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大宋女汉子 >

第202章

大宋女汉子-第202章

小说: 大宋女汉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位娘子,本店的甜豆腐脑两文钱一碗,你要几碗?”店内的帮工申氏问站在摊子跟前戴着帷帽的齐氏。
  “……两碗……”她小小声道,眼睛盯着店内那个背对着自己忙碌的妇人不转眼。
  忙碌的妇人忽然身体一震,然而却未回头,继续忙着手上的活儿。
  待到齐氏买了两碗豆腐脑离去之后,她才回头,小街上人流熙攘,方才来买豆腐脑的女人已经消失在人流之中。
  她收回视线,看到梁家豆腐店的布招被四月的和煦春风吹起,柳絮翻卷着,掠过布招,飞上碧空。
  运河之上,喜家人站在船头,说说笑笑,春风拂面,众人各个都觉惬意至极,就连多日未笑的齐氏也弯起了唇角。


正文完结(2017年4月2日)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一本的正文就到此完结了,谢谢各位亲们追文至此。谢谢给我投雷灌溉营养液留评以及默默订阅正版支持我的小天使们。
  接下来会写一些番外,满足一些亲提出来的想要看的。我会在番外上标明CP,感兴趣的亲才看。
  最后求一个作收,还有下一本《大明女土豪》的预收,没有收藏的亲们进入作者专栏就可以了,不胜感谢,么扎!下一本的开文时间请留意文案。


第151章 番外一
  四月; 杭州郊外一处庄园中。
  谢二娘牵着一头驴子带动石磨,齐氏往磨眼里面添进去泡发好的黄豆,石磨转动,乳白的豆浆顺着磨槽汇成涓涓细流汩汩流下,流进石磨下方的木桶里。
  刘氏在一旁坐着; 由杏儿陪着剥蚕豆; 一会儿跟谢二娘和齐氏说笑两句; 一会儿又招呼拿着一根竹竿打杏子的明萱别那么大劲儿; 笑得别那么大声,简直一点儿都不像个小娘子,倒像个小郎君。
  转眼,看到斯斯文文提着一个篮子接着明萱打下来的杏子的慧儿; 她就要赞她两句; 说她文静娴雅; 像个大家闺秀。
  齐氏听了却对谢二娘说,她好生羡慕明萱爱笑爱闹,像个假小子一样; 不像自己的女儿慧儿太文静了。
  谢二娘一听,却摇头撇嘴,说自己才羡慕嫂子的女儿斯文娴静呢; 一看就讨人喜欢,不像自己的女儿像个皮猴似的。她还说,二丑长成这样都是顺娘给惯的,这么闹腾; 将来要当老姑娘嫁不出去。
  齐氏微微笑,说:“不嫁就娶,或是招赘,我看比嫁出去好,这亲娘和婆婆到底不一样……”
  谢二娘低声接话:“这话官人说过多少次了,哎,随她吧。”
  两人说话间已经将泡发的三斤豆子磨完了,那边厢,明萱也打了不少杏子下来,慧儿接了一篮子。
  明萱扔了手里的竹竿,拍拍两手,走到慧儿跟前一伸手就去拿了两个黄澄澄的杏子出来,在衣服上擦一擦,咔擦就咬了一口。慧儿阻止不及,就说明萱这手也不洗,杏子也不洗,抓着就吃,万一吃坏肚子怎么办。
  “二姐,我爹常说一句话,不干不净吃了不生毛病,故而,你说要吃坏肚子我是不信的。而且呀,我跟你讲,这杏子不洗入口味道更佳,要不你咬一口试一试,我保证比你洗了吃更好吃。”明萱嘻嘻笑着,把手里咬了一口的杏子往慧儿嘴边递。
  慧儿蹙了蹙眉,偏过头去表示自己不信明萱的话,也不吃。
  “哼,不吃算了,我给我娘吃。”明萱毫不介意转身往谢二娘身边走,走到跟前,把手里捏着的另一个没咬的杏子往她口中塞,一边讨好似地说,“娘,你吃一吃这杏子,果然百年老树结的杏子就是好吃,比咱们这个时节在汴梁城里买的杏子好吃。”
  谢二娘虽然也有些嫌弃女儿不洗手也不洗杏子张口就咬,伸手就来喂自己。
  可她喜欢女儿的这份儿孝心,便赏脸张嘴咬了一口明萱塞到自己嘴里的杏子,然后说这杏子的味道果然好。
  “对了,二丑,你去西面溪边叫你爹回来,也不晓得她钓了几尾鱼了。”
  “今日晌午吃鱼豆腐么?”
  “是啊,我跟你大伯母这豆子都磨好浆了,一会儿就点豆腐,你去叫她回来。”
  “好,我这就去。”
  明萱说完又去慧儿提着的篮子里面抓了几个杏子说这些要带给她“爹”吃。
  看她蹦蹦跳跳地径直出了二门,谢二娘这才和齐氏一起合力把满满一桶乳白色的豆浆提进厨房里去。
  仆妇廖氏早已经把大铁锅刷干净,齐氏用木瓢把豆浆舀入锅中,廖氏就烧起火来。
  谢二娘出去到井台边提了一桶水上来去冲洗石磨,恰逢庄头张七郎的娘子骆氏进来,她一看到就忙上去要抢过谢二娘手里的木瓢帮忙,还说谢娘子怎么能干这样的活儿呢。这样的活儿不是该让家里面的婢女做吗?
  一边说一边看向坐在刘氏身边剥蚕豆的杏儿。
  喜家搬来杭州郊外的这处庄园不过半个月,庄头张七郎受喜家所雇,管理着庄园外的两百多亩田地,这个骆氏就也常上喜家来讨好喜家的主家娘子谢二娘,顺手带些蔬菜或者野菜来孝敬。
  她这一次过来就是带了一大把香椿芽,让谢二娘拿去做凉拌豆腐或者炒鸡蛋吃。
  在骆氏眼中,喜家算得上有钱人,因为不是谁都可以在杭州郊外置下二百多亩地,还修了个三进的大宅子的。
  可让她疑惑的是,这样的有钱人家的主家娘子还要自己干活,都没有成群结队的奴婢使唤,跟别的有钱人不一样。
  她算了下,这个喜家的宅子里面,平常供喜家人使唤的只有六个人,三个男子,三个女子。
  三个女子里面,最小年纪的就是那个叫杏儿的了,大约二十出头,另外两个仆妇都在三十开外。
  听见骆氏如此说,杏儿不满地瞟了她一眼,嫌她有点儿多管闲事。
  谢二娘呢则是好心地告诉她,自己愿意干点儿活儿,不然整日家闲坐着非得生病。
  骆氏笑着点头奉承说是,然而很快就说要是有个小丫头帮衬着,也不必事必躬亲的,比如说,方才她碰到了跑出去的谢二娘的女儿明萱。明萱说她要去叫她爹回家吃饭,其实这样的事情,要是家里有个十一二岁的小丫头,就让小丫头跑腿,也不必让喜家的小娘子去跑腿。
  谢二娘听她的意思,大概是想推荐一个小婢女来宅子里,看了看今年就要满二十一,跟喜家签订的活契到期的杏儿,谢二娘就让骆氏到一边说话。
  骆氏见有门儿,就给谢二娘推荐了她弟弟家的女儿,今年只有十一岁的谷儿。
  她说这丫头进宅子来做婢女,签个十年的活契,只八十贯就行。
  谢二娘就让她明日带孩子来看一看,骆氏应了,欢欢喜喜地告辞而去。
  刘氏看到骆氏走了,就把谢二娘叫过去,问她骆氏来干嘛。
  谢二娘就照实说了,刘氏听完道:“杏儿方才对我说了,她说契满之后,石头会陪着她回家一趟,然后回来再成亲。成了亲,她还愿意留在喜家帮咱们。”
  “好啊,这可是好事,我巴不得杏儿留下来呢。这么多年下来,杏儿就跟我妹子一样了。”谢二娘笑看着杏儿道,“回去看望了爹娘回来,咱们给你好好办个喜事。”
  杏儿羞涩地点了点头,咧嘴笑了。
  谢二娘去把骆氏放在石磨上的那把香椿芽拿进厨房,接着对齐氏说:“骆娘子才拿了一把新摘的香椿芽来,晌午咱们加个菜吧,拿一些香椿凉拌一份儿豆腐吃,剩下的晚间炒个鸡子吃。”
  齐氏一边点豆腐一边道好。
  谢二娘就分了一半的香椿拿出去洗干净,完了又去把婆婆和杏儿剥好的蚕豆洗了,这才进到厨房里,切了香椿姜葱。
  忙活完了,齐氏的豆腐也点好了,说就等着顺娘的鱼了。
  谢二娘见明萱还没有把顺娘叫回来,嫂子的豆腐都点好了,便脱了腰间系着的围腰,说自己这就去找她们,也不晓得这一大一小两个人又被什么绊住脚了。
  齐氏闻言就笑着让她快去。
  谢二娘出了喜家的大宅子,沿着宅前的青石路往左走,走出去四五十米,再走上一条田埂,往离此半里远,在一座小山下的溪边去。
  这宅子当初是顺娘来选址建的,宅子西边半里外有条淙淙流淌的小溪,溪里多游鱼,溪边也长着很多柳树,顺娘很喜欢去那里钓鱼。
  自打到了这里的庄园居住,顺娘没事干,碰到天气晴好,就会打扮成一个渔翁去钓鱼。
  头戴青竹笠,身穿短褐,脚下穿着草鞋,肩上扛着鱼竿,手里提着鱼篓,谢二娘笑话她这是装腔作势,这里的村民们再没有一个像她打扮得这么煞有介事地去钓鱼的。所以,去了溪边一眼就可以认出她来。
  顺娘道:“我这样打扮就是为了方便你跟明萱来找我,你瞧,我多为你们母女着想,你却笑话我。”
  谢二娘:“真的假的?”
  顺娘:“当然是真的。”
  谢二娘在田埂上走着,想起了顺娘说的话不由得翘起了唇角。
  四月的江南乡间,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稀稀落落,农人在田间插秧,绿色的秧苗在春风里精神抖擞,看着相当养眼,心情无比愉悦。
  忽地从前方传来了一阵锣鼓声,伴随着农人们所唱的山歌。
  谢二娘好奇地看过去,只见在前方的田埂旁的一片空地上,围着不少村民有说有笑。
  他们在干什么呢?
  如此想着,谢二娘就走近了,也探头往里看。
  圈子里面,一个白胡子老者手里端着一碗酒,脚边好几个酒坛子,他领着一些人一边打鼓敲锣一边唱歌,听他们所唱的山歌的内容,大概是祷告上苍,保佑庄稼不遭天灾虫害,殷实丰收。
  原来是此地乡间的“春祈”,一为庆祝春种开始,二是犒劳田间劳作辛苦的人。
  她一眼就看到了对面的人群里的顺娘和明萱,实在是顺娘的渔翁打扮太好认了。
  顺娘手里还端着一碗酒,一边喝,一边吃明萱喂给她吃的杏子,看她那脸上的表情,就象是在吃人间美味一样,十分享受。
  杏子下酒?
  谢二娘想象不出这会是什么样的味道。
  这两个人啊,竟然被这个绊住了脚,也不晓得如此乡土的“春祈”有什么好看的。
  摇摇头,谢二娘又等了一会儿,看到顺娘喝完了手中的那碗酒,白胡子老者拎起酒坛子又要给顺娘倒酒,这才忍不住排开人群,走过去让顺娘别喝了,回家去。
  顺娘见谢二娘来了,就讪讪地对那老者道谢说自己不喝了,要回去了。
  周围的农人们见状就起哄了,说喜官人怕娘子,娘子说东她不敢说西。
  顺娘有些微醺,脸红红的,对周围起哄的人分辩说自己这不是怕,是爱,而且听娘子的话百事顺遂。
  这下子连那白胡子老者也笑了,说顺娘的话真新鲜,他们家里的女人们都听他们的,不也家事顺遂吗?所以啊,顺娘是胡诌,很明显,她就是个软脚虾,就是怕娘子。
  “哼,不跟你们说了,我这是爱,不是怕,不信,你们问我娘子,是我怕她,还是她怕我?”顺娘梗着脖子道。
  旁边的明萱大声附和,“我跟我爹都爱我娘!我们不怕她!”
  “哈哈哈哈!”那些农人们笑得更凶了。
  谢二娘瞪了她们两个一眼,上前去一手揪住一个的袖子,把她们拉出人群。
  边走边数落她们,家里的豆腐都做好了,等着鱼下锅呢,她们可好,在这里看热闹不回家,回去之后要好好罚她们。
  顺娘问怎么罚,谢二娘说家里养了蚕,罚她们下晌去采桑叶,一人采一背篓回来,晚上才给她们饭吃。
  明萱和顺娘当着谢二娘的面做出苦哈哈的样子,可却趁着谢二娘没看见时,相视一笑,还悄悄地击下了掌,这个活儿她们喜欢干啊,采了桑叶回来喂那些蚕宝宝真是特别有成就感。
  回到家里,顺娘把鱼篓里的两尾鱼拿出来杀了洗干净,亲自动手做了一锅美味儿的豆腐炖鱼。
  晌午,喜家的饭桌上摆放着香椿凉拌豆腐,豆腐鱼,煎蚕豆,一盘子炒青菜。
  饭桌摆在院子里的那棵百年杏树下,春阳透过树叶,漏下点点光斑,打在喜家人的饭菜上。
  喜家人围坐在饭桌旁边,说说笑笑,把那些混合着春风春阳的美食都吃得干干净净。


第152章 番外二
  入了夏; 天气一日一日热起来。
  七月的午后,荷花镇上空乌云汇聚,很快就暴雨倾盆,小街上行人四散奔逃,纷纷跑进街边的店铺躲雨。
  也有人跑进梁家豆腐店躲雨; 店主梁二娘让雇工申氏把豆腐摊子往旁边挪一些; 好让店里能容留更多的人躲雨。
  一道刺目的闪电; 伴随着一阵轰隆的雷声在众人头顶滚过; 又有人撑着伞逃也似地奔进了店里。
  进了店之后,她收了伞,跺了跺脚,绣鞋底全湿了; 水渍从鞋子边缘漫出; 在地上印出两个湿漉漉的鞋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