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gl]重生之佞臣 >

第79章

[gl]重生之佞臣-第79章

小说: [gl]重生之佞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里是第一等的奢侈品倾销地; 南边的丝绸、东边的海盐、西边的象牙都会源源不绝地运过来,到了冬天,自长安周边的高山湖泊里运送过来的冰车也不少,这些冰块一入长安便会被飞快拉到各位达官贵人的冰窖里; 留待来年六月散发光彩。当然; 无论是奢侈品还是冰块; 最好的、最大的那一块无疑会运送到皇宫,有些是皇商每年的份例、有些是宫中每年的采办,但无论如何; 宫中生活总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奢靡。
  经过一个秋冬; 卫初宴同原先看好的那些人走近了很多; 杨帧这等纨绔先且不论; 如同唐棠、或是侯永等人,是卫初宴重点“照顾”的对象。长期接触中,他们也渐渐地服气于卫初宴的才干,若说以前的那声“小卫大人”是尊重中带着畏惧的话,后来的“卫姐”就是发自内心的亲昵了。
  处的熟了; 往来频繁,有时免不了遇上卫初宴爹娘,侯永这人嗜酒,总很容易给人留下阴冷颓丧的印象,因此也不怎么招人喜欢。卫婉儿夫妇虽然知道女儿的朋友应当都有可取之处,但对这孩子也不是十分热情,反而是对话多又嘴甜的唐棠很是喜欢,常邀她去府上作客。次数一多,卫初宴还曾半开玩笑说,爹娘莫不是为她认了个妹妹来,没想到爹爹听后沉思良久,竟是真的来同她商量认唐棠作义女、与她做干妹妹的可行性,卫初宴起先不愿——她是个很看重亲情的人,也是很重肩上责任的人,这种加一个妹妹的事情,她不允便罢,一旦答应了,就得真的将其当做亲妹一般疼惜,连带着,也不免要为唐棠的未来忧心。
  爹娘不知,她却是知道的,这姑娘日后是会作为少年将军死在草原上的。她现在同情并且欣赏这个姑娘,不介意将她划归自己人行列、给她一些方便,但是若是唐棠成了她义妹,便不是简单的照拂可以了事的。
  她因此拒绝了父亲。世上有这么多人,各自有各自的不幸,便拿她自己来说,走到今日这般地位,也是少时拼命、多年勤恳而挣来的,唐棠为国捐躯固然有其值得钦佩之处,但大齐开国以来,为这片土地洒过热血的人多了,就连她卫家,也是实打实地在战场上填过许多子弟的身躯的,她自己欣赏唐棠,也带着这姑娘在操练,日后她上了战场,自己也会慎重做出提醒,也会努力规避那一场暗算的成功,除此之外,她若是对每一个她知道会遇上不幸的人都帮上一把,那她早就忙不过来了。
  不过,事情最终还是成了。
  唐棠是不知道卫家爹娘的打算的,她之所以常常去探望两位长辈,是因知道卫姐常常不在家,她家爹娘又是已然同郁南卫家分家,府上虽有众多奴仆,但有时候看着,也很是寂寥,她家家大业大,人多的很,习惯了热闹,第一次随着卫初宴来府上拜访,就为这里的孤单而难受过,此后当然一有时间就来陪一陪两位长辈了,这其中固然也有对卫初宴的讨好在里面,但唐棠也是家中明珠,若是卫婉儿夫妇不是叫她真心喜欢,她也不会总压着自己过来。
  这样处来处去,是真的处出了一些感情。
  后来李源又与卫初宴提过一次,初宴孝顺,见爹爹不止提过一次了,显然是真的喜欢,她忖度良久,还是应了。
  唐家那边未有阻碍,能与如今炙手可热的卫家结个干亲,很少有人会拒绝。两家人一合计,低调地聚在一起吃过一顿饭,由卫家爹娘给唐棠送了礼物、卫初宴也送了妹妹见面礼,就算是成了。唐家武将世家,原先是很鼎盛的,但是近年来无仗可打,这些开国元勋的后人也都渐渐沉寂了。按照道理来说,几代的更迭,这类勋贵应当都偏向文人一些了,但是唐家不,唐家仍然看重刀兵,据说从前联姻,也都只挑武将世家,确是世代尚武。但据卫初宴观察,唐家也不是一味让子弟学武,唐棠就熟读兵书,看来唐家也聪明,知道战场上,什么杀人最多。
  认了个干妹妹,身后多出来一条小尾巴,赵寂知道了,同她生了好一会儿的气,气自己不能总跟着卫初宴,却有个小姑娘总跟着她。
  为此,卫初宴少收了五天的情书,明明从前没有收到的时候不觉得有什么,可是当展开丝绢看那上边的长句短句成了一种习惯,莫说五日不收到,便是一两日不收到,都会令她感到难受。
  正是在这种难言的空落感里,她提笔写了“想你”二字,偷偷送进了皇宫。没想到,赵寂的回信很快来了,满纸的“我也想你”四字。
  后来,虽然不是每封信都回,但每隔几天,卫初宴也会回上一封。说来好笑,前世今生加起来,她的年龄绝不算小了,但写这种信时,心头的小鹿乱撞感却总是很鲜活。
  赵寂让她好像变成了个十几岁的小姑娘了。
  悠闲的日子总是过的很快,像是流水一般。这年的四月,赵寂十五了。
  储君成年是件大事,要加冠、要祭天、要举行庆典,庆贺之后,东宫中何时迎来另一位主人,也渐渐地成了朝堂上谈论的大事。
  虽说乾阳君可以娶男也可以娶女,但乾阳君本人,大多是有偏好的,而且还是将目光放在异性上的多。便如赵钰,他的后宫中多为女人,再如卫初宴先前留宿宫中,那太监也先入为主地为她选择了男性坤阴君。
  这也算是从前老思想的一种顽固表达。不过,那只是思维上的定势了,当贵妃表明了赵寂比较喜欢女性坤阴君后,每日往贵妃和陛下眼前送的名单上就几乎全都换成了女子的名字。
  陛下病重,这事情压在了贵妃一人身上,她所要做的事情也不多,只需为赵寂选出一正二侧三位妃子,其他的,自有人去操办。
  但令贵妃为难的,不是该选择哪家的女孩,而是,她那女儿根本就不想娶亲。
  作者有话要说:  看,很快的吧。十五,十六。
  今天有些短,明天要毕业论文答辩了,心烦意乱,写不出来,所以就先这样吧。
  摸摸大家。
  另外,你们好皮噢,520章要米凉写到天荒地老么?
  没那么多,应该对折也没有……不过我会努力保证质量的,么么啾。


第一百零九章 相像
  “已然不是第一次了。。。。。。这次主子又送了几幅画像去小主子那里; 小主子看了之后心情很不好; 遂离了家; 如今正往您府上去。”
  赵寂离开皇宫的消息传来时; 卫初宴正在酒楼与人议事,灰衣的小厮在她耳边低语几句,她脸上的笑容渐渐隐没,放下手中茶杯; 目光越过栏杆看向下边。在卫初宴的对面,与她议事之人看出她脸色的凝重,和她改约时间后便离开了,将这宽敞的包厢留给了卫初宴和那个小厮。
  从这座不小的酒楼往下看去; 夜色下; 各色商铺门前挂着的灯笼如同蜿蜒的长龙; 人们在灯光下走动,偶尔驶过来一辆空车,赶车的是白日里忙碌了一天的小商贩; 街道不宽; 人们习惯性地往两边避让; 须臾; 下边又恢复了热闹。
  “主子让你过来告诉我这消息,是想让我做些什么吗?”
  手里握着茶杯,慢慢地转着,橙黄茶水渐渐向里旋成一个小涡,卫初宴看着下边; 目光渐渐冷淡起来。
  “回大人,主子说,您会明白她的意思的。”
  卫初宴摇一摇头:“你回去同主子说,小主子大了,有了自己的主意,初宴也不一定能改变什么。”
  “主子说,解铃还须系铃人,请卫大人以大局为重。”
  那小厮说罢,向她行了一礼,慢慢退了出去,卫初宴看着重新关上的门,长叹一声,捏碎了手中瓷杯。
  碎片划过手心,清脆落在地上,她的手掌仍然是洁白无瑕的,没有丝毫损伤。
  “来人,备马。”
  快马赶回家,门房告诉初宴,殿下已到了府中,卫初宴在后院寻到了抱膝坐在池塘边大石上的赵寂。
  那年她不想回长安争储,也是这样坐在一条小河边的石头上,不过那时候的她要孩子气一些,还拿铜板打水漂玩。
  心中本也有气,但在看到赵寂的一瞬间便消失无踪了,卫初宴走过去挨着她坐着,看着池中败落的荷叶,温和道:“是谁又惹我们殿下生气了,叫她一个人孤零零跑来我这里坐着?”
  赵寂把头靠到她肩上,闷闷不乐的样子:“少来,你知道我为何会过来。”
  她当然是知道的。卫初宴将一截枯草丢进水中,赵寂便转头过来,和她一起看着那乍起的涟漪,春日的池塘萧索又寂寥,大部分还掩映在夜色下,其实看不很清楚,不过初宴和赵寂的眼力都很好,尤其是卫初宴,经过好些年非人的训练,她能在昏暗天色下准确射中百米外的小圆环,此时的一切在她眼里,还是清晰可辩的。
  “娘娘说的对,你长大了,总要娶亲的。”
  “我不想娶别人。”
  卫初宴揽着她的肩,将她抱在怀里:“我知道。。。。。。可我不能嫁给你。”
  赵寂靠着她,固执道:“我知道不能娶你,但我也可以不去娶别人。”
  “那个位置,我是给你留的。”
  卫初宴抱紧了赵寂,巨大的力道箍的赵寂发疼,赵寂却一声不吭地倚在她怀里。卫初宴觉得有很多话要说,却又什么也说不出口,她知道娘娘的意思,娘娘要她劝说赵寂娶妃,可赵寂是为了她在坚持,她不能给赵寂支持,难道还要在后面拉扯着赵寂吗?
  “你呢,你想看着我娶亲吗?”赵寂问她。
  卫初宴不假思索地摇了摇头,过了一会儿,又迟疑着点了点头。
  赵寂霍地抬起头来看她。卫初宴自上而下地望着她,望见她漆黑的眼睛、她紧皱的眉头,以及眼睛里不加遮掩的失落。
  卫初宴的心揪了一下,鬼使神差地改口:“我,我不想。”赵寂的注视下,她的声音低了下去:“我真的不想的。”
  赵寂轻哼一声,张开双臂去抱她,少女的怀抱阳光而大胆,一下子便将她圈住了,卫初宴第一百零一次接收到来自赵寂的示爱,又一百零一次地克制住了低头亲吻她的想法。
  “可是。。。。。。。你娶了她们,以后的路会好走一些。联营所带来的助力暂且不论,日后你登基了,若是后宫中没有妃子,大臣们就能以这个作为借口,阻挠你亲政。”
  前世的赵寂就遇上过这样的事情,她十四岁登基,那时并未大婚,又未成人,贵妃又去了,没有母妃监朝,朝中由三位托孤大臣把持。后来她到了十五岁,大臣们好似遗忘了她已成年的这件事,将纳妃之事一推再推。一直到了赵寂十七岁这年,她雷厉风行地挑选了数位妃子,一并纳入宫中,又不知用了什么方法,让半数大臣上书求她行了冠礼,渐渐地,开始了亲政的道路。
  那时卫初宴入朝两年,却还不通世事,是个什么都不懂、空怀了一腔正义的小官,但是赵寂,身为幼主,在虎狼环伺下生存三载,已然把权谋玩的烂熟了。
  听了卫初宴的话,赵寂一口咬在了她肩头,感觉有了牙印,少女这才松口,警告道:“卫初宴我告诉你,谁来当这个说客都可以,你不行。”
  她说这话的时候,眉尾略略上挑,眼神清亮而坚定,隐约已有了逼人的气势。压力扑面而来,卫初宴愣了片刻,忽然笑了起来。
  赵寂又长了一岁,按照世人的眼光看,满了十五,便算成年了。此时赵寂的确也已渐渐褪去了少时的浮躁,有时上朝时,卫初宴看她安静立在空荡荡的龙椅旁,漠然注视着下边的文武大臣,安静聆听他们的上奏、像耐心的猎人一般观察着每个人的举动、思索三公最终的决策,总会生出一种很快便驾驭不了赵寂的想法。
  本来就是的,若论弄权的天赋,她比赵寂差远了,这和智慧无关,这和性格有关。
  比如同样遇上大旱,卫初宴可能第一时间想的,是如何调派粮草过去、尽可能地别让太多饥民饿死,但是赵寂就会首先去想,要去撤掉当地郡守的职位、该派何人去接任,该如何在第一时间防止饥民暴动,这之后,她才会去考虑卫初宴所考虑的问题。
  这是眼光的不同了,卫初宴的眼光在人,而赵寂的目光却在国。卫初宴可以因为郑苍是个两面三刀的小人而不喜欢他,即便给他刺史职位,也只是为了借刀杀人。但是赵寂不,她只会去考虑:这个人是否忠于她、是否有大用,若是有用,如同之前,贵妃划掉了郑苍的名字,但是赵寂却又将其添上去了。
  诚然,赵寂原本是个善良仁慈的人,她小时候在榆林时,遇见一个乞丐被打,也会派人去帮一帮,回长安时,遇上饥民卖儿卖女,在解囊救人的同时,还会难过于自己先前玩了铜板少救了一人。但一场刺杀,将白纸一般的女孩染上了不同的颜色,到了现在,她也并不残暴,外人看来她仍然仁善谦和,但是又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