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大宋女汉子 >

第46章

大宋女汉子-第46章

小说: 大宋女汉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石头道好,先就带着喜家人去看傀儡戏,也就是后世的木偶戏,只是这傀儡戏也分成好几种,有杖头傀儡,药发傀儡,还有悬丝傀儡。
  悬丝傀儡吸引了喜家众人,这就是后世的提线木偶戏,刘氏和齐氏哪见过如此生动有趣且又精致的提线木偶,看见就挪不动步子了,更别说两个小孩儿了,眼睛盯着那挥动手脚的小木偶都不转了。
  顺娘见状,知道老娘和嫂子以及两个孩子喜欢,便就掏了钱买了几个座,一家人坐下来看了一出这个悬丝傀儡戏。
  听完一出悬丝傀儡戏,刘氏等人还意犹未尽,还想看,还是石头说话了,说还有好多好看的赶紧去看吧,否则到黑了也看不完。
  刘氏和齐氏听了,这才恋恋不舍地站了起来,跟在石头身后去看他嘴巴里的那些好看的东西了。
  接下来他们又去看了小儿相扑,皮影戏,弄虫蚁,说诨话,叫果子等。
  至于那些讲史说书歌舞杂技,石头并没有带着喜家人去看,估计这跟他是个半大孩子有关,他喜欢看的那些都是比较生动有趣的,而且很幽默,容易逗人笑的表演。
  特别是那个说诨话,就相当于现在的诙谐说唱,很得普通百姓的喜欢,很多人边听边笑,笑得流眼泪,笑得肚子疼。
  刘氏和齐氏尤其喜欢这个,连着看了三出,石头催了又催,她们才站起来,跟旁边的许多人一样,她们也笑得够呛。顺娘呢,当然比她们笑点高,然而她也笑了好几次,觉得这诙谐说唱真不错。然而对于可成和慧儿这两个小孩子来说,他们也就是看个热闹,听不懂台上的说浑话的演员说唱的内容,他们只是见到大人笑就跟着笑而已。
  真正得他们喜欢的还是象弄虫蚁逗鸟这一类的节目,还有那个叫果子也挺招他们待见。
  所谓的叫果子跟后世的口技有点儿类似,在台上表演的人把市场里面各样的叫卖声学得惟妙惟肖,会让观看的人犹如在市井之中行走之感,耳中都是市井之中做各种买卖的人的叫卖声,也十分引人驻足。
  把这些看完,顺娘发现不知不觉已经日头西坠,可他们一家人还没有把这桑家瓦子走到三分之一呢,现在她才想起了石头跟她说过的,一旦常人进入瓦子,从早到晚,眨眼就过的话。
  看来只有以后有空再带家里人来了,此时顺娘觉得肚子也饿了,光顾着看这样那样的稀奇,都忘了此行进汴梁城还要带着家人吃些好吃的东西了。
  于是,顺娘就让石头带着一家人去吃一吃这瓦子里面好吃不贵又稀奇的东西,相当于后世的那些小吃。
  “跟我来,我带你们去吃新奇好吃不贵的吃食。”石头在前雄赳赳气昂昂地引路。
  他带着顺娘等人到了一处有几十家吃食摊子的地方,找了一张桌子坐下,即刻就有伙计上来擦了桌子,问他们要吃些什么,石头就开始爆豆子一样点东西,顺娘一听,怕是点了十几样。
  刘氏听了便说点这么多作甚,多花钱。
  石头嘻嘻笑说,这十几样东西,摊到每个人头上不过二十文钱,又好吃又便宜还能管饱,他问顺娘:“喜二哥,每人二十文钱你出得起吧?”
  顺娘笑着说没问题,今日进城就是带着家人来吃喝玩乐的,当然要尽兴才好。
  每个人平均二十文,这里加上石头,可成也不过一百文钱,顺娘当然觉得出得起,再说了,她觉得辛勤劳动,就是为了让一家人也能有享受生活的时候,而此时就是。
  不一会儿那伙计果然给顺娘等人端来了十好几样东西,都用漂亮的碗碟装着,这些碗碟不似喜家人寻常吃饭的那些碗碟大,可是胜在精致好看。碗碟里面有各种吃食,顺娘粗粗一看,大半她认得,比如水晶脍,灌肠,抹脏,果木翘羹,糍糕,团子,和菜饼,水饭……还有一些她认不得,然而一桌子花花绿绿的吃食很吸引人眼球,让人食指大动。并且这十几样吃食的量,粗粗一看,也够他们这几个人吃了。
  搓了搓手,顺娘拿起筷子招呼大家开动,放开肚皮吃,吃饱,不够,让石头再点。
  在顺娘带头之下,刘氏,齐氏,石头,可成都拿起筷子大快朵颐起来,齐氏不时夹一些糕点和肉给慧儿吃,慧儿小,吃不了多少,然而美食入口,还是让她高兴地在她娘的膝头直蹦,两只小手要去抓她娘筷子上夹起来的食物。齐氏极有耐心地哄着她,先把她喂了,自己才夹东西吃。
  小半个时辰之后,桌上的美食被顺娘等人一扫光,顺娘问大家还想吃什么不,众人皆摇头,说够了。
  石头摸着他的肚子说吃撑了,晚饭都不用吃了,他爹知道又要高兴省下了一碗粥几个饼了。
  顺娘叫伙计过来付账,果真只花了一百一十文钱,平均到每个人头上也就是二十文出头的样子。
  “这里的吃食真不错,又便宜又好吃,量也不少,咱们下次还来。”顺娘付完了钱站起来,把可成抱起来道。
  石头赶忙接话:“记得带上我啊,喜二哥!”
  顺娘:“少不了你,放一万个心。这天儿也不早了,我们这就要回了,你这半篮子果子没卖完咋办?”
  石头说:“顶多被我爹说几句,明日再卖,这要过节了,果子好卖。”
  顺娘就告诉他估计等不到过节,石头就要跟自己一起去送豆芽了,到时候他要记住那些脚店在哪里,要多少货,两人分开行动,不然那九十多家店要的豆芽在晌午之前送不完。说到这里,顺娘觉得怕还是要提前两天带着石头去看一看那些店在哪里,以及教会他认识数字,否则临到头一定会出差错。
  “这样,你明日就别卖果子了,回去与你爹说一说,你跟我干活了,那工钱还是按照你说的给你。”
  “明日就算是正经跟着喜二哥干活了么?”
  “是,明日辰时左右,你就到宋家正店门口等我,我交了货给宋娘子,就带你去看一看那些要种生的脚店都在哪里。
  “好!”
  一心人出了桑家瓦子,石头提着他的半篮子果子欣然回家去,顺娘则是扶着老娘和嫂子上了牛车,等她们坐稳了,又把可成抱上车,跟自己并排坐在前面。
  她挥动鞭子,赶着牛车出汴梁城,回杨柳镇去。
  暮色四合,通往杨柳镇的路旁的田野树木都被镀上了一层橘色,连一向爱唠叨的刘氏此时也闭着嘴,沉默着欣赏这秋日傍晚的美景了。
  只有可成叽叽喳喳地不时跟顺娘说话,让她教自己赶牛车。
  到了杨柳镇家门跟前,顺娘先跳下车,扶着老娘和嫂子下车,又把她们买的东西拿下来,看着她们开了门进屋去,这才重新跳上车,把车赶去谢家的后院。院子里的伙计听见他喊开门,就把后院门打开了,顺娘把车子赶进去,然后卸了车,把牛赶进牛圈去,抱了些草料来喂它,还给它提去了半桶水。
  伺候牛吃了喝了,顺娘这才去井台边打水洗手,正洗着呢,旁边走过来一个人,问她吃饭没,若是没吃的话,谢家正要开饭,她爹请他去喝酒。
  顺娘不用抬起头看是谁,听声音已经听出来了是小辣椒。
  那一天谢二娘在喜家那边帮忙,只是因为觉得莫名尴尬,顺娘就说出了那种听起来像是赶人走的话,后面她自己想起这件事情,也是觉得自己不对,说话太冲了。
  自从那件事情之后,往常都喜欢到喜家串门儿,跟嫂子聊天的小辣椒都没去过喜家,顺娘想她一定是生气了。
  今天自己回了家,尽管在汴梁城里已经吃过东西了,晚饭显然是不用吃了,但此刻听到了小辣椒的邀请,顺娘却莫名不想拒绝她。
  直起身来,她甩着手上的水,含笑对她说自己可以去坐一坐,顺便把她爹娘要自己从汴梁城里捎带的东西拿给他们。
  “汴梁城里捎带的东西?”谢二娘一听就皱起了眉轻声道。
  顺娘点点头,说:“就是你爹让我帮着捎带的樊楼出的新酒,还有你娘让我帮买的胭脂水粉。你等着,我去拿过来。”
  说完,她走到卸下的车子跟前,把那两瓶酒和包在一起的胭脂水粉拿了过来,向谢二娘道:“走罢。我拿去给你爹娘。”
  谢二娘道好,领着顺娘上楼去,心中却在嘀咕,她爹下晌不是赶车进城了么,这才回来不久,怎么他自己不去买东西,非得让人家喜二郎捎带呢。
  不过,这些都不是她考虑的重点,而是……
  今日她看到喜二郎对自己笑了,说话也挺和气,看来那日自己真是多想了,人家喜二郎并没有讨厌自己的意思,只是不太会说话罢了。这么一想,她的心里立时甜滋滋的,唇角也翘起了一个轻柔的弧度。
  顺娘跟在谢二娘身后,哪想到前面那个小丫头一会儿功夫已经转嗔作喜了,心里面郁积了两天的闷气因为自己肯稍微善待她已然消散无踪了。
  见到谢乙夫妻时,顺娘把那两瓶子酒和胭脂水粉递了上去,并说了下这些东西都是在哪里买的,价钱多少。
  吴氏接了东西放到桌上,让顺娘陪着谢乙喝两杯,自己去给顺娘拿钱。
  顺娘并没有惺惺作态地说什么不要钱的话,只是点点头,在谢乙旁边的一根条凳上坐下,她知道只要上楼来见了谢乙,他只要在吃饭,要是不喝几杯酒是走不脱的,索性就也坐下来,跟谢乙说自己陪他吃三杯酒就要回去,晚上还要泡发豆子。
  谢乙说行啊,亲自给顺娘斟酒,两人拿小碗喝酒,一面说些闲话。
  吴氏去取了六百文钱来交给顺娘,并说了麻烦她的话,顺娘摆手,说这是举手之劳而已,她还跟谢乙说起今日带着家里人去桑家瓦子玩了,那里面玩的吃的都多,真是一个好耍的去处。
  谢乙听了告诉顺娘,汴梁城里的几个有名的瓦子谢家人都逛遍了,又告诉顺娘哪家瓦子有些什么有名的艺人表演什么剧目,哪家瓦子什么最好吃等等。
  吴氏和谢二娘带着谢三郎在一边的小桌子上吃饭,谢二娘竖着耳朵听顺娘说桑家瓦子里面那些吃的玩的,竟然觉得她已经逛腻的桑家瓦子那么好玩。从小到大,她爹每年总要带着家里的孩子和娘子去汴梁城里的瓦子玩好几次,所以,这十多年下来,谢二娘已经把汴梁城里的瓦子逛遍了,那些瓦子里面表演的节目和吃食已经对她没什么吸引力了。
  她想,要是自己有一天能够跟喜二郎一起去逛瓦子,自己也一定会感同身受,与他一样觉得好玩吧。
  想到这里,她忽然觉得耳根发烫,赶忙敛了神思,认真吃起饭来。
  顺娘陪着谢乙坐了约莫小半个时辰,捧着谢乙喝了三碗酒,这才辞了谢家人下楼回家。
  等他下了楼,脚步声在楼梯上听不见了,谢二娘搁下碗,问谢乙:“爹,你今日下晌不是进城了么,怎的不自己买酒和胭脂水粉,非叫人家喜二郎带?”
  谢乙:“你小娃儿家不该问的别问,我进城是去办正事的,哪有空闲去买东西。再说了,咱家给了喜二郎那小子多少方便,他替咱们捎带个东西又算什么。”
  “……”谢二娘望着已经有些醉意的爹,不晓得该说什么好了。
  还是吴氏转移了话题,把那包着胭脂水粉的小包袱打开了,从里头拿出几个匣子来,然后打开匣子看了看里面的东西,又闻了闻,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对谢二娘道:“二娘,你瞧,这货色挺好,喜二郎还挺会买胭脂水粉。”
  谢二娘也拿起一匣子胭脂打开来看,只见胭脂颜色鲜艳,香味儿扑鼻,果真不错。而那一匣子粉也是雪白细腻,味道芬芳。
  她把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儿拿起回房去,对着镜台上的镜子抹了些粉,又擦了些胭脂在唇上和腮上,看着镜子里面在烛火摇曳中显得十分娇美的容颜,异常满意。
  谢二娘只用了一点点儿水粉和胭脂,然后郑重地收了起来,放到了镜台下面的小抽屉里面,心里美滋滋的。
  吴氏在女儿回房之后,这才坐到了谢乙旁边,陪着他一起喝酒吃菜,又跟他低声说起了陆全的应承:“也不晓得陆二郎啥时候才能把他应承的事情办了……”
  谢乙道:“陆二郎说了,这忙他可以帮咱们,但他也要咱们以后帮他的忙,凑合他跟喜二郎的寡嫂一起。”
  吴氏问:“你答应了?”
  谢乙:“答应了,陆二郎如今跟在韩太尉的幼子韩衙内身边奉承,那韩衙内最喜踢蹴鞠,陆二郎的蹴鞠踢得好,甚受韩衙内喜欢。”
  不等吴氏继续问,谢乙又说这个韩衙内还有个喜好,就是喜欢美人儿。只要陆二郎引着韩衙内去了宋家正店,见了宋玉姐,那韩衙内一定挪不动脚。故而,喜二郎这下子是没戏唱了,他就算对那宋玉姐有心,宋玉姐对喜二郎也有意,他们也不敢往韩衙内眼里扎针在一起。
  吴氏接着问谢乙这个韩衙内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