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陛下在上 >

第37章

陛下在上-第37章

小说: 陛下在上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官小公子性情活泼,极其温和,与之陛下沉稳的性子也算相配,虽说身份差了些,只要改立世子也无不可的,主要人温顺,不会太过干涉朝政。
  瀛绰话刚落,秦执事神色一惊,眉头皱了起来,暗道这位丞相真是称职,她摇首道:“丞相,您听下官的劝,陛下情爱一事,她自有主张。”
  奕清欢与旧楚君主不同,她是自己掌握兵权的,并不惧怕与朝臣,为皇夫一事,她能够与朝臣抵抗,并不想与朝中任何世家公子联姻。
  因此,瀛绰深深明白此理,总想着皇夫人选能够出自他的羽翼之下的世家公子,可又谁知,陛下看中了那个上官家的小姑娘,实在让人不解。
  他告别秦执事后,便回了府衙,遇到兵部尚书李佑,他神色恍惚,见到自己也不见行礼,脚步虚浮,他留了个心眼,命人去跟着。
  *
  上官小公子在家休息几日后,就按例去了学馆。她自己不知,整个凌州城都知道她被人绑走的事情,学馆更是如此。
  今日来的时候,班里那个座位上没有了苏青的身影,她托着下巴等着他,等了许久也没有人,反而看到一个陌生人坐在那个位子上。
  她忙走过去,提醒道:“这个位置有人的,你去别处。”
  孰料那人起身,单膝跪地,叩首行礼,吓得安阳忙避开,那人抬首,她看得入神,五官生得甚是精致,朱唇若丹,棱角分明。
  因她来得早,班里的同窗都未来,她这一跪,除去自己外也无人看见,她看得出这个人应该是陛下派遣而来的。她莫名理屈,那日让陛下立皇夫的话,好像伤了她的。
  她出神间,那人伏在地上,言道:“属下是陛下派来的,保护小殿下安危。”
  “起来吧,你叫什么?”安阳顿觉歉然,忙拉人起来。
  “属下乃是江北人,唤奕寒。”奕寒眸中一潭静水,并未因安阳扶她起来而有所欣喜。
  待她起来后,外面陆陆续续地有人进来了,二人做得很近,有人过来同安阳打招呼,笑道:“上官年,我以为你明日才会来,今日怎么过来了。”
  对于上官年三天两头的缺席,其他人都已经习惯了,安阳也随着笑了笑,“伤好了,自然就来了,今日明日有何区别?”
  同窗乃是户部侍郎之子,两家也算交好,他笑道:“今日考核,难道你不知吗?”
  每月月底都会考核,安阳一拍脑袋,瞥了奕寒一眼,苍白的脸上生出尴尬的笑意,“你会吗?”
  奕寒来时将安阳所学的内容都读了一遍,既然是伴读,自然不能太差,她点头道:“会!”
  安阳眉心愈发拧紧,坐在那里,新来的学的都比她好,一身淡青色衣袍,挠挠头,看着外面大好的景色,朝着奕寒勾了勾手,抬脚就走。
  就当我今日没有来吧。
  方才说话的那个少年一把拉住她的衣袍,眉目也是紧张,“上官年,你去哪儿?”
  安阳拨开他的手,微微翘起双唇,显露出清清浅浅的笑意,扬起下巴,调皮道:“我自然回府,我脖子那日伤了,方才又疼了,先生问起,就说我伤复发了。”
  “上官年,你又逃课,我不要垫底……”少年挥了挥手,眼见着安阳小跑着溜出去,不敢跟着她走,毕竟人家父亲是馆长。
  殊不知,安阳走了,新来的同学也走了,众人看不分明,只当那人上赶着巴结馆长的公子。
  上官年想走后门,可是最近加强了防卫,后门处有人把守,课间不准人出去。安阳绕了一圈,站在墙头下,想起那日陛下抱着她跃上屋顶之事,向奕寒招手:“你可能翻过去?”
  奕寒愣了愣,未料到这个小公子性子如此出挑,她点头上前揽着小公子的腰肢,瞬间就翻墙而过。
  安阳站在墙外,拍了拍身上衣衫,淡青色的衣衫显得她的皮肤很白,阳光下一照耀,似能看到肌肤下的筋脉,她比之其他闺阁小姐,确实活泼很多,至少翻墙头逃课,其他小姐是做不出来的。
  其实她更似一头猛兽,总不愿待在让自己受束缚的地方,总是挣脱而出。
  两人绕着学馆外面的路走了一圈,安阳颇觉意兴阑珊,装病也得有个装病的样子,把玩着手里莹润的玉佩,准备回府。
  弘文学馆前门同样溜出一人,绯红长袍,玉冠束发,神色清爽,一眼看到溜出来的安阳,上前将她拽上马车,桃花眼眸微微弯起,仿若盛满了一汪泉水,笑道:“我刚刚去找你,学生说你伤复发,回府去了,吓得我赶忙去侯府看你。谁知,你好端端地站在外面。”
  安阳心虚,自己确实没有进取之志,也不在意被九皇叔戳破,挑开帘子看着外面,浑不在意道:“这是去何处?”
  安墨白望过去,捕捉她眼中的心虚,微微挑了眼角,故作神秘道:“带你去好地方,开开眼界,去吗?”
  凌州城乃是帝都,繁华尽处,楼台亭阁,每处都是一景色,都会让人心之向往。
  马车停下后,乃是安阳不认识的街道,她下马后,观其周遭景色,只见门户大都紧闭,偶尔有敞开店门的,她怪道:“这是何处,我怎地从未来过?”
  安墨白见她原地打转,为她解惑道:“这是清棠街,最是凌州城繁华之处,且让人心神摇荡,乐不思蜀。”
  闻之清棠街,奕寒眉目跳了两下,似看瘟神一般看着安墨白,随后又敛下神色,垂首站在一旁。
  安墨白拉着她往一户走去,里面走出来几个小厮,看到中州王,忙为她带路,看着中州王身旁俊秀小郎君,笑道:“王爷来得真早,海棠姑娘还未起呢。”
  店内乃是露天的高台,旁边红幔绿旗,周遭无人,两侧有廊,往里看显得十分清幽。安阳看着半人高的台子只当是戏园,触及到小厮笑得扭曲的样子,不觉有些厌恶。
  了解此处形势后,安阳转身就走,面色怏怏不乐,“九皇叔,要听戏换一处罢,这里的香气我不太喜欢。”
  安墨白笑了一下,容色淡淡,将安阳拉了回来,回道:“急甚,看看再走。”
  走不得,安阳捂着鼻尖随着她往里走去,外面蹲着几个小厮,看着二人进去久久不出来,便有人飞快地跑去禀报丞相。
  瀛绰在府衙处理公务,听到小厮回报,蓦地停笔,沉吟了须臾,才道:“遣人秘密告知秦执事,再命人探听陛下反应,快去。”
  如此,言明,窥探圣意。
  中宫一位,让人垂涎已久,瀛氏族中亦有可婚配的儿郎,见到上官年这般初长成的青涩少年,确实有让人动心的欲望。
  陛下也是人,于宫中凄苦十数年,后又征战沙场,一人如今,难免会喜欢比她小的人,但是上官年非是意料中的人,且文博侯在朝中威望愈盛,若是其子入中宫,只怕又会出现上官族鼎盛之景。
  大周新立,上官一族并无半分功劳,何以在朝中占据一席之地,如此种种,让他怎能甘心。而现见陛下心系上官年,恐是因一人之故而荣耀满门。
  陛下这些年两相权衡,未曾出现偏颇之势,一旦中宫有主,保不齐会打破权衡。
  故此,他要先试探陛下心意,而上官年白日去青楼,心中惦念他人,必然会惹怒陛下的。
  作者有话要说:  无话可说。
  求评论啊啊啊啊。
  求收藏啊啊啊啊。
  月底了,求浇灌营养液啊。


第49章 
  瀛绰吩咐人进宫后; 接到探子回报后; 事关六部之事; 忙去找禁军大统领苏合。
  彼时苏合正在天牢审问那两名大汉; 接到属下通知,她慌忙走过去; 见到丞相后急行礼,言道:“不知丞相来此; 还望您见谅。”
  苏合虽非权臣; 手中却有兵权; 更是天子近臣,陛下行事前多问她的想法; 如此重要人物; 一声见谅已给足了瀛绰面子,瀛绰也不会傻的真和她计较,他口中言道:“大统领严重了; 只是来此相问,弘文馆一事可有眉目了?”
  安阳不过借着上官年的身份进入学馆; 真正论来; 安氏身份才是所有人在意的; 不过苏合并不想让瀛绰知道其中秘密,否则定会惹来大麻烦。
  因此,她否认道:“未曾。”
  苏合行事历来如此,不会两面迎合,瀛绰也未曾多想; 只将近日之事告诉她,“我今日见李大人魂不守舍,心生好奇,恐其行事错漏,便命人跟着,发现他近日与安氏人大有来往,苏大人查案不如多想一想。”
  瀛绰不知,苏合已经注意李佑了,见到他提醒,作大悟状,顺口谢道:“谢大人提醒,下官这就去安排。”
  东风吹得差不多了,他拂了拂官袍,面色带笑,“来时见到上次被人绑了的那个孩子与中州王站在清棠街,似是进店去玩了,我掀帘看了一眼,小公子眉清目秀,柔美如女子,似和您府上的幼弟走得很近,清棠街还是少去的好。”
  一番话,在于告诫苏大统领管好幼弟,凌州城内仍旧行奢靡之风,清棠街乃是烟花柳巷,旧楚时,常有世家子弟惯往那里去,大周开朝后,那里渐渐没落,但是随着政绩开明,那里又恢复往日之景。
  苏合听了半句,便已明白,苏青与上官年在学馆里形影不离,也不是秘密的事,丞相看到上官年,约莫着苏青也去了,故而随意提醒她。
  只是苏青已去了禁军,习兵法武艺,不再去学馆了。
  她行礼谢过后,瀛绰才转身离开天牢,她一人坐在刑堂内,敲着桌面,想着要不要将这件事禀告陛下。原想着小殿下记恨陛下,因此才会拒绝,可现在看来,人家心里压根就没有陛下这个人,只想着过自己的小日子。
  若让陛下知晓,只怕也无济于事,徒增陛下烦心。上官彧宠子出名,更不会去横加管束,不如去命人去寻上官衍,想来她会劝上一劝。
  遇到无人敢管的小魔头,也是让人头痛。
  *
  云殿内女帝召集朝臣商议朝事,过了一个时辰,大事禀完,女帝顺口提了世子作陪的人选,琼州与凌州城相距甚远,世子早些年来过凌州城,不欢而散,女帝并不想因着旧事再生是非。
  琼州人极其护短记仇,需得力的朝臣一路伴随,避开与安阳的碰面。
  闻及此事,朝臣都不敢露言,琼州世子脾气不好,几乎凌州人都知晓,谁愿意伺候他,一路伴随,任劳任怨,想想都是头疼。
  一时间,殿内无人答话。
  女帝也不恼,眼中弯出亲切的笑意,“世子虽说顽劣,并非是无理之人,你们谁愿意往?”
  瀛绰有些分神,只是看着陛下情绪尚可,想来陛下接见这些朝臣,商议大事,未曾听到消息,他出列言道:“此乃鸿胪寺之职,不如交由鸿胪寺卿。”
  点名的鸿胪寺卿乃是一中年男子,闻言立即反驳:“鸿胪寺管外邦之事,琼州并非外邦,何以归臣。”
  丞相乃是百官之首,他的提议若无陛下否认,便可直接下令,但鸿胪寺卿竟出言反驳让他恼怒,回身看着他,言道:“鸿胪寺之责,并非专属外邦,旧例可寻,接待琼州世子便是你们,又来反驳,尔等莫不是失职。”
  旧例便是意指旧楚时,鸿胪寺接待世子之事了。
  旧楚与大周,朝廷体质未曾改变,只是国号已换,众人不知二人谁在理,俱都不再言。
  文博侯见二人争执,出列言道:“此乃大周,并非旧楚,陛下仁德,岂可比之旧楚无仁义可言的君主。”
  本是忠义之言,但在瀛绰耳中,有意与他作对,他觉得此人可恶,但旧楚乃是朝堂禁忌,他只好解释道:“侯爷误会了,我并非指旧楚。”
  他言语缓上半分,此番争执算是缓和下来,奕清欢看着下面的场景,并未开口呵斥,这些小事她并不在意,只要符合她自己的所想就成。
  她微微侧身看着角落里的上官衍,示意他走近,笑着道:“朕记得你去过琼州,同龄人在一起总是意气相投,不如爱卿可愿接此差事。”
  上官衍是今科榜首,初出茅庐的小辈,前辈不愿意争的差事就这样落到他的身上,他有些明白女帝的用意,差事若办好了,自能往上升,安阳那里也可照顾一二。
  如此想来,岂有不允,他欣然领旨。
  大小事务商议结束后,朝臣都悉数出宫,上官衍跟着父亲一起出宫,在正阳门外,小厮疾步走过来,在他耳边低语几句。
  上官衍的眉梢蹙了一下,将小厮轻轻拉至一侧,问道:“侯爷可知晓?”
  小厮摇首,“不敢告诉侯爷,小公子进去约莫有半日了。”
  他走至马车旁,掀开车帘,直接将此事严明,文博侯神色变了变,想起第一次见安阳的情景,行事稳妥,就连行走的脚步都踏得比常人更稳,眼中透着历练,他作为父亲,骨子里疼她爱她,却只想她高兴,然而安阳并未露出这般的情绪。
  自从再见后,安阳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