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大宋女汉子 >

第11章

大宋女汉子-第11章

小说: 大宋女汉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河边下窝子钓明早卯时之后的那个时间段的鱼,这是河里的鱼的一个摄食高峰期。她想,那个赵三郎光看到自己在下午去钓鱼,还不知道其实还可以晨钓吧?特别是夏天,河里的鱼在早上6点到8点这个时间段,是比较好钓的,今天下午被赵三郎搞破坏没钓到鱼让她始终不甘心。
  刘氏看到她在拌鱼食,就问她是不是明日还要去钓鱼,顺娘对老娘说,她明天早晨寅时出门打算钓几条鱼,然后砍一担柴,再进城去。只是她怕睡熟了,所以让刘氏喊她。
  “好,你睡吧,为娘到时候喊你。”刘氏答应了,让她赶紧睡。
  次日寅时左右,刘氏果然喊醒了顺娘,顺娘翻身起来,把昨天晚上准备好的东西都带上出了门儿。
  此时正是天色最黑的时候,顺娘出了家门儿,心里还有点儿害怕,毕竟她穿来之后还没有在晚上出过门儿。好歹她手上有斧子还有挑柴的木棒,真要碰上什么坏人也不至于毫无办法。
  但她到了河边儿,也没瞧见一个人影儿,反而是遇到了不少野狗,她拿手里的木棒一挥,那些狗都不敢近身,叫几声就落荒而逃了。凭着对河边下窝子的地方的记忆,顺娘借着天幕上的下弦月,摸黑走到了她曾经下过窝子钓鱼的地方,摸出一截子蜡烛,打燃火石,用火绒引燃了点燃蜡烛,放到脚下一个防风的土凹里。接着她下窝子撒鱼食,弄好之后,吹灭了蜡烛,在黑夜里静坐等着。
  平常这时候,她正在家里睡得香,要是起床一定困得要命,可她现在却觉得异常清醒,精神奕奕,更何况河边草丛里的蚊子也刺激得她不能躺下闭着眼等下钓竿的时辰到来。
  啪啪啪打着蚊子,顺娘把今天要做的事情按照轻重缓急排了一下顺序,心里就有谱了。
  天色渐渐亮起来,很快就到了可以下钓竿的时候,顺娘甩下鱼线,凝神钓起鱼来。今天非常顺,一个时辰之内,顺娘接连钓起来了七条鱼,三条一尺多长的大鲤鱼,四条巴掌大的稍小一些的,把顺娘给高兴坏了。她把这些鱼都装进鱼篓里面,藏进岸边的水草里,接着上山去砍柴。砍好一担柴下山,她去把鱼篓从水草里面起出来,提着回家去。
  回到家之后,她从鱼篓里面拿出来一条最小的给嫂子,让她把鱼熬鱼汤,再买上一些豆腐一起炖,全家打牙祭。
  齐氏笑嘻嘻地接了鱼,可成在一边直蹦跶,一边蹦跶一边拍着手喊:“今日有大鱼吃喽!”
  他跟只小猫一样踮起脚,伸长脖子去嗅鱼,围着他娘提着鱼的手转,惹得顺娘和齐氏嘻嘻的笑。
  刘氏看见了,也笑,不过她却对顺娘说:“把这鱼拿进城去买,不要糟蹋钱。”
  顺娘笑道:“今日钓的鱼不少,不差这一条,咱家今日就炖鱼吃吧。”
  刘氏听了,见女儿高兴,孙子也高兴,想了想,也就作罢。
  顺娘忙忙地吃完了饭,就进厨房去把昨天晚上泡好的黄豆和绿豆拿出来,分别放进了两个铺了干净麻布的柳编篮子,然后又让她娘找了件深色的破衣服出来,剪了,洗干净,搭在那两个放了黄豆和绿豆的柳编篮子上。她把这两个篮子提进了柴房,放在往常洗澡的石板上,又去找了两个大瓷盘子来,压在上面。
  刘氏和齐氏就问顺娘,为啥要在上面压个盘子呢,顺娘说这是为了让发出来的豆芽更壮。就跟人挑东西一样,挑轻的和挑重的相比,时间一长,那个挑重的东西的人一定更有力气,更壮。
  顺娘这么说,刘氏和齐氏就懂了。
  她又告诉老娘和嫂子,过几个时辰要在上头浇水,保持盖在豆子上的布是湿的。现在她浇了水,等到她下晌回来的时候再浇水,晚上临睡前浇一浇,注意不要让豆芽见光,连续这样做四五天,生出来的豆芽就可以吃了。
  刘氏和齐氏半信半疑,说如此简单,就可以了吗?
  顺娘说:“当然,不信,咱们过四五日再看。”
  把生豆芽的事情安排妥当,顺娘挑着捆好的一担干柴,手里提着鱼篓就进城了。今天因为她只砍了一担柴,比往常要早进城些,然后路过谢家肉铺的时候,被谢乙叫住了,谢乙先是问他这是要进城去卖柴和卖鱼吗?
  顺娘说是。
  谢乙就乐呵呵地说:“那你出脱了手上的东西早些回来,我跟我家娘子下晌要上你家去瞧瞧你娘,拜访一下喜家,谢你救了我家二娘,你最好在家,你看你甚时候能回来?”


第16章 心颤
  顺娘想了想告诉谢乙,自己大概在未时末申时(下午3点)前就会回家。
  谢乙就说那他跟娘子就在申时之后来拜访喜家。
  顺娘点点头,挑着柴提着鱼继续往汴梁城里走,她有力气,脚程快,一个时辰左右就已经进了汴梁城,到达宋玉姐的宋家正店时,比平日还要稍微早些。
  宋玉姐见到顺娘,笑盈盈地点手叫她进去,等到顺娘走到她站着的柜台跟前,她就叫店伙计赶紧叫人来帮着把顺娘担来的柴和提着的鱼送到后厨去。
  等到她看了顺娘鱼篓里的三条一尺多长的大鲤鱼和三条巴掌大的鲤鱼,就说顺娘今天拿来的鱼多,加上顺娘挑来的柴火,就给顺娘六百文钱好了。顺娘一算账,认为宋玉姐给自己的钱足足多了五十文还多,于是便对宋玉姐说:“姐姐,这给得太多了,我不能要。”
  宋玉姐故意含笑问她:“那么喜二郎,你说,奴家该给你多少呢?”
  顺娘一听她自称奴家,立刻说使不得,宋玉姐却眼中含情,轻声对顺娘说:“怎的使不得,难不成你就不是男子了么?”
  “……”顺娘不自觉抿了抿唇,仿佛觉得宋玉姐的话里别有一层意思一样,又或者说是她自己心虚了,总之,此时她心跳失衡,很不好意思的样子,然后用低如蚊蚋的声音说,“自然是的,只是姐姐在小的心中……”
  “奴家在小官人心中是……是甚么呢?”
  “是小的姐姐……”仿佛怕宋玉姐会错意一样,顺娘又补充道,“小的家中只有一个过世的兄长,并无姐姐,故而……”
  宋玉姐咯咯娇笑两声,压低声问顺娘,“喜二郎,你真是这样想的么?你可别哄奴家……”
  她问这话,含娇带俏的,而且还故意往站在柜台旁边的顺娘这边凑过来些,一股浓浓的包含着宋玉姐的体香的脂粉味儿朝着顺娘扑面而来,直钻进顺娘的鼻中……
  顺娘嗅到这股子香味儿,竟然觉得说不出的舒服。同样都是脂粉味儿,她就不喜欢昨晚那个进来陪酒的刘香儿身上的,就喜欢宋玉姐身上的,这也是很奇怪的事情。
  心又跳得快了些,顺娘垂眸下去,嘴巴动了动,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分明宋玉姐的话里有所指,她也不傻,当然听得出来,自己当然不是把宋玉姐真当成姐姐的,可是呢,在顺娘心里,又觉得宋玉姐像姐姐那样亲切。
  看到顺娘又露出腼腆的样子来,宋玉姐非常满意,她就喜欢这个喜二郎实诚,不油腔滑调的,而且在跟喜二郎调笑说话的过程之中,宋玉姐发现自己真得有点儿喜欢上他了。
  “好了,好了,姐姐不逗你了,且放过你这一回。”宋玉姐见到顺娘嘴笨,说不出来话的样子,莫名心软了,拿手中的水红帕子一扫顺娘的脸,娇笑道。
  顺娘给她扫得心颤,脸一下子就发烫起来,更觉得窘迫了。
  正不晓得如何下台的时候,后厨的伙计来拿顺娘今日送来的鱼,那伙计看了顺娘鱼篓里的鱼说顺娘送来的好大鱼正合适拿来做鱼生。顺娘忙借着他的话说这鱼是今早才钓上来的,新鲜着呢。
  伙计拿了鱼下去,宋玉姐让人给顺娘端了一碗冰雪甘草汤来给她喝,并且数了六百文钱给顺娘。
  顺娘死活只要五百文,不然以后她再也不好意思来宋玉姐的店里了。
  “你呀……好吧,既是你如此坚持,那姐姐也不难为你了。”宋玉姐用无奈的语气说道,然而她心里却是颇为欢喜的,一百文钱对她这个拥有一家大酒楼的人来说并不算什么,可对于眼前这个砍柴卖鱼为生的喜二郎来说就是不算少的钱了。他死活不肯多要,必定是觉得自己已经很优待他了,这说明他知恩图报,不贪小便宜。这样的人,不枉自己对他青眼有加。
  顺娘哪知道宋玉姐一眨眼功夫,已经想了那么多呢,她只是快活地把那一碗冰雪甘草汤给喝了,觉得大大地解了渴。
  收起宋玉姐给的五百文钱,顺娘向宋玉姐道了谢,刚想顺嘴问一问宋玉姐的店里有没有卖用豆芽做的菜,店门口一个熟悉的声音在大声喊她,不用转头去看是谁,顺娘也知道这是石头。
  石头在喊了顺娘后,跟个猴子一样地蹿进来了,然后进来先是装出正经样子来向宋玉姐躬身问了好,这才踮起脚一拍顺娘的肩膀说:“喜二哥,又进城来卖柴卖鱼呢?”
  这话不是明知故问吗,顺娘怕石头在宋玉姐跟前乱说话,宋玉姐多精明的人,要是听出来什么,以后大家见面难免尴尬。所以,她顾不上再问宋玉姐关于豆芽的事情,而是忙拿了自己担柴的木棒,提了鱼篓,向宋玉姐告辞,接着拉着石头往外走。
  宋玉姐让顺娘慢走,改天再来。
  顺娘大声答应了,拉着石头快步走出宋家正店,走出去好远才松开了石头。
  石头真跟顺娘肚子里的蛔虫一样,顺娘松了他的手后,他才嬉皮笑脸地问顺娘:“宋玉姐没叫你去楼上么?这一回生,二回熟的,你是不是怕我晓得什么,才把我从宋玉姐的酒店里面拉出来了啊?”
  顺娘抬手在他头上拍了一下子,咬着后槽牙说:“你个小兔崽子,少胡说!宋玉姐是个好人,不像你说得那样腌臜。”
  石头被顺娘拍得歪了下身子,差点儿摔倒,不由得抱怨顺娘的力气越来越大了,这要是给自己一拳,自己吃不消。
  顺娘道:“你晓得我膂力大,就别胡说,不然,哼!”
  她朝着石头扬起了拳头。
  石头搓一搓鼻子,小声说自己不敢胡说,并且说顺娘是个傻瓜,那个宋玉姐是个奇货可居的女人,这汴梁城里的男人可不少打她的主意。若是能娶她,那可是财色双收。
  他凑近一些顺娘,又建议顺娘打蛇顺杆上,既是那宋玉姐有心兜揽顺娘,顺娘也大着胆子试一试,要是真能赢得美人心,那以后成了宋玉姐的官人,顺娘还砍什么柴卖什么鱼,靠着宋玉姐,一辈子可以吃穿不愁了……
  顺娘还没听完,就又给了石头的头上一巴掌,说自己不是那种靠女人养活的闲汉,这种主意自己从来没打过,她叫石头以后都别说这些了,否则自己不认他这个小兄弟。
  石头嘟囔:“喜二哥,你还真是傻,那宋玉姐真看上你了,你还不信……这近道儿不走,你非得去绕……等着吧,宋玉姐哪天跟别的男子在一起了,你想后悔也来不及……”
  顺娘朝他举起了拳头,作势要打下去,石头缩脖子不敢说了。
  此时已经到晌午时分,到了该吃饭的时候,顺娘花了十文钱买了三个炊饼,扔了一个给石头,两人在街上边走边吃。
  刚才没问成宋玉姐关于豆芽的事情,顺娘这会儿就问石头,因为石头从小在汴梁城里长大,走街串巷的,没有他不知道的事情。
  石头听顺娘说是用豆子发出来的菜,想了想才告诉顺娘那叫种生,也有人用黄豆发出来卖的。
  原来在这个时代豆芽叫种生,怪不得她说豆芽,老娘和嫂子都没听过呢。
  顺娘问他为何自己平常没看到菜摊子上卖,石头说那个种生是在街边搭起来的棚子里卖的,街道上尘土多,种生沾了土,又叫日头一晒很难看,就会没人买。
  原来是早就有人发豆芽来卖了,于是顺娘问石头,绿豆发的种生有卖么?
  石头摇头说这个不清楚,他只知道那些种生是用黄豆,黑豆发的,绿豆倒没有看见过。
  顺娘便叫石头带自己去卖种生的地方看一看。


第17章 拜访
  石头果真领着顺娘去看了卖豆芽的棚子,顺娘看到了里面的豆芽差不多都是黄豆芽,黑豆芽较少。
  这个时代的黑豆基本都被宋人拿去做豆酱了,所以很少用来发豆芽。
  顺娘问了问黄豆芽的价格,两文钱一斤,挺便宜的。但是顺娘在心里早算过账,知道一斤黄豆能够发出至少五六斤豆芽,而绿豆呢,她还不知道能发出来多少,不过,就算是照一斤黄豆发出六斤豆芽来算,也是十二文钱,按照四文钱一斤黄豆算,这个利润也达到了三倍。更何况要真是做豆芽卖的话,去米面店买多点儿黄豆,黄豆的成本价还要下降。其实就算没有绿豆生豆芽,这个买卖也可以做的。但现在市面上没看见绿豆芽卖,这其实就是一种商机,因为人们对于新出来的东西总是比较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