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大宋女汉子 >

第3章

大宋女汉子-第3章

小说: 大宋女汉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玉姐看到她担着柴提着鱼从自家酒店门口过,就点手叫她进去,笑盈盈地跟她说了会儿话之后,便叫后面的伙计来拿走了她的柴和鱼,还大方地给了她三百文钱。顺娘知道,自己的柴和鱼只值得二百七八十文左右,可宋玉姐多给了自己二三十文,所以,当时她就说多给了,不需要那么多。宋玉姐却笑着对她说,多出来的钱给她买果子吃,石头当时就在她身边,于是她花了十文钱买了三个,一个给宋玉姐,一个给石头,另一个自己吃。石头说顺娘买自己的果子给自己吃可真新鲜,意思说她有点儿犯傻,顺娘笑笑,说这都是托了宋玉姐的福,石头才能既卖了果子还能吃着自己的果子。石头听了,就向宋玉姐躬身道谢。
  宋玉姐咬着多汁儿的梨子,看着顺娘笑,眼睛亮晶晶的。
  从宋家正店出来,石头挤眉弄眼低声对顺娘说:“宋玉姐看上你了,你知道不,以后你的柴和鱼都不愁卖了,还能卖好价钱,说不定不久你也能上宋家正店的楼上去……”
  顺娘听了,就给了石头狠狠一肘子,说他尽胡说,小心烂舌头。
  石头急了,告诉她说,宋玉姐不招赘男人上门儿,不过是贪鲜而已,像她这样的清俊后生宋玉姐最喜欢悄悄兜揽,等到跟顺娘熟了,定是要勾引她的。
  顺娘虽然嘴巴里说不相信,但心里还是有点儿想法。
  此刻在黑暗中,她躺在床上,想起石头的话,又想起宋玉姐吃梨时,看自己的眼神,心竟然咚咚乱跳起来。
  她暗想,一定是自己的男子打扮引起了宋玉姐的兴趣,然而宋玉姐不知道的是,换了芯子的顺娘是喜欢女人的,她在穿前还有个女朋友呢,两个人之间如胶似漆的,该做不该做的都已经做过了。食髓知味,成为喜顺娘两个多月了,她在这一刻,突然有点儿渴望女人了。宋玉姐那桃花眼,高高隆起的胸脯,水蛇腰,以及稍微靠近些,一阵阵扑过来的脂粉味儿,都让她的心不安分起来。
  顺娘越想越口干舌燥,只觉使劲儿扇着扇子,也不能让自己凉快下来。
  她翻身坐起来,觉得屋里闷热难忍,下床,摸到草鞋,趿着,慢慢走到外面堂屋去,开了堂屋的门,借着些微月光,走到堂屋的桌边,倒了好几碗凉茶猛灌。
  凉茶入口,她的躁热感才降低了些。
  她呼出一口气,忽然听到东屋里有响动,有人走了出来,不用回头,她也知道是她嫂子。
  果然,下一刻只听她嫂子在她身后轻声问:“是叔叔吗?怎么恁晚还不睡。”
  顺娘回头低声告诉她自己下午睡了,睡不着,觉得热出来喝水纳凉,又说自己吵着了嫂子,让她不用管自己,回去睡吧。
  齐氏道:“奴家才把二娘哄睡着,听到响动,不放心就出来看一看。屋里热,奴家也睡不着,不如陪你坐一坐再回去睡。”
  顺娘说也好,便拿了一根条凳出去,放在院子里,跟齐氏并肩坐在条凳上。
  院子里果然比屋子里凉快得多,夜风送爽,她跟齐氏一边低声说话,一边间或扇一下扇子,赶走身边的蚊子。
  齐氏说得最多的就是顺娘大哥活着的时候的事情,顺娘默默地听着,听到最后,她试探着问齐氏:“嫂嫂,你想过改嫁吗?”


第4章 大好人
  “改……嫁……”齐氏被顺娘的话唬了一大跳,呢喃着,几乎坐不稳,差点儿滑下条凳去。
  顺娘忙伸手,拉住她胳膊,才让她坐稳了。
  只听齐氏随后望着她哽咽道:“叔叔,你这是嫌弃奴家了么,嫌弃奴家是个拖累,还有大郎和二娘……”
  “不!不!我绝对没有,绝没有这个意思!”顺娘赶忙摆着手说,她也是没有想到自己出于关心对齐氏说的话,却招来了她这样大的反应。
  齐氏泫然欲泣问:“那你为何这么说?”
  顺娘这才想到自己刚才是从一千年以后的人的思维考虑问题,那就是想到嫂子才十九岁,还那么年轻,她也是需要人陪的,不应该只为儿女活着,所以才说出来了改嫁的话。尽管在此时的宋代,朱熹那个提倡理学的伪君子还没有出生,妇人们改嫁并不是大不得了的事情,但是由自己这个小姑子说来,就显得自己嫌弃她跟两个孩子拖累自己一样。
  “嫂嫂,我,我真是觉着你素日劳累,况且还这样年轻,若是你有改嫁的意思,我愿意帮你。”顺娘道,语气十分真诚。
  “你这是在帮我么?叔叔,奴家觉着你病了起来,真是变了个人,虽然聪慧了许多,可这会儿说这些话,却有些缺心眼儿了。”齐氏嗔道。
  “……”
  齐氏停了停低下头幽幽地说:“奴家不觉着累,比以前在喜家庄,又是下地,又要顾着家里的孩儿,松快多了,倒是叔叔,干的都是男子的活儿,你才累,这一个家的担子都让你来担着……”
  “嫂嫂不是叫我叔叔吗,既然我是喜家二郎,这个家当然由我来养。”顺娘轻松地调侃道,原本抓握住齐氏胳膊的一只手滑下去握住她放在条凳上的手,安慰似地握了一下,“而且我不知道多喜欢可成和慧儿,怎么会嫌弃他们是拖累,还有嫂嫂,既是你不想改嫁,那我会养嫂嫂一辈子。”
  齐氏抖了一下,心头巨震,不可置信地抬起头来,重新看向顺娘,张着嘴,唇瓣儿抖着,好半边才断续道:“叔叔……你说得都是真的么?”
  顺娘笃定地点头:“是真的,字字肺腑之言,若是有一日,嫂嫂又想改嫁了,我也不会拦着,嫂嫂尽可以去。”
  齐氏眼中滚下泪珠儿,感动得无以复加,好半天呜咽着说:“叔叔是大好人,可是就像娘说的,你也十七了,至多再拖两三年,也要嫁人的。”
  顺娘看着齐氏落泪,映着莹莹月色,分外晶莹,她黑油油的发散披在肩头,衬得她的鹅蛋脸似乎又小了一圈,楚楚可怜的样子,心下莫名动了一下。
  于是,她抬起另一只手的衣袖,替她拭泪,温声道:“嫂嫂,我不会嫁人的,不是说了要养着你还有可成和慧儿么。”
  齐氏缩了缩头,黑夜中,她因为顺娘的这种举动而脸发烫,但顺娘看不到。
  顺娘说的话是那么的甜,齐氏竟觉着这一辈子都没有听过这样好听的话,即便这只是安慰自己的谎言,她也觉得好听至极。一个女子怎么可能不嫁人,齐氏不相信。自打顺娘扮成男子样子,出门砍柴养家糊口以来,齐氏仿佛看见了已经死去的丈夫,慢慢地,她把一颗心就放到了顺娘身上。齐氏自知自己这样很可笑,而且这种心思还很龌龊,可是她管不住自己。只要顺娘扮成男子一天,在这个家中进进出出,她就绝对不会想要改嫁,她多希望真得像顺娘说的那样,顺娘不嫁人,那她就可以一辈子哪儿都不去,就在顺娘身边,看着她,带着两个孩儿长大,已经足够……
  可这真得能够成真吗?
  “叔叔,只是拿话来安慰奴家罢了,叔叔的好意奴家心领了。”齐氏一只手扯着自己的衣角说。
  顺娘告诉她自己说得是真的,她真不打算嫁人。
  齐氏就问她,她不嫁,难不成还想招赘一个女婿上门儿。
  顺娘笑:“你看我这样,能招赘一个女婿上门儿么?”
  齐氏问:“难不成叔叔还想娶一个媳妇儿?”
  顺娘:“说不定。”
  齐氏就说那怎么行,顺娘是女子之身,尽管扮作男子,可要真娶了媳妇儿,那就是欺骗人家小娘子,被揭穿了,可了不得。
  顺娘心说,嫂子这就是孤陋寡闻了,孰不知这世上还有喜欢女子的小娘子呢,不定还真有人愿意嫁给自己,进喜家的门儿。但此时,她可不想说出这个,怕吓着嫂子,平添许多烦恼。
  她带着笑道:“嫂嫂,嫁人也好,招赘也好,还是聚个媳妇也好,这都是以后的事情,还远着呢。现目前而今下,还是想着怎么把日子过好,多挣些钱,才是正经事哩。”
  “叔叔说得是,是奴家想多了。跟叔叔说了这一晚上的话,奴家心里敞亮多了。”
  “不早了,你看月上中天了,咱们回去吧。”
  “好,叔叔明日还要砍柴钓鱼呢,是该回去歇着了。”
  两人遂站起来,顺娘提着条凳,齐氏在前,进了屋,关了门,各自回屋去歇下不提。
  一夜无话。
  次日天蒙蒙亮,顺娘就起来了,拿上绳索,腰间别着斧子,手里拿着当成扁担的儿臂粗的木棒子,她往杨柳镇东北方向的大山里去。山上林木繁密,她熟门熟路地找到了一片小树林,抡起斧子砍伐起来。她专挑那些碗口粗细的树砍,三两下砍倒一棵,再斫去枝条,最后咔擦咔擦把枝干部分给砍成几截。往往一棵碗口大的树砍下来,拿绳子一捆,就够一担柴了。
  她担着柴回家去,在半山腰上,往下眺望,远远看到杨柳镇家家户户沐浴在金色的晨光中,袅袅炊烟渐次从各家各户的烟囱里冒出来,想是各家都在做早饭了。托当今皇帝的福,世道太平,只要勤劳肯干的百姓都能吃上一口饭,于是家家户户都开始一日做三顿饭。
  顺娘担着柴到家的时候,齐氏已经烧好了小米粥,摆好了一碟子腌菜,正等着她回来一家人一起吃早饭呢。
  院子里,刘氏在喂鸡,可成追撵着一条小花狗跑,慧儿被她娘背在背上,正在吃手指。
  “叔叔回来了啊!”老远,齐氏见到顺娘就笑着迎过来了。看得出来,她今日心情很不错,精神焕发的样子。
  顺娘嗯一声,直接把柴火放到院子西边,靠篱笆墙的地方,把绳子给解了,将木柴摊开。这新砍斫回来的柴火她都会摊开来晒一晒,隔几日再挑去汴梁城里卖。现在是夏天,日头毒,晒上几天,柴火就干了,拿去城里,人家买柴火的人看她的柴干燥,就肯买她的柴。
  将柴火摊开放好之后,齐氏已经替顺娘端来了一盆子凉水,里面放着一块巾帕。
  顺娘对着她笑一笑,拧了帕子洗了脸,齐氏端走木盆,让顺娘进去歇着吃早饭,小米粥已经盛好放桌子上了。
  同往常一样,顺娘喝罢两碗粥,便又拿着绳子,腰间别着斧子,手里拿着木棒子再次上山去,她需要还砍下一担柴,挑着回来,这砍柴的活儿才算做完了。
  所以,等到她再次砍了柴下山回家时,杨柳镇各家各户的屋子上又升起了袅袅炊烟,这是到了做中午饭的时间了。
  于是,一上午功夫,顺娘就砍了两天要卖的柴火。天气好,天天两担柴,下雨天也不愁,照常可以拿油布遮了柴进城去卖,一天都不会耽搁挣钱,况且还能有剩,喜家柴房里的柴火就越堆越多。
  中午吃完晌午饭,她歇一会儿,便又到了下午出去钓鱼的时间。她戴着顶遮阳的斗笠,腰间挎着鱼篓子,鱼篓子里面装着她拿芭蕉叶包了的两大包鱼食以及一小包饵料,手里拿着一根钓竿往她平日砍柴的大山下的河边走。杨柳镇东北方向的大山叫做柳山,大概是因为山下有很多柳树的原因,在柳山脚下有一条弯弯曲曲的河,水势平缓,顺着柳山往西南方向流去。
  顺娘最喜欢河边那垂柳繁密的地方,并且喜欢带着弧度的河岸,她喜欢在这两者兼备的地方下窝子钓大鲤鱼。
  她沿着河岸走着,终于挑到了一个具备以上两种条件的地方,一个向内凹的湾子,河水流过的时候在此打着旋儿往前,还有就是岸边一棵大柳树,长长的枝叶几乎垂到了河面上,硕大的树冠在河上投下浓绿的树荫。在炎炎夏日,这种地方是鲤鱼很喜欢呆着的地方。顺娘放下钓竿和鱼篓,从鱼篓里面把芭蕉叶包着的她加了麻油调制好的鱼食拿出来,捏成婴儿拳头大小,密集地撒下一层,然后又拿出来一包用黄酒浸泡过的煮熟的小麦,密密地撒下第二层。
  接下来,她只要在树荫下靠着柳树歇息一会儿,等半把个时辰,就可以手持钓竿,把加了黏黏的糯米的清香味的鱼食挂在鱼钩上钓鱼了。今天她打算多钓几尾,放在鱼篓里,浸在河水里养着,藏在河边一个隐秘的地方,明儿一早来拿了鱼进城去卖,若是有小些的,就拿回去今晚让嫂子熬鱼汤,一家人改善下生活。
  鸣蝉在头顶的柳树上聒噪,河面蒸腾出一阵阵热气,幸亏不时有河风拂过,让暑气消散一些。
  顺娘斜倚在身后的老柳树上,两手枕在脑后,嘴里叼着一根狗尾巴草,一会儿闭眼假寐,一会儿睁眼四处看一看,打发无聊的时间,等着可以下钓竿的时候来到。
  眼看就到了可以下钓竿的时间,她站起来,拿起搁在一边的钓竿,正打算甩下鱼线,却听到不远处一声挺大的扑通的响声。
  听到响声,顺娘恼怒,心想是谁捣乱,想要惊走自己面前鱼窝里的鱼。
  她立即循着声音转头去看,发现在离自己二三十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