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大宋女汉子 >

第121章

大宋女汉子-第121章

小说: 大宋女汉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了九月,顺娘已经又去鹤山收煤贩煤三次,每一次都很顺利,并且经过她三个月的努力,现如今她的煤炭销量一月也有五万斤以上了,贩一次煤,她能赚上五十贯,抵得上她的种生买卖。
  这一日,她去宋家正店送了石炭之后,宋玉姐就让她留下,说要带着她去瞧一瞧自己在汴梁城的两处房产,一处是一个带院子的临街的房子,这房子只有一进,但胜在临着热闹的一条街,要是做个什么买卖的方便。另一处是两进的院子,有前后门,只是位置要稍微偏一些,不在主要的商业区。
  顺娘跟着宋玉姐坐着同一辆驴车去看房子,一路上,她不断问着那两处房子的一些情况,比如说多大,租多少钱等等,她要宋玉姐告诉她实话。
  宋玉姐倒也实在,就把自己这两处房子出租的情况告诉了顺娘,那小一些临街的每月出租十贯钱,大一些的临街的院子则是十五贯钱。
  这个价钱,算是汴梁城里出租的房子的均价,不高也不低,顺娘觉得按照自己目前的收入水平也承受得起,于是她让宋玉姐先带她去看小的那个临街的房子。
  等到了宋玉姐名下的小的那一个临街的院子,顺娘从驴车上下来进去看,发现在宋玉姐嘴里的这个小的院子其实并不小,应该跟她岳家,也就是谢家的院子差不多大,构造也差不多。
  临街的楼底下是铺子,就跟谢家肉铺的堂屋差不多,二楼上则是有三间隔开的房屋,如果住进去的话,正好她跟谢二娘一间,老娘一间,嫂子带着两个孩子一间。
  至于后院,有水井,有厨房柴房,就是没有发种生的房子,还有堆放煤炭的房子。
  顺娘打算进了城之后,既要做种生买卖,也要做石炭买卖,最好的就是要个临街的铺子,楼上住人,楼下的铺子里零售石炭,把石炭卖给更多的老百姓用。
  要是她租这个每月十贯的院子,就需要自己修建两个房子起来,一个用于发种生,另外一个用来堆放煤炭,还要建一个给黑娃和曲大郎住的简易房屋。
  要是修造砖瓦房,这三间房子应该要花去好几十贯钱,顺娘呢,现在正在扩大煤炭生意,不太想占用太多的资金,而且她觉得楼上的三间屋子虽然有隔断,但都在楼上,隔音不好,难免以后她跟谢二娘亲热时,不能恣意尽兴。
  所以,接下来她请宋玉姐带着她去看一看那一处大的临街的院子。
  宋玉姐就跟顺娘重新上了驴车,往那一处临街的大院子去,等到了地方,顺娘在宋玉姐的带领下进了那处大院子,立即就看上了。
  因为这一处院子是二进的,头一进也跟刚才看到的那间临街的小院子的构造差不多,但这边的大院子大门右边是一座二层楼房,底楼是铺子,楼上可以住人,大门左边修建有一溜的倒座房,足够顺娘手下的雇工住了,甚至曲大郎带着他的老婆孩子都可以住进来,另外这一进里面还有牲畜栏,可以在里头养牛养驴,顺娘不论是租来的还是买来的牛和驴都可以关进去喂养。
  在一进和二进之间则是另外有墙,还有门。
  进入二门,里面是一个小四合院子,分为正房和东西厢房,并且正房是带楼的,平日主人家待客可以在楼下,住宿则是可以上楼。
  东西厢房全部是一明两暗的结构,顺娘可以安排她的老娘和嫂子分别住进东厢房和西厢房。
  看了二进院子里的结构,不用说,顺娘是非常满意的,她觉得这个二进院子完全能够满足她做买卖和居住的要求。
  因此看完之后,她就对宋玉姐说,她想租下这里,每月给宋玉姐十五贯钱,按规矩三月一付。
  宋玉姐听了,就说好,那她会让原先租住这个院子的人家搬出去,再叫人来把院子拾掇一下,顺娘就可以带着家人住进来了,她还说喜家人要是住进去差什么就跟她说,她会让人买来,这可是她这个房东应尽的义务,让顺娘别推辞了。
  顺娘笑着致谢,顺带着打听了下这样一个院子需要多少钱,宋玉姐告诉她,这个院子是她两三年前花了一千二百贯钱买的,这两年的房价估计涨上来一百贯了,也就是如今要值一千三百贯了。
  听了宋玉姐的话,顺娘就想,果然不论古今,这京城里的房价都是逐年上涨的,只是这个时候的涨幅还是比较合理的,一句话,就算搁在大宋,在京城买房子也是保值的,比在乡下买地还划算呢。乡下的地若是遇到个灾年还要歉收,可这京城里的房子不愁人住啊,更何况现如今正处在大宋仁宗时期,天下太平。
  “那你打算甚么时候搬进来?”最后宋玉姐问。
  顺娘想了想告诉她:“我进来得先把种生发起来,过五六天后就搬,家里也没置办甚么东西,箱笼和一些家具两辆牛车就拖进城里来了。”
  宋玉姐:“今日是九月初五,这里原来租住的人五日后搬走,九月初十我可以拿锁匙给你。你拿了锁匙,就可以叫带着你的伙计来发种生了,然后再忙个五六日,到九月十五六应该就可以搬家了。你回去看下十五或者十六哪一日合适搬家就搬进来吧,等你搬来了,我再上门来贺你乔迁之喜。”
  顺娘道好,说等自己搬进了城,安了家,挑个好日子,必定请宋玉姐来家里坐一坐,吃酒,自己下厨给她做几个拿手菜感谢她。
  “那我定是要来的了,你这里离我爹娘的宅子不远,就隔着一条街,往后我过来看望我爹娘和良儿就能来讨你的酒吃,还有吃你的拿手菜了,说起来,姐姐还没吃过你做的拿手菜呢。”宋玉姐娇笑道。
  顺娘瞧着她的笑颜,觉着她比院子里那墙角下盛放的金色龙爪菊还要美,还要夺目。


第92章 
  “甚?十五贯一月!败家呀,你真败家呀!”刘氏从顺娘嘴巴里晓得了她在汴梁城里租的房子的价格之后,惊得手里端着的茶碗都差点儿端不住了,急赤白脸大声朝着顺娘大声道。
  齐氏在一边听了也吓到了;好久都说不出一句话来。
  实在是这个价格太吓人了;跟喜家人现在租住的谢家的房子比;一个月的价钱相当于目前的租价的三十倍;也就是说在杨柳镇住两年多出的钱只能在汴梁城里顺娘看上的房子里住一个月。
  另外这个钱要是拿回喜家庄,已经够喜家人买回曾经的老房子和地;还有余;也难怪刘氏惊成那样,连说顺娘太败家了。
  只有谢二娘听了在一旁说:“官人既是想租下那房子;定是有她的理的。”
  说完看向顺娘;笑盈盈地给她倒了碗茶捧给她,让她说说租这么贵的房子的理由。
  顺娘接了谢二娘的茶,喝了两口后这才跟刘氏等人解释说,这搬进了城后,首先就是送种生不用来回在路上耽搁两个多时辰了;这时间可以用来做点儿别的;比如说扩大种生买卖;卖出去更多的种生。还有就是她最近开始做起来的石炭买卖,在城里的话,这多出来的时间可以卖出去更多的石炭。
  “甚?石炭买卖?”刘氏看向顺娘疑惑地问,“你做了多久了,为娘怎的一点儿也不晓得?”
  顺娘告诉她说,因一开始她也没有把握能做好,怕亏了钱,老娘晓得会操心,故而没跟她说。
  刘氏觉得顺娘这个话也占得住理,就又问她现如今做成了,一月能赚多少钱。
  顺娘搓一搓鼻子,道:“一月总要赚几十贯,反正付房钱是足够了,只要搬进了城,石炭定是卖得更多的,您就放心吧,我败不了家,只会发家。再有,这要进了城,您,娘子,嫂子,还有可成和慧儿,想要去逛个瓦子,买时兴的首饰衣裳也方便。以后我再给你们配个驴车,想去那里,随时都能去。”
  这时候齐氏开腔了,接话说只要顺娘定的事情一准错不了,不管是做买卖也好,还是租房子也好,所以一家人只要听顺娘的就行。
  顺娘又说,只要搬进了城,她有信心一年后买下一个将要租住的那样的二进大院子。
  这也不是吹牛,顺娘从九月起,种生买卖和石炭买卖两样一月下来已经给她带来了一百贯以上的收入。她相信,只要进了城,她再努力拓宽种生和石炭的销路,到时候一月就不止一百贯收入了,一年后,手里应该有一两千贯的余钱。
  有了钱,她头一桩就是想在城里买个院子,置下产业,不但能省下昂贵的租金,这房产还能增值,一来一回也是在给她赚钱。并且在城里有了产业,她就是有了根基,稳定下来之后,可以放放心心地发展她的事业。
  刘氏等人便又问顺娘在城里买个住得下的房子要多少钱,顺娘就说总要上千贯,这么一说又把她们狠狠震了一把,都不太敢相信顺娘说的那什么一年后就可以在城里买房的话。
  顺娘便笑一笑道:“不信的话走着瞧。娘,您得空翻翻黄历,看这月十五还是十六哪一日是好日子,咱们就搬家。这定下日子了,你们就把家里收拾收拾,只带衣裳细软还有一些小物件,大样的家具不带,进了城,缺什么房东管买。”
  刘氏听到顺娘说大家具房东管买,这才觉得还不错,就答应了顺娘,说翻黄历和收拾家里打包衣裳等事就交给她,她带着两个儿媳妇明儿就开始着手做起来。
  顺娘道好,自去安排自己的买卖。
  喜家要搬家的事情很快就传到了隔壁梁家人和谢家人的耳朵里面。
  刘氏说给了柯氏听,柯氏又在吃晚饭的时候说给了梁二娘听,梁二娘听了就吃不下饭了,梁三郎吃饭的速度也是慢了下来,只有杏花挺高兴,摸着自己的肚子说:“喜家搬走了,我这肚子里的孩儿估摸着能长得好些了,他体谅我这当娘的不容易啊。”
  杏花是在三天前诊脉,诊出了怀上了孩子的,自从那时候起,她在梁三郎跟前,胸脯就挺起来来了,不但在梁三郎跟前,就是在其她梁家人跟前,比如说柯氏和梁二娘跟前,她也觉得有底气多了。
  自打嫁进梁家,梁三郎对她一直都挺冷淡,梁二娘呢,也好不到那里去,还有她婆婆柯氏,也谈不上热情。
  杏花有个奇怪的感觉,总觉得梁家人对隔壁喜家人,远比对她和对她娘家好。婆婆柯氏和大姑子梁二娘倒罢了,可她的官人老是惦记谢二娘算个什么事情,为了这个她可没少跟梁三郎吵架。如今喜家搬走了,搬进城去,她官人这下子想要惦记人家谢二娘也惦记不上了,她也少了层担心,少了跟梁三郎为了谢二娘吵架的时候,然后少生气,少吃醋,可不是对肚子里的孩子好吗?
  她这话说完之后,梁三郎就把筷子啪地一声拍在了桌子上,然后站起身一言不发地离桌不吃了。
  梁二娘呢,看向杏花道:“少说一句话不成么?阴阳怪气的,也难怪三郎不喜。”
  说完,她也放下了碗筷,说不吃了,接着离开了饭桌,剩下堵心的杏花,还有摇头叹气的柯氏,还有捧着碗呆愣的秀儿。
  梁二娘回了屋,想起齐氏就要随着喜家搬家进城去,以后想见一面也不容易了,不由得坐立难安,在屋子里一圈一圈地踱步,思索到底接下来该怎么办。
  自从三个月前,在齐氏过来告诉她喜家的婆媳之间的纷争解决了,而喜家要搬进城的话,她冲动之下吻了齐氏之后,齐氏就再也不到梁家来了,偶尔两人在街上遇见,齐氏都是低着头,避着走开。
  梁二娘没办法,只得牵着秀儿上喜家去,以自己女儿要找可成和秀儿玩为理由,去喜家见齐氏。
  齐氏看到她来了,不是躲着去了厨房,就是跑去找谢二娘,又或者在婆婆跟前伺候着,就是不跟她单独说话,这让梁二娘十分郁闷。
  她真得想问清楚齐氏是个什么意思,是不是她一点儿都不喜欢自己,或者是讨厌自己对她做了那样的事情。
  可她真不认为齐氏一点儿也不喜欢自己,因为自从两个人认识还有相处以来,也有将近一年,她能感觉到齐氏还是对自己有好感的,还有那一天吻她,她虽然羞涩,但依然是沉醉其中,这些都说明齐氏对于两个女子发生亲密的关系是不排斥的。这在这个时代的女子里面也算是相当难得了,故而梁二娘认为齐氏绝对有弯的潜质。
  但梁二娘觉得没有听到齐氏本人的话,自己就不敢确定自己所想的到底对不对。
  拖了这么久了,眼看喜家还有十来天就要搬走了,梁二娘觉得自己应该赶紧找到齐氏问清楚她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她想听到齐氏肯定的话,要是齐氏愿意说出她的心里话,那么剩下的就交给她吧。她愿意为了齐氏努力,创造两个人在一起的条件。
  故而第二天,她在自己家的豆腐摊子跟前卖豆腐时,瞅着刘氏来了自己家串门子,谢二娘也去了谢家之后,就把摊子交给杏花看着,自己牵着秀儿去了隔壁喜家找齐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