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废后[重生] >

第98章

废后[重生]-第98章

小说: 废后[重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一切都结束,我们就可以一直在一起了。”千雅说道,她也想快点结束。萧九成从亭亭玉立的少女渐渐长成风华绝代的女人,看着萧九成的千雅有些恍然,原来她重活一世,都快五年了。
  “嗯,很快就会结束的。”萧九成点头说道,她受够了这样聚少离多的日子,她觉得每一次分离,都是一种煎熬。
  当晚,两人又是一夜温存,两人在分离前夕的夜晚,总是异常的热情,恨不得把对方揉进骨髓一般。
  寿宴开宴子后,老皇帝并无一点喜意,十五藩王,也就来了九个,还有六个,也是各种借口推脱不来,其中还包过他的同母弟弟卫王,独孤家也没有一个人进京朝贺,再加上有谋反意图,证据确凿的吴王府,让老皇帝如芒在背。在寿宴结束之后当晚,老皇帝知道,如今的局势早已经超出他的预期,有反心的,简直是多不胜数,这让老皇帝焦虑不安,残躯病体的身子骨,每况愈下,当晚更是呕出血。
  “朕的身体还能撑多久?”老皇帝用虚弱的语气问御医,他恨不得自己再多活十年,那他就一定有能力平定现在的即将风起云涌的乱局,可是现在,他明显感觉力不从心了。
  “皇上身体各个脏器都已经衰败,不容乐观,怕是……”御医战战兢兢的回答道,这已经不是病可以看好的了,如今都是用最珍贵的药材,吊着这最后一口气了。
  “下去吧。”老皇帝没有为难御医,其实自己的身体,老皇帝自己也清楚,也知道自己已经油尽灯枯,熬不了多久了。
  “父皇。”李嬿婉跪坐在床榻外,面色忧愁的看着自己的父皇,轻轻喊道,最近这一两年,皇帝身体不太行之后,都是她亲自在皇帝身侧伺候,皇帝的身体情况,在宫中属于十分紧要的机密,但是那些蠢蠢欲动的势力,也早已经猜到了大半。
  “传太子。”今年年初的时候,老皇帝已经立晋王为太子,此刻,老皇帝有些后悔立晋王为太子了,虽然晋王仁厚,但是如今的局势,更需要强势的君王,只是现在易储也来不及了。在众多势力开始涌动不安分的时候,当务之急,便是稳定朝局,一个合法正统的储君尤为重要。老皇帝知道,一旦在极驾崩,便是朝廷最动荡之时,皇位能不能顺利的交接到太子手中,尤为重要,于是他做了重要的决定,乘着自己还没死,便把皇位传给太子。
  皇帝在未驾崩之前,就要把皇位传给太子,这个消息从宫中传出,这让各大有野心的皇子们,都觉得不妙。然
  最有实力的燕王,觉得这是扳倒太子的机会,他买通了皇帝身边的人,把皇帝给弄死了,然后嫁祸给太子,造谣说太子一早就控制了皇宫,软禁了皇帝,不然皇上不可能在未驾崩之前就想传位给太子,而最后太子软禁皇帝的事情败露,便一不做,二不休,杀害了皇帝。
  这时候几个有野心的皇子在此事上非常有默契认同燕王的说辞,的把太子逼死了,只要最名正言顺一死,谁都有机会成为皇位的继承人,可是谁又都不服谁。燕王最有势力,要当皇帝,但是这时候,其他皇子又联合在一起,反咬燕王一口,认定燕王害死皇帝,陷害的太子的,几个皇子又联合起来反对燕王,朝廷乱成了一锅粥。
  消息传到独孤家的时候,已经是半个月后的事情。
  “连天都帮我们。”萧九成异常开心的说道,老皇帝终还是老了,他身边的人,大概见老皇帝快不行了,便开始向年轻气壮的皇子们投诚了。老皇帝提早驾崩,萧九成有些意外,又完全不意外,但是无论如何,这对独孤家来说,这都为独孤家提供了最好的时机。
  千雅早已经没办法用上一世的事情判断未来走势了,这一世,老皇帝竟然还提早了几天死的,想到朝廷已经乱成了一锅粥,千雅就有种跃跃欲试的兴奋和期待感,终于要开始了吗?
  “千雅现在应该马上带兵去宁王封地,把宁王安全的接过来。”萧九成让千雅去把宁王接过来,这事,萧九成还不放。他们手中必须握一颗留有皇族的血统的棋子,才能师出有名。之所以选宁王,只是因为宁王没有争夺皇位的野心,也没有争夺皇位的势力,他是宫婢所生,没有母族势力,又不受皇帝重视,所以封了封地之后,就很识相的离开的京城,回封地了。又正好他的封地离独孤家的封地不算太远。
  “没有问题,我这就带五千精兵去宁王封地。”千雅说道。
  宁王因为母亲身份卑微,虽然贵为皇子,却从小看其他皇族的脸色长大,封了封地就藩之后,才过上两三年的逍遥日子,如今看到无数的精兵把宁王府围住,都吓傻了,有种天降横祸的感觉。
  千雅到了宁王封地,软硬兼施,把胆小的宁王请回独孤家的封地。
  独孤家打着宁王的旗号,开始招兵买马,却一直按兵不动。
  朝廷还是魏王当上了皇帝,但是因为得位不正,难以服众,在京城的皇子有部分被他杀害,还有部分逃回到藩地开始举兵起事,而且其他一直蛰伏的蠢蠢欲动的势力也开始各自占地为王,争夺地盘互相厮杀,天下始乱。
  这时候,天下的旱情加重,已经到秋收时节,百姓们本来就少得可怜的收成,便被各路的势力掠夺一空,百姓无以为食,只能变成流民,开始到处流窜。
  独孤家九城大概算是最为安定的九城,一直在吸收流民,却还未开始起兵。


第136章 
  “流民越来越多,我们为什么不像其他势力一样,只收壮汉,这么多老弱妇孺,再多的粮食,也不能这么耗啊。”独孤诚问道,知道独孤家九城收流民,不管老弱妇孺都收,城中都快没有更多地方安置了。
  “要得天下,就要得民心,独孤家仁义的名声,传遍天下,到时候才能天下归心。”萧九成对独孤诚说道。
  “话是没错,虽然五年来,我们的粮食备得十分充裕,但是流民的数量,越来越多,确实经不起这么耗法,而且必须要保证军队的粮草,得做出一些限制才行。”独孤晋觉得萧九成的想法没错,但是还是必须对流民做出一些限制,而且各种各样的流民混杂其中,怕是不好管理。
  “那么多壮汉,大多都是上有老,下有小,我们连他们的亲人都收留,他们才能对我们忠心耿耿,上战场,才能没有顾忌,不怕死的将士,才能成为精悍的军队,一户一户的,更好管制。放多少流民进来,都没有关系,前提是要做好流民管制和安排。从流民进来那天起,我就已经在思考如何安置。这是我目前的设想,每个流民进来,都编排入号,搭草棚,安置住处。城装不下这么多人,就再次扩城兴建,九城都按京城的的规模来扩建。这时候,扩城就不需要任何一个壮汉,都由这些都由吸收进来的老弱妇孺的流民来建。也就是以工代赈,按工分来分粮,就算一个五岁孩子,能搬一块砖也有工分,积累的到一定的工分,便可以去换粮。到时候必定会大规模扩建,到时候里面的为内城,外面扩建的便为外城。等九城的规模都有京城那么大之后,容纳了这么多人之后,再考虑不用吸收流民,父亲和千雅觉得如何?”萧九成问道独孤晋和千雅。
  “京城足足有百万人口,九个京城那么大,近千万能扣,那岂不是把天下五分一的人口都聚集在这里,我们哪有那么多的粮养得起九百万人,其实九成根本是没打算停止收纳流民,不过关于流民安置的方法倒是极好,先安置流民,总之先把军队要用的粮饷先预留着,其他的粮,你能安置多少流民,你看着办吧。”独孤晋说道,他就怕萧九成在这个节骨眼上妇人之仁。
  “父亲,我相信九成。”千雅对萧九成的能力还是很信任的。
  萧九成看向千雅微微笑了,千雅最近越来越懂得夫唱妇随了,基本上自己提议的,千雅都会遵从照办,这样无条件被千雅信任的感觉真好。
  “军队用的粮,我已经预留好了,父亲尽管放心吧。”萧九成对独孤晋说道。
  “九成办事,父亲自然放心,流民的问题上,都由你来决定吧。
  “父亲,那么多势力都起兵了,为什么我们还一直按兵不动呢?”独孤诚已经恨不得马上上战场杀敌,等等等,他等得都不耐烦了。
  “你急什么,日后有的战给你的打,最沉不住气的就是你这小子,一点脑子都不用。”说着独孤晋就拍了一下独孤诚的头。
  “不是有父亲,姐姐和九成么?”独孤诚摸了一下被独孤晋拍疼的头说道。
  “朽木不可雕也。”独孤晋看着自己的独子就摇头,还好独孤家有九成,不然,靠独孤诚,这独孤家非亡不可。
  独孤诚被父亲嫌弃,就更想上战场证明自己的价值,不过还得等,想到这里,独孤诚就叹息。
  “九成啊,到底什么时候,我们才可以开战呢?”独孤诚在独孤晋离开大厅之后,问萧九成。
  “我猜不出三个月,就有战事打了,请不要着急。”萧九成笃定的回答道。
  独孤诚一听,高兴了,有确定的时间就可以了,最怕遥遥无期的等待。
  “确定?”独孤诚问道,其他地方的战事都起了两三个月了,独孤家却还是一直按兵不动。
  “嗯,确定。”萧九成说道,那时候独孤家也差不多该崛起的的时候。
  “那就好,我现在赶紧去练武场,到时候我一定成为父亲麾下最威猛的猛将。”独孤诚说完,便开心去了练武场,他已经迫不及待。
  千雅也一直在看萧九成,这一世的萧九成,似乎比上一世的萧九成更厉害。
  “怎么一直在看我?”萧九成笑着问道。
  “我就想知道,九成怎么让九座城也像京城那么大,还要容纳上千万的人口,而且我们如何养的起这么多人呢?”千雅笑着问道。
  
  ——补更分割线——
  “我只是提出这个设想,被你一提醒,得修正一下方案,毕竟,这么小地方,就建九座大城,好像有点浪费,那就先建三座城,等我们的地盘扩大之后,再一步步把九座城给修好。”萧九成被千雅这么一提问,突然想到,修九座城不难,但是把九座城修在这么小的地方,以长远来说,那就浪费了。
  “不管是三座城,还是九座城,都很有难度,九成莫不是有通天的本事?”千雅虽然说对萧九成的能力很信任,但是要收纳那么多流民确实很不容易,所以她很好奇萧九成到底有什么办法。要知道他们独孤家九座城五年前,也就只有一百多万的百姓,因为这几年在萧九成的治理下,九座城人口增加了一倍,也就两百多万的人,要收纳比现在百姓还要多的流民,是非常有难度的。
  “确实养不了上千万的百姓流民,但是两三百多万的流民,应该不成问题,千雅一定不知道我们偷偷建了多少粮仓,偷偷存了多少粮食,明日,我带千雅去粮仓走走。”萧九成笑着说道。
  “好,明日我随九成去巡城。”千雅点头说道。
  次日,千雅便和萧九成一起去巡城,巡城第一站便是独孤建的九大粮仓之一。
  千雅这才发现,原来萧九成把粮仓设在地下,也就是粮窖,无数个粮窖让千雅叹为观止,以后中聚天下之粮在此感觉。
  “这是最大一个粮仓,一个粮仓周围十余里,穿窖上千个,每窖可容粮食八千石,我命人在九座城都修了一个地下粮仓,就算最小的,也有这个粮仓的一半,还不包括地上的存粮。”萧九成对千雅说道。
  “这个粮仓可以养多少人呢?”千雅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粮食,实在是太震撼了,萧九成秘密修建这么多的粮仓,存了这么多粮,得耗多少财力和无力,还不能惊动朝廷,萧九成确实十分厉害。
  “一百万人一年的用粮是没有问题的。”九成回答道,所有的粮仓合起来,养五百万人百万人是没有问题的,现在饥荒之时,减少每个人每天的用粮,便可以让更多人活下来,何况她还养了一群待宰的肥羊在九城的后院内。这五年,她最大的功劳,存了这么夺的粮食了。
  “萧九成,你怎么办到的?”千雅惊叹的问道。
  “这个就要涉及很多问题。这几年,九城的百姓都只准以粮交赋,而且各地来行商的,也必须以粮交税。而且这几年,在我故意为知的情况下,独孤九城的粮价都比外地高两成,不管是商是民,见有利可图,都会向外地购粮,来九城来卖,有多少来卖粮的,我们就收多少粮,想赚这个差价的人一多,犹如蚂蚁搬物,短短四年,几乎就受尽了天下之余粮。”根本无需自己派人去收粮,就有人送粮上门。
  “那购粮的钱财呢?”千雅问道,粮食买得比别人贵,还要买这么多粮食,那花多少钱,萧九成哪里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