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大宋女汉子 >

第109章

大宋女汉子-第109章

小说: 大宋女汉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顺娘走回去,她娘在堂屋里把她给拦住,不太高兴地问她这要去金城镇淘便宜的绸缎赚钱怎么没跟她说一声呢,她这个老娘成了最后一个知道的。
  “这事儿也是才去了岳家才定下的,又不是一早定下的,再说这会儿你不是也晓得了么。”
  “我说,你定下之前也不跟为娘说一声,商量商量?这种生买卖又雇上一个人,加上工钱,加上吃食,一月又得花出去四五贯钱,你算过这账么?”
  “娘,买卖上的事儿你就别管行么?我算过账,有了曲大郎帮忙,我就可以再多卖些种生出去,也能抽出空来看一看别的赚钱的买卖,我不能一辈子就送种生吧?再说了,现如今赚的钱也不是开不起曲大郎的工钱。好了,我还要去跟曲大郎和黑娃说事儿,你呢,去歇着,去串门儿,还是做别的什么都行,就是别来掺和我的买卖。”
  说完,也不管刘氏在那里脸色难看,径直走了。
  刘氏还想说些什么多雇人划不来的话,顺娘已经不听她的,直接撂下一句话,让她别掺和到买卖里面就走了,把她给气得心口发疼。
  她想,为啥谢二娘跟谢家人都比自己早晓得顺娘要做什么,自己这个亲娘反而是最后一个晓得的,可见顺娘娶了谢二娘以后被她给迷住,心里只有谢二娘还有谢家人了,自己这个亲娘真得已经被她给忘记了。
  虽然她也承认自己对顺娘做的生意不在行,可是能跟自己提前说一声,好歹也是对她这个亲娘的起码的尊重吧,但顺娘没有。这要搁在顺娘成亲之前,别说商量,再怎么她肯定是要跟自己打个招呼的。所以,这一切都是因为谢二娘进了喜家门儿,才让自己的女儿顺娘彻底变了,变得眼里和心里再也没有自己个娘亲。刘氏这会儿后悔死了,当初就不该答应顺娘娶谢二娘进门儿,这么下去,谢二娘仗着娘家的势还不得很快就得骑到自己头上作威作福了吗?
  一想到这里,刘氏简直恨得牙痒痒,也有些心慌,觉得自己都等不到以后顺娘新婚的新鲜劲儿过去,就想让谢二娘从这个家里滚出去了。只是,现在喜家租住在谢家的房子里面,隔壁谢乙夫妻又很疼谢二娘,她明白自己真要跟媳妇明目张胆地闹起来,一定占不到便宜。况且,顺娘这会儿也站在谢二娘那边,很维护她,为了谢二娘,这几天已经跟自己这个当娘的闹了好几次了。
  故而,她觉得要整治收拾谢二娘还得再等等,忽然,她想到了顺娘雇了曲大郎做伙计,让他跟黑娃一起去汴梁城里送货,然后等曲大郎上手了,就带着黑娃去金城镇淘货,那么到时候顺娘就会离开几日,趁着顺娘不在时,自己就可以收拾谢二娘了。
  刘氏立马决定自己要好好想一想整治谢二娘的法子,等顺娘不在的哪几天就动手。
  谢二娘哪晓得婆婆动了要整她的心思,趁着顺娘不在的时候,她这会儿正在喜家后院笑眯眯地听着顺娘安排曲大郎该跟着黑娃一起做什么呢。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顺娘有时候跟着黑娃和曲大郎一起坐着牛车进城,他们去送货,她就去拜访那些没有去过的小脚店,推销自己的豆芽,如此一来,倒又多出来十几家店可以送货过去。其实,她完全可以去拜访除了宋家正店和魏家正店以外的正店,要是成功了就能一下子多出来上百家的脚店可以送货。可顺娘知道,一下子多出来上百家送货的店铺,她现在的人手根本就顾不过来。除非招更多的人,全部替代家里的人,给他们发工钱,把摊子铺大,才能应付销量变多这种局面。
  可顺娘心里头想做那个石炭买卖,想要聚敛一笔她老娘不知道也无法染指的财富,接着在汴梁城里买房子,把自己的小家建设好。所以这个扩大豆芽销路的事情她暂时不想做。
  除非她去鹤山看了,那石炭买卖不好做,她才打算继续扩大豆芽的销路,靠着销量多而聚敛财富。
  曲大郎跟着黑娃送了半个多月的种生之后,基本上也能独立送黑娃平常送的那些店铺的货了,但顺娘不放心,又让黑娃在旁边看着半个多月,直到曲大郎完全能够独立送货了才决定了去鹤山的日子。
  六月初六日,这是一个黄道吉日,利于出行,顺娘一早起来吃了早饭,接过娘子递给自己的包袱,里头有换洗衣裳鞋袜药和钱。
  黑娃也背了个包袱,里面是他的东西,还有一部分顺娘给他背着的钱和干粮,这也是预备着在外行走,万一谁的东西被偷了,另外一个人身上有钱,免得落到没钱吃饭,没钱住店的地步。
  为了去鹤山,顺娘租了两头驴子,跟黑娃一人骑着一头驴子,喜家人和谢家人把两人送到了镇子口,看他们两人走远了才回去。
  顺娘说了此一去最少也要四五天才能回来,所以她嘱咐娘子要是觉得无聊就去隔壁娘家多坐一坐,或者去找那沈五娘说话。她又特别对老娘和嫂子说了,她不在家的这些日子,家里要是有什么事情,拿不定主意的就找岳家帮忙。
  交代完了这些事情,她才放心地跟黑娃骑着驴子往汴梁城方向去,那鹤山和金城镇都在汴梁城的东北方向,两人要先进了城再出城往东北方向去才能到达顺娘的目的地鹤山。
  此时正值盛夏,天气炎热,顺娘和黑娃一早动身,到晌午之时,估摸着也赶了四五十里路了,两人就去找了个路边茶棚进去喝茶吃些干粮,顺道歇一歇。
  茶棚里卖茶的是一对老夫妻,收了顺娘两文钱,给她跟黑娃端来了两碗凉茶。
  顺娘跟黑娃就着这茶,把包袱里的烧饼拿出来吃,一边吃一边问那老夫妻,在这条去鹤山的路上可有什么镇子或者村落可以落脚?以及到鹤山还有多远?
  那对老夫妻告诉顺娘,这条路去鹤山还有六十多里地,要是他们骑着驴子去,到日落十分也可以到达鹤山,只是鹤山那里荒凉,除了有人在那里开采石炭,搭建了些简陋的屋子之外,就没有村落可以歇脚了。所以一般去鹤山的人都是先去离鹤山三十多里地的金城镇歇脚,接着次日再去鹤山,如此一来,在鹤山买了石炭,再去金城就可以住宿一宿,第二日返回汴梁。两夫妻还告诉顺娘,这条路往前去三十多里然后往西有一条岔路通往金城镇,他们建议顺娘和黑娃先去金城歇脚,明日再去鹤山好一些,否则这就过去,到晚上没地方住挺狼狈的,尽管如今是夏日在外露宿也不难,但一般人都不会那么做。
  顺娘听完便对黑娃说:“看来咱们要去鹤山,那金城镇是个非去不可的地方,也好,听说那金城镇甚是热闹繁华,咱们就去那里看上一看也好。”
  黑娃点头道好,此时茶棚里挨着顺娘和黑娃那一桌的两个正在喝茶的男子,其中一个年约三十开外的中年人忽然对顺娘说:“这位兄弟,我跟我兄弟也要去金城镇,不如咱们一路结伴而行可好?”
  顺娘进这间茶棚之前,就已经留意到了棚子里有两个买卖人打扮的男子正在喝茶歇脚,棚子边上还拴着两头大黑驴子,大黑驴子上头还驮着些水囊等物。
  对于这种陌生人在路上搭话要求一路同行的要求,顺娘一概是要拒绝的。
  毕竟出门在外,彼此不熟,谈不上有交情,更谈不上好感,这一起去某处,顺娘还害怕遇到坏人被骗,或者被打劫呢。
  所以那出口要求顺娘结伴同行去金城镇的男子开口相邀之后,顺娘看了他一眼,转脸过来就对黑娃说:“咱们走。”
  黑娃憨憨地答应了声,站起来就去把放在桌子的包袱拿起,跟在顺娘身后去棚子边拴着他们的大青驴的地方,把驴子的缰绳给解下来,两人翻身上驴,一拍驴屁股继续赶路。
  不想走出去没多远,身后跟来了方才在茶棚里要求一路同行的那位中年男子和他嘴巴里说的兄弟。
  顺娘一回头瞧见了,便对黑娃说:“咱们走快些,方才茶棚里搭话的那两人跟来了。”
  黑娃听说了,也回头去看了一眼,接着对顺娘说:“二哥,你别怕,那两人个子不大,我一个人就能把他们给撂倒。”
  顺娘看一眼黑娃,心里就嘀咕上了,想那中年汉子跟那年轻男子身材中等,的确不是身高体壮,膀大腰圆的黑娃的对手,他们若是歹人,真要劫道,也不会如方才那样明目张胆地说要跟自己和黑娃一起走,自己要是他们,就会悄悄尾随,再找个合适的地方动手。自己方才都没有搭理那中年汉子,就没弄清楚他们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如今那两人又尾随而来,到底意欲何为呢?
  于是顺娘跟黑娃两人一会儿让驴子跑快些,一会儿让驴子跑慢些,接着发现跟在后面的两人也是这样,总之是在他们身后不远处跟着。
  离开茶棚,走出去十多里地之后,顺娘终于忍不住了,勒住大青驴的缰绳停了下来,翻身下了驴,牵着驴子去了路边的一棵大树下歇凉,从驴子身上解下水囊喝了两口,再看向身后那两人,见他们也勒住了座下的黑驴,然后往自己这边张望。
  顺娘想了想,就叫了黑娃过来,让他过去问那两人到底要干什么。
  黑娃真个骑着驴子过去,到那两人跟前把顺娘说的话说给了他们听,那两人呢,也跟黑娃说了他们跟着他跟顺娘的理由。
  “你们等着,我过去与我二哥说一说,再答覆你们。”黑娃听完道,接着骑着驴子到了顺娘身边,骑在驴上就把自己刚才过去问话,那两人说什么告诉了顺娘。
  他道:“那中年汉子说他姓陈,叫他陈大郎就可以,身边那个年轻人是他兄弟陈二郎,两兄弟都是做香料买卖的,他们此去金城镇是想要收一些价钱便宜的香料回去卖给汴梁城里的香料铺子。他们之所以想跟咱们一起走,是因为这条去金城镇上的道上最近不太平,出现了劫道的强人。那些强人常常伏在路边,看到独行的过路商贩就会出来抢夺钱财或者货物,最近这两三个月已经有十好几人被抢了。因此,他们见到了我跟二哥,又见我个子大,身强体壮,故而想跟咱们一起走,他说,人多些,那些劫道的强人才不敢抢咱们。”
  顺娘听完,皱眉,搓了搓鼻子,道:“也不晓得他们说得是不是真话?方才在那茶棚里,那对卖茶的老夫妻也没跟咱们说过这条路上出了劫道的强人啊?”
  黑娃:“这条路上这会儿除了那陈家兄弟,也没瞧见旁人,否则问上一问就晓得他们是是不是说的真话了。”
  顺娘抿唇又想了想,这才说:“黑娃,你过去叫他们过来,我再问一问他们。你呢,随时盯着他们,看他们有没有异动,谁要是不老实,先打翻一个再说。还有,若是一会儿我同意他们一起走了,你也要在后面断后,同样把他们给盯紧了,不到金城镇不能松懈。”
  “是,二哥!”黑娃一口答应了,接着调转驴头,一拍驴屁股,朝着那陈家兄弟跑过去,到了两人跟前,把顺娘的话一传,便见那陈家兄弟面有喜色,朝着黑娃拱手道谢,接着驱着坐下的大黑驴往顺娘歇脚的地方来。
  顺娘那时候已经喝完水,把水囊挂到了驴子身上,接着翻身上驴,骑在驴上候着那陈家兄弟了。
  陈家兄弟骑着驴子到了顺娘跟前,向她拱手道谢,感谢顺娘愿意跟带着他们一起去金城镇。
  顺娘道:“先别谢我,我心里还有一些疑惑,想要问一问两位,还请你们能如实回答。”
  陈大郎率先开口:“不晓得兄弟想要知道些什么,若是在下知道的,必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好。”顺娘点点头,“我想问陈大哥,既然这条道上出现了劫道的强人,如你所说,也抢了十几个人了,难不成就没有人去衙门里报案,官府的衙差就没有来此缉捕强人么?”
  陈大郎:“有人去衙门报案,官府的衙差也来此缉捕过强人,但也不知为何,只要官府的衙差来这条路上寻找劫匪,那些劫匪就不出来,等官府的衙差一走,那些强人就又出来了。再加上那劫道的强人只是要钱,并不曾害命,故而那些衙差来了好几回扑了空,就不爱来了。因此凡是来往金城镇和汴梁之间的买卖人如今都喜欢结伴同行,人越多越好,就是为了不被那伏在路边的强人劫道。”
  不知道为何,顺娘听了陈大郎的话倒想起了武松初到景阳冈下,底下的小脚店内的店主叫他等人多的时候再结伴过景阳冈,否则容易遭遇大虫……
  “我跟我兄弟适才在那茶棚里见你这位兄弟黑塔一般,想来有他在,那三三两两想要劫道的强人必不敢出来动手的。”陈大郎继续解释道,“若是……不知道这位兄弟你如何称呼?”
  陈大郎向顺娘拱了拱手问。
  顺娘:“我姓喜,在家排行第二,叫我喜二郎即可。”
  又指一指黑娃,介绍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