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大宋女汉子 >

第129章

大宋女汉子-第129章

小说: 大宋女汉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上三竿时,梁二娘等人坐着的驴车到了位于枣树街喜家宅子跟前,下了车,梁二娘就去问宅子右手方铺子里卖炭的一个中年男子,问他这里是不是住着才从杨柳镇搬来的喜家人。
  那中年男子正是石头的爹,这两日铺子收拾出来之后,顺娘就运了一些石炭来堆放在铺子里面,然后挑了日子,决定开张做买卖。这挑的日子乃是九月十九日,也就是梁二娘等人到汴梁城的第二日。这会儿这卖石炭的铺子还没开张呢,就只有石头爹一个人守着,顺带着再把铺子给打扫一下。
  石头爹见到一个如同一竿青竹一样挺秀的女子打听东家一家人,便过去答话,说这里住着的正是他东家一家,刚从杨柳镇搬来不多久的喜家。
  梁二娘见找对了地方,回身把租驴车的钱付给了车夫,感谢了人家,这才重新看向石头爹说话,说她跟她老娘还有女儿是从杨柳镇来的,她姓梁,跟喜家的齐娘子相熟,她们这是进城来恭贺喜家乔迁之喜的,烦请石头爹进去通禀一声。
  石头爹就请梁二娘等一等,他走进去找到曲大郎的娘子易氏,把梁二娘方才说给他听的话告诉了易氏,让她进内院去找到齐氏或者刘氏禀告一声,看她们见不见外头站着的从杨柳镇来的姓梁的妇人。估计在石头爹看来,现如今他东家喜顺是做大买卖的人,那些从杨柳镇来的访客或许是上门来有所求,所以他才不会直接带人进去,而是要先去问了东家的家眷见不见再说。
  易氏答应了,就走去了内院门前拍门,好一会儿,齐氏来开了门儿。
  见到齐氏来开门,易氏就站在门边,把石头爹告诉自己的话对齐氏说了。
  齐氏一听高兴坏了,忙说:“我这就出去迎她!”
  说完,匆匆忙忙地往外走,她实在是太高兴了,昨儿夜里她辗转半宿,思念梁二娘,真是好想长上一双翅膀飞回杨柳镇去,跟她一起说说话,然后就着豆腐干,喝些梁二娘自酿的米酒,醺醺然,一日的光阴就那么在温言软语和暖甜的酒味里滑走了。
  奔到外院的门口时,看到梁二娘那一瞬,齐氏心里滚烫,朝着她伸出了手,笑得灿烂。
  梁二娘也抿着唇笑了,快步上前,伸出两只手握住齐氏的手,温声道:“我进城来瞧瞧你,顺带着恭贺喜家乔迁之喜,这一趟,把我娘还有秀儿都带来了,多有叨扰啊。”
  齐氏笑得眉眼弯弯:“哪里话,我可是巴不得你们来呢。”
  说完,不忘转身招呼柯氏和秀儿快跟着自己进去。
  柯氏和秀儿应了,就跟在她们两人身后进了院子,进入院子之后,柯氏和秀儿都四面瞅,对于喜家租住这么大个院子感到吃惊。等到进了内院,又被内院里面房屋的整洁和宽敞吸引住了。
  梁二娘看了,也赞喜家现如今租住的屋子漂亮整洁,怪不得要值十五贯一月。
  内院来了客,很快谢二娘和刘氏就知道了,都出来迎客了。刘氏见到柯氏那也是相当高兴的,虽然昨日喜家请客她认识了隔壁的古氏,但那是新邻居,还没有进一步走动,也谈不上熟悉,哪里能比得了在杨柳镇结识的柯氏,两人可是作为老闺蜜,相处了一年多啊。谢二娘请柯氏等人进正房堂屋去坐着,然后亲自去厨下煮茶,又摆上了各样干果点心待客。
  可成和慧儿见到秀儿来了,也挺欢喜,两个孩子就去把自己进城后得到的一些玩具拿出来给秀儿玩,秀儿见到那些新奇的玩具也顾不上吃糖块和点心了,跟可成和慧儿玩得不亦乐乎。
  谢二娘煮了茶,端着茶瓶进来,就看到了喜家正房的堂屋里面分成了三拨人。几个小孩子一拨,小脑袋凑在一起玩着,不时发出清脆的童稚的笑声。婆婆刘氏和柯氏两人坐在一起,也不晓得说什么,说得唾沫飞溅,连皱纹里面都盛满了笑。而嫂子则是和梁二娘坐在一起,梁二娘握着嫂子的一只手,温声说着什么,间或嫂子会插话说上一两句,大多数的时候她都是含笑静默地听着。
  无论哪一拨,谢二娘觉得自己都无法插进去说话,索性就当个待客的婢女,给她们倒茶递个点心什么的。
  眼看到晌午,她便起身去厨房做饭,让婆婆和嫂子陪着柯氏和梁二娘。
  刘氏交代她晌午多做几个菜,把昨日收的礼里面的鱼和肉拿出些来做点儿,还有把梁家送来的豆腐做一份儿出来,她要吃,总觉得进城之后,吃的豆腐都不如梁家做的豆腐好吃。
  谢二娘应了,转身离去。
  因为刘氏提到了这城里的豆腐都不如自己家的豆腐好吃,梁二娘就接着这个话题问了问刘氏城里的豆腐怎么卖的,又是什么口味,难不成真没有好吃的吗?
  刘氏道:“这进了城,也吃了好几回豆腐了,不管是待客买的,还是吃席人家买来做的,我真没吃到你家做的那样好吃的豆腐,无论是煮着吃还是烧着吃,都觉得还是你家的豆腐好吃。这城里的豆腐吧,总有股子豆腥味儿,有的还涩,总不像你家的豆腐,又嫩又甜,好吃!至于这城里的豆腐的价钱跟你家卖的也是一样的,都是两文钱一块,同样的两文钱,我愿买你家的。可惜了,你们在杨柳镇,我要想吃着你家的豆腐也不容易哩!”
  梁二娘闻言,心里欢喜,不过她还拿不准刘氏说的话是不是奉承的话,不实在。
  想了想,她觉得要是把自己的豆腐给本地人吃一下,若是他们也跟刘氏说的一样,那么她才相信了。
  所以,接下来她就问齐氏了,问她喜家搬来汴梁城之后可雇佣了当地的伙计,齐氏告诉她外头大门右首边铺子里卖石炭的那个中年男子就是,他就是一直帮顺娘的伙计石头的爹,他就是汴梁本地的。还有,就是下晌会有这当地的两个年轻男子来,他们都是昨日来吃席的枣树街的街坊邻居的亲戚,昨日顺娘放出风去喜家要雇人,在宴席上就有人推荐自己的子侄和亲戚了,顺娘答应了,让他们下晌来应聘,到时候她会亲自去考察这两个来应聘的伙计。
  梁二娘就问齐氏:“你二叔要下晌才回来?”
  齐氏答:“这也是想着要回来看那两个来应征伙计的男子合不合适,若是没这事,叔叔要天黑了才回来呢。”
  “手底下有这许多人了,还那么忙?”
  “她也不是忙着送货,而是忙着去拜访更多的正店的东家还有一些小脚店的店主,想要把石炭和种生卖给更多的人。”
  “那真是辛苦,不过,也正因你叔叔勤快肯吃苦,你们喜家这才蒸蒸日上,日子越过越好啊。”
  “谁说不是,要不是家里有她撑着,咱们哪里能过上这样衣食无忧的好日子。”
  ……
  说话间,谢二娘就把晌午饭做好了,然后请梁家人去小厨房旁边的饭厅去吃饭。
  这一顿晌午饭甚是丰盛,有鸡有鱼有肉,还有青菜豆腐,梁家人吃的荤腥多些,谢二娘等人吃的青菜豆腐多些,毕竟昨日请客她们吃的油腻,今日吃着梁家人带来的青菜和豆腐还觉得下饭些。
  吃完晌午饭,梁二娘硬要帮谢二娘洗碗,谢二娘不让,说这几个碗她一会儿就洗完了,她让嫂子齐氏陪着梁二娘去坐会儿。
  齐氏就领着梁二娘去了东厢房她住的屋子,秀儿呢,也是跟着可成和慧儿去了东厢房。
  东厢房里头,可成单住着一间屋,齐氏和慧儿住着另一间屋子。
  齐氏把梁二娘领进了自己住的屋子,问她要不要去睡一会儿午觉,若是她要睡,她可以带着慧儿去可成那间屋子睡。
  “我不睡,我有些话还想对你说一说,想听一听你的意思。”
  “哦,是什么?”
  梁二娘便让齐氏在自己身边坐下,接着把自己想要进城的打算对她说了,最后问她:“你说我的法子能行不?”
  齐氏垂眸想了想,道:“我虽也想你进城,咱们挨得近些,可以常常见着彼此,可这搬进汴梁城可不是闹着玩的。我昨儿跟这枣树街上的街坊邻居闲谈,晓得这个窄小的房屋一月也得好几贯钱的租钱。就算你租一个带水井的小院子一月至少也得五六贯钱,我且问你,你得卖多少块豆腐才能挣下这房钱?”
  梁二娘真就算给齐氏听了:“一块豆腐两文钱,只能赚一文。一贯就是一千快豆腐,六贯就是六千快,一月是三十日,一日就要卖出去二百块。这还是房钱,若是还要养活一家人,就得再翻个倍,一日要卖出去四百块豆腐。我们在杨柳镇,一日总要零卖二三百块豆腐的……”
  齐氏接话:“你们在杨柳镇住的可是自己买的房屋,不需要出房钱,一日卖两三百块豆腐,就有两三百文的收入,日子就还过得,可这进了城,再卖出去那么多就过不得了。”
  梁二娘噗嗤一笑,道:“这也是零卖而已,我们还往杨柳镇的脚店里面送豆腐的,一日也要送出去一百来块,两样加起来一日总有三四百文的收入。可要是进了城,我保证会比杨柳镇卖得更多。特别是,若是你叔叔肯帮忙,愿意把我们梁家的豆腐往她送种生和石炭的那些脚店里推一推,我想这豆腐的销路应不是问题。而且,我算过账了,即便进城来租的房子是十贯钱一个月,我卖掉杨柳镇的屋子,加上手里的一些积蓄,在汴梁城里呆个两三年是不成问题的。我就不信,在这两三年里面,还不能将我梁家的豆腐买卖做起来。”
  她提到了让顺娘帮忙往顺娘送种生和石炭的正店和脚店里面推销豆腐,还真让齐氏觉得眼前豁然开朗了。
  顺娘现如今送着两家正店,还有差不多三百家小脚店的种生和石炭,即便这些店,每家只需要梁三娘送去两块豆腐,那一日也是能卖出去六百块豆腐,再加上零卖的,一日能卖出去七八百块。按照一块豆腐一文钱的利润计算,那就是有七八百文的收入,支付房钱和一家人在汴梁城里的生活费那是足足有余了。更何况,那些小脚店一日最少也得要五六块豆腐的,若是每家每日要六块,这收入就还得多上三倍不止。只是要做出这样多的豆腐出来,梁家人恐怕得累坏了。
  齐氏就把自己想到的告诉了梁二娘,梁二娘便说自己不怕累,她为了齐氏,什么苦能吃,什么累也不怕。
  听了梁二娘含情说出来的话,齐氏心里受用,就说自己支持梁二娘搬进汴梁城里来,而且她愿意去说服顺娘,让她帮梁二娘的忙,帮着她把梁家的豆腐卖进顺娘送种生和石炭的店里去。
  “我也不白叫你叔叔帮忙,毕竟现如今你叔叔送种生和石炭的这些店都是她辛苦跑下来的,你告诉她,若是她愿意帮忙,我能往她送种生和石炭的店里面卖出去三百块豆腐,就每日给她五十文的好处费,若是六百块,就是一百文,以此递加……”
  齐氏听了在心里又算了下账,想,要是顺娘送货的那些店,每家店一日平均要六块豆腐,三百多家,每日就是一千八百块,那就是一千八百文收入。梁二娘赚了一千八百文,顺娘就可以收入三百文,除掉这三百文,梁二娘还可以赚一千五百文,这一月下来也顶得上顺娘做种生买卖赚的钱了。顺娘呢,凭空一月多出来十贯钱,想必她也是愿意的。如此一来,就是对两家都有好处,这种双赢的事情若是不做就是傻子了。


第98章 
  顺娘下晌回来的时候已经过了申时(下午三点);要不是答应了今天下午要回来面试昨天枣树街的邻居举荐的两个愿意来做雇工的年轻人,也不会这么早回来。她今天一早起来,就带着石头直奔城里的两家正店,韩家正店和刘家正店。前些日子;她终于和这两家正店的负责采买的管事搭上关系;请人家吃了几次饭;还送了一些礼,然后这两家正店的管事同意向他们的东家引荐下顺娘,不巧两家正店的管事定下的时间都是今天;她就像赶场似地去见了两家正店的东家。
  因她之前在给宋家正店和魏家正店送着种生和石炭;故而韩家正店和刘家正店的东家对她具备给他们的酒店送货的能力倒是一点儿都不怀疑;只是种生和石炭,他们也有别的供货商在送着货;并且这送货的商人跟他们还沾亲带故;要让他们选择顺娘的货那就肯定要压价。顺娘想了想;同意若是答应她给他们的店送货,她可以比别人少三分之一的价钱;如此一来;相当于往两家正店送的货都不会赚钱了。只是她附带有一个条件;若是这两家正店的东家接受了她的便宜的种生和石炭,那么就要派出他们店中的一个管事跟随自己和石头去向在他们正店里面拿酒的小脚店推销她的种生和石炭。
  韩家正店和刘家正店的东家听了,表示他们要考虑下才答覆顺娘,如果他们能够接受顺娘的条件,过几天就会让手下的管事来通知顺娘,让顺娘去跟他们草签个协议文书,把这事情给定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