不懂乱说的,我这都是为了你好……”
  翠竹站住了,紧握着景兰的手臂用恨铁不成钢的语气说道。
  景兰觉着自己再坚持己见,还不知道翠竹有多少车轱辘话说呢,简直聒噪,听得脑仁儿疼。于是她只得含混说她知道了,会去沈婉跟前说的。
  好在,她们已经走到了厨房小院门前,翠竹自己肚子咕咕叫了,忙招呼景兰一起进去吃早饭,暂时不再提起这个话题。
  昨晚景兰去沈婉跟前伺候沐浴兼值夜的事情不知被什么人传到了沈家别院的下人耳朵里,景兰坐在丫鬟们吃饭的饭堂里吃粥的时候,不少邻桌坐着的的丫鬟们拿着筷子指着景兰议论纷纷。甚至还有路过丫鬟们所在的饭堂,朝着里面张望的沈家别院的小厮,想瞧清楚才进沈家别院,就被沈家大姑奶奶抬举去跟前伺候的人长什么样。
  景兰隐约听到一些人的话说得很难听,带着妒忌和嫉恨,然而她却不去理会,只管吃粥把肚子给填饱。在周围那些人的嫉恨的眼光和议论声中,她居然吃了三碗粥,才放下了筷子。
  她吃粥的速度挺快,放下筷子的时候,坐在她旁边的翠竹才把一碗粥给吃完,然而她也不吃了,说自己吃饱了。
  周围那些人议论景兰的话她也听到了,本想怼那些人几句的,可她见到景兰没开腔,就忍住了。
  两人把碗筷洗了出来,翠竹就安慰景兰,别把那些人说的话往心里去,她们只是嫉妒景兰而已,只要景兰在大姑奶奶跟前得脸受大姑奶奶信任,那些人终究会来讨好她的。
  景兰嗯一声,算是领了翠竹的好意。
  或者因为她是个穿越者,在面对这些土著时,有天然的优越感,故而行事始终要镇定些,遇到刁难和困难没那么容易惊慌失措,也没那么大的情绪起伏。
  翠竹冷眼旁观,倒是对景兰这样镇定感到吃惊,同时也越发坚定了要抱住景兰这根大腿,争取成为景兰的死党的心。
  景兰一下子就被大姑奶奶挑上了,有成为大姑奶奶心腹的可能,别管能不能有大造化,她总是个二等丫鬟了。能巴结上一个二等丫鬟,翠竹认为也挺不错。
  打定了这样的主意,翠竹就对景兰格外热情了,从沈家别院厨房走回蕙香居的路上,把自己知道的一些沈家别院还有沈家的事情,以及萧家的事情一样一样说给景兰听。
  景兰且听着,只是有些太夸张的地方就当成八卦听了。
  或许是因为沈家和萧家都是金陵城里的望族,人多事杂,翠竹说到蕙香居门口也只说了个大概,她说等以后有空再慢慢将给景兰听,这会儿她先带着景兰进去交差。
  蕙香居里,此时沈婉也由安春和安冬伺候吃完了早饭,然后她让安冬拿着买二十石米的银票去范管家那里交给他,充作买下沈家别院仓库里的存粮的银两。接着叫范管家安排人装车,跟在自己坐的轿子后面运去栖霞寺,她要上栖霞寺礼佛,并将这些米布施给栖霞寺,让栖霞寺开粥棚,通知周围乡村里面的村民去吃粥。
  “是,姑娘,奴婢这就去。”安冬应了,去里面开了沈婉带来的钱箱,拿了银票出去找范管家了。
  沈婉接着又吩咐安春去找陈妈妈,让她安排一下轿子,还有去礼佛需要准备的香烛等物,一个时辰之后就出发上栖霞山。
  沈家别院所在的清溪村就在栖霞山下,去栖霞古寺不过十来里路,况且还有修造好的能容三辆马车并行的石子路一直通到山门前。因此,沈婉等人一个时辰之后出发,到栖霞寺也不会超过巳时(中午十一点),进入寺庙礼佛布施之后,还能赶得上吃寺内的斋菜。
  栖霞寺内的斋菜远近闻名,从金陵城里来礼佛的贵人们都爱在礼佛之后吃一吃栖霞寺的斋菜。沈婉便想到了景兰那个吃货要是去吃到那些精致的斋菜,一定会大快朵颐吧。
  一想到了这里,她就忍不住心情大好。
  安冬和安春得了她的吩咐出去之后,翠竹就带着景兰来到了蕙香居,门外守着的丫鬟见到她们来了,便进去禀告说两人来了。
  沈婉一听,就让带景兰进来,至于翠竹,则是让人带她去耳房里候着,一会儿去栖霞寺礼佛也带上她。
  在外面候着的翠竹一听大姑奶奶要去栖霞寺礼佛,还要带上自己不知道多欢喜,她知道这是因为景兰,她才会有跟着去栖霞寺的机会。便在景兰进屋之前,拉她的袖子,轻声嘱咐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